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接下來的十幾日裏,靜溪村的日子仿佛被凝固在了一片寧靜之中,遠離了戰爭的喧囂和血腥。


    沈露與顧承硯在這樣的環境下,慢慢地養傷,同時也讓彼此的心靈得到了前所未有的交融。


    春日的陽光透過稀疏的雲層,溫暖地照耀在村中的每一處角落。


    沈露每日為顧承硯更換藥物,細心照料他的傷勢。


    顧承硯的傷口在沈露的精心護理下,愈合得比預想中要快得多。


    兩人之間,因為共同經曆的苦難與彼此間的深切關懷,心靈的距離愈發緊密。


    顧承硯漸漸能夠下床走動,他與沈露一同在村中散步,或是在溪邊靜坐,享受片刻的寧靜。


    在這樣的日子裏,顧承硯會講述他過往戰場的故事,聲音中充滿了對過往的迴憶與感慨。


    沈露則傾聽著,偶爾插話,兩人的談笑間,似乎將外界的紛擾隔離。


    兩人之間的關係也在悄然發生著微妙的變化。


    雖然他們尚未明言,但無論是對視的一瞬間,還是無意間觸碰的溫暖,都在無聲地述說著他們心中的情感。


    這天清晨,當第一縷陽光透過窗欞,照在靜靜的小屋之中時,沈露便會開始忙碌起來。


    她為顧承硯準備著草藥,細心地照料著他的傷口。


    顧承硯雖然身為一國將軍,卻也在這份平凡中,感受到了久違的溫暖。


    “露兒,你的手藝真是越來越精湛了。”顧承硯某日半開玩笑地說,眼神卻是認真的。


    沈露輕笑,嗔怪道:“你這是在嘲笑我麽?”


    “怎敢怎敢,我這是發自內心的讚美。”顧承硯擺出一副鄭重其事的樣子,卻又忍不住笑了起來。


    這樣的日子裏,兩人會在村子附近散步,讓顧承硯的身體得以適當的活動。


    他們走過田野,穿過小溪,有時候會坐在樹下,看著夕陽慢慢落下,天邊的雲彩被染上一層金色。


    在這片寧靜之地,沈露與顧承硯的心也漸漸靠近。


    他們會談起各自的過去,談及戰場上的生死離別,也會談到對未來的憧憬與希望。


    通過這些交談,兩人的了解越發深入,心靈的距離也越拉越近。


    有一次,沈露在給顧承硯換藥時,不小心碰到了他的傷口,顧承硯倒吸了一口氣,臉上露出了痛苦之色。


    “對不起,我沒注意到。”沈露急忙道歉,眼中滿是擔憂。


    顧承硯卻輕輕握住了她的手,搖頭說:“沒事,與你在一起,即使是痛苦,我也覺得值得。”


    這句話,如同春風化雨,溫暖了沈露的心。


    她的眼眸中閃過一絲動容,卻又不知該如何迴應。


    兩人的目光在這一刻交匯,似乎有著千言萬語要說,卻又都化作了沉默。


    隨著時間的推移,兩人之間的情感愈發深厚。


    他們開始懂得了彼此的沉默,懂得了對方眼神中的每一個細微變化。


    這份情感,雖未曾明說,卻比言語更加堅定。


    就這樣,沈露與顧承硯在靜溪村中渡過了十幾天的時光,他們的傷勢慢慢恢複,心中的情感也越發明朗。


    在這段時間裏,他們尚未明確表達彼此的心意,但無疑,兩人的心已經緊緊相連。


    這是一段在亂世中難得的溫情與寧靜,他們珍惜著每一刻的相處,因為都明白,一旦戰事再起,這段寧靜的時光也許就會成為永遠的迴憶。


    在這樣的日子裏,沈露與顧承硯的感情,如同靜溪村外那潺潺流水,雖無聲,卻深深地刻在了彼此的心裏。


    在那段如詩如畫的日子裏,沈露與顧承硯仿佛忘記了外界的紛擾與戰火。


    然而,好景不長,一日午後,兩人正坐在村頭老槐樹下,享受著夏日的涼風,村民們慌張的談話聲打破了這份寧靜。


    “倭寇又犯了!這次他們來勢洶洶,直撲我們這一帶!”一位捕魚歸來的老漁民氣喘籲籲地跑來,臉上滿是驚慌失措。


    顧承硯與沈露對視一眼,心中同時升起一股不祥的預感。


    顧承硯立刻起身,穩重地問道:“老伯,你可知道倭寇的兵力有多少?他們現在距離我們村子還有多遠?”


    老漁民搖了搖頭,焦急地說:“具體兵力我不清楚,但據說倭寇的船隻比上次來的還要多,他們已經開始在沿海一帶肆虐,離我們這兒不過百裏。”


    聽到漁民的話,顧承硯的眉頭緊緊地皺了起來,一股難以壓抑的焦慮和責任感在他的胸膛裏翻騰。


    他站在老槐樹下,身姿挺拔,即便是在和平的村落裏,也難掩那身戎裝下的英武氣息。


    他的目光遠眺,似乎能穿透那無垠的田野,看到那肆虐的倭寇。


    此刻的他,心如刀絞,恨不得立即投身戰場,馳騁沙場,保衛家國。


    沈露站在顧承硯的身旁,看著他緊張的麵容,心中不免泛起層層波瀾。


    她知道顧承硯的心思,同樣也能感受到那從遠方傳來的戰火與血雨腥風。


    她輕輕握了握顧承硯的手,那是一種力量的傳遞,也是一種默默的支持。


    沈露的心中雖然也為前線的戰士們擔憂,但她更加擔心的是眼前這位已經身受重傷的男子。


    她的眼中充滿了複雜的情緒,既有對顧承硯的關切,也有對即將到來的戰事的憂慮。


    顧承硯感受到了沈露手中的溫暖,他微微轉頭,目光與沈露相交,那一刻,似乎所有的言語都顯得多餘。


    他深知自己的身體尚未完全康複,一場大戰對他來說,無異於自尋死路。


    但作為一名將軍,看到國難當頭,他如何能夠置身事外?


    就在這沉重的氣氛中,村中的其他居民也漸漸聚集到老槐樹下,他們的臉上同樣寫滿了擔憂。


    倭寇的肆虐,對於這個靠海的小村莊來說,無疑是一場災難。


    老人們低聲談論著,婦女們緊緊抱著孩子,整個村落在這突如其來的消息麵前顯得如此脆弱。


    顧承硯與沈露在老槐樹下,目光交匯之際,似乎無需多言,彼此心意已然明了。


    顧承硯深吸一口氣,沉聲道:“露兒,雖然我身體尚未完全愈合,但看到眼前此景,我實在難以安坐。我想,我們還是應當盡快返迴前線,至少,我不能在此時遠離戰場。”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權臣不請自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南山知巷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南山知巷並收藏權臣不請自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