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大的黃色五星在天空中綻放時,avia的辦公園區裏一片驚歎聲。


    一場盛大的煙花秀落幕,人們將注意力重新放迴到食物、音樂和聊天上。


    avia的老板傑瑞-斯塔布菲爾德親切的摟著甘國陽,說這是他看過最美妙、最盛大的煙花秀。


    “最重要的是,我們的煙火比耐克那邊的要更奢華,更漂亮,沒有比這更讓人開心的事了。”


    avia的園區和耐克的園區相距不遠。


    在80年代,avia隻有一棟普通的辦公樓。


    到90年代,不到10年時間,他們已經和耐克分庭抗禮。


    雖然在北美地區的產品營銷上他們依舊不是耐克的對手,可是沒辦法,他們有阿甘。


    在甘國陽拿到第二個三連冠的同時,avia在體育用品界的聲威也達到了一個巔峰。


    他們適時的推出了skyscraper-六星紀念款,並且開創性的加入了cantilever懸臂式避震技術,成為了1992年銷量最大,賣的最火爆的一款鞋。


    耐克今年同樣推出了新款的air-jordan,采用了huarache技術,能讓鞋子更加貼合使用者的腳麵,更加舒適,同樣是一款非常優秀的球鞋。


    但因為喬丹和公牛在總決賽的直接對話中輸給了阿甘和開拓者,導致aj7代無論是銷量還是影響力,都落在了skyscraper六星款的後麵。


    avia已經從一個地區性的,依靠某些獨特技術搞冷門鞋款的小公司,一步步發展成為了北美體育用品的巨無霸,和耐克、阿迪達斯分庭抗禮,將匡威、銳步等品牌甩在了身後。


    做技術出身的斯塔布菲爾德當然知道他們為什麽能做到今天的規模,宴會上他一直牢牢跟著阿甘,像個小弟一樣半步不離,生怕這次招待宴有什麽讓阿甘不滿意的地方。


    這次奧運會,avia抓住機會,與多支奧運國家隊簽訂了球衣、球鞋、運動外套的代言協議,其中就包括中國隊。


    avia原本有機會拿下美國夢之隊的裝備代言,但在關鍵時刻,斯塔布菲爾德選擇了放棄,將機會讓給了耐克。


    原因很簡單,斯塔布菲爾德認為他們已經有阿甘了,應該全力支持中國隊,著力開拓亞洲新市場,而不是繼續在北美市場和耐克進行無休止的爭鬥。


    這是avia長久以來的重要戰略,他們和耐克一直進行著有限度的競爭,適當的合作,將更多精力放在全球市場,布局亞洲、南美洲、澳洲等藍海地區。


    兩家公司都在波特蘭,內裏明爭暗鬥,表麵上還是相安無事的,甚至經常進行合作開發,搞一些聯名活動。


    將夢之隊的代言讓給了耐克後,拿下中國隊的裝備代言,基本上意味著avia將成為未來中國體育市場的頭號巨無霸。


    原本布局更早,領著avia進中國的耐克,眼見因為阿甘的原因,已經不可能在中國市場和avia抗衡,也是選擇退一步,繼續和avia在亞洲搞合作。


    今晚的宴會,中國國家男籃全隊出席,不過這種美式的自助晚宴,他們看起來有些拘謹,不習慣,大家夥都待在一個臨時搭建的大天幕裏,這裏擺放了許多肋排、海鮮、水果、奶油蛋糕,還有一些中餐食物,包子、花卷、肉夾饃等等,都是為中國隊球員專門準備的。


    甘國陽帶著斯塔布菲爾德、球隊總經理傑裏-韋斯特,一起到天幕裏,和大夥兒喝一杯。


    斯塔布菲爾德對中國球員充滿了熱情,他認定其中能有個未來之星,能幫助他成為avia在中國國內的頭號代言人。


    而傑裏-韋斯特最近觀摩了中國國家隊的訓練,一方麵他要關注阿甘的狀態,小心他不要受傷,另一方麵他想看看有沒有哪個中國球員有進入nba的資格。


    唐建國給韋斯特下了任務,希望他再搞一名中國球員到開拓者來,好進一步綁定阿甘和開拓者的合作。


    和美國人滿滿的心眼子不同,1992年國家隊的小夥子們質地都很純粹。


    他們來到美國集訓已經兩周了,和1985年的前輩一樣,真的是大開眼界。


    發達的城市建設,美麗的湖山公園,先進的體育場館設施,都讓他們感受到什麽叫“資本主義的確有值得學習的地方”,為什麽國家要搞開放,搞市場經濟。


    當然,感慨歸感慨,這群年輕人的心思主要放在籃球上,能到美國來訓練,尤其是和甘國陽一起訓練,實在是一個不可多得的學習好機會。


    甘國陽給予了充足的資源,讓中國男籃接受最好的訓練模式,先進的醫療恢複,還有籃球界前沿的錄像、數據分析,幫助國家隊進行奧運前的最後衝刺。


    這次男籃到美國訓練,錢澄海指導受邀一起前來參觀、陪練,甘國陽第一個過來和他幹了一杯。


    錢澄海滿麵笑容,緊緊抓住甘國陽的手,道:“今晚真的是破費了,你讓大夥吃的這麽好,以後迴去訓練吃食堂大鍋飯,大家怎麽吃的習慣啊?”


    甘國陽笑道:“都是avia公司花錢,我一年不知道給他們掙多少錢呢,這一頓飯,九牛一毛而已。對了,這段時間大家吃的比較單調,今晚正好開開胃,敞開了吃。”


    這次赴美訓練,首要目標就是提升中國球員的對抗能力,雖然時間比較短,可是臨陣磨槍,不快也光,能提升一分是一分。


    合練的這段時間裏,甘國陽感受到中國球員和世界先進水平的主要差距不是在技術,也不是在戰術,主要還是身體素質。


    男籃這批小夥子已經是全國萬裏挑一的優秀球員,天賦在中國人當中都是頂尖的,身高、臂展、靈活性,都很不錯。


    而且,球隊的新帥蔣興權製定了“三從一大”的嚴苛訓練標準,球隊長時間集訓,訓練量非常大,球員們的體能很不錯。


    但受製於60、70年代的國家條件,這批球員在青少年成長期營養攝入一般,底子就沒有肉蛋奶豐富的歐美球員這麽好。


    成為運動員後,吃的多,練的多,但吃的算不上特別好,畢竟在當時,運動飲食專業在中國還是很冷門的學科,沒有太多人真正關注。


    實際上高水平運動員要提升身體素質,吃和練一樣重要,合理的營養結構,優質大量的蛋白、能量攝入,才能保證球員擁有充沛的體能和力量。


    甘國陽一直有一套符合亞洲人體質的訓練飲食計劃,這次毫無保留的用在了國家隊球員們的訓練中,以幫助球員們較快恢複體能,長足夠的肌肉。


    這樣的飲食當然比較單調,味道不算好,每天大量的吃加訓練,相當辛苦,所以今晚的自助餐正好給大夥兒開開胃。


    胡衛東已經連吃了七八根帝王蟹的蟹腳,鮮嫩多汁的蟹肉蘸上特別調製的料汁,實在是讓人停不下來。


    所以當傑裏-韋斯特過來給他敬酒時,他一時間沒反應過來,手忙腳亂的擦嘴、擦手,端起酒杯碰了一下,一飲而盡。


    “從阿拉斯加捕來的帝王蟹,肉質非常好,我年輕時,一頓可以吃個兩三隻,不過吃太多了可不好。”韋斯特和胡衛東攀談起來。


    胡衛東聽的半懂不懂,來到美國這段時間,他的英語有一些進步,但要正常交流還是有很多困難。


    “喂,老宋,老宋!過來,給我翻譯翻譯!”胡衛東招唿不遠處的宋濤過來給他當翻譯。


    宋濤正兒八經在開拓者打了一個賽季,雖然沒打出什麽名堂,因為傷病最終退出了籃壇。


    但還是混了一個總冠軍戒指,開拓了眼界,還練就了一口流利的英語。


    這次他是作為國家隊的翻譯一起來到美國,幫助球員在這裏交流、生活。


    國家隊12個人裏,韋斯特最感興趣的就是胡衛東。


    這個來自江蘇徐州的青年今年才21歲,是國家隊裏年齡最小的球員。


    年輕代表著天賦,代表著潛力。


    韋斯特看過中國國家隊的訓練,真正稱得上天賦卓絕,能夠得上美國球員門檻的,隻有這個8號青年。


    其他中國隊球員,要麽是年齡偏大,沒有了太多可塑性。


    要麽是身體素質和美國球員相比差距較大,無法承受高水平比賽的對抗。


    胡衛東算得上是翹楚,也難怪剛21歲就入選了國家隊,他的才華難以掩蓋。


    通過一番交流,韋斯特發現胡衛東和他接觸過的其他中國球員差不多,質地很單純。


    心裏沒有什麽複雜的想法,加入國家隊,好好打球,走一步看一步,對未來沒有很明確的規劃。


    因為當時中國體育依舊是舉國體製,沒有市場化,球員們一層層被選拔上來,國家怎麽指揮,你就怎麽走,摻雜不了太多個人意誌。


    胡衛東這類飽含愛國熱情的年輕球員更是如此,雖然大洋彼岸有一顆火紅的巨星閃耀,但說實話,甘國陽和他們的距離太過於遙遠。


    這次集訓前,胡衛東等年輕人還抱著試試自己實力的想法,要在訓練和阿甘一較高下。


    等真正開始訓練,僅僅一個上午的時間,他們就意識到差距太大了,大到難以想象。


    用胡衛東很多年後接受采訪時的話說,“練到後來,他往那兒一站,你就完全沒有想衝進去進攻的想法,一點都沒有,進去就是送帽呢。然後進攻裏,他打得很輕鬆,三四個人圍著他,他一樣可以把球弄進去。那時候我們就想,打什麽nba啊,別想了,老宋打不成,我們也打不成。”


    所以,胡衛東開始沒意識到,傑裏-韋斯特對他有興趣,話裏話外都在試探他,想不想來波特蘭打球。


    等到韋斯特走開和別人去聊天,宋濤才和胡衛東說:“小胡,你沒聽出來,人想讓你來開拓者打球麽?”


    胡衛東道:“聽什麽,我又聽不懂,不都你翻譯的麽,你翻譯出來了嗎?”


    宋濤道:“我翻譯了你都沒聽出來啊,人家問你在波特蘭感覺怎麽樣,喜不喜歡這裏,對未來有沒有打算…這不就是試探你,來美國打球的麽。”


    胡衛東又拿了一根帝王蟹腿,滿不在乎道:“你自己說說在美國打球感覺怎麽樣,咱這身板,能撐得住嗎?”


    “我是不行,但你就不一定了。你看老甘。”


    “打住打住啊,老甘那是人的身體嗎?十億中國人就出了這麽一個,我可不行。”


    “那要有機會呢,你真不來?”


    宋濤這麽一問,胡衛東沒有正麵迴答。


    說不想肯定是假的,胡衛東還記得1985年他剛加入江蘇男籃青年隊,他已經打遍江蘇無敵手,大他好幾歲,19、20多的成年隊員都不一定是他的對手。


    正好那年夏天,nba中國行,開拓者和另外幾支球隊來中國進行表演賽,其中一場在上海進行,是開拓者和凱爾特人。


    胡衛東跟隨江蘇隊一起來到上海現場看了比賽,第一次近距離感受世界籃球最高水平的對抗,內心大為震撼。


    更讓他震撼的是在場上飛天遁地,和所有人相比不落下風,打得極其出色的11號甘國陽。


    那一年,胡衛東才15歲,甘國陽21歲,胡衛東明白了什麽叫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後來,nba和中國之間的聯係越來越緊密,每年夏天的中國行,還有比賽的錄播、直播,已經成為了大眾生活的一部分,也成為了當時中國人了解世界的一個窗口。


    在中國這批年輕球員的心中,甘國陽是神一般的存在,來波特蘭的第一天,所有人都小心翼翼,緊張不已。


    兩周時間相處下來,甘國陽從神變成了人,但在年輕球員心中他的形象反而更加真實、高大,大家都親切的稱唿他“老甘”。


    胡衛東說:“老甘要是想我幫他拿冠軍,我就來。”


    宋濤笑了:“你別逗我了,老甘拿冠軍還用得著你?你和我一樣,蹭個冠軍,感受感受就不錯了。”


    宋濤的笑容中帶著一點苦澀,他是想給予甘國陽和開拓者幫助的,更想給國家做貢獻。


    但傷病猛於虎,實際上以他的身體情況,如果一直在nba打球,估計也很難堅持不受傷打下去。


    體會過一個完整nba賽季才能深切體會到,為什麽能在nba生存的籃球運動員都是非人類。


    那個強度和疲勞度,天賦稍微差一點的球員,打一個賽季大概率要報廢。


    像喬丹、甘國陽、賈巴爾、約翰遜這種常年站在頂端的球員,先不說球技,光是耐草的身體素質,就遠超一般運動員。


    胡衛東對此的體會還不深刻,經宋濤這一說,他內心已經有些憧憬未來在nba比賽的場景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籃球之黃金時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不愛吃草的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不愛吃草的羊並收藏籃球之黃金時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