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4章 經濟開發區
重迴八零,我破了命案九千宗 作者:釣月耕雲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下午的時候,縣裏頓時都傳開了,說是昨天新來的縣公安局局長兼縣長,親自帶隊去查車,結果查到了汽車既不罰款,有沒有扣人?把人帶迴來之後,每個人寫份檢查就這麽放了。
一時間,縣裏傳的有鼻子有眼的。
不過等到了下午的時候,原本在縣裏已經平息過一陣的爆炸聲,此時又此起彼伏的在山裏響了起來。
而此時在石場村,袁主任帶著濠江實業的同誌,一起來到了這裏,然後公布了國外新訂單的事情。
現在他們要接受外冒訂單了,就得成立一家公司。
袁主任的意思是讓他們受災的三個村聯合起來成立一個村集體企業。
每家每戶不用出錢,但賺了錢,村裏要給村民的分紅,而且參與勞動的村民還得拿到工資。
這筆訂單差不多是三百萬日元,數目並不算多,算下來,大概按照現在的匯率也就十萬塊左右。
但問題是,三個村子的村民加起來也湊不出十萬塊錢,甚至別說十萬,一萬塊錢都費勁。
當然,這裏麵還有一部分要分給人家濠江實業,還有采購原料的一部分錢,不過麻辣滿算,這一筆要是坐下來,起碼老百姓手上能多個百來塊錢,過年的錢就算是有了。
而且這才隻是第一筆。
一說賺錢,村裏的人都很高興。
眼下他們沒有農業生產的任務,因為時間不對,跟著縣裏元同誌安排的工作,賺幾個養家的錢,那就跟出去打工一樣。
“鄉親們!咱們這地方老是住在帳篷裏也不好,我看這樣怎麽樣,大家跟著我,我把大家送到縣城去,畢竟那邊交通方便一點,幹起活來也容易一些!”
之前,縣裏幫著找工作,大家都是實實在在的賺到了錢的,現在袁主任這麽說,雖然有人擔心離開之後,本來就沒什麽的家裏,房子再塌了。
可是,畢竟能賺到點錢,大家心裏想著,反正縣城也不遠。
於是村裏投票表決,最終少數服從多數,畢竟大家現在都想多賺點。
下午的時候,縣裏安排了幾輛車?把人和家當都拉到了縣裏安排的地方。
這麽多人,進了縣城之後,在縣裏吃住都是問題。
不過縣裏也有縣裏的辦法。
那就是召集幹部群眾解決問題。
每個單位都有指標,是硬塞下去的,一是解決住的問題,二是解決吃飯的問題!
就這樣,各個村的村民都被打散了,有的被硬塞給了公安局,有的被硬塞給了糧食局。
就這麽三三兩兩的,把這些人全部拆散到了各個機關。
縣委這邊也騰出了一間房給他們居住。
暫時安頓下來之後,袁主任又給這些人定下了規矩,那就是每天九點去濠江實業臨時的廠房上工,然後工作到下午迴來,當然這隻是權宜之計。
因為這個決定是陳青峰下的,所以下午開班子會,會上吵翻了天,各個單位的人都有怨氣。
但是當著陳青峰的麵又不好發作。
“同誌們,我知道大家有怨言,不過困難是暫時的,大家要知道,這些老鄉可不是白吃白住的,人家這迴是有生產任務的,而且是出口創匯的生產任務,同誌們,想象一下咱們現在有哪項產業能出口創匯?”
“可是陳縣長,那也不能讓那些老人民就住在我們機關的院子裏啊,我們糧食局住房本來就緊張,非得讓我們騰出兩間房來!”
“我可打聽了,你們那兩間房本來就是放破爛的,與其讓那些爛木頭在那住著,還不如讓人住著!聽著,大家先堅持一下,縣委已經出台一個方案,打算在臨近的高唐縣,給他們找一個安置的地方!”
“高唐縣?”
“對,目前還隻是個初步的方案,我們要在高唐縣建一個巨馬縣的經濟開發區!”
……
一個貧困縣,跑到人家經濟發達的縣去建經濟開發區。
聽起來簡直非常的荒唐。
原本安靜的會議室頓時變得熱鬧了起來,簡直炒開了鍋。
不過程書記拍了拍桌子,大家立刻安靜下來。
“都安靜一下,把你們叫過來,不是幫你們解決問題嗎,你們不是不願意接受那些老百姓嗎,那就想辦法把人給我安置好了,過一陣子咱們縣裏全力推進經濟開發區的建設,到時候把人遷過去就好!”
“可是,程書記,這裏麵有好多事兒,這些人都是農業的,咱們縣裏配套的商品糧根本就沒他們的份兒,吃飯還有居住都是個問題!”
“就因為有問題,所以才把你們請過來!你看,咱們現在是這個情況,資金呢,上麵撥了一些,但那點錢想要災後重建,杯水車薪,可是棒球產業可是實打實的能掙到錢,不但老百姓能掙到錢,咱們縣還能實現產業的出口創匯,隔壁的高唐縣怎麽樣,他們有能創匯的企業嗎?”
高唐縣確實經濟發展的不錯,但要說出口創匯,那肯定不行。
但現在貧窮的拒馬縣反而有了這樣一個產業。
“可是陳縣長,你這樣把開發區建在別人的線,那不是便宜了外人?”
“同誌們,這你們就不明白了,把開發區建在咱們縣這山高路遠的,運輸成本有多少,而且咱們縣境內又限製發展工業,但到了高唐縣就不一樣了,人家那邊沒有那麽多婆婆媽媽的事情,雖然說工業園建在那邊,可是,收入還是咱們的,而且咱們能把產業做起來,也能夠帶動一些其他的產業,高唐縣那邊估計對咱們也是歡迎的!”
“當然,今天跟大家通個氣,方案已經定下來了,明天我和程書記去市委匯報這件事兒,要是能夠得到市領導的同意,那……”
這年頭可不像兩千年之後,想要爭老百姓的土地,每個人都盯著巨大的利益。
現在這年頭,農村戶口的人拚命想變成城裏人。
所以眼下這就是一個機會。雖然戶口變不過來,但是能夠進廠務工,收入起碼要比農業高得多。
隻要再來兩筆訂單,再堅定的小農經濟也會被現實帶來的巨大收入所吸引。
關鍵是,棒球這個工業,老人小孩都能參與。最重要的是,把住戶遷出去之後,小孩還能在高唐縣享受那裏的教育資源。
能讓孩子更方便的上學,對於哪個家庭來說都是一個莫大的誘惑。
一時間,縣裏傳的有鼻子有眼的。
不過等到了下午的時候,原本在縣裏已經平息過一陣的爆炸聲,此時又此起彼伏的在山裏響了起來。
而此時在石場村,袁主任帶著濠江實業的同誌,一起來到了這裏,然後公布了國外新訂單的事情。
現在他們要接受外冒訂單了,就得成立一家公司。
袁主任的意思是讓他們受災的三個村聯合起來成立一個村集體企業。
每家每戶不用出錢,但賺了錢,村裏要給村民的分紅,而且參與勞動的村民還得拿到工資。
這筆訂單差不多是三百萬日元,數目並不算多,算下來,大概按照現在的匯率也就十萬塊左右。
但問題是,三個村子的村民加起來也湊不出十萬塊錢,甚至別說十萬,一萬塊錢都費勁。
當然,這裏麵還有一部分要分給人家濠江實業,還有采購原料的一部分錢,不過麻辣滿算,這一筆要是坐下來,起碼老百姓手上能多個百來塊錢,過年的錢就算是有了。
而且這才隻是第一筆。
一說賺錢,村裏的人都很高興。
眼下他們沒有農業生產的任務,因為時間不對,跟著縣裏元同誌安排的工作,賺幾個養家的錢,那就跟出去打工一樣。
“鄉親們!咱們這地方老是住在帳篷裏也不好,我看這樣怎麽樣,大家跟著我,我把大家送到縣城去,畢竟那邊交通方便一點,幹起活來也容易一些!”
之前,縣裏幫著找工作,大家都是實實在在的賺到了錢的,現在袁主任這麽說,雖然有人擔心離開之後,本來就沒什麽的家裏,房子再塌了。
可是,畢竟能賺到點錢,大家心裏想著,反正縣城也不遠。
於是村裏投票表決,最終少數服從多數,畢竟大家現在都想多賺點。
下午的時候,縣裏安排了幾輛車?把人和家當都拉到了縣裏安排的地方。
這麽多人,進了縣城之後,在縣裏吃住都是問題。
不過縣裏也有縣裏的辦法。
那就是召集幹部群眾解決問題。
每個單位都有指標,是硬塞下去的,一是解決住的問題,二是解決吃飯的問題!
就這樣,各個村的村民都被打散了,有的被硬塞給了公安局,有的被硬塞給了糧食局。
就這麽三三兩兩的,把這些人全部拆散到了各個機關。
縣委這邊也騰出了一間房給他們居住。
暫時安頓下來之後,袁主任又給這些人定下了規矩,那就是每天九點去濠江實業臨時的廠房上工,然後工作到下午迴來,當然這隻是權宜之計。
因為這個決定是陳青峰下的,所以下午開班子會,會上吵翻了天,各個單位的人都有怨氣。
但是當著陳青峰的麵又不好發作。
“同誌們,我知道大家有怨言,不過困難是暫時的,大家要知道,這些老鄉可不是白吃白住的,人家這迴是有生產任務的,而且是出口創匯的生產任務,同誌們,想象一下咱們現在有哪項產業能出口創匯?”
“可是陳縣長,那也不能讓那些老人民就住在我們機關的院子裏啊,我們糧食局住房本來就緊張,非得讓我們騰出兩間房來!”
“我可打聽了,你們那兩間房本來就是放破爛的,與其讓那些爛木頭在那住著,還不如讓人住著!聽著,大家先堅持一下,縣委已經出台一個方案,打算在臨近的高唐縣,給他們找一個安置的地方!”
“高唐縣?”
“對,目前還隻是個初步的方案,我們要在高唐縣建一個巨馬縣的經濟開發區!”
……
一個貧困縣,跑到人家經濟發達的縣去建經濟開發區。
聽起來簡直非常的荒唐。
原本安靜的會議室頓時變得熱鬧了起來,簡直炒開了鍋。
不過程書記拍了拍桌子,大家立刻安靜下來。
“都安靜一下,把你們叫過來,不是幫你們解決問題嗎,你們不是不願意接受那些老百姓嗎,那就想辦法把人給我安置好了,過一陣子咱們縣裏全力推進經濟開發區的建設,到時候把人遷過去就好!”
“可是,程書記,這裏麵有好多事兒,這些人都是農業的,咱們縣裏配套的商品糧根本就沒他們的份兒,吃飯還有居住都是個問題!”
“就因為有問題,所以才把你們請過來!你看,咱們現在是這個情況,資金呢,上麵撥了一些,但那點錢想要災後重建,杯水車薪,可是棒球產業可是實打實的能掙到錢,不但老百姓能掙到錢,咱們縣還能實現產業的出口創匯,隔壁的高唐縣怎麽樣,他們有能創匯的企業嗎?”
高唐縣確實經濟發展的不錯,但要說出口創匯,那肯定不行。
但現在貧窮的拒馬縣反而有了這樣一個產業。
“可是陳縣長,你這樣把開發區建在別人的線,那不是便宜了外人?”
“同誌們,這你們就不明白了,把開發區建在咱們縣這山高路遠的,運輸成本有多少,而且咱們縣境內又限製發展工業,但到了高唐縣就不一樣了,人家那邊沒有那麽多婆婆媽媽的事情,雖然說工業園建在那邊,可是,收入還是咱們的,而且咱們能把產業做起來,也能夠帶動一些其他的產業,高唐縣那邊估計對咱們也是歡迎的!”
“當然,今天跟大家通個氣,方案已經定下來了,明天我和程書記去市委匯報這件事兒,要是能夠得到市領導的同意,那……”
這年頭可不像兩千年之後,想要爭老百姓的土地,每個人都盯著巨大的利益。
現在這年頭,農村戶口的人拚命想變成城裏人。
所以眼下這就是一個機會。雖然戶口變不過來,但是能夠進廠務工,收入起碼要比農業高得多。
隻要再來兩筆訂單,再堅定的小農經濟也會被現實帶來的巨大收入所吸引。
關鍵是,棒球這個工業,老人小孩都能參與。最重要的是,把住戶遷出去之後,小孩還能在高唐縣享受那裏的教育資源。
能讓孩子更方便的上學,對於哪個家庭來說都是一個莫大的誘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