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身知道自己活不久了,所以開始為太子鋪路。


    他將首輔溫定安的請辭留中,重用新科狀元季珹,隻因為季珹身後是康城季家,除此之外,原身還與月王達成共識。


    月王會在原身去世後,尊太子為帝,作為迴報,月王將得以離京,就任藩王。


    藩王不得入京,月王卻因為是先皇的老來子,備受寵愛,先皇一度想廢太子,改立月王為儲君。


    月王因此受到原身忌憚,始終不肯放他前往封地就任,而是一直以舍不得的名義強留京城。


    封號也是隨隨便便封了個月字,而不是遵照古號。


    月王表麵尊崇,簡在帝心,其實根本就是如履薄冰,時刻有傾覆之危。


    原身想著太子年幼,怕太子被朝臣哄騙,輕易交權,成了朝臣的傀儡。


    於是將號令青龍衛的令牌交給心腹,盼著心腹在太子危難之時,號令青龍衛為太子保駕護航。


    除此之外,原身還將虎符交到了女兒華陽手上。


    因為華陽和秦贇一母同胞,一榮俱榮,一損俱損,華陽絕不可能背叛秦贇這個太子親弟。


    原身做足了準備,還是有些不安心,死後殘魂不入地府,而是留在陽世,隻是無法幹涉陽世之人,隻能眼睜睜看著。


    然後,原身就眼睜睜看著他小時候聰慧機警的女兒華陽和中邪一樣非雲國質子不嫁。


    為了證明自己的情意,好打動雲樓台,華陽甚至主動交出了自己手中的虎符。


    原身一口血噴出,魂魄黯淡失色。


    但更令他吐血的還在後麵。


    他平日舉一反三過目不忘,對經義見解從來都有自己的一套獨特見解的兒子,一見謝華誤終身。


    在還不明了謝華是女子之前,就對謝華情根深種,甚至一度生出陰暗心思,試圖將謝華囚禁宮中,成為自己的禁臠。


    原身再次吐出一大口血。


    後來雲國兵臨城下,原身萬念俱灰,知道安國完了。


    哎,反轉來了,安國沒事,謝芳華跳出來,一句話讓十萬大軍興致勃勃興師動眾地來,結果灰頭土臉一無所獲地迴。


    哦也不對,也不算一無所獲,雲國收獲了自己的皇後啊。


    原身;……


    好,好好好,這世界竟然如此瘋癲,全世界都如此兒戲。


    他恨,他好恨啊,為什麽上天不再給他五百年,如此兒戲的世界,他一統天下根本不是夢。


    還一統天下,美的你,你怎麽不上天呢?


    原身還是很有逼數的,沒有真的留個一統天下的執念,隻是要滅了本就被打殘的雲國,以及為他教導好一雙兒女,讓安國國泰民安罷了。


    秦野猛地坐起身,憤怒出聲:“豎子欺人太甚!”


    你們國家有病,你們世界有病,你們全都有毒你們自己知道嗎?


    有毒的世界就不要沒事搞什麽委托任務了,早點毀滅好嗎?


    順風順水接連兩個世界的崽都是懂事乖巧的性子的秦野破防了,破大防。


    “陛下恕罪!”


    秦野這一通發泄,底下瞬間跪了一地。


    其中尤其以楊勞最為恐慌苦澀。


    事關陛下龍體,他怎麽可能會在沒有確定之前便無的放矢,無故悲痛高唿陛下賓天了這種謊報有十個腦袋也不夠掉的誅九族大罪。


    之前陛下是真的沒氣了,太醫院院正同一眾太醫院禦醫,輪番為陛下診脈。


    最終證實確實沒有了心跳,也沒了氣,陛下人去了,楊勞也顫抖著手試了試陛下的鼻息,這才悲痛高唿的。


    他悲痛欲絕,想到自己一身榮辱盡數係於陛下一身,陛下在時,他是宮中司禮大太監,朝中大臣後宮娘娘,誰見了都得給他三分薄麵。


    陛下一旦去了,新帝即位,他這個前朝心腹太監,必然會受到冷落。


    想到這些,楊勞心中越發悲痛,恨不得隨陛下一道兒去了。


    然後,確定沒氣也沒了心跳,人沒了的陛下,他又活了。


    楊勞的欣喜都沒砸到頭上,就冷不丁見到陛下突然發火。


    好好的,陛下怎麽會發這麽大的火?


    那句豎子欺人太甚的豎子是誰?


    把陛下氣得朕的自稱都不要了。


    楊勞腦袋裏飛快轉動的同時,也不影響他撲通一下, 跪得比誰都快地一下子磕在冰冷堅硬的地板上,高唿陛下恕罪。


    這一點,本來就沒在椅子上坐嚴實的月王殿下,首輔大人,還有季珹這個新貴,都沒能比上楊勞。


    他們下跪時多少還顧忌著自己的膝蓋,放緩了動作。


    楊勞那膝蓋,那是實打實一下子就跪下去了。


    那聲音,聽著都覺得疼。


    楊勞心裏也苦啊。


    他慌得一批,總覺得陛下口裏的豎子就是在罵自己,因為他誤判的那句陛下賓天了。


    完了,一輩子的榮辱,讓自己給葬送了。


    楊勞額頭冷汗刷刷刷地不斷往下滴落。


    秦野還在氣憤這個有毒的世界,更氣的是,他還要去教兩個腦殘死孩子。


    他欠秦月一個道歉,秦月那根本就不叫戀愛腦,那隻是年少輕狂不諳世事。


    “陛下,陛下息怒,再是心中有氣,也萬望保重龍體,臣妾和贇兒,還有華陽,都盼著陛下能龍體康健,春秋萬世呢。”


    一片寂靜之中,唯一有資格出聲的皇後不得不硬著頭皮出聲勸誡。


    原身的年號名為永安,所以他也被稱為永安帝。


    永安帝對自己的發妻感情一般,在登基為帝之前,同原先的太子妃,現在的皇後,就已經隻剩了相敬如賓,沒了最開始的如膠如漆。


    為帝後,後宮佳麗三千,永安帝同皇後間,便徹底隻剩了點麵子情。


    直到永安帝在後宮努力耕耘數年,宮中後妃要麽毫無動靜,要麽有了動靜,但總因各種意外落了紅。


    哪怕永安帝命人嚴加看護,結果仍舊不如人意。


    起初,永安帝懷疑是皇後動的手腳,因為皇後膝下已經有了一子一女,她不想宮中再出現皇子皇女,以免動搖她所出的皇子皇女地位。


    動機有了,永安帝便命人盯著皇後,但最終什麽把柄都沒盯到,反倒是明白了一個事實。


    他對皇後沒有感情,皇後對他也沒有感情,待他還不如待後宮好顏色的年輕妃子來得真誠。


    永安帝無能狂怒了一頓,之後對皇後的態度變得更好了起來,可惜皇後還是老樣子。


    尊敬中透著平淡,一副千古賢後的模樣,整日勸誡他國事為重,以及,雨露均沾,不可獨寵一人。


    永安帝氣得夠嗆,扭頭開始寵起了孩子。


    皇後當年被選為太子妃,一是靠著顏值,因為她年輕時有京城第一美人的美稱,二是因為她家世清貴,她的父親,乃是當代大儒。


    國丈的名聲,廣傳天下,最出名的莫過於被容國派人暗中擄走,隻為了讓其前往容國為官的往事。


    國丈被擄走後仍舊寧死不肯在容國為官,容國皇帝惜才,殺不舍得殺,幹脆告知當時還在位的先皇。


    意思是人在容國,要想讓你國大才安然無恙地歸國,就乖乖奉上一座城池外加金銀無數,不然就等著收屍吧。


    容國皇帝當時覺得,如他一般惜才的皇帝,天下間少有。


    所以,安國皇帝肯定舍不得出一座城池還有那麽多金銀換人迴去的。


    到時候安國不肯,他卻主動放人,大才歸去後,心胸再是寬闊,也難免對安國皇帝有點兒意見。


    相對的,對自己,肯定是好感滿滿。


    而且千金買馬骨,他如此惜才,傳出去了,不得把全天下的讀書人的好感都給刷爆?


    對比之下,安國老匹夫,就隻能喝他的洗腳水,被他的陽謀搞得名聲掃地了。


    誰知道,安國皇帝還真就舍了一座城池,甚至動用自己私庫,愣是把他的要求給滿足了,然後親自前往邊境去接大才歸國。


    好在也有好消息,那就是,天下讀書人的好感,他容國皇帝也是成功刷到了的。


    而被兩國皇帝爭搶的大才,也就是皇後的父親秋如海,秋大才,他本人也挺茫然的,怎麽突然就被兩邊互相爭奪起來了?


    容國皇帝對他禮賢下士,他感動,卻還是不肯為容國賣命,因為自己是安國人。


    安國皇帝不惜代價將他救迴,同樣禮賢下士,秋如海恨不得立刻為安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以報君恩。


    秋如海確實有才能,而且實幹能力也很強,奈何他身體很差。


    沒幹上幾年就開始瘋狂吐血。


    先皇生怕他嘎了,連忙發聖旨把人召迴安都,原本是想給其一個清閑的尊貴爵位,讓其頤養天年的。


    秋如海不肯,反而在京郊開設了一家書院,廣收天下讀書人,漸漸的,接受過他教導之恩的學生遍布天下。


    甚至就連草原蠻人都有人隱藏了身份趕來求學,真正的做到了桃李滿天下。


    外公是這種身份,親娘是皇後,親爹雖然算得上早死,可卻提前為自己鋪好了路。


    雲國已經被打殘,雲國太子都在安國當質子,隻等死孩子長大就能輕而易舉拿下雲國,建立不世之功。


    而強勢的容國,他們忙著和草原蠻子幹仗,自顧無暇,壓根沒工夫插手安國和雲國之間的破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快穿我爹是大佬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優曇明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優曇明月並收藏快穿我爹是大佬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