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 火車新動力
清末,這大清不保也罷 作者:叫baby起床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慈禧這是第一次坐火車,沒想到就下了這麽三個離譜的要求。
第一個要求給火車畫龍畫鳳,布置成自己的行宮。
第二個要求火車上不能有帶把的男人,必須是太監。
第三個火車倒車。
“太後,我迴來了,聽說你今天去看了火車的試運行?”
“還上去坐了坐,感覺怎麽樣?”
“哎,十三啊,可別說了,那火車脾氣怪大的。”
“發出的動靜太大了,吵的我腦瓜子疼。”
“太後,這火車是會有一點吵,但是也沒有這麽離譜吧。”
“現在試運行結束後,火車站即將剪彩,張海生他們特意讓我請您去給他們剪彩。”
“剪彩,嗯可以,這是我們大清的第一條鐵路,是該去剪彩。”
“十三啊,你安排時間吧。”
“將英吉利和法蘭西大使和夫人也叫來,讓他們看看我們大清的第一條鐵路,”
“嗻。”
十三格格走後。
“小李子,這火車這麽吵,你給我想個法子,不能讓火車發出聲音,還能繼續跑。”
“啊,這這這……”
“這什麽這,趕緊去給我想辦法去。”
“嗻。”
小李子離開了皇宮迴到自己府邸,他的一眾小妾準備來伺候他,被他嗬斥。
讓所有人幫他想辦法,怎麽才能讓火車不響,還能跑。
還別說真讓他們想到一個辦法。
“各位大使,大使夫人你們好啊。”
“太後您吉祥。”
“哈哈哈,今兒個也沒啥大事,不是聽說你們西方有個火車,我們也來湊湊熱鬧。”
“今兒個,我大清的第一條鐵路通車了,讓你們也來感受一下,我大清的火車好不好。”
“太後,我看了這火車頭設計和我大英帝國的非常類似。”
“不瞞英吉利大使,這輛火車頭的確是從你們英吉利進口的。”
“聽說啊,這玩意兒弄進來可不容易啊。”
“太後,經過你們這個改造,我差點沒認出來,這龍和鳳畫的栩栩如生啊。”
“沒想到大使都會用我們大清的成語了,不錯不錯啊。”
“謝太後誇獎。”
“太後呀,您看這剪彩儀式準備好了,是不是該剪彩了。”
“吉時到了嗎?小李子!”
“到了,到了。”
“那就剪彩吧!”
“十三啊,你和我一起。”
“是太後。”
慈禧和恭親王奕欣、九門提督奕譞、十三格格、英吉利大使、法蘭西大使、美利堅大使、沙俄大使一起參加了剪彩儀式。
儀式結束後,慈禧帶著大使們上了火車。
等所有人坐好。
“小李子,可以發車了。”
“嗻。”
李蓮英跑了出去開始發令:
“向左向右轉。”
“上肩!”
“預備!”
“啟動!”
“火車走了,嘿喲,拉起火車不迴頭哦,嘿喲!”
“老佛爺坐車頭啊,嘿喲,肩挑重擔心如石啊,嘿喲。”
“隻為太後安然行啊,嘿喲。”
“纖夫號子響徹天啊,嘿喲。火車轟鳴在後頭啊,嘿喲。”
“為了太後平安走啊,嘿喲。我們甘願受苦頭啊,嘿喲。”
“火車疾馳向前行哦,嘿喲!”
“纖夫們汗水如雨淋啊,嘿喲。
“隻為太後安然歸啊,嘿喲。我們願做鐵打的人啊,嘿喲。”
“拉纖的號子永不停啊,嘿喲。直到太後平安歸啊,嘿喲。”
“齊心協力拉火車啊,嘿喲。為了大清的榮光啊,嘿喲!”
恭親王和十三格格以及一眾洋人都傻眼了。
十三格格尷尬的都能用腳趾在地上摳出三室一廳。
慈禧沒有覺得羞恥,反而感覺十分光榮,你看其他國家都沒有想到這個辦法吧。
她的大清終於有一點能夠走在洋人和騰龍帝國前麵。
慈禧還在沾沾自喜。
實際上洋人都在努力憋笑,還好他們受過專業訓練。
恭親王努力的低頭,好像生怕讓人知道他是大清的恭親王。
“各國公使,你們看看我大清的火車可好?”
“是不是很安靜,速度可能會慢一點點,但是一點也不影響嗎。”
“是是是,還是老佛爺英明,能夠想到如此好的法子。”
慈禧被各國公使一誇,更加覺得李蓮英這次辦事,辦的漂亮。
十三格格陪著慈禧迴到皇宮。
“太後,你怎麽讓人去拉火車?”
“火車是燒煤的,燒煤他就有了動力。”
“有誰還用人去拉的?”
“怎麽不能用人拉了,你看看隋煬帝下江南,乾隆、康熙爺南巡,那個不是坐船,纖夫拉的?”
“我用纖夫拉火車,又如何不行?”
“你看看那個火車吃了黑色石頭後,一拉鼻子就嗚嗚嗚的叫。”
“你別忘了,我們現在在盛京,這裏是我們的龍脈之地。”
“很多老祖宗的英魂就在這裏,你就不怕火車的聲音嚇著老祖宗?”
“太後,現在西方都在無神化論,你怎麽還龍脈,老祖宗的?”
“你看看騰龍帝國和洋人,誰又受到了老祖宗的懲罰。”
“放肆,毓琳你這是對老祖宗的大不敬,念你年幼,就不追究你了。”
“西方很多東西是好,但是不應該什麽都學,很多東西還是我大清老祖宗留下來的好。”
“嗻。”
十三格格迴來後為此挨了第一次訓。
她也非常無語,看來這大清不是一時半會能改的,想全麵現代化還要越過數座高山,慈禧就是其中一座。
後來李經孝也在河南聽說了慈禧讓人拉火車。
他笑的都直不起腰,這慈禧也太逗了,適合去後世演小品。
然後他讓趙靈曦為這件事發表一篇報紙,諷刺大清的落後,慈禧的愚昧無知。
沒有照片沒有關係,畫漫畫宣傳。
其他國家礙於和大清的麵子不好光明正大的嘲笑。
但是他騰龍帝國本來就是對立麵,根本不怕。
這篇報紙一出,慈禧讓人力拉火車成為了騰龍帝國百姓茶餘飯後的笑料。
“大總督我們接下來是繼續進攻直隸,還是先拿下內蒙古的各旗。”
“以及烏裏雅蘇台?”
“白濤,你們怎麽看?”
“大總督,這北方的烏裏雅蘇台和內蒙古目前對於我們來說,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烏裏雅蘇台百姓少,這個地方的經濟也不發達,拿下後還要用很多兵力鎮守。”
“內蒙古西麵各旗的百姓已經被大清謔謔的差不多了,我們接過來就是燙手的山芋。”
“也要用大量兵力去鎮守這幾個地方。”
“這裏的人和大清關係緊密,我們想徹底掌控也很不容易。”
第一個要求給火車畫龍畫鳳,布置成自己的行宮。
第二個要求火車上不能有帶把的男人,必須是太監。
第三個火車倒車。
“太後,我迴來了,聽說你今天去看了火車的試運行?”
“還上去坐了坐,感覺怎麽樣?”
“哎,十三啊,可別說了,那火車脾氣怪大的。”
“發出的動靜太大了,吵的我腦瓜子疼。”
“太後,這火車是會有一點吵,但是也沒有這麽離譜吧。”
“現在試運行結束後,火車站即將剪彩,張海生他們特意讓我請您去給他們剪彩。”
“剪彩,嗯可以,這是我們大清的第一條鐵路,是該去剪彩。”
“十三啊,你安排時間吧。”
“將英吉利和法蘭西大使和夫人也叫來,讓他們看看我們大清的第一條鐵路,”
“嗻。”
十三格格走後。
“小李子,這火車這麽吵,你給我想個法子,不能讓火車發出聲音,還能繼續跑。”
“啊,這這這……”
“這什麽這,趕緊去給我想辦法去。”
“嗻。”
小李子離開了皇宮迴到自己府邸,他的一眾小妾準備來伺候他,被他嗬斥。
讓所有人幫他想辦法,怎麽才能讓火車不響,還能跑。
還別說真讓他們想到一個辦法。
“各位大使,大使夫人你們好啊。”
“太後您吉祥。”
“哈哈哈,今兒個也沒啥大事,不是聽說你們西方有個火車,我們也來湊湊熱鬧。”
“今兒個,我大清的第一條鐵路通車了,讓你們也來感受一下,我大清的火車好不好。”
“太後,我看了這火車頭設計和我大英帝國的非常類似。”
“不瞞英吉利大使,這輛火車頭的確是從你們英吉利進口的。”
“聽說啊,這玩意兒弄進來可不容易啊。”
“太後,經過你們這個改造,我差點沒認出來,這龍和鳳畫的栩栩如生啊。”
“沒想到大使都會用我們大清的成語了,不錯不錯啊。”
“謝太後誇獎。”
“太後呀,您看這剪彩儀式準備好了,是不是該剪彩了。”
“吉時到了嗎?小李子!”
“到了,到了。”
“那就剪彩吧!”
“十三啊,你和我一起。”
“是太後。”
慈禧和恭親王奕欣、九門提督奕譞、十三格格、英吉利大使、法蘭西大使、美利堅大使、沙俄大使一起參加了剪彩儀式。
儀式結束後,慈禧帶著大使們上了火車。
等所有人坐好。
“小李子,可以發車了。”
“嗻。”
李蓮英跑了出去開始發令:
“向左向右轉。”
“上肩!”
“預備!”
“啟動!”
“火車走了,嘿喲,拉起火車不迴頭哦,嘿喲!”
“老佛爺坐車頭啊,嘿喲,肩挑重擔心如石啊,嘿喲。”
“隻為太後安然行啊,嘿喲。”
“纖夫號子響徹天啊,嘿喲。火車轟鳴在後頭啊,嘿喲。”
“為了太後平安走啊,嘿喲。我們甘願受苦頭啊,嘿喲。”
“火車疾馳向前行哦,嘿喲!”
“纖夫們汗水如雨淋啊,嘿喲。
“隻為太後安然歸啊,嘿喲。我們願做鐵打的人啊,嘿喲。”
“拉纖的號子永不停啊,嘿喲。直到太後平安歸啊,嘿喲。”
“齊心協力拉火車啊,嘿喲。為了大清的榮光啊,嘿喲!”
恭親王和十三格格以及一眾洋人都傻眼了。
十三格格尷尬的都能用腳趾在地上摳出三室一廳。
慈禧沒有覺得羞恥,反而感覺十分光榮,你看其他國家都沒有想到這個辦法吧。
她的大清終於有一點能夠走在洋人和騰龍帝國前麵。
慈禧還在沾沾自喜。
實際上洋人都在努力憋笑,還好他們受過專業訓練。
恭親王努力的低頭,好像生怕讓人知道他是大清的恭親王。
“各國公使,你們看看我大清的火車可好?”
“是不是很安靜,速度可能會慢一點點,但是一點也不影響嗎。”
“是是是,還是老佛爺英明,能夠想到如此好的法子。”
慈禧被各國公使一誇,更加覺得李蓮英這次辦事,辦的漂亮。
十三格格陪著慈禧迴到皇宮。
“太後,你怎麽讓人去拉火車?”
“火車是燒煤的,燒煤他就有了動力。”
“有誰還用人去拉的?”
“怎麽不能用人拉了,你看看隋煬帝下江南,乾隆、康熙爺南巡,那個不是坐船,纖夫拉的?”
“我用纖夫拉火車,又如何不行?”
“你看看那個火車吃了黑色石頭後,一拉鼻子就嗚嗚嗚的叫。”
“你別忘了,我們現在在盛京,這裏是我們的龍脈之地。”
“很多老祖宗的英魂就在這裏,你就不怕火車的聲音嚇著老祖宗?”
“太後,現在西方都在無神化論,你怎麽還龍脈,老祖宗的?”
“你看看騰龍帝國和洋人,誰又受到了老祖宗的懲罰。”
“放肆,毓琳你這是對老祖宗的大不敬,念你年幼,就不追究你了。”
“西方很多東西是好,但是不應該什麽都學,很多東西還是我大清老祖宗留下來的好。”
“嗻。”
十三格格迴來後為此挨了第一次訓。
她也非常無語,看來這大清不是一時半會能改的,想全麵現代化還要越過數座高山,慈禧就是其中一座。
後來李經孝也在河南聽說了慈禧讓人拉火車。
他笑的都直不起腰,這慈禧也太逗了,適合去後世演小品。
然後他讓趙靈曦為這件事發表一篇報紙,諷刺大清的落後,慈禧的愚昧無知。
沒有照片沒有關係,畫漫畫宣傳。
其他國家礙於和大清的麵子不好光明正大的嘲笑。
但是他騰龍帝國本來就是對立麵,根本不怕。
這篇報紙一出,慈禧讓人力拉火車成為了騰龍帝國百姓茶餘飯後的笑料。
“大總督我們接下來是繼續進攻直隸,還是先拿下內蒙古的各旗。”
“以及烏裏雅蘇台?”
“白濤,你們怎麽看?”
“大總督,這北方的烏裏雅蘇台和內蒙古目前對於我們來說,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烏裏雅蘇台百姓少,這個地方的經濟也不發達,拿下後還要用很多兵力鎮守。”
“內蒙古西麵各旗的百姓已經被大清謔謔的差不多了,我們接過來就是燙手的山芋。”
“也要用大量兵力去鎮守這幾個地方。”
“這裏的人和大清關係緊密,我們想徹底掌控也很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