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思——”
“看娘手裏拿的什麽?”
等到太醫走後,銀霄不死心地拿著一隻荷包揮舞起來,九思掃了一眼,麵無表情地繼續低頭擺弄著手裏的九連環。
“九思,叫娘——爹和娘帶你去太液池看金魚好不好?”
九思恍若未聞。
她有些泄氣地將荷包扔到一邊。
魏承站在一邊,皺眉瞧著兒子,心裏盤算著要是把他手裏的九連環扔了會怎樣,但是想想還是算了。
目中無人就目中無人吧,不是傻子就好。
是個傻子也沒關係,太醫過來給他瞧的那一會他都把後路想好了。
要是真是傻子,大不了就早些讓他繁衍子嗣。
治國治不了,孩子總是能生的吧,要是孩子都生不了,索性他就取而代之算了,好好著重培養沛霖。
要是能生,趁著他還年輕,能把孫子帶大了,以後直接讓他禪讓給他兒子。
一輩子當個混吃等死被人伺候的米蟲也不是養不起。
好在也不是最壞的情況,人倒是不傻。
不過比沛霖倒是好帶得多,不吵也不鬧不像沛霖那丫頭,從小就知道怎麽折騰人。
他無形地鬆了口氣,和銀霄一塊坐了下來。
——
隆慶六年五月,蜀王李轅造反。
魏承翻看著地方送來的急報,雖然臉色無喜無怒,銀霄卻莫名覺得幾分壓抑。
“這一仗會很難打麽?”她在案前換了一架更旺的燭台。
“狗急跳牆罷了。”魏承合上軍報,“說是打著替江夏王主持公道的幌子——”
他冷笑一聲。
銀霄正在給他整理明日穿的朝服,聞言手一僵。
九思年紀漸大,如今每日也會被魏承帶著去朝堂上坐著聽他們議事,一開始九思倒是很排斥,每日總想著早些離開,日子久了也就習慣了。
隻是廟堂之外,漸漸關於九思身世的流言卻悄然多了起來,尤其是還有一個年紀相近的江夏王,燮兒是先帝血脈,無人質疑,便更是襯托得九思的身世,名不正言不順。
朝堂之中都是心知肚明,可是奈何不住有人要故意將事情鬧大。
這時候若是再讓九思退位,他的處境隻會更加尷尬。
銀霄命人將燮兒帶了過來。
燮兒漸漸大了,銀霄便專門將含章殿辟出來做他的寢殿,宮人帶著燮兒來時,青翡已經將點心端了上來。
見到那孩子進來,銀霄笑著抬手喚他:“燮兒過來。”
她拿起一塊牛乳糕:“剛做好的點心,過來嚐嚐——”
燮兒聞聲也笑著撒開腿往她這邊跑,餘光瞟見坐在一邊的男人,他神色一僵,臉上的笑意克製下來,動作也端莊起來,邁著四方步一步一步走近到銀霄麵前,恭敬道:“兒臣見過母後。”
“好孩子。”銀霄柔聲道:“住在含章殿可還習慣?若是不習慣,跟母後說一聲,再搬迴來跟母後一塊住。”
燮兒搖頭:“含章殿很好,燮兒大了,應該一個人住了。”
魏承將軍報放到一邊,起身走到案前,給自己倒了杯茶,李燮趕忙起身,躬身用稚嫩的聲音道:“見過相父。”
不過才七歲多的年紀,已經頗有些小大人的模樣,行為舉止之間,都是一絲不苟的禮數。
魏承“唔”了一聲,點了點桌上的點心,淡淡道:“吃吧。”
話音落下,李燮的臉色卻有些猶疑,伸出手,手卻停在半空,遲疑地望著那盤奶白的牛乳糕。
銀霄摸了摸他的腦袋,李燮抬頭怔怔地看著她,看著她淺淺笑著,撚起一塊,掰開成兩半,一半塞進了自己口中,另一半,遞到了他的小手裏。
“剛出籠的牛乳酥,還熱著呢,得趁熱吃才好吃。”
“多謝母後。”
李燮僵硬的肩膀終於鬆懈下來,將手中的牛乳酥塞進了嘴裏大快朵頤。
直到魏承出去,背影消失在廊柱之後,李燮才徹底鬆弛下來,問銀霄:“母後,相父是不是不喜歡我?”
銀霄斂眸:“沒有,隻是最近朝中事多,有些棘手,惹得心情不好,不是不喜歡你。”
“是因為蜀王叔造反麽?我聽宮人說起過。”
銀霄點頭。
“是要打仗了麽?”他繼續問,濃黑的眉毛蹙起。
銀霄歎了口氣,點頭。
“你願意幫幫母後和弟弟麽?”
李燮是她一手帶大的,銀霄看著他,好像又看到了可憐的先帝。
次日朝會上,江夏王燮呈上了奏表和檄文。
絲帛上鋪滿孩童稚嫩的筆跡。
中常侍在百官麵前宣讀了江夏王呈上的奏表和檄文,字裏行間,痛斥了蜀王假借他的名義起兵造反,行不軌之事的惡行,並發誓效忠於當今陛下,與朝廷同仇敵愾,抵禦外敵。
魏承意味深長地看著跪在丹陛之下的孩童,他的身後,九思睜大眼睛看著自己的兄弟。
朝堂上有不成文的規矩,丞相不說話,他這個兒皇帝的話便不算數。
良久,魏承命他平身。
當月,朝廷擬出正式檄文,褫奪蜀王封號,收迴蜀的封邑,集結大軍,討伐李轅。
出征前,銀霄為他整理兵甲行裝,忍不住黯然垂淚。
“哭什麽?”魏承輕輕嗤笑一聲,“又不是不迴來了。”
她著急捂住他的嘴:“別胡說!”
她蹙起秀眉,不滿道:“別說胡話。”
他“唔”了一聲,抱住她的腰肢,伏在她肩頭。
男人鬢邊已經生出寥寥白發,她看得心驚。
“看娘手裏拿的什麽?”
等到太醫走後,銀霄不死心地拿著一隻荷包揮舞起來,九思掃了一眼,麵無表情地繼續低頭擺弄著手裏的九連環。
“九思,叫娘——爹和娘帶你去太液池看金魚好不好?”
九思恍若未聞。
她有些泄氣地將荷包扔到一邊。
魏承站在一邊,皺眉瞧著兒子,心裏盤算著要是把他手裏的九連環扔了會怎樣,但是想想還是算了。
目中無人就目中無人吧,不是傻子就好。
是個傻子也沒關係,太醫過來給他瞧的那一會他都把後路想好了。
要是真是傻子,大不了就早些讓他繁衍子嗣。
治國治不了,孩子總是能生的吧,要是孩子都生不了,索性他就取而代之算了,好好著重培養沛霖。
要是能生,趁著他還年輕,能把孫子帶大了,以後直接讓他禪讓給他兒子。
一輩子當個混吃等死被人伺候的米蟲也不是養不起。
好在也不是最壞的情況,人倒是不傻。
不過比沛霖倒是好帶得多,不吵也不鬧不像沛霖那丫頭,從小就知道怎麽折騰人。
他無形地鬆了口氣,和銀霄一塊坐了下來。
——
隆慶六年五月,蜀王李轅造反。
魏承翻看著地方送來的急報,雖然臉色無喜無怒,銀霄卻莫名覺得幾分壓抑。
“這一仗會很難打麽?”她在案前換了一架更旺的燭台。
“狗急跳牆罷了。”魏承合上軍報,“說是打著替江夏王主持公道的幌子——”
他冷笑一聲。
銀霄正在給他整理明日穿的朝服,聞言手一僵。
九思年紀漸大,如今每日也會被魏承帶著去朝堂上坐著聽他們議事,一開始九思倒是很排斥,每日總想著早些離開,日子久了也就習慣了。
隻是廟堂之外,漸漸關於九思身世的流言卻悄然多了起來,尤其是還有一個年紀相近的江夏王,燮兒是先帝血脈,無人質疑,便更是襯托得九思的身世,名不正言不順。
朝堂之中都是心知肚明,可是奈何不住有人要故意將事情鬧大。
這時候若是再讓九思退位,他的處境隻會更加尷尬。
銀霄命人將燮兒帶了過來。
燮兒漸漸大了,銀霄便專門將含章殿辟出來做他的寢殿,宮人帶著燮兒來時,青翡已經將點心端了上來。
見到那孩子進來,銀霄笑著抬手喚他:“燮兒過來。”
她拿起一塊牛乳糕:“剛做好的點心,過來嚐嚐——”
燮兒聞聲也笑著撒開腿往她這邊跑,餘光瞟見坐在一邊的男人,他神色一僵,臉上的笑意克製下來,動作也端莊起來,邁著四方步一步一步走近到銀霄麵前,恭敬道:“兒臣見過母後。”
“好孩子。”銀霄柔聲道:“住在含章殿可還習慣?若是不習慣,跟母後說一聲,再搬迴來跟母後一塊住。”
燮兒搖頭:“含章殿很好,燮兒大了,應該一個人住了。”
魏承將軍報放到一邊,起身走到案前,給自己倒了杯茶,李燮趕忙起身,躬身用稚嫩的聲音道:“見過相父。”
不過才七歲多的年紀,已經頗有些小大人的模樣,行為舉止之間,都是一絲不苟的禮數。
魏承“唔”了一聲,點了點桌上的點心,淡淡道:“吃吧。”
話音落下,李燮的臉色卻有些猶疑,伸出手,手卻停在半空,遲疑地望著那盤奶白的牛乳糕。
銀霄摸了摸他的腦袋,李燮抬頭怔怔地看著她,看著她淺淺笑著,撚起一塊,掰開成兩半,一半塞進了自己口中,另一半,遞到了他的小手裏。
“剛出籠的牛乳酥,還熱著呢,得趁熱吃才好吃。”
“多謝母後。”
李燮僵硬的肩膀終於鬆懈下來,將手中的牛乳酥塞進了嘴裏大快朵頤。
直到魏承出去,背影消失在廊柱之後,李燮才徹底鬆弛下來,問銀霄:“母後,相父是不是不喜歡我?”
銀霄斂眸:“沒有,隻是最近朝中事多,有些棘手,惹得心情不好,不是不喜歡你。”
“是因為蜀王叔造反麽?我聽宮人說起過。”
銀霄點頭。
“是要打仗了麽?”他繼續問,濃黑的眉毛蹙起。
銀霄歎了口氣,點頭。
“你願意幫幫母後和弟弟麽?”
李燮是她一手帶大的,銀霄看著他,好像又看到了可憐的先帝。
次日朝會上,江夏王燮呈上了奏表和檄文。
絲帛上鋪滿孩童稚嫩的筆跡。
中常侍在百官麵前宣讀了江夏王呈上的奏表和檄文,字裏行間,痛斥了蜀王假借他的名義起兵造反,行不軌之事的惡行,並發誓效忠於當今陛下,與朝廷同仇敵愾,抵禦外敵。
魏承意味深長地看著跪在丹陛之下的孩童,他的身後,九思睜大眼睛看著自己的兄弟。
朝堂上有不成文的規矩,丞相不說話,他這個兒皇帝的話便不算數。
良久,魏承命他平身。
當月,朝廷擬出正式檄文,褫奪蜀王封號,收迴蜀的封邑,集結大軍,討伐李轅。
出征前,銀霄為他整理兵甲行裝,忍不住黯然垂淚。
“哭什麽?”魏承輕輕嗤笑一聲,“又不是不迴來了。”
她著急捂住他的嘴:“別胡說!”
她蹙起秀眉,不滿道:“別說胡話。”
他“唔”了一聲,抱住她的腰肢,伏在她肩頭。
男人鬢邊已經生出寥寥白發,她看得心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