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威懾英法聯軍
清末,這大清不保也罷 作者:叫baby起床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愛卿平身。”
“肅順這次叫你們過來,是有一件大事,僧格林沁親王在八裏橋大捷,你們商量一下後麵怎麽辦。”
肅順:“皇上,依微臣看這次大捷存在很多蹊蹺。”
“首先曾格林沁親王前麵連續被英法聯軍擊敗好幾次,這一次怎麽就突然打了勝仗,還俘虜了2000名英法聯軍。”
“這件事還是需要派人去核實,我怕是英法聯軍的陷阱,皇上貿然迴京城恐遭遇不測。”
其他人也紛紛點頭,認可肅順的意思。
這句話一出,鹹豐帝的確是動搖了。
“那依你看怎麽辦?”
“皇上我們現在應該派人去核實,看這個消息是否屬實,然後在做定奪。”
“如果消息屬實,我們也要考慮繼續議和,我相信英法聯軍也不會繼續打了,繼續打對兩邊不利。”
“那你看誰去核實。”
此時肅順看了看自己身邊這些人。
其他人都將頭低的不能再低,都不看肅順的眼神。
他們感覺這就是苦差事,誰願意去誰去,反正他們不想去。
鹹豐帝又咳嗽了幾下,繼續等待,看肅順怎麽說。
肅順自己是肯定不迴去的,堂堂軍機大臣首輔怎麽可能去冒這險。
肅順:“迴皇上,隻要是忠君愛國之人,皇上信得過之人,都行,請皇上決斷。”
肅順看了看這群人基本上都是以他馬首是瞻,他誰也不敢得罪,隻好把皮球踢給鹹豐帝。
說的還挺冠冕堂皇的,皇上派的人都是皇上信得過的人,忠君愛國的人。
不得不說這捧殺做得好。
鹹豐帝眯了眯眼,看了看這一班人,最後將目光停留在了愛新覺羅·載垣身上。
怡親王看到皇上看向自己,心裏咯噔一下。
“怡親王接旨。”
“臣接旨!”
“命怡親王為和英法聯軍談判總代表,去天津和英法聯軍再次談判,並核實八裏橋之戰是否大捷。”
怡親王腿都在哆嗦。
要知道此時京城的牢獄裏麵可還關著英法聯軍的談判使臣啊。
自己去天津談判,被他們抓了要挾怎麽辦。
可不去又能怎麽辦,皇帝已經下旨了。
沒辦法怡親王隻能接旨。
“臣接旨。”
怡親王帶了一些人往京城走去,他要去看是否真的打了勝仗,如果是真的他這次談判才有籌碼。
第二天鹹豐帝又收到了僧格林沁發來的信息。
英法聯軍的輜重部隊在天津前往通州的地界,被人全殲了。
還說了他們的猜測。
鹹豐帝感覺自己全身發冷,這麽一支神秘的力量突然出現,還不受他控製。
不知道是福是禍啊,隻是這群人目前表現出來的,是在幫他們,讓他稍微有點安慰。
看來這次僧格林沁大勝是真的了,看來要好好獎賞一下這些有功之臣了。
具體怎麽獎賞還要等這次危機完全消除了再說。
怡親王來到北京後,看到北京哪兒哪兒都是好的。
他還找到了鬼子六。
此時鬼子六其實可以造反的,隻是他沒那心思。
所以他壓根不想造反。
也就鹹豐一天防他跟防賊一樣。
怡親王從恭親王那裏得知,這次真的守住了北京城。
他也非常高興,於是怡親王繼續前進,找僧格林沁去了。
和僧格林沁歸格後,看到僧格林沁可用之兵隻有四千人時,也歎了一口氣。
這些人都是他們大清的勇士啊,也是大清的忠臣。
是他們守住了大清的最後顏麵。
尤其是看到俘虜營裏麵的2000英法聯軍時,他感覺這些人就是他的報命符。
有他們在,自己肯定是安全的。
英法聯軍也不可能不管這幾千人浮兵。
怡親王離開通州前往天津時,背都挺直了不少。
他上次和額爾金他們談判,額爾金理都不理他。
這次自己還專門去額爾金的墳上拜了拜。
怡親王來到天津,發現了天津城外的李鴻章大軍。
李鴻章被僧格林沁派到天津城外。
給英法聯軍壓力,讓他們知道,大清士兵已經全殲英法聯軍的主力部隊。
讓他們投降。
克靈頓得知英法聯軍大敗的消息後震驚了。
他怎麽也想不明白,派出去的一萬五千名英法聯軍是怎麽全部被消滅掉的。
沒有一人能逃迴天津,全軍覆沒了。
他們聽李鴻章的意思,有兩千英法聯軍被俘虜了。
那還有一萬三的英法聯軍呢,全死在大清國了?
這不是開國際玩笑嗎?
英法聯軍遠征軍進攻縮小的大清帝國。
大清帝國主力大軍都在外麵圍剿太平軍,怎麽就有這麽一股力量將他們打敗了。
要是說李鴻章他們是說假話也不可能。
李鴻章怎麽可能繞開英法聯軍,帶著兩萬人包圍天津的。
李鴻章他們圍而不攻,主要是忌憚英法聯軍軍艦的火炮。
隻能在外圍給他們施壓。
怡親王來到李鴻章的大營,也帶來了鹹豐帝的最新消息。
繼續議和。
李鴻章感覺議和是對的,主要是怎麽議和。
這次大清是站在勝利的一方,議和肯定也是大清占便宜。
可就怕怡親王出昏招。
……
克靈頓就是一個軍人,他可不會什麽談判,讓他打仗還行。
現在英法聯軍的大軍都已經被消滅了,就他這一萬人了。
他這一萬人,都是一些船上的後勤人員,打仗,打錘子個仗,讓他們開船還行。
真正能投入使用的不足一半。
而對麵李鴻章部隊,已經消滅了他們大軍一萬多人。
所以他也不敢貿然作戰。
主要是他發現李鴻章部隊也有一支洋槍兵。
和他們武器一樣,大炮也有好幾門。
和他們也是一樣的,這就玩兒個屁啊。
武器都是一樣的。
實際上李鴻章這邊是白濤給他出的主意。
將繳獲的洋槍分給士兵,給敵人一種威懾。
實際上洋槍和洋炮都是沒有彈藥的,都是樣子貨。
他們知道是樣子貨,對麵的英法聯軍尤其是克靈頓不這麽想啊。
克靈頓猜想到了這是繳獲的他們武器。
但他不知道,對方究竟繳獲了多少彈藥。
最開始他認為就算大清繳獲了火器也不會用。
結果李鴻章他們來後第二天,白濤和李夏四人,一人拿了一把火槍對準天津城上的英法聯軍軍旗開了一槍。
四人打倒了四杆大旗!
“愛卿平身。”
“肅順這次叫你們過來,是有一件大事,僧格林沁親王在八裏橋大捷,你們商量一下後麵怎麽辦。”
肅順:“皇上,依微臣看這次大捷存在很多蹊蹺。”
“首先曾格林沁親王前麵連續被英法聯軍擊敗好幾次,這一次怎麽就突然打了勝仗,還俘虜了2000名英法聯軍。”
“這件事還是需要派人去核實,我怕是英法聯軍的陷阱,皇上貿然迴京城恐遭遇不測。”
其他人也紛紛點頭,認可肅順的意思。
這句話一出,鹹豐帝的確是動搖了。
“那依你看怎麽辦?”
“皇上我們現在應該派人去核實,看這個消息是否屬實,然後在做定奪。”
“如果消息屬實,我們也要考慮繼續議和,我相信英法聯軍也不會繼續打了,繼續打對兩邊不利。”
“那你看誰去核實。”
此時肅順看了看自己身邊這些人。
其他人都將頭低的不能再低,都不看肅順的眼神。
他們感覺這就是苦差事,誰願意去誰去,反正他們不想去。
鹹豐帝又咳嗽了幾下,繼續等待,看肅順怎麽說。
肅順自己是肯定不迴去的,堂堂軍機大臣首輔怎麽可能去冒這險。
肅順:“迴皇上,隻要是忠君愛國之人,皇上信得過之人,都行,請皇上決斷。”
肅順看了看這群人基本上都是以他馬首是瞻,他誰也不敢得罪,隻好把皮球踢給鹹豐帝。
說的還挺冠冕堂皇的,皇上派的人都是皇上信得過的人,忠君愛國的人。
不得不說這捧殺做得好。
鹹豐帝眯了眯眼,看了看這一班人,最後將目光停留在了愛新覺羅·載垣身上。
怡親王看到皇上看向自己,心裏咯噔一下。
“怡親王接旨。”
“臣接旨!”
“命怡親王為和英法聯軍談判總代表,去天津和英法聯軍再次談判,並核實八裏橋之戰是否大捷。”
怡親王腿都在哆嗦。
要知道此時京城的牢獄裏麵可還關著英法聯軍的談判使臣啊。
自己去天津談判,被他們抓了要挾怎麽辦。
可不去又能怎麽辦,皇帝已經下旨了。
沒辦法怡親王隻能接旨。
“臣接旨。”
怡親王帶了一些人往京城走去,他要去看是否真的打了勝仗,如果是真的他這次談判才有籌碼。
第二天鹹豐帝又收到了僧格林沁發來的信息。
英法聯軍的輜重部隊在天津前往通州的地界,被人全殲了。
還說了他們的猜測。
鹹豐帝感覺自己全身發冷,這麽一支神秘的力量突然出現,還不受他控製。
不知道是福是禍啊,隻是這群人目前表現出來的,是在幫他們,讓他稍微有點安慰。
看來這次僧格林沁大勝是真的了,看來要好好獎賞一下這些有功之臣了。
具體怎麽獎賞還要等這次危機完全消除了再說。
怡親王來到北京後,看到北京哪兒哪兒都是好的。
他還找到了鬼子六。
此時鬼子六其實可以造反的,隻是他沒那心思。
所以他壓根不想造反。
也就鹹豐一天防他跟防賊一樣。
怡親王從恭親王那裏得知,這次真的守住了北京城。
他也非常高興,於是怡親王繼續前進,找僧格林沁去了。
和僧格林沁歸格後,看到僧格林沁可用之兵隻有四千人時,也歎了一口氣。
這些人都是他們大清的勇士啊,也是大清的忠臣。
是他們守住了大清的最後顏麵。
尤其是看到俘虜營裏麵的2000英法聯軍時,他感覺這些人就是他的報命符。
有他們在,自己肯定是安全的。
英法聯軍也不可能不管這幾千人浮兵。
怡親王離開通州前往天津時,背都挺直了不少。
他上次和額爾金他們談判,額爾金理都不理他。
這次自己還專門去額爾金的墳上拜了拜。
怡親王來到天津,發現了天津城外的李鴻章大軍。
李鴻章被僧格林沁派到天津城外。
給英法聯軍壓力,讓他們知道,大清士兵已經全殲英法聯軍的主力部隊。
讓他們投降。
克靈頓得知英法聯軍大敗的消息後震驚了。
他怎麽也想不明白,派出去的一萬五千名英法聯軍是怎麽全部被消滅掉的。
沒有一人能逃迴天津,全軍覆沒了。
他們聽李鴻章的意思,有兩千英法聯軍被俘虜了。
那還有一萬三的英法聯軍呢,全死在大清國了?
這不是開國際玩笑嗎?
英法聯軍遠征軍進攻縮小的大清帝國。
大清帝國主力大軍都在外麵圍剿太平軍,怎麽就有這麽一股力量將他們打敗了。
要是說李鴻章他們是說假話也不可能。
李鴻章怎麽可能繞開英法聯軍,帶著兩萬人包圍天津的。
李鴻章他們圍而不攻,主要是忌憚英法聯軍軍艦的火炮。
隻能在外圍給他們施壓。
怡親王來到李鴻章的大營,也帶來了鹹豐帝的最新消息。
繼續議和。
李鴻章感覺議和是對的,主要是怎麽議和。
這次大清是站在勝利的一方,議和肯定也是大清占便宜。
可就怕怡親王出昏招。
……
克靈頓就是一個軍人,他可不會什麽談判,讓他打仗還行。
現在英法聯軍的大軍都已經被消滅了,就他這一萬人了。
他這一萬人,都是一些船上的後勤人員,打仗,打錘子個仗,讓他們開船還行。
真正能投入使用的不足一半。
而對麵李鴻章部隊,已經消滅了他們大軍一萬多人。
所以他也不敢貿然作戰。
主要是他發現李鴻章部隊也有一支洋槍兵。
和他們武器一樣,大炮也有好幾門。
和他們也是一樣的,這就玩兒個屁啊。
武器都是一樣的。
實際上李鴻章這邊是白濤給他出的主意。
將繳獲的洋槍分給士兵,給敵人一種威懾。
實際上洋槍和洋炮都是沒有彈藥的,都是樣子貨。
他們知道是樣子貨,對麵的英法聯軍尤其是克靈頓不這麽想啊。
克靈頓猜想到了這是繳獲的他們武器。
但他不知道,對方究竟繳獲了多少彈藥。
最開始他認為就算大清繳獲了火器也不會用。
結果李鴻章他們來後第二天,白濤和李夏四人,一人拿了一把火槍對準天津城上的英法聯軍軍旗開了一槍。
四人打倒了四杆大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