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百姓耕種不易
戰亂?狠辣男配愁如何帶家人破局 作者:洛傾城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冬去春來,萬物複蘇。
田野上,隨處可見拉犁耕地的百姓。
用牛的人家少,大多是一人或兩人合力拉韁繩。累的滿頭大汗。
滴滴汗水劃過臉頰滴入田地,更深刻體現了糧食的珍貴。
哞~
老黃牛套著犁架緩慢前行,叫聲都透著疲憊。但仍隨著主人牽動鼻環的指示,邁動前蹄勞作。
怪不得常比喻勤勞的人為老黃牛,任勞任怨,由來於此。
婦人們在耕好的田地上劃攏彎腰播種,也有懂事的孩子跟在娘身邊幫忙。
小小人兒抱著個缺了口的大碗,很是認真。
“二丫,剩下的娘跟你弟弟來種,你迴家做飯去吧,就貼點粗麵餅子就行,中午咱們就在地頭對付兩口。”
“嗯。”小丫頭聽話的點點頭,把碗遞給娘,迴家做飯去了。
六歲的小短腿倒騰的飛快,頭上枯黃的兩個小啾啾一晃一跳很是可愛。
中午豔陽高照,身著粗布麻衣的老漢仍沒有要休息的打算,彎腰駝背繼續賣力勞作。
茫茫田野間,農人麻衣破舊多有補丁,黝黑粗糙的臉上滿是疲憊滄桑,映照著底層百姓的辛勞與不易。
天下初定,各地大力發展農業,鼓勵開荒,百姓雖苦,但好歹有了口喘息機會。
不再逃亡奔波,朝不保夕。
桃源村。
孟氏族人也在揮汗如雨耕種,重新犁自家的地,各個幹勁十足。
“燕州那麽差的土地都被咱們養的增了收成,咱們這杏花村的地也是越養越肥沃,今年的收成還能再提一提。”
“那必須的!”
“趕緊耕種,三郎的作坊正蓋呢,種完咱們也能去競爭上崗。”
族人們邊幹活邊跟相鄰的族人聊天,競爭上崗的詞也是現學現用。
矮子堆裏拔大個,人東家不得好好挑一挑?他們很理解。
“咱們族裏的日子被三郎帶動的越來越好,一家兩個工人,一兩多呢!”
“五叔家三個,偶爾的福利都不少嘞!”
“那趕緊幹,爭取被選上。”族裏家家都有工人,要是哪家一個都沒選上,丟人嘞!
“爹!娘!”
“爺爺,奶奶。”
“我們來幫忙啦!”
正當族人幹的熱火朝天,聊的鬥勁十足時,田地邊跑來一群烏怏怏的孩子。
從五六歲到十五歲,做父母的一時看的眼暈,還是孩子們各找爹娘痛快利落。
“你們怎的也來地裏了?不讀書了?”
“是不是淘氣惹夫子罰了?”
“快說!是不是你們太笨惹三郎生氣了。”
讀書的時間沒讀書,做長輩的就認為孩子們不聽話,挨罰了。
那必須得揍一頓啊!
看著爹娘欲脫下的鞋底,有機靈的孩子趕忙解釋。
“君子動口不動手!冷靜!”
“是三哥說就算讀書也不能四體不勤,不能理所當然享受家人供養,特意放假七日,要我們切身體會勞作的光榮。”
“哦,那沒事了。”漢子們淡定的放下鞋底,鬆了口氣。
三郎說的肯定是對的!
“那你們就趕緊麻利幹活,不許偷懶!”
“知道啦!”孩子們摩拳擦掌,擼起袖子就是埋頭苦幹。
“咱們也加緊幹,爭取今年能買上頭大黃牛,上了年紀,我這老腰有些受不住。”
“幹!買牛!”
為了大黃牛,族人們幹的更賣力了。
給學生們放了假,孟鈺悠哉悠哉從族學往家走。
陽光明媚,風和日麗,孟鈺靜靜欣賞著春耕圖,很是自在無憂。
溜溜噠噠。
孟鈺漫步到糖作坊看了看。
當時給君珩所有的方子,都是提前說好的條件,除了兩成利,就是孟鈺可以享有販賣使用權。
現在紅利不要了,自家賣賣糖還是可以的,畢竟紅糖的利潤大。
一斤紅糖,城裏鋪子賣到一百多文一斤,糖色還不純。
除了紅糖還可以製作麥芽糖。
至於細鹽,利潤更大。
隻不過鹽的管控嚴格,孟鈺暫時不打算販賣,就製作些自家食用。
以後在看情況而定,鹽政實在寬鬆,不限量不要鹽引鹽稅,他再賣。
到時就說是從燕州進的貨,完美。
“主子,老夫人讓您迴家呢。”
正當孟鈺四下走走停停查看進度,孟五跑來找人。
“何事?”
“老夫人跟夫人給四郎君相看了幾家姑娘,說是讓您迴去拿拿主意。”
孟鈺:……
爹的動作還挺快。
迴到家,正廳。
“三郎,快坐,你看這幾家哪家合適結親。”
孟鈺:“…………”
奶奶這麽熱情,感覺是為他相親似的。
“奶奶,您跟娘看著拿主意,主要還是要四朗喜歡。”
說完又加一句:“姑娘必須明理賢惠”
李婆子點頭:“嗯,是得再托人好好打聽打聽姑娘品性,媒婆說的也不能全信。”
“第一家是城西的李家姑娘,爹娘早亡,跟著哥嫂過活,聽說姑娘長得貌美,隻聘禮要比別人多二十兩,說是要給小侄兒讀書。”
孟鈺:……聽著不太靠譜。
“第二家也是城西的,吳家,爹娘老實憨厚,守著一間雜貨鋪過活,讀過寫書,平時就在家做繡活,清秀乖巧,有個姐姐已經出嫁。”
孟鈺:這個還行。
“第三個是城東的胡家,這家富裕,家中有莊子,鋪子,有個弟弟,姑娘長得豐腴可愛,就是性子有些嬌縱。聽媒婆說爹娘給的嫁妝也豐厚。”
孟鈺:…………
娶媳婦絕不能要太過蠻橫驕縱的!
晏宸多溫順啊,他就很喜歡。
李婆子喝了口茶,又繼續道:
“這第四家是旁邊蘆葦村的,姑娘能幹潑辣,下麵還有兩個弟弟一個小妹,家中清貧,隻要二兩銀子聘禮。不過前提是婚後不能幹涉她孝順父母,照顧幼弟。”
孟鈺:聽著怎麽那麽像伏地魔。
“第五家是城東的陳家,姑娘知書達理,讀過書,隻是偏柔弱,平時不愛出門,就愛看些話本雜記,愛讀書,家中亦有田莊鋪子,嬌嬌小姐,在家得寵,有丫鬟侍候,兩哥哥。”
孟鈺:…………
林妹妹???
“第六家是城北的崔家姑娘,家中隻她一獨女,平時也是她幫著打理家中兩間鋪子,聽說生意不錯。”
孟鈺:嗯,女強人。
“第七家是一秀才女兒,弱柳扶風,讀過兩年書。有個哥哥已成婚。聽媒婆說長得頗秀美可人。”
孟鈺:頭疼!聽的腦子發懵,相親真不是人幹的活!
“還有最後一家,是離咱們杏花村較遠的梨花屯,姑娘自小能幹,家裏家外一把抓,下麵有兩個弟弟,兩個妹妹,說隻要五兩聘禮。”
李婆子說完神采奕奕看著孟鈺:“乖孫,咋樣?相中哪個了?”
孟鈺:“…………”
他能說聽的迷糊,沒一個喜歡的嗎?
再說是給弟弟相看,他看中算怎麽迴事。
“吳家,陳家,崔家,這三家再托人打聽打聽吧,主要還是得看四朗喜歡哪家姑娘。”
李婆子擺手:“先不管他,咱們幫著挑選出合適的,讓他在這幾家挑選,肯定錯不了!”
孟鈺心累:“那奶奶跟娘多給媒婆些銀子,讓她幫著多費費心。”
“嗯,是這個理。”
有錢能使鬼推磨,是要賣媒婆點好。
免得不給他孫子上心尋摸。
李婆子欲言又止,猶豫良久終沒對寶貝孫子催婚。
孟鈺眼眸微閃,大概能猜出些奶奶跟娘的心思,立馬起身欲逃:“奶奶,娘,我去地裏看看。”
“哎……”李婆子伸手欲挽留,奈何寶貝孫子已經跑出正廳。
“哎,這孩子,畏妻成虎,這可如何是好。”
難道還真要跟晏宸在一起嗎……
李婆子愁啊。
孫子跟晏宸整日形影不離,再是人前端著,她也察覺出點苗頭。
兩人眼神就不清白,別以為她老婆子好糊弄,精明著呢。
好險!
逃出大門外的孟鈺暗暗鬆口氣。
再不逃,奶奶那勁頭肯定是想問他何時娶親,肯定是!
“請問,這裏可是杏花村孟家?”
嗯??
疏朗男聲傳入耳邊,孟鈺轉身望去。
“你是?”
田野上,隨處可見拉犁耕地的百姓。
用牛的人家少,大多是一人或兩人合力拉韁繩。累的滿頭大汗。
滴滴汗水劃過臉頰滴入田地,更深刻體現了糧食的珍貴。
哞~
老黃牛套著犁架緩慢前行,叫聲都透著疲憊。但仍隨著主人牽動鼻環的指示,邁動前蹄勞作。
怪不得常比喻勤勞的人為老黃牛,任勞任怨,由來於此。
婦人們在耕好的田地上劃攏彎腰播種,也有懂事的孩子跟在娘身邊幫忙。
小小人兒抱著個缺了口的大碗,很是認真。
“二丫,剩下的娘跟你弟弟來種,你迴家做飯去吧,就貼點粗麵餅子就行,中午咱們就在地頭對付兩口。”
“嗯。”小丫頭聽話的點點頭,把碗遞給娘,迴家做飯去了。
六歲的小短腿倒騰的飛快,頭上枯黃的兩個小啾啾一晃一跳很是可愛。
中午豔陽高照,身著粗布麻衣的老漢仍沒有要休息的打算,彎腰駝背繼續賣力勞作。
茫茫田野間,農人麻衣破舊多有補丁,黝黑粗糙的臉上滿是疲憊滄桑,映照著底層百姓的辛勞與不易。
天下初定,各地大力發展農業,鼓勵開荒,百姓雖苦,但好歹有了口喘息機會。
不再逃亡奔波,朝不保夕。
桃源村。
孟氏族人也在揮汗如雨耕種,重新犁自家的地,各個幹勁十足。
“燕州那麽差的土地都被咱們養的增了收成,咱們這杏花村的地也是越養越肥沃,今年的收成還能再提一提。”
“那必須的!”
“趕緊耕種,三郎的作坊正蓋呢,種完咱們也能去競爭上崗。”
族人們邊幹活邊跟相鄰的族人聊天,競爭上崗的詞也是現學現用。
矮子堆裏拔大個,人東家不得好好挑一挑?他們很理解。
“咱們族裏的日子被三郎帶動的越來越好,一家兩個工人,一兩多呢!”
“五叔家三個,偶爾的福利都不少嘞!”
“那趕緊幹,爭取被選上。”族裏家家都有工人,要是哪家一個都沒選上,丟人嘞!
“爹!娘!”
“爺爺,奶奶。”
“我們來幫忙啦!”
正當族人幹的熱火朝天,聊的鬥勁十足時,田地邊跑來一群烏怏怏的孩子。
從五六歲到十五歲,做父母的一時看的眼暈,還是孩子們各找爹娘痛快利落。
“你們怎的也來地裏了?不讀書了?”
“是不是淘氣惹夫子罰了?”
“快說!是不是你們太笨惹三郎生氣了。”
讀書的時間沒讀書,做長輩的就認為孩子們不聽話,挨罰了。
那必須得揍一頓啊!
看著爹娘欲脫下的鞋底,有機靈的孩子趕忙解釋。
“君子動口不動手!冷靜!”
“是三哥說就算讀書也不能四體不勤,不能理所當然享受家人供養,特意放假七日,要我們切身體會勞作的光榮。”
“哦,那沒事了。”漢子們淡定的放下鞋底,鬆了口氣。
三郎說的肯定是對的!
“那你們就趕緊麻利幹活,不許偷懶!”
“知道啦!”孩子們摩拳擦掌,擼起袖子就是埋頭苦幹。
“咱們也加緊幹,爭取今年能買上頭大黃牛,上了年紀,我這老腰有些受不住。”
“幹!買牛!”
為了大黃牛,族人們幹的更賣力了。
給學生們放了假,孟鈺悠哉悠哉從族學往家走。
陽光明媚,風和日麗,孟鈺靜靜欣賞著春耕圖,很是自在無憂。
溜溜噠噠。
孟鈺漫步到糖作坊看了看。
當時給君珩所有的方子,都是提前說好的條件,除了兩成利,就是孟鈺可以享有販賣使用權。
現在紅利不要了,自家賣賣糖還是可以的,畢竟紅糖的利潤大。
一斤紅糖,城裏鋪子賣到一百多文一斤,糖色還不純。
除了紅糖還可以製作麥芽糖。
至於細鹽,利潤更大。
隻不過鹽的管控嚴格,孟鈺暫時不打算販賣,就製作些自家食用。
以後在看情況而定,鹽政實在寬鬆,不限量不要鹽引鹽稅,他再賣。
到時就說是從燕州進的貨,完美。
“主子,老夫人讓您迴家呢。”
正當孟鈺四下走走停停查看進度,孟五跑來找人。
“何事?”
“老夫人跟夫人給四郎君相看了幾家姑娘,說是讓您迴去拿拿主意。”
孟鈺:……
爹的動作還挺快。
迴到家,正廳。
“三郎,快坐,你看這幾家哪家合適結親。”
孟鈺:“…………”
奶奶這麽熱情,感覺是為他相親似的。
“奶奶,您跟娘看著拿主意,主要還是要四朗喜歡。”
說完又加一句:“姑娘必須明理賢惠”
李婆子點頭:“嗯,是得再托人好好打聽打聽姑娘品性,媒婆說的也不能全信。”
“第一家是城西的李家姑娘,爹娘早亡,跟著哥嫂過活,聽說姑娘長得貌美,隻聘禮要比別人多二十兩,說是要給小侄兒讀書。”
孟鈺:……聽著不太靠譜。
“第二家也是城西的,吳家,爹娘老實憨厚,守著一間雜貨鋪過活,讀過寫書,平時就在家做繡活,清秀乖巧,有個姐姐已經出嫁。”
孟鈺:這個還行。
“第三個是城東的胡家,這家富裕,家中有莊子,鋪子,有個弟弟,姑娘長得豐腴可愛,就是性子有些嬌縱。聽媒婆說爹娘給的嫁妝也豐厚。”
孟鈺:…………
娶媳婦絕不能要太過蠻橫驕縱的!
晏宸多溫順啊,他就很喜歡。
李婆子喝了口茶,又繼續道:
“這第四家是旁邊蘆葦村的,姑娘能幹潑辣,下麵還有兩個弟弟一個小妹,家中清貧,隻要二兩銀子聘禮。不過前提是婚後不能幹涉她孝順父母,照顧幼弟。”
孟鈺:聽著怎麽那麽像伏地魔。
“第五家是城東的陳家,姑娘知書達理,讀過書,隻是偏柔弱,平時不愛出門,就愛看些話本雜記,愛讀書,家中亦有田莊鋪子,嬌嬌小姐,在家得寵,有丫鬟侍候,兩哥哥。”
孟鈺:…………
林妹妹???
“第六家是城北的崔家姑娘,家中隻她一獨女,平時也是她幫著打理家中兩間鋪子,聽說生意不錯。”
孟鈺:嗯,女強人。
“第七家是一秀才女兒,弱柳扶風,讀過兩年書。有個哥哥已成婚。聽媒婆說長得頗秀美可人。”
孟鈺:頭疼!聽的腦子發懵,相親真不是人幹的活!
“還有最後一家,是離咱們杏花村較遠的梨花屯,姑娘自小能幹,家裏家外一把抓,下麵有兩個弟弟,兩個妹妹,說隻要五兩聘禮。”
李婆子說完神采奕奕看著孟鈺:“乖孫,咋樣?相中哪個了?”
孟鈺:“…………”
他能說聽的迷糊,沒一個喜歡的嗎?
再說是給弟弟相看,他看中算怎麽迴事。
“吳家,陳家,崔家,這三家再托人打聽打聽吧,主要還是得看四朗喜歡哪家姑娘。”
李婆子擺手:“先不管他,咱們幫著挑選出合適的,讓他在這幾家挑選,肯定錯不了!”
孟鈺心累:“那奶奶跟娘多給媒婆些銀子,讓她幫著多費費心。”
“嗯,是這個理。”
有錢能使鬼推磨,是要賣媒婆點好。
免得不給他孫子上心尋摸。
李婆子欲言又止,猶豫良久終沒對寶貝孫子催婚。
孟鈺眼眸微閃,大概能猜出些奶奶跟娘的心思,立馬起身欲逃:“奶奶,娘,我去地裏看看。”
“哎……”李婆子伸手欲挽留,奈何寶貝孫子已經跑出正廳。
“哎,這孩子,畏妻成虎,這可如何是好。”
難道還真要跟晏宸在一起嗎……
李婆子愁啊。
孫子跟晏宸整日形影不離,再是人前端著,她也察覺出點苗頭。
兩人眼神就不清白,別以為她老婆子好糊弄,精明著呢。
好險!
逃出大門外的孟鈺暗暗鬆口氣。
再不逃,奶奶那勁頭肯定是想問他何時娶親,肯定是!
“請問,這裏可是杏花村孟家?”
嗯??
疏朗男聲傳入耳邊,孟鈺轉身望去。
“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