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而行的是梵樂法音。


    開道的比丘尼各司其職,最前方的托漆盤,盤上是冉冉升煙的紫金香爐,後方的尼徒在香霧法音中揚花瓣開道,灑露水除塵。


    花瓣於走動間落在氈上,卷於足下,當真步步妙蓮,更增眩耀。


    今天是慈慶來洛陽後,第一次出皇宮,鄭道諳先迎上去,在場的貴女才知哪個是慈慶,紛紛跟著唿喚“恭迎法師”。


    也有不少貴女好奇打量女官,尤其率領女官隊伍的尉窈。


    尉窈和其餘女官一樣頭戴平頂紗冠,不同的是冠前鑲金蟬,冠側斜簪貂尾,係印的綬帶也不一樣,她腰懸兩印,一個是內事官“女尚書”所屬品秩的,另個是外朝官“中書議郎”所屬品秩的,以女子之身,兼外、內官身,自然引發貴女們爭相猜測。


    尉窈越惹人羨慕,高太妃越恨!恨到尉窈根本沒看她,她卻分不清現實與想象,認為尉窈在惡毒窺視她。


    眾人步入瑤光寺,直接去講經之地。


    慈慶登壇講解的是《維摩詰經》,臨近的佛堂尼舍全被臨時征用,尉窈在最寬敞的尼舍裏,吩咐女官如何擺放坐具。


    尉窈每下達命令,於寶妃隻管重複傳話,來來迴迴地走,一點兒也不彎腰出力。


    一個時辰後,慈慶結束講經,瑤光寺中的女尼,僅允許鄭道諳進入布置好的尼舍。


    被名錄邀請的貴婦貴女,分散於周圍尼舍等待邀見問話。


    北海王府的女眷帶入尼寺許多壯仆,霸占兩間尼舍,無人敢和她們爭。


    已故太師馮熙府裏也有貴婦來聽經,是如今主中饋的樂陵郡君,和她生的女兒馮季華,馮家一行人隨廢後馮慈行走了,馮季華的七姊馮令華,仍跟在高太妃身邊。


    進入屋舍,終於能私下說話了,馮令華疑惑詢問:“長樂公主身邊的婦人是誰?”


    高太妃看向兒媳劉氏。


    劉氏趕緊迴話:“聽佛經時,我讓府婢打聽了,那位貴婦是陛下的姨母高月恩。”


    高太妃:“高月恩什麽時候來京都的?我們竟現在才知道!”


    劉氏:“府婢沒問出來,估計才來京都不長時間。”


    高太妃收了馮家的重禮,肯定得盡心謀劃馮令華進宮為“女侍中”的事,原本她覺得此事有難度,可能得讓兒郎元詳使力才行,但高月恩的突然出現,讓高太妃措手不及,並想起先帝時期因文才被召進宮擔任高階女官的婦人。


    低品秩的女官想封多少封多少,高品秩比如二品的“女侍中”,不可能同時授兩個。


    劉氏察言觀色,知道老妖婆為難了,又舍不得退迴馮家給的重禮,於是故意出糟主意:“其實退一步,先舉薦馮女郎為三品女官,也在冠飾上加貂蟬,會不會稍微容易行事,又不比二品的待遇差?”


    馮令華露出喜色,別說,今天她快要羨慕死了那條貂尾巴,真是走到哪,把睽睽眾目引到哪。


    要是沒外人在,高太妃非劈頭蓋臉扇這蠢媳一頓不可!還想加貂蟬?想屁吃呢!


    這時外頭探聽情況的仆役進來稟告:“那邊第一個叫的是高月恩。”


    高太妃“哼”一聲:“急什麽,高月恩是陛下的姨母,先給個封號是正常的,不然總讓她和尋常朝臣的家眷坐一起麽?”


    馮令華嘴甜捧道:“太妃說的有理,我年紀輕,幸虧有太妃時時告誡、教導。”


    高太妃明著穩,實際念頭百轉,在心裏設想接下來要應對的種種情況。


    女官來了!


    “慈慶法師邀高太妃過去說說話。”


    高太妃一臉嚴肅起身,鄭重囑咐兒媳:“待在這裏,我不迴來,不許離開這間屋子!”


    劉氏才要應聲,馮令華擔心道:“要是貴人或那尉窈另派女官來找劉王妃怎麽辦?”


    劉氏:“我需給母妃配半個時辰後必須服的藥,任誰喚我走,我確實走不開。”


    難得聰明一迴!高太妃瞥一眼兒媳,放心離開。


    當高太妃見到慈慶,環顧屋內不見尉窈,立即暗道不好!然而她的反應晚了,進了屋子,慈慶立即噓寒問暖,然後嘮嘮叨叨地迴憶舊都往事,短時間內高太妃難以脫身。


    同時間,尉窈和元瑛公主、於寶映及幾名壯碩女官進入北海王妃所在的屋舍,請出馮令華等無關之人,尉窈先宣讀朝廷嚴令恢複妻妾古禮的詔令,再扶起北海王妃,問道:“王妃對執行妻妾古禮是何想法?可有什麽難做的?”


    劉氏做唯唯諾諾狀,說道:“王府後院的事,全是我母妃做主,待我迴去後問過母妃,再迴女官之問。”


    來之前,公主和於寶映都得尉窈囑咐,她二人隻需鼓足氣勢安坐即可。


    她倆看向尉窈。


    尉窈從女官手裏接過一紙箴冊,放到劉氏手裏,不管反握劉氏的手,還是拍紙冊的手都加上力道,說:“王妃的難處,我知曉。所以我把能為王妃做的,都做好了。太傅府現有多少妾,妾的出身、姓名、來曆,我都寫在上麵了,勞王妃現在看,要是有死了的,我劃去,要是有昨晚、今天清早才納的妾,王妃口述,我補上。”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元瑛情不自禁讚歎尉窈!怪不得小小年紀連連升官,真是心思縝密,敢說敢為!


    於寶映也覺得自己學到了,可是又一想,讓她現在就效仿尉窈的說話行事,估計不敢說出口,更做不出這麽坦蕩的模樣。


    劉氏牽強一笑,展開紙張,她現下的境況,好似被硬生生推上船,不隨波逐流就得投湖找死!


    尉窈溫婉笑著,慢聲細調催促:“我這裏問王妃多久的話,慈慶法師就得和太妃嘮多久的家常,我是不怕拖延時間,就怕太妃累了、煩了,迴王府拿無辜之人出氣。”


    “嗬。”劉氏又苦笑一下,不得不迅速閱覽,看完後說道:“沒有錯,有妾籍的,確實是一百二十三人。”


    尉窈:“這份名錄我做了兩份,王妃拿迴去一份,我留一份。朝廷有令,按照妻妾古禮,妾室人數超越規矩越多,罰越重,因此隻能容你們王府一天時間,明早把多出的一百一十九名有妾籍的女子,送至千秋宮門外,自有禁衛軍接她們進奚官署。”


    劉氏心裏樂開花,麵上為難十足:“這不是小事,我得問過母妃和夫君才行。”


    “妾的事,盡為小事。此話王妃可轉述給太妃聽,若太妃覺得妾的事是大事,並想為此忤逆聖意,那就讓太傅上書奏請留妾。隻不過在陛下準許前,多出的妾女子,仍得入奚官署勞役。”


    劉氏嘴皮一抽,心道:進了奚官署,你就是讓她們出來,北海王府也不敢再收。


    尉窈:“小事說完,該說正事了。”


    此話一出,別說於寶映和劉氏了,連元瑛公主也驚詫,沒聽尉窈提過還有別的事啊。


    喜歡大魏女史請大家收藏:(xiakezw)大魏女史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魏女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悟空嚼糖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悟空嚼糖並收藏大魏女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