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上道的娃
被逼嫁深山,開荒種田過紅火日子 作者:靈靈玖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雖然有些繞,可大家也都聽懂了。
葉季東接著說道,“咱們這窮山溝溝,什麽事都慢,春天裏朝廷就下了令,這都秋天了才到我這個裏正手裏,現如今咱們周國和陳國,為了邊境那點事,正在打仗。朝廷沒了銀子,就鼓勵大家買地。”
張覺夏眼前一亮,“裏正爺爺,是不是現在買山地,價格上便宜?”
葉季東滿意地點了點頭,孺子可教也。
這女娃娃上道。
“裏正爺爺,那我們要是把我家後麵的那個山頭買下來,大約多少銀子?”
葉季東聽著張覺夏的口氣不小,又轉頭看向葉季順,葉季順點了點頭。
“這樣吧,明日請官家的人來丈量,量完後再定價錢,你們可得招待好了。”
葉季東這句話,大家都聽明白了。
“他們下午才能來,不會在主家吃飯的,你們上午該幹嘛幹嘛。”
送走葉季順,葉季東的兒媳王美英走了出來,“爹,北修真要買地?”
“應該是。”
“北修這孩子,沒成親之前,過得苦哈哈的,這成了親,日子倒越過越順了。又是起新房子,又是買地的。”
葉季東捋了捋他嘴巴下僅有的幾根胡須,“要不怎麽說,娶妻要娶賢。以後,咱們家望兒找媳婦,可得好好相看。”
王美英認真地點了點頭。
從葉季東家出來後,葉季順和葉北修當即商量,明日一大早就去鎮上看磚瓦。
至於木頭,雖說山裏麵多的是,可再砍樹也來不及,到鎮上時,順便看看。
價格要是合適,也一塊定下來。
葉季順還特意叮囑,讓張覺夏一起去。
原本他是想讓小兩口去鎮上的,可他總覺得不放心,便決定跟著一起了。
“那我去運海叔家,把牛車定下來。”
“別去,咱們又不背東西,從山裏麵穿過去就行,不比那玩意快多了。”
葉季順帶著王貴蘭迴了老宅。
張覺夏和葉北修則一起迴了家。
兩人都略顯興奮。
張覺夏尤甚。
她從來沒有想過,這麽快就起房子,置地。
“相公,咱們是不是太衝動了?”
“怎麽會,有了銀子不就是起房子,置地嗎?就是地主家也是這樣。”
“裏正爺爺還給咱們賣起了關子,也不知後山咱們能不能買下來?”
“裏正爺爺這人,還是相當公正的。他當了咱們村很多年的裏正了,我覺得問題應該不大。要是價錢不合適的話,他不會通知官家的人來丈量地的。”
“噢……,平日裏,我也沒有去過後山,也不知買下來了,能種些什麽。”
“到時再說。”
忙活了一下午,張覺夏竟覺得肚子餓了。
葉北修的肚子也咕咕叫了起來。
張覺夏想起還有中午剩下的米飯,準備做個蛋炒飯吃。
她拿出兩個雞蛋,切了半根蔥,那日王貴蘭給的黃瓜,還有一根,她切成了丁。
鍋燒熱後,放入豬油,她把打散的雞蛋倒入鍋中,炒好後盛出。
鍋中再放點豬油,放入蔥花,炒香後,倒入剩下的大米,翻炒片刻後,倒入雞蛋,黃瓜丁,加醬油繼續翻炒,出鍋前放入鹽。
一份蛋炒飯就做好了。
葉北修一直站在一旁看著張覺夏,他越看越發滿意,自己的小媳婦太能幹了。
張覺夏盛出一盤後,遞到葉北修手中,“快嚐一嚐味道如何?”
“嗯,好吃。”
說完,便埋頭苦吃起來。
張覺夏見他吃的津津有味,自己也盛出小半盤,坐在一旁吃了起來。
吃飽喝足,天也黑了。
葉北修把院子的大門關好,這才進屋陪著張覺夏說話。
張覺夏在院子裏走了幾圈後,覺得食物消化的也差不多了,這才進屋把油燈點著,打起了絡子。
葉北修拉了個小凳子,湊在她的身邊,“你剛剛說起的,那個地窖是個什麽章程?”
“就是在咱們住的屋子裏,找個地方,挖個洞,把下麵用磚什麽的砌好,再把一些值錢的東西放進去。
上麵該放什麽,還是放什麽。
外人也不會想到,下麵還有放的東西。”
張覺夏絞盡腦汁,用最簡單的話,把地窖的功能向葉北修描述出來。
葉北修來了精神,“這玩意好啊,到時咱們新房子說什麽得挖上幾個。咱們多放些糧食進去,到了荒年心裏麵也不發慌。”
“我也是這麽想的。”
張覺夏打了沒兩個絡子,就被葉北修拉著上床睡覺了。
他也沒敢折騰,畢竟明日還有要事要辦。
隻是說了會兒話,便各自睡去。
兩個人早早地起床,隨便吃了一口東西,就背了空背簍,去老宅找葉季順了。
兩人到老宅的時候,葉季順已經在大家口等著了。
一句閑話也沒說,三個人就上路了。
肩膀上沒有背東西,走起山路並不費路。
隻是碰上崎嶇一點的山路時,三個人互相攙扶一下。
葉季順見葉北修的腿腳確實不如從前,一直叮囑他們,要快些去縣城找郎中看一看。
“我和你奶想起來就悔的心口疼,那時怎麽就依了你。這次別怕花銀子,你爺就是拿出棺材本,也得給你把腿看好。”
張覺夏安慰葉季順,“爺爺,銀子我們都準備好,隻要郎中迴了順和縣,我們便去。”
三個人邊說著家常,邊趕路,一個時辰的功夫就到了金水鎮城門口。
磚窯廠都是在鎮子外麵,葉季順帶著他們,連鎮子都沒進,直接去了磚窯廠。
這個時候的磚都是青磚,青瓦。
看了幾家價格上相差不大,那就看質量和服務了。
最終他們定了劉家的磚瓦,他們家是你說哪天用,他們就派人把磚瓦送到家門口,至於用多少塊,都是多退少補。
張覺夏不由得看了劉家這個管事幾眼,就這生意經,活該他們掙錢。
他們定了二萬塊青磚,一萬塊青瓦,總共十三兩銀子另五百文錢。
張覺夏說破了嘴皮子,把價格講到了十三兩銀子。
他們付了五兩銀子的定金,剩下的那些銀子,等到哪天送磚的時候,再一並付清。
葉季東接著說道,“咱們這窮山溝溝,什麽事都慢,春天裏朝廷就下了令,這都秋天了才到我這個裏正手裏,現如今咱們周國和陳國,為了邊境那點事,正在打仗。朝廷沒了銀子,就鼓勵大家買地。”
張覺夏眼前一亮,“裏正爺爺,是不是現在買山地,價格上便宜?”
葉季東滿意地點了點頭,孺子可教也。
這女娃娃上道。
“裏正爺爺,那我們要是把我家後麵的那個山頭買下來,大約多少銀子?”
葉季東聽著張覺夏的口氣不小,又轉頭看向葉季順,葉季順點了點頭。
“這樣吧,明日請官家的人來丈量,量完後再定價錢,你們可得招待好了。”
葉季東這句話,大家都聽明白了。
“他們下午才能來,不會在主家吃飯的,你們上午該幹嘛幹嘛。”
送走葉季順,葉季東的兒媳王美英走了出來,“爹,北修真要買地?”
“應該是。”
“北修這孩子,沒成親之前,過得苦哈哈的,這成了親,日子倒越過越順了。又是起新房子,又是買地的。”
葉季東捋了捋他嘴巴下僅有的幾根胡須,“要不怎麽說,娶妻要娶賢。以後,咱們家望兒找媳婦,可得好好相看。”
王美英認真地點了點頭。
從葉季東家出來後,葉季順和葉北修當即商量,明日一大早就去鎮上看磚瓦。
至於木頭,雖說山裏麵多的是,可再砍樹也來不及,到鎮上時,順便看看。
價格要是合適,也一塊定下來。
葉季順還特意叮囑,讓張覺夏一起去。
原本他是想讓小兩口去鎮上的,可他總覺得不放心,便決定跟著一起了。
“那我去運海叔家,把牛車定下來。”
“別去,咱們又不背東西,從山裏麵穿過去就行,不比那玩意快多了。”
葉季順帶著王貴蘭迴了老宅。
張覺夏和葉北修則一起迴了家。
兩人都略顯興奮。
張覺夏尤甚。
她從來沒有想過,這麽快就起房子,置地。
“相公,咱們是不是太衝動了?”
“怎麽會,有了銀子不就是起房子,置地嗎?就是地主家也是這樣。”
“裏正爺爺還給咱們賣起了關子,也不知後山咱們能不能買下來?”
“裏正爺爺這人,還是相當公正的。他當了咱們村很多年的裏正了,我覺得問題應該不大。要是價錢不合適的話,他不會通知官家的人來丈量地的。”
“噢……,平日裏,我也沒有去過後山,也不知買下來了,能種些什麽。”
“到時再說。”
忙活了一下午,張覺夏竟覺得肚子餓了。
葉北修的肚子也咕咕叫了起來。
張覺夏想起還有中午剩下的米飯,準備做個蛋炒飯吃。
她拿出兩個雞蛋,切了半根蔥,那日王貴蘭給的黃瓜,還有一根,她切成了丁。
鍋燒熱後,放入豬油,她把打散的雞蛋倒入鍋中,炒好後盛出。
鍋中再放點豬油,放入蔥花,炒香後,倒入剩下的大米,翻炒片刻後,倒入雞蛋,黃瓜丁,加醬油繼續翻炒,出鍋前放入鹽。
一份蛋炒飯就做好了。
葉北修一直站在一旁看著張覺夏,他越看越發滿意,自己的小媳婦太能幹了。
張覺夏盛出一盤後,遞到葉北修手中,“快嚐一嚐味道如何?”
“嗯,好吃。”
說完,便埋頭苦吃起來。
張覺夏見他吃的津津有味,自己也盛出小半盤,坐在一旁吃了起來。
吃飽喝足,天也黑了。
葉北修把院子的大門關好,這才進屋陪著張覺夏說話。
張覺夏在院子裏走了幾圈後,覺得食物消化的也差不多了,這才進屋把油燈點著,打起了絡子。
葉北修拉了個小凳子,湊在她的身邊,“你剛剛說起的,那個地窖是個什麽章程?”
“就是在咱們住的屋子裏,找個地方,挖個洞,把下麵用磚什麽的砌好,再把一些值錢的東西放進去。
上麵該放什麽,還是放什麽。
外人也不會想到,下麵還有放的東西。”
張覺夏絞盡腦汁,用最簡單的話,把地窖的功能向葉北修描述出來。
葉北修來了精神,“這玩意好啊,到時咱們新房子說什麽得挖上幾個。咱們多放些糧食進去,到了荒年心裏麵也不發慌。”
“我也是這麽想的。”
張覺夏打了沒兩個絡子,就被葉北修拉著上床睡覺了。
他也沒敢折騰,畢竟明日還有要事要辦。
隻是說了會兒話,便各自睡去。
兩個人早早地起床,隨便吃了一口東西,就背了空背簍,去老宅找葉季順了。
兩人到老宅的時候,葉季順已經在大家口等著了。
一句閑話也沒說,三個人就上路了。
肩膀上沒有背東西,走起山路並不費路。
隻是碰上崎嶇一點的山路時,三個人互相攙扶一下。
葉季順見葉北修的腿腳確實不如從前,一直叮囑他們,要快些去縣城找郎中看一看。
“我和你奶想起來就悔的心口疼,那時怎麽就依了你。這次別怕花銀子,你爺就是拿出棺材本,也得給你把腿看好。”
張覺夏安慰葉季順,“爺爺,銀子我們都準備好,隻要郎中迴了順和縣,我們便去。”
三個人邊說著家常,邊趕路,一個時辰的功夫就到了金水鎮城門口。
磚窯廠都是在鎮子外麵,葉季順帶著他們,連鎮子都沒進,直接去了磚窯廠。
這個時候的磚都是青磚,青瓦。
看了幾家價格上相差不大,那就看質量和服務了。
最終他們定了劉家的磚瓦,他們家是你說哪天用,他們就派人把磚瓦送到家門口,至於用多少塊,都是多退少補。
張覺夏不由得看了劉家這個管事幾眼,就這生意經,活該他們掙錢。
他們定了二萬塊青磚,一萬塊青瓦,總共十三兩銀子另五百文錢。
張覺夏說破了嘴皮子,把價格講到了十三兩銀子。
他們付了五兩銀子的定金,剩下的那些銀子,等到哪天送磚的時候,再一並付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