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博之手執一碗熱氣騰騰的粥,緩步走迴屋內。


    他的眼角餘光瞥見顧承硯和沈露的深情對視,不禁哼了一聲。


    “好了,好了,你們兩個就少做些甜言蜜語的,你總算還有點良心,知道感謝人家。”


    楊博之的話雖然聽起來像是責罵,但語氣中卻難掩關懷之意。


    他將粥放在小桌上,然後目光銳利地掃過顧承硯,仿佛要透過他的外表看到內心深處。


    “感謝有感謝的方式,不是空口說白話就行的,待你身子骨好些了,還得好好迴報人家。”


    顧承硯微微頷首,心中對這位古怪卻深具醫術的老者更添幾分敬重。


    他清楚,楊博之這番粗獷的外殼下,隱藏的是一顆為患者著想的心。


    沈露輕笑,打圓場道:“師傅,顧承硯他剛醒,身體還未複原,讓他慢慢來。”


    楊博之哼了一聲,不過臉上的嚴厲漸漸柔和下來。


    他拿起旁邊的勺子,遞給沈露。


    “那你就先喂他點粥,補補身子。這粥裏我加了黨參和鹿角膠,補血生氣。”


    顧承硯緩緩接過沈露遞來的勺子,他的動作雖慢。


    但眼神堅定地望向楊博之,深沉的聲音帶著一絲堅定。


    “楊老,這番救治之恩,承硯銘記於心。待身體徹底康複,必將厚報。”


    楊博之擺了擺手,神色間隱含了幾分不容置疑的威嚴。


    在顧承硯和沈露感激的目光中,楊博之從屋外拖進一個沉甸甸的大籃子。


    粗糙的籃條上掛著泥土的痕跡,顯得分外引人注目。


    他將籃子放在屋角,然後用一種幾乎可以稱之為神秘的方式拍了拍手上的塵土。


    顧承硯和沈露對視一眼,都在彼此眼中看到了困惑。


    沈露清了清嗓子,試圖以禮貌的詢問打破沉默:“師傅,您這是?”


    楊博之停下手中的動作,轉過身來,麵對著沈露和顧承硯,目光銳利如刀。


    “我知道你是軍中人,我不想因為你的身份打擾我在此的清淨。”


    他的語氣堅定,似乎在劃定某種界限。


    沈露聽到楊博之的話語,內心的波動無人能知。


    這不是她第一次聽到這樣的話。


    在她與師傅相識的初日,他便已明言不願涉足江湖恩怨,不願被外界紛擾所觸及。


    今日再聽,盡管情境不同,但那份決絕依舊讓她心有戚戚焉。


    她輕輕地點了點頭,麵帶感激之色,聲音溫和而堅定。


    “師傅,您讓我們倆得以在此療傷,已是莫大的仁慈。”


    “我與顧承硯都深知不該再給您添麻煩。”


    沈露輕輕地扶起顧承硯,她的動作細心而緩慢。


    確保不會因為急躁而再次傷害到顧承硯的舊傷。


    “我們現在該離開了,顧承硯,”沈露柔聲說


    顧承硯的眉頭微微蹙起,不解的情緒在他的眼神中流轉。


    他輕聲向沈露問道:“露兒,我雖是軍中人,但未曾惹事生非。”


    “師傅何出此言?難道僅因我是武人便不可留在此地久些?”


    沈露感受到顧承硯心中的困惑,她輕輕握住他的手,眼神中透露出一種安撫。


    她的聲音低而急切,帶著一絲囑咐:“先別說那麽多。”


    沈露輕輕握著顧承硯的手,小心翼翼地攙扶他站立。


    兩人的步伐緩慢而堅定,一同向草廬的門口走去。


    顧承硯的傷勢雖然有所好轉,但每一步仍需沈露的支撐。


    楊博之靜靜地看著他們,眼神複雜,似乎在思索著什麽,最終他沒有再說更多。


    到達門口時,沈露轉身對楊博之深深一鞠躬。


    “師傅,今後,若有機會,必定重來拜訪。”


    楊博之點了點頭,他的表情稍顯柔和,目送著他們。


    沈露微微頷首,她帶著顧承硯緩緩下了石階,穿過院子,走向山道。


    山路崎嶇,兩邊是鬱鬱蔥蔥的林木,鳥語花香中夾雜著清新的泥土氣息。


    顧承硯的腳步雖重,但在沈露的扶持下,他們穩健地一步步走下山坡。


    山路蜿蜒,顧承硯與沈露依舊小心翼翼地沿著石徑下行。


    兩旁的鬆柏交錯,陽光透過林梢斑駁灑下。


    沈露見顧承硯蹙眉沉思,便開口打破了沉默。


    “顧承硯,你或許不知,師傅其人來曆甚是神秘,向來獨來獨往,甚少與外人往來。”


    顧承硯聽後,輕輕點頭,臉上的困惑逐漸散去,換上了理解的神色。


    “原來如此,我方才的言語確實有些唐突了。”


    沈露微微一笑,柔聲繼續道:“師傅的身份雖不明,但其醫術高超,為人又極度重視隱私。”


    “他之所以不願意暴露身份,我想也是有他的難處。”


    顧承硯眼中閃過一絲感激,“露兒,多虧你及時提醒,否則我還真可能誤會師傅的意圖。”


    “若有機會,我必須好好向楊老道歉,感謝他的救命之恩,也對我之前的冒失表示歉意。”


    沈露輕聲答道:“言重了,師傅雖然話語直白,卻也是為我們好。”


    “他的確是個不喜歡牽扯太多世事的隱士。”


    兩人在交談中緩緩走過一片竹林,清風徐來,竹葉沙沙作響,仿佛在訴說著山林的故事。


    顧承硯與沈露步出峰迴路轉的竹林,終於抵達山腳下。


    然而,這份寧靜並未能持續太久。


    遠處塵土飛揚,幾匹馬匹急速奔來,為靜謐的山穀帶來了些許喧囂。


    馬上之人顯然是急行軍的模樣,衣甲鮮明,是顧承硯所屬部隊的標準裝束。


    沈露緊張地望向顧承硯,低聲道:“看來是你的部下來尋你了。”


    顧承硯定了定神,朝那急馳而來的騎士招了招手。


    馬匹在他們麵前止步,揚起的塵土在陽光下仿佛黃金一般閃爍。


    從馬上飛身下來的是顧承硯的三位信賴副將——梁武、鄒讚與寧弘。


    他們一見顧承硯安然,各自鬆了一口氣,卻也帶著關切的神情。


    梁武上前幾步,深深地一拱手,聲音低沉:“百夫長,終於找到您了。”


    寧弘他掃視了一眼周圍,才開口說道:“百夫長,您沒事吧。”


    顧承硯點頭,神色溫和地迴應:“多謝你們的搜尋,我並無大礙。”


    顧承硯的身姿雖然直立,但隱隱可見他的體態不穩。


    肩膀上和腰間的繃帶透過衣物隱約可見,血跡已染成暗紅色,明證了他的傷勢之重。


    陽光下,他的臉色異常蒼白,與平日裏那位英挺的百夫長形象大相徑庭。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權臣不請自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南山知巷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南山知巷並收藏權臣不請自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