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抵達黑提子大隊
穿越七零:俏軍嫂好孕連連 作者:最愛燒洋竽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像阿巴罕說的,走了大半個小時後就到了黑提子大隊。
去黑提子大隊的路上,阿巴罕向俞曉婷他們介紹了黑提子大隊的情況,黑提子有八十七戶人家,全大隊的人都靠種玉米為生,但收成不是很好,所以大隊的人日子過得苦。
到了黑提子大隊,俞曉婷他們就知道為什麽黑提子大隊種玉米收成不好了,因為黑提子大隊離戈壁不遠,土地幹得厲害,地裏的玉米杆都很矮,長不高,還很枯。
“大隊長,看這玉米杆枯得厲害,得多澆水啊!”俞曉婷指了指地裏的玉米杆說道。
“我們這裏缺水啊……唉!我們這裏的玉米收成不好,除了土地幹,還有就是缺水澆灌。”阿巴罕歎氣道。
“之前上麵的人說要在這一帶挖條河,從南邊的大河流引水過來,解決我們這一帶缺水的問題,也不知何時會動工挖河……
真希望早點動工,我們這裏若有了河不缺水,有水澆灌玉米,玉米收成一定會好起來的,我們的日子也就好起來了……
還能種葡萄和棉花,新疆主種葡萄和棉花,還有玉米,但我們這裏缺水嚴重,所以沒辦法種葡萄和棉花,隻能種玉米……比起葡萄和棉花,玉米缺水也勉強能活,葡萄的棉花不行。”
俞曉婷和其他知青聽了他的話,打心眼裏希望能早日動工挖河,這樣這裏的人日子就能好起來,生活在這裏的知青日子也會好過起來,不然一起受苦。
阿巴罕告訴俞曉婷他們,黑提子大隊的人多是維族,隻有幾家人是漢民,維族都信奉伊斯蘭教,不食豬肉,也不喜講豬字,所以讓他們要注意,千萬別在村裏吃豬肉,也盡量不要提及豬,還有要尊重他們維族的信仰。
俞曉婷他們趕緊點頭答應,阿巴罕不說,他們也會注意的,因為他們來之前就知道新疆維族多,維族信的是伊斯蘭教,不食豬肉,也不喜講豬字,提及和豬相關的東西。
“時間不早了,快下午了,我現在先帶你們去知青住的地方,讓我們先安頓下來……你們應該還沒有吃午飯吧,午飯你們如果有帶吃的,就吃你們帶的。”阿巴罕說道。
“沒帶吃的,可以找老知青們借火借鍋做飯,但不知他們願不願意……如果嫌找老知青們借火借鍋做飯麻煩,也怕他們不借,可以找我們這的村民買饢吃……對了,我們維族不像你們漢族吃米飯、棒子麵,我們都是吃饢。”
他們這裏的村民都窮得叮當響,家家戶戶都缺吃的,他雖是大隊,但也和村民一樣,所以沒辦法大方的請他們吃饢。
“我在家帶出來的吃食在火車上已經吃完了,現在沒吃吃的了,找老知青們借火借鍋做飯麻煩,而且也怕人家不借,我還是買饢吃吧。”董鄭春開口說道。
“大隊長,你這有饢賣嗎?我能跟你買嗎?”董鄭春看著阿巴罕。
“有有有。”阿巴罕馬上點頭,臉上露出高興的笑容。
可以掙錢了。
“你那饢多少錢一個?”董鄭春問。“饢是什麽樣的?”
“一毛錢一個,不貴,放心。”阿巴罕道。“饢和你們內地的大餅有些像。”
雖然想掙錢貼補家用,但他是大隊長,不會亂敲知青,故意賣高價的,得在乎大隊長的名聲。
“才一毛錢一個,真的便宜。”彭才遠叫道。“大隊長,也請你賣兩個饢給我……我還沒有吃過饢,想嚐嚐。”
內地的大餅是五分錢一個,得有票,而饢隻要一毛一個,大隊長是私人賣饢給他們,應該不要票。
所以這饢賣得不貴……而且以前聽說過新疆的饢比內地的大餅大得多。
“我也想嚐嚐,一毛一個的話,我也買兩個好了。”丁欣說道。
“我也買兩個……曉婷,我們一人一個。”沈小琳向俞曉婷看去,對她笑了笑。
曉婷對她那麽好,之前還因為曉婷的關係,去軟臥包廂住,吃到了好吃還是免費的早中晚三餐,還吃了美味的晌午和宵夜,她想報答曉婷,可惜她沒能力,還是個窮鬼,隻能請小琳吃個便宜的饢了。
俞曉婷看沈小琳的眼神,就知道她在想什麽,接受了她的心意。“好,謝了。”
“我也要兩個饢。”董鄭春說道。
“那我先帶你們去知青的住處,然後迴家拿饢給你們。”阿巴罕一臉狂喜,眉開眼笑的。
他們一共要八個饢,能得八毛錢,八毛錢能買不少東西了,可以買孫子們一直想吃的水果罐頭給他們吃了。
幾個孫子上迴跟他去城裏親戚家看到親戚家小兒子吃水果罐頭,嘴饞得不行,想吃極了。
但這時候吃的多金貴,更別提水果罐頭這種東西了,稀奇得很,親戚家舍不得招唿孫子們吃,讓他們更想吃了,迴來後天天喊著要吃水果罐頭,求他買水果罐頭給他們吃。
他好不容易弄到了水果罐頭的票,去供銷社想買,卻得知水果罐頭要五毛錢一個。
他雖是大隊長,但大兒子前年病逝,大兒媳迴了娘家,扔了三個孩子給他養,花錢得很,他根本存不下錢,買不起那五毛錢一個的水果罐頭。
但孩子們天天哭著要,讓他實在心疼,想著一定要弄錢買水果罐頭給他們吃,如今總算是弄到錢了……
“大隊長,這村裏全是茅草房,沒有瓦房嗎?”俞曉婷發現一路上看到的全是茅草房,連瓦房的影子都見不著,更別說是平房了。
阿巴罕點頭,“我們村窮得很,根本修不起瓦房,全是茅草房。”
“那我們要去的知青住處也是茅草房嗎?”丁欣趕忙問道,眼中閃過一抹擔憂,還有一抹嫌棄。
她不想住茅草房!
但阿巴罕點了頭,“我們這裏隻有茅草房,隻能讓你們住茅草房,你們就將就下吧。”
丁欣哭喪著臉,看這些茅草房好破,還好矮,看著就知道很難住。
“感覺以後我們要受苦了……嗚……”
“丁同誌,我們下鄉就是要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要學會吃苦耐勞。”沈小婷安慰、鼓勵道。
其他人也紛紛安慰、鼓勵丁欣,但丁欣還是哭喪著臉。
“爺爺!”突然有三個維族小孩竄了出來,朝阿巴罕跑去。
“這些小崽子是我的孫子們。”阿巴罕向俞曉婷他們介紹道。
“爺爺,你買水果罐頭來了嗎?我們想吃水果罐頭。”阿巴罕的其中一個孫子抬著頭眨巴著眼睛,充滿期待的問道。
“要吃水果罐頭,要吃水果罐頭!”另外兩個孫子立即舉手叫道。
阿巴罕一臉無奈,“明兒個給你們買……”
“騙子!爺爺是騙子,總說明兒個給我們買,但總是不給我們買!”
三個小孩露出失望的表情,還生起氣來,指著阿巴罕叫嚷起來。
阿巴罕一臉窘迫,不好意思的看了一眼俞曉婷他們。
“你們幾個給我閉嘴,說了明兒個給你們買,明兒個一定給你們買!”阿巴罕向孫子們瞪去,板著老臉罵道,“不準在這裏給我丟人顯眼,讓人笑話,趕緊滾迴家去找你們奶奶去。”
幾個小孩通通露出委屈的表情,但都害怕明顯生氣了的阿巴罕,乖乖離開了。
“不好意思,讓你們見笑了。”阿巴罕在孩子們走後,對俞曉婷他們說道,神情訕訕。
俞曉婷他們紛紛搖頭,說沒有。
阿巴罕帶著俞曉婷他們又走了一會,來到了村尾,村尾有兩間連在一起的茅草房,阿巴罕告訴他們這就是他們的住處,裏麵住了五個老知青,三男二女。
了解情況,俞曉婷他們通通變了臉,臉色都有些難看。
“有五個老知青啊,加上我們五個新知青就是十個人了,這隻有兩間房,住得下嗎?”丁欣擔憂地叫道,眉頭擰得緊緊的。
這住的條件也太差了,瞧瞧這兩間茅草房,不但很破,還都很矮小,從外麵看就知道裏麵不大,這哪擠得下十個人。
“放心,住得下的。這兩間茅草房都有樓板,算小兩層,樓板上能湊合著睡幾個人。
現在是老知青男的住一間茅草房,女的住一間,如今你們來了還是男的一間,女的一間……你們三個男知青和三個老的男知青擠一間,三個女知青和兩個老女知青擠一間。”
阿巴罕說道,在得知今年要有六個知青來,他就想好怎麽安排他們的住宿了。
但有件事,有些奇怪……
“奇怪了,我之前明明和幾個知青說好今天你們要來,讓他們哪裏也別去,在住處等著你們的,為此還放了他們半天假,讓他們下午都能在這裏等著,怎麽兩間屋的門都是鎖著的?”
阿巴罕注視著兩間茅草房的門,兩道破舊的老木門都上了鎖,是鎖著的。
“也不知這幾個老知青去哪裏了……我們在這裏等等吧,他們屋的鑰匙我沒有,隻有他們才有,他們才打得開門。”阿巴罕對俞曉婷他們說道。
俞曉婷他們心想也沒有別的辦法,隻能等了。
但他們走了這麽久,都累了,實在不想站著了,俞曉婷看到旁邊有塊大石頭,也不嫌髒立即跑過去坐下。
“小琳、丁同誌,我們過來一起坐,這石頭平,不硌屁股。”俞曉婷對沈小琳和丁欣招手。
沈小琳和丁欣看石頭還算幹淨,立馬過去,和俞曉婷一起坐在了石頭上。
“曉婷,你別叫我同誌了,以後我們住一起,吃一起,還要一起勞動,比親人還親,你叫名字就好,丁欣,或者更親密點,小欣。”丁欣看著俞曉婷笑道。
“好,小欣。”
“你們女同誌對我們也都叫名字吧,像丁欣說的以後咱們住一起,吃一起,還要一起勞動,比親人還親,叫同誌也太見外了。”董鄭春說道。
彭才遠點頭,一臉讚同。
“兄弟,瞧那裏,還有個大石頭,咱們過去坐下歇歇,別站著了,我腳底都有點疼了。”彭才遠對董鄭春指了指離俞曉婷他們不遠,隻有三米遠的石頭說道。
董鄭春也腳底,馬上跟著彭才遠坐到了彭才遠指的石頭。
“我們不知要在這裏待多久,很可能一輩子待下去,我們必須團結友愛,互幫互助,我想著咱們以後處成兄弟姐妹,你們覺得怎麽樣?”董鄭春望著彭才遠和俞曉婷她們三個女知青說道。
自然不會有人搖頭拒絕,他們都知道他們在這裏沒有親人,也沒有熟人,唯一熟悉的就是一起來這裏的知青,一起來的知青必須團結友愛,互幫互助,處成兄弟姐妹,親如一家,才有個依靠,以後的日子才會好過點,有困難才有人幫忙。
俞曉婷雖想著自己不久後就要和孫澤宸結婚,就會離開這裏,但最近這些天還是要住在這裏,所以也要和這些一起來的知青處好,團結友愛,互幫互助。
去黑提子大隊的路上,阿巴罕向俞曉婷他們介紹了黑提子大隊的情況,黑提子有八十七戶人家,全大隊的人都靠種玉米為生,但收成不是很好,所以大隊的人日子過得苦。
到了黑提子大隊,俞曉婷他們就知道為什麽黑提子大隊種玉米收成不好了,因為黑提子大隊離戈壁不遠,土地幹得厲害,地裏的玉米杆都很矮,長不高,還很枯。
“大隊長,看這玉米杆枯得厲害,得多澆水啊!”俞曉婷指了指地裏的玉米杆說道。
“我們這裏缺水啊……唉!我們這裏的玉米收成不好,除了土地幹,還有就是缺水澆灌。”阿巴罕歎氣道。
“之前上麵的人說要在這一帶挖條河,從南邊的大河流引水過來,解決我們這一帶缺水的問題,也不知何時會動工挖河……
真希望早點動工,我們這裏若有了河不缺水,有水澆灌玉米,玉米收成一定會好起來的,我們的日子也就好起來了……
還能種葡萄和棉花,新疆主種葡萄和棉花,還有玉米,但我們這裏缺水嚴重,所以沒辦法種葡萄和棉花,隻能種玉米……比起葡萄和棉花,玉米缺水也勉強能活,葡萄的棉花不行。”
俞曉婷和其他知青聽了他的話,打心眼裏希望能早日動工挖河,這樣這裏的人日子就能好起來,生活在這裏的知青日子也會好過起來,不然一起受苦。
阿巴罕告訴俞曉婷他們,黑提子大隊的人多是維族,隻有幾家人是漢民,維族都信奉伊斯蘭教,不食豬肉,也不喜講豬字,所以讓他們要注意,千萬別在村裏吃豬肉,也盡量不要提及豬,還有要尊重他們維族的信仰。
俞曉婷他們趕緊點頭答應,阿巴罕不說,他們也會注意的,因為他們來之前就知道新疆維族多,維族信的是伊斯蘭教,不食豬肉,也不喜講豬字,提及和豬相關的東西。
“時間不早了,快下午了,我現在先帶你們去知青住的地方,讓我們先安頓下來……你們應該還沒有吃午飯吧,午飯你們如果有帶吃的,就吃你們帶的。”阿巴罕說道。
“沒帶吃的,可以找老知青們借火借鍋做飯,但不知他們願不願意……如果嫌找老知青們借火借鍋做飯麻煩,也怕他們不借,可以找我們這的村民買饢吃……對了,我們維族不像你們漢族吃米飯、棒子麵,我們都是吃饢。”
他們這裏的村民都窮得叮當響,家家戶戶都缺吃的,他雖是大隊,但也和村民一樣,所以沒辦法大方的請他們吃饢。
“我在家帶出來的吃食在火車上已經吃完了,現在沒吃吃的了,找老知青們借火借鍋做飯麻煩,而且也怕人家不借,我還是買饢吃吧。”董鄭春開口說道。
“大隊長,你這有饢賣嗎?我能跟你買嗎?”董鄭春看著阿巴罕。
“有有有。”阿巴罕馬上點頭,臉上露出高興的笑容。
可以掙錢了。
“你那饢多少錢一個?”董鄭春問。“饢是什麽樣的?”
“一毛錢一個,不貴,放心。”阿巴罕道。“饢和你們內地的大餅有些像。”
雖然想掙錢貼補家用,但他是大隊長,不會亂敲知青,故意賣高價的,得在乎大隊長的名聲。
“才一毛錢一個,真的便宜。”彭才遠叫道。“大隊長,也請你賣兩個饢給我……我還沒有吃過饢,想嚐嚐。”
內地的大餅是五分錢一個,得有票,而饢隻要一毛一個,大隊長是私人賣饢給他們,應該不要票。
所以這饢賣得不貴……而且以前聽說過新疆的饢比內地的大餅大得多。
“我也想嚐嚐,一毛一個的話,我也買兩個好了。”丁欣說道。
“我也買兩個……曉婷,我們一人一個。”沈小琳向俞曉婷看去,對她笑了笑。
曉婷對她那麽好,之前還因為曉婷的關係,去軟臥包廂住,吃到了好吃還是免費的早中晚三餐,還吃了美味的晌午和宵夜,她想報答曉婷,可惜她沒能力,還是個窮鬼,隻能請小琳吃個便宜的饢了。
俞曉婷看沈小琳的眼神,就知道她在想什麽,接受了她的心意。“好,謝了。”
“我也要兩個饢。”董鄭春說道。
“那我先帶你們去知青的住處,然後迴家拿饢給你們。”阿巴罕一臉狂喜,眉開眼笑的。
他們一共要八個饢,能得八毛錢,八毛錢能買不少東西了,可以買孫子們一直想吃的水果罐頭給他們吃了。
幾個孫子上迴跟他去城裏親戚家看到親戚家小兒子吃水果罐頭,嘴饞得不行,想吃極了。
但這時候吃的多金貴,更別提水果罐頭這種東西了,稀奇得很,親戚家舍不得招唿孫子們吃,讓他們更想吃了,迴來後天天喊著要吃水果罐頭,求他買水果罐頭給他們吃。
他好不容易弄到了水果罐頭的票,去供銷社想買,卻得知水果罐頭要五毛錢一個。
他雖是大隊長,但大兒子前年病逝,大兒媳迴了娘家,扔了三個孩子給他養,花錢得很,他根本存不下錢,買不起那五毛錢一個的水果罐頭。
但孩子們天天哭著要,讓他實在心疼,想著一定要弄錢買水果罐頭給他們吃,如今總算是弄到錢了……
“大隊長,這村裏全是茅草房,沒有瓦房嗎?”俞曉婷發現一路上看到的全是茅草房,連瓦房的影子都見不著,更別說是平房了。
阿巴罕點頭,“我們村窮得很,根本修不起瓦房,全是茅草房。”
“那我們要去的知青住處也是茅草房嗎?”丁欣趕忙問道,眼中閃過一抹擔憂,還有一抹嫌棄。
她不想住茅草房!
但阿巴罕點了頭,“我們這裏隻有茅草房,隻能讓你們住茅草房,你們就將就下吧。”
丁欣哭喪著臉,看這些茅草房好破,還好矮,看著就知道很難住。
“感覺以後我們要受苦了……嗚……”
“丁同誌,我們下鄉就是要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要學會吃苦耐勞。”沈小婷安慰、鼓勵道。
其他人也紛紛安慰、鼓勵丁欣,但丁欣還是哭喪著臉。
“爺爺!”突然有三個維族小孩竄了出來,朝阿巴罕跑去。
“這些小崽子是我的孫子們。”阿巴罕向俞曉婷他們介紹道。
“爺爺,你買水果罐頭來了嗎?我們想吃水果罐頭。”阿巴罕的其中一個孫子抬著頭眨巴著眼睛,充滿期待的問道。
“要吃水果罐頭,要吃水果罐頭!”另外兩個孫子立即舉手叫道。
阿巴罕一臉無奈,“明兒個給你們買……”
“騙子!爺爺是騙子,總說明兒個給我們買,但總是不給我們買!”
三個小孩露出失望的表情,還生起氣來,指著阿巴罕叫嚷起來。
阿巴罕一臉窘迫,不好意思的看了一眼俞曉婷他們。
“你們幾個給我閉嘴,說了明兒個給你們買,明兒個一定給你們買!”阿巴罕向孫子們瞪去,板著老臉罵道,“不準在這裏給我丟人顯眼,讓人笑話,趕緊滾迴家去找你們奶奶去。”
幾個小孩通通露出委屈的表情,但都害怕明顯生氣了的阿巴罕,乖乖離開了。
“不好意思,讓你們見笑了。”阿巴罕在孩子們走後,對俞曉婷他們說道,神情訕訕。
俞曉婷他們紛紛搖頭,說沒有。
阿巴罕帶著俞曉婷他們又走了一會,來到了村尾,村尾有兩間連在一起的茅草房,阿巴罕告訴他們這就是他們的住處,裏麵住了五個老知青,三男二女。
了解情況,俞曉婷他們通通變了臉,臉色都有些難看。
“有五個老知青啊,加上我們五個新知青就是十個人了,這隻有兩間房,住得下嗎?”丁欣擔憂地叫道,眉頭擰得緊緊的。
這住的條件也太差了,瞧瞧這兩間茅草房,不但很破,還都很矮小,從外麵看就知道裏麵不大,這哪擠得下十個人。
“放心,住得下的。這兩間茅草房都有樓板,算小兩層,樓板上能湊合著睡幾個人。
現在是老知青男的住一間茅草房,女的住一間,如今你們來了還是男的一間,女的一間……你們三個男知青和三個老的男知青擠一間,三個女知青和兩個老女知青擠一間。”
阿巴罕說道,在得知今年要有六個知青來,他就想好怎麽安排他們的住宿了。
但有件事,有些奇怪……
“奇怪了,我之前明明和幾個知青說好今天你們要來,讓他們哪裏也別去,在住處等著你們的,為此還放了他們半天假,讓他們下午都能在這裏等著,怎麽兩間屋的門都是鎖著的?”
阿巴罕注視著兩間茅草房的門,兩道破舊的老木門都上了鎖,是鎖著的。
“也不知這幾個老知青去哪裏了……我們在這裏等等吧,他們屋的鑰匙我沒有,隻有他們才有,他們才打得開門。”阿巴罕對俞曉婷他們說道。
俞曉婷他們心想也沒有別的辦法,隻能等了。
但他們走了這麽久,都累了,實在不想站著了,俞曉婷看到旁邊有塊大石頭,也不嫌髒立即跑過去坐下。
“小琳、丁同誌,我們過來一起坐,這石頭平,不硌屁股。”俞曉婷對沈小琳和丁欣招手。
沈小琳和丁欣看石頭還算幹淨,立馬過去,和俞曉婷一起坐在了石頭上。
“曉婷,你別叫我同誌了,以後我們住一起,吃一起,還要一起勞動,比親人還親,你叫名字就好,丁欣,或者更親密點,小欣。”丁欣看著俞曉婷笑道。
“好,小欣。”
“你們女同誌對我們也都叫名字吧,像丁欣說的以後咱們住一起,吃一起,還要一起勞動,比親人還親,叫同誌也太見外了。”董鄭春說道。
彭才遠點頭,一臉讚同。
“兄弟,瞧那裏,還有個大石頭,咱們過去坐下歇歇,別站著了,我腳底都有點疼了。”彭才遠對董鄭春指了指離俞曉婷他們不遠,隻有三米遠的石頭說道。
董鄭春也腳底,馬上跟著彭才遠坐到了彭才遠指的石頭。
“我們不知要在這裏待多久,很可能一輩子待下去,我們必須團結友愛,互幫互助,我想著咱們以後處成兄弟姐妹,你們覺得怎麽樣?”董鄭春望著彭才遠和俞曉婷她們三個女知青說道。
自然不會有人搖頭拒絕,他們都知道他們在這裏沒有親人,也沒有熟人,唯一熟悉的就是一起來這裏的知青,一起來的知青必須團結友愛,互幫互助,處成兄弟姐妹,親如一家,才有個依靠,以後的日子才會好過點,有困難才有人幫忙。
俞曉婷雖想著自己不久後就要和孫澤宸結婚,就會離開這裏,但最近這些天還是要住在這裏,所以也要和這些一起來的知青處好,團結友愛,互幫互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