聽完大致情況,至柔稍稍安慰鳳兒,打算進仙桃觀拜訪一下,終究此地死了好幾個歹人,不能一走了之,還需加以說明,誰料道觀空空如也,並無一個道人,看來多半也是逃命去了。


    於是,至柔拉著小姑娘的手,一邊尋找一邊詢問,踏遍了洛陽周圍的山山凹凹,逗留了四天,仍舊一無所獲,最後居然也找到了姬家舊宅,卻是殘垣斷壁、麵目全非,到處是燃燒的灰燼,鳳兒茫然垂淚,不知所措。


    眼看傍晚將至,至柔猜想遼兵意在攻打京城,或許鳳兒的親人、被裹挾到了京城附近,其後又不厭其煩、帶著她往京郊尋找,烽煙之中、何處去尋這小女孩的親人?


    前後耽擱近半個月,徒自耗費不少時日,不得已,至柔最後問鳳兒,是否願意隨自己一道,鳳兒悲悲切切地點頭,至柔這才攜鳳兒小手,踏上西域的路途。


    公元947年晉亡,遼主耶律德光在開封府崇元殿登基稱帝,大赦天下、大擺儀仗盛宴,欣然接受遼漢文武百官的朝賀,大封手下將官,並將晉室後宮裏的美女、妃嬪賜賞有功將臣。


    新皇當殿加封東路軍首領莫師文為奇王,蓋其智謀過人,且武藝高深所向無敵,一並封其弟莫師武金吾衛大將軍,因武功高強,攻城略地無人能及,封趙思溫為右衛將軍,張崇為左衛將軍,其他左右隨從、也一並加官進爵。


    而後新皇張貼安民告示,羅列石重貴各種暴政惡行,把走投無路而降的石重貴,貶為負義侯,沒多久,遼皇又將石氏一族、降職遷至渤海國,與之前的其他的亡國之君歸居一地。


    其餘諸如趙家兄弟、杜重威等圖謀帝王之位的後晉降將,最終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遼主豈不知、這些降將與石重貴一般嘴臉,耶律德光怎麽會、再次被中原人利用?恰恰相反,他們不過是耶律德光、謀略中原的幾枚棋子而已,這龍袍豈能讓、這些亂臣賊子穿在身上。


    孰料,帝都好景不長,耶律德光皇位未穩,中原義軍便各路紛起,民眾反抗契丹統治尤為激烈,有的地方鎮守使寧願戰死,也拒絕投降,一時間,烽煙彌漫、百姓流離。


    時任太原留守、河東節度使劉知遠,因勢而動、借機起兵,於公元947年2月,毅然在太原稱帝,緊接著下詔禁止所有州府、為契丹賊軍搜括錢帛,並詔慰抗擊契丹之民眾。


    由此,劉部所轄人心歸附、聲威浩大,並成為驅逐契丹外侮的中流砥柱,其餘各地官軍和民眾、聞訊也是揭竿而起。


    至三月底,遼太宗眼見遼兵死傷慘重、力不能支,小股部隊時常遭到截殺,中原形勢鶴唳風聲,到處草木皆兵。


    耶律德光恐京都有變,乃旨令北撤,並留下李從益這個中原玩主,由他代替自己掌管,命大將軍莫師武和左衛將軍張崇等保駕護航,為前期開路先鋒掃清北路障礙。


    怎奈,北遼大軍之前收羅、霸占的天下無數金銀財寶,一時無法全部帶走,遼主耶律德光心甚不甘,再令奇王莫師文和右衛將軍趙思溫,押運其中一小部價值連城的珠寶奇玩北上,其餘大部就地秘密掩埋,留待日後大軍重返、收拾中原時再啟用。


    之後,耶律德光率全部人馬佯攻太原府,是為圍魏救趙,好讓自己側翼更加安全,然後,伺機經鄭州過河、沿太行山北上,一路直接過黃河,兩軍計劃在林州合兵。


    五月中旬,劉知遠出兵占領洛陽、東京等中原大部,殺死耶律德光在撤退時、所立的玩主李從益,而後收複後晉未失陷的河南、河北諸州。六月初,劉知遠改國號為漢,史稱後漢。


    遼軍北撤途中,燒殺淫掠無惡不作,耶律德光已無力管束,途經臨城因水土不服、頭暈目眩且幹渴難忍,有地方小吏趁機邀功,獻上三四個美味脆皮西瓜,遼太宗大喜竟連食兩大隻,致使積食不消、腹中難受。


    更為嚴重的是,到晚遼主便染上罕見熱疾,高燒多日不退,群臣束手無策,以至於置放冰塊在胸口和腹部,降溫都不行!耶律德光暴吼如雷、狂怒下令,殺了吏官和種瓜百姓數十人,言稱當地刁民、有意陷害朕。


    期間,有南京【今北京】專程趕來的太醫官數人、先後匆匆入帳,診斷後下了藥方,並勸諫皇上當遠離女色,他氣得將太醫一頓臭罵:


    “我得了熱病急需女色泄火,你們這些庸醫,連這點道理都不懂,統統給我滾開!”


    嚇得一幹醫官,慌忙規避不敢再言,生怕皇帝殺心大開,自己朝不保夕,有隨行醫官提醒南下太醫,此前瓜吏模範尚在,切忌惹怒龍顏。


    行至欒城殺胡林時,遼太宗終因縱欲無度、病體難支,迷蒙之中,耶律德光方才想起、掌控天下所以不久之根本,招來侍臣與隨軍諸皇子。


    遼皇臨終於臥榻之前訓言,稱此行有‘三失’:縱兵掠芻粟,一也;括民私財,二也;不遽遣諸節度還鎮,三也。


    遼皇遺言未盡,口吐鮮血、一命嗚唿,年僅四十六歲。


    南下此行,耶律德光再也沒想到,這中原皇帝做的他哀歎連連,提心吊膽、悻悻成疾,終於耗盡畢生心血。


    耶律德光剛死沒兩天,大軍至饒陽,大臣耶律安摶與耶律吼、耶律窪等前線將領,便急切擁立隨軍作戰的永康王耶律阮【人皇王耶律倍之子】為帝。


    也就是說、耶律德光的皇子全部靠邊站了,明眼人都知道,這一切皆是利益捆綁之結果。


    而此刻,在上京的應天後述律平,則更想讓兒子耶律李胡繼承皇位,因而責令李胡率大隊人馬,在燕北的泰德泉以逸待勞,準備與敗退中原的耶律阮所部開戰。


    隨耶律德光入主中原的遼軍,是一支十分驍勇善戰的部隊,雖然時局突變、失去了半壁江山,大隊人馬不得已班師迴朝。


    但遼兵核心精銳受損不大,戰力仍舊不容小覷,囊括大遼國的主力幹將數十員,尤其是其中還有智勇雙全的莫家兄弟。


    因遼世宗耶律阮,事先已將莫家兄弟及蕭翰等諸文武大臣,俱加以封賞籠絡,眾將官無不死心效力,故李胡兵馬在泰德泉一線,遭到安端、劉哥等諸將齊心奮戰而兵敗。


    李胡铩羽而歸盛怒下令,將世宗左右文武將臣等、留在上京的家眷全都抓了起來,以此作為成敗籌碼、再次兵臨潢河【今遼河上遊的西拉木倫河】攢水渡口,與耶律阮主力各自整備兩岸、對壘拒戰。


    眼看同室操戈、皇權爭奪,城門失火勢必殃及池魚,京城上下人心浮動,戰事一觸即發、社稷將危,應天後也感勝負難料、權位不保,惶惶不可終日。


    後經過朝堂內外眾文武的力諫苦勸,以及老臣耶律屋質的協調斡旋,應天後述律平勉強同意了耶律阮的帝位,這就是大遼國曆史上著名的‘橫渡之約’。


    奇王莫師文奉命西行,在西京周圍擊潰諸多地方反抗武裝,安營紮寨休整半個月,王爺方才率軍渡河北上,一路上,雖然叛軍多如牛毛,但依舊旗開得勝,至沁州晉州界,遼軍又大敗劉知遠所部。


    是夜,遼軍兵將歡聚暢飲慶賀大勝,各部將官為圖王爺加官進爵和賞賜,趁興向奇王匯報連路戰果,大肆炫耀擄掠的金銀珠寶和美女,酒醉互擁胡亂入睡,不料半夜遼營突遭偷襲,傷亡數不勝數,損失竟然過半。


    奇王驚聞漢軍偷襲,慌忙收攏餘部,有家將來報丹丹郡主被黑衣人劫走,但黑衣人為毒箭所傷,諒也跑不了多遠,已有侍衛尾隨尋找,不久又有人報少主被殺、大王子失蹤。


    莫師文聞訊,暗中心如刀割,卻不敢聲張,這番損兵折將又怕皇上怪罪,匆忙派部將打探東路軍,恰好傳來遼太宗駕崩的消息。


    王爺這才稍微心安,也就趁勢虛晃一槍,由汾州北上雲州駐紮,再派心腹愛將多人尋找失散兒女,合兵之事也顧不上了。


    不久,經密報得知,莫師文在沁州附近遭偷襲,這是西夏部族和劉知遠合謀所為,莫師文乃大怒,上報遼世宗請命兵伐西夏。


    耶律阮為籠絡莫家兄弟,自然不便拒絕,同時西夏、黨項諸部蠢蠢欲動,他也有所察覺,於是欣然準奏。


    再說劫走郡主的黑衣人,乃是文天教的屬下微生忠承,此前,劉知遠就已打出了恢複漢室、驅逐戎狄的大旗,指派幕僚劉一功率招募的勇武之士,伺機夜襲並重創莫師文所部。


    劉一功其人係文天教、文房四寶的重要手下,而文房四寶乃教主天孫紀的親隨護公使,劉一功受教主旨意安排,將文星殿的微生忠承和風花雪月五人混入偷襲部隊。


    莫師文哪裏料到,會有江湖豪傑伺機下手,故而五人得手,因微生忠承心慈手軟,不忍殺害奇王之女。


    行至四十裏外的姑射山北麓,小郡主掙紮大哭大鬧,遇到神華宮的主人易文宗夜遊,見有異常動靜,宮主自然喝問並出手製止。


    神華宮主與微生忠承,激戰百十多個迴合,微生忠承夜襲時,已中毒不輕,終不是姑射山神華宮主的對手。


    況且,忠承挾持小郡主行動,交手不便、咬牙堅持,誰知因此身負重傷,不得已丟下女娃死裏逃生,或許是易文宗、故意放其一條生路,也未可知。


    文天教絕殺了奇王的衛隊、及部分家眷子女,致使遼軍將佐恐慌大亂,在死傷慘重的拚殺中倉皇北逃,這一意外得勝戰果,令劉知遠大悅。


    後來劉知遠稱帝後,給予文天教在京師重地、謀得不少官差和特權。然微生忠承傷重不治,令天孫教主耿耿於懷,深感自己意氣用事,有違文天教教旨,那就是‘與黷武者為敵’。


    微生忠承既是他的心腹重臣,又是他在文天教內的得力幹將,微生忠承的離去,讓他孑然感到故國遙不可及。事後天孫紀鬱鬱寡歡,加之此前、因與大遼國天狼武士交手,留下舊傷複發,六年後終於病歿。


    五代十國紛爭,令天孫紀夢想破滅,他理想中的強大天朝,和有朝一日、借天朝神威複國複仇,已成為一樁曆史遺憾。


    原來,這天孫紀並非中土人氏,乃是東海留求國王天孫龍華,因家國離亂意外亡命到中原大陸,並有幸成為一教之主。


    說起留求島國,與天朝淵源頗深,史載四百年前,有中原使臣訪遊海外,見一片珍珠般的島嶼,漂遊在海麵中“盤旋蜿蜒若虯龍浮於水麵”,似流虯於浩渺煙波之間,更驚天子早名為留求。


    此人便是隋煬帝的禦前侍衛官--羽騎尉朱寬,因奉旨出海廣播帝王威儀,兼訪神仙異士以求天下世家。


    其時,留求各部尚在開化蒙昧之初,驟見海麵上船帆高高大大、仙樂洋洋灑灑,屬眾望之自然驚異惶恐,有人急急稟告部落頭領。大王遂率全體子民跪拜恭迎,並盛情款待朱寬、何蠻等隋朝大小官員和屬從,雖言語不同然彼此情誼誠摯、心靈相通竟一見如故。


    朝夕相處日久,當地百姓漸驚其服飾、慕其思想,遂仿其文字、效其行為,逗留近一載大隋使臣方始離去,臨別時朱寬召集島上智者五六人見證,並贈予當地大按司【亦稱土司,即部落或土著首領】金劍一柄。


    朱寬言明此劍、乃大隋天子煬帝禦賜寶劍,除劍身外劍鞘、劍柄等各處,均為黃金精工打造。寶劍象征帝王權威,並要求當地按司派一智者、隨同他迴天朝見駕,之後朱寬又將此前因果,一五一十與留求大按司和盤托出。


    傳聞朱寬準備出發前那一夜,正巧煬帝在寢宮夢遊泰山,聞佛語有海外子民盼歸,其人據稱是天之孫,皇帝驚醒即刻下詔,令朱寬率近侍部屬依夢尋找,指示留一物求仙海外,以示天子虔誠。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踏雪昆侖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老同學84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老同學84並收藏踏雪昆侖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