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城門終於開放
戰亂?狠辣男配愁如何帶家人破局 作者:洛傾城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新年伊始。
族中男子皆要給長輩磕頭拜年。
孟氏遷徙至此,也無親朋好友,婦人們更沒娘家可走,最後幹脆聚一起吃了頓飯,圖個喜慶熱鬧。
年初六,陽光明媚,寒風刺骨。
六,寓意吉祥,是以從清晨開始,處處都有鋪子燃放爆竹開業。
商戶站立門前,相互拱手慶賀,喜氣洋洋。
孟老頭跟孟平入鄉隨俗,同樣在門口向相鄰的鋪子掌櫃說著吉祥話。
經過相處,附近的商戶混個臉熟,都知道孟家有後台,表麵上也都願意笑臉相迎,禮讓三分。
“讓一讓!讓一讓!”
“城門開了!城門開了!”
“快去看告示!”
在一片熱鬧景象中,敲著銅鑼的士兵從街道小跑而過,語氣興奮高亢。
“城門開了?”
“爹,你看著店,我去看看。”
孟老頭忙同意:“快去,快去。”
同孟平一樣,許多人也對終於開放的城門和告示好奇,紛紛抬步走向城門。
其實平時除了商戶時不時要出城進貨物,百姓倒也沒覺得有什麽。
可人都有別筋,城門開著不出城不覺得,可要城門關閉,沒法出城,這心裏就覺得憋堵,越不能出去就越想出去。
突然大開城門,可不撒歡似得邁出城門唿吸自由空氣嗎。
“哎!我進,我出。我又進,我再出。哈哈,自由的感覺太好了!”
一幼稚少年,在城門口反複進出跳躍,玩夠了就叉腰大笑,狀若癲狂。
“嘖嘖,這孩子關傻了。”
“以後娶媳婦難了!”
圍觀群眾對可憐的瘋孩子充滿憐憫。
“可憐見的,白長那麽大個頭了。”
“先別管傻孩子,誰識字?快念念告示!”
一衣袍洗的發白的男子舉手:“我!我來念!”隨著舉手男子話落,人群立馬讓出一條路。
可當大家看著舉手男子裝模作樣的背著雙手,走著慢吞吞的八字步搖頭晃腦時……
怒了!
你擱這走貓步呢,磨嘰!
“陳老五!你裝什麽大頭蒜,麻利點!”
“就是,快點!不然老子給你一腳。”
“快點念,不然以後寫書信不找你寫,讓你掙不到銅板吃飯。”
“就愛裝叉,也不怕跌個狗吃屎。”
舉手裝十三的男子立馬點頭哈腰做討好狀,屁顛顛跑向告示。
都是他的衣食父母,得罪不得。
大丈夫就要能屈能伸,方能大展宏圖。雖然他隻是個靠代寫家書的窮童生。
哎,都是不能多說的心酸史。
在窮童生看向告示時,孟平已經盯著告示看個大概。
內容主要是說外麵暫時安全,偶有匪徒出沒,提醒百姓盡量不要單獨出城。
城門每月開放三次,供商戶購買物資。
凡進城者皆需要戶籍路引,逗留不得超過三日。
外地百姓進城,每人需繳納十文,商戶五十文。讀書人定居免費辦理戶籍文書。
另外,朝廷廣開科舉,望各地學子早做準備,爭取金榜題名,為國效力分憂。
孟平默默退出喧鬧人群,邊走邊尋思告示上的可用信息。
族內子弟要想參加科考,就必須迴青州府,不知今年有沒有變動。
迴去得打聽打聽,像他們這種情況,能不能在燕州科考。
“迴來啦?咋說的?”
孟老頭一直在門口徘徊等消息,兒子剛走到跟前就迫不及待詢問。
“說是一月開三次城門……”孟平把告示內容說與爹聽。
“十五!你來。”
孟老頭聽完就把在鋪裏幫忙的十五喊到身邊,讓他迴村去跟族長報信。
“希望這世道早點安定,我這把老骨頭還有迴祖地的那天。”
孟平嗔怪:“爹,說什麽呢,這大過年的,您老當益壯,且活呢,咱們家這麽好的日子,您不想多享兩年福啊。”
孟老頭點頭樂嗬嗬道:“這倒也是,日子紅火,我可得多活幾年。”
以前日子苦,沒吃過啥好東西,現在日子好過了,可得多吃點肉才算沒白活。
“這肉怎麽賣的?”
“十八文!”店裏忙碌,有客上門,孟老頭也顧不得感傷,樂顛顛去稱肉了。
孟平笑著搖搖頭,去了隔壁鋪子。
下人多,其實也用不到爹親自忙活,可老人家閑不住,就想找點事做,那就寵著吧。
——
族長正忙著帶族人處理最後一批青菜。
聽到十五傳來的消息,眉心皺了皺,歎了口氣,就又投入到忙碌中。
“快點幹!”
“等賣完這些,還得抓緊時間拆除棚戶養地,都麻利點!”
“這可都是銅板板,老五!你小心點,蔫了賣相就不好了,別砸了咱招牌!”
既然得迴原戶籍地科舉,那現在最重要的就是厚積薄發,再加掙錢!掙錢!
沒錢可讀不起書,貴著呢!
族學現在有三郎提供的書籍,筆墨紙硯,讓族裏五歲孩童,不論男女,皆上族學啟蒙三年。
行不行,有沒有讀書的料,都得讀上兩年試試,就算不是讀書的料,也得會認字。
女孩是不指望科舉,但讀過書,會認字,也能提高點身價,說親時會容易些。
家家孩子都不少。
一個供的都費勁,要是有兩個聰明孩子,窮家百姓根本負擔不起,趁著現在就得趕緊多掙錢。
現在孩子們能擠族學啟蒙,等三年以後,再想繼續讀書,那可就要孩子爹娘自掏腰包供養了。
可得老鼻子錢了。
“這批菜賣完又能進賬幾兩銀子,我兒參加科考的銀子又能富裕些。”
想到兒子能繼續讀書,滿臉風霜的孟老七越幹越有勁。
“咱們老百姓幹點啥愁的都是錢,天天除了吃飽就是滿腦子想怎麽掙錢,你說那些不愁吃穿的富貴人家,人家那腦子是不是就不用想錢了?”
“你個婦道人家就是頭發長見識短,越有錢的越精於算計,誰還嫌錢多。”
“這話說的沒錯,越有錢越摳,你沒看原來咱們隔壁那些家產豐厚,又隻有女兒的人家,就她們本族人都想著法的想吃絕戶呢。”
族人邊幹活邊聊天。
“太可怕了,幸好咱們族裏一直團結,就連我家丫頭都能跟著讀兩年書,還是我閨女有福,比我這個當娘的強!”
婦人話中都是心酸感慨。
她從懂事就被娘指使著幹活,洗衣服,做飯,刷碗,掃地,打豬草,隻有你想不到的,沒有她娘不讓幹的。
吃的差,幹的多,還得時不時被嫌棄打罵,村裏大多女娃娃都跟她一樣待遇,她也麻木習慣了。
誰讓她是賠錢的女娃呢。
讀書?
夢太美,不敢想,她娘能跳起來罵她三裏地。
想想她娘罵她的那些難聽話,她就心疼……
如果所有被輕視的女娃都一樣也就算了,現在看到族裏所有女娃都能讀書。
她就想。她要是晚生幾年就好了。
投生到孟氏,投胎到一個能愛她的婦人肚子裏。她也能嚐一嚐被娘疼愛的滋味。
一定很甜,很暖。
族中男子皆要給長輩磕頭拜年。
孟氏遷徙至此,也無親朋好友,婦人們更沒娘家可走,最後幹脆聚一起吃了頓飯,圖個喜慶熱鬧。
年初六,陽光明媚,寒風刺骨。
六,寓意吉祥,是以從清晨開始,處處都有鋪子燃放爆竹開業。
商戶站立門前,相互拱手慶賀,喜氣洋洋。
孟老頭跟孟平入鄉隨俗,同樣在門口向相鄰的鋪子掌櫃說著吉祥話。
經過相處,附近的商戶混個臉熟,都知道孟家有後台,表麵上也都願意笑臉相迎,禮讓三分。
“讓一讓!讓一讓!”
“城門開了!城門開了!”
“快去看告示!”
在一片熱鬧景象中,敲著銅鑼的士兵從街道小跑而過,語氣興奮高亢。
“城門開了?”
“爹,你看著店,我去看看。”
孟老頭忙同意:“快去,快去。”
同孟平一樣,許多人也對終於開放的城門和告示好奇,紛紛抬步走向城門。
其實平時除了商戶時不時要出城進貨物,百姓倒也沒覺得有什麽。
可人都有別筋,城門開著不出城不覺得,可要城門關閉,沒法出城,這心裏就覺得憋堵,越不能出去就越想出去。
突然大開城門,可不撒歡似得邁出城門唿吸自由空氣嗎。
“哎!我進,我出。我又進,我再出。哈哈,自由的感覺太好了!”
一幼稚少年,在城門口反複進出跳躍,玩夠了就叉腰大笑,狀若癲狂。
“嘖嘖,這孩子關傻了。”
“以後娶媳婦難了!”
圍觀群眾對可憐的瘋孩子充滿憐憫。
“可憐見的,白長那麽大個頭了。”
“先別管傻孩子,誰識字?快念念告示!”
一衣袍洗的發白的男子舉手:“我!我來念!”隨著舉手男子話落,人群立馬讓出一條路。
可當大家看著舉手男子裝模作樣的背著雙手,走著慢吞吞的八字步搖頭晃腦時……
怒了!
你擱這走貓步呢,磨嘰!
“陳老五!你裝什麽大頭蒜,麻利點!”
“就是,快點!不然老子給你一腳。”
“快點念,不然以後寫書信不找你寫,讓你掙不到銅板吃飯。”
“就愛裝叉,也不怕跌個狗吃屎。”
舉手裝十三的男子立馬點頭哈腰做討好狀,屁顛顛跑向告示。
都是他的衣食父母,得罪不得。
大丈夫就要能屈能伸,方能大展宏圖。雖然他隻是個靠代寫家書的窮童生。
哎,都是不能多說的心酸史。
在窮童生看向告示時,孟平已經盯著告示看個大概。
內容主要是說外麵暫時安全,偶有匪徒出沒,提醒百姓盡量不要單獨出城。
城門每月開放三次,供商戶購買物資。
凡進城者皆需要戶籍路引,逗留不得超過三日。
外地百姓進城,每人需繳納十文,商戶五十文。讀書人定居免費辦理戶籍文書。
另外,朝廷廣開科舉,望各地學子早做準備,爭取金榜題名,為國效力分憂。
孟平默默退出喧鬧人群,邊走邊尋思告示上的可用信息。
族內子弟要想參加科考,就必須迴青州府,不知今年有沒有變動。
迴去得打聽打聽,像他們這種情況,能不能在燕州科考。
“迴來啦?咋說的?”
孟老頭一直在門口徘徊等消息,兒子剛走到跟前就迫不及待詢問。
“說是一月開三次城門……”孟平把告示內容說與爹聽。
“十五!你來。”
孟老頭聽完就把在鋪裏幫忙的十五喊到身邊,讓他迴村去跟族長報信。
“希望這世道早點安定,我這把老骨頭還有迴祖地的那天。”
孟平嗔怪:“爹,說什麽呢,這大過年的,您老當益壯,且活呢,咱們家這麽好的日子,您不想多享兩年福啊。”
孟老頭點頭樂嗬嗬道:“這倒也是,日子紅火,我可得多活幾年。”
以前日子苦,沒吃過啥好東西,現在日子好過了,可得多吃點肉才算沒白活。
“這肉怎麽賣的?”
“十八文!”店裏忙碌,有客上門,孟老頭也顧不得感傷,樂顛顛去稱肉了。
孟平笑著搖搖頭,去了隔壁鋪子。
下人多,其實也用不到爹親自忙活,可老人家閑不住,就想找點事做,那就寵著吧。
——
族長正忙著帶族人處理最後一批青菜。
聽到十五傳來的消息,眉心皺了皺,歎了口氣,就又投入到忙碌中。
“快點幹!”
“等賣完這些,還得抓緊時間拆除棚戶養地,都麻利點!”
“這可都是銅板板,老五!你小心點,蔫了賣相就不好了,別砸了咱招牌!”
既然得迴原戶籍地科舉,那現在最重要的就是厚積薄發,再加掙錢!掙錢!
沒錢可讀不起書,貴著呢!
族學現在有三郎提供的書籍,筆墨紙硯,讓族裏五歲孩童,不論男女,皆上族學啟蒙三年。
行不行,有沒有讀書的料,都得讀上兩年試試,就算不是讀書的料,也得會認字。
女孩是不指望科舉,但讀過書,會認字,也能提高點身價,說親時會容易些。
家家孩子都不少。
一個供的都費勁,要是有兩個聰明孩子,窮家百姓根本負擔不起,趁著現在就得趕緊多掙錢。
現在孩子們能擠族學啟蒙,等三年以後,再想繼續讀書,那可就要孩子爹娘自掏腰包供養了。
可得老鼻子錢了。
“這批菜賣完又能進賬幾兩銀子,我兒參加科考的銀子又能富裕些。”
想到兒子能繼續讀書,滿臉風霜的孟老七越幹越有勁。
“咱們老百姓幹點啥愁的都是錢,天天除了吃飽就是滿腦子想怎麽掙錢,你說那些不愁吃穿的富貴人家,人家那腦子是不是就不用想錢了?”
“你個婦道人家就是頭發長見識短,越有錢的越精於算計,誰還嫌錢多。”
“這話說的沒錯,越有錢越摳,你沒看原來咱們隔壁那些家產豐厚,又隻有女兒的人家,就她們本族人都想著法的想吃絕戶呢。”
族人邊幹活邊聊天。
“太可怕了,幸好咱們族裏一直團結,就連我家丫頭都能跟著讀兩年書,還是我閨女有福,比我這個當娘的強!”
婦人話中都是心酸感慨。
她從懂事就被娘指使著幹活,洗衣服,做飯,刷碗,掃地,打豬草,隻有你想不到的,沒有她娘不讓幹的。
吃的差,幹的多,還得時不時被嫌棄打罵,村裏大多女娃娃都跟她一樣待遇,她也麻木習慣了。
誰讓她是賠錢的女娃呢。
讀書?
夢太美,不敢想,她娘能跳起來罵她三裏地。
想想她娘罵她的那些難聽話,她就心疼……
如果所有被輕視的女娃都一樣也就算了,現在看到族裏所有女娃都能讀書。
她就想。她要是晚生幾年就好了。
投生到孟氏,投胎到一個能愛她的婦人肚子裏。她也能嚐一嚐被娘疼愛的滋味。
一定很甜,很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