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麽?”


    胡森一挑眉,在麵前的筆記本裏翻找了一些文檔。


    不久後才給江皓完全講述起行業現狀。


    “具體用戶數量倒是沒統計過,應該已經破億。”


    “其他一些情況跟幾個同行稍微交流過,光今年的總體用戶量就比去年用戶量增加了起碼7倍往上。”


    “還有投行的資金截止目前給到共享單車的資金是有400億米元。”


    “其中有10%的資金是用於真正的車輛投放上,大概40億米元。”


    “至於車輛的投放上,ofo一家就已經超起碼3000萬輛。”


    “我們青森騎行的話,大概在市場份額的4-5%,主要份額的70%以上都是ofo與摩拜兩家的。”


    這會兒江皓算是徹底明白了,怪不得青森騎行都到這個體量了,胡森還不自信。


    整個行業感情發展的比青森騎行膨脹的還快!


    這種資本無限製熱捧推動行業,果然是令人瞠目結舌。


    本以為青森起碼能有市場10%的份額,誰知道竟然比他想象中的還要低。


    “江總,你說青森這個情況還有機會麽?”


    見所有的行業情況包括青森的大致發展情況已經交代清楚,王總是在一旁跟江皓交流起來。


    “據我所知,ofo其實已經啟動了上市工作,假如軟銀18億米元投資後,上市的事明年應該就能徹底落地。”


    聽著這話,胡森在一旁欲言又止。


    但看到想到江皓是很淡定的一如來時的態度,就憋住了。


    不過見他這副模樣,王總是先給胡森吃了顆定心丸。


    “我倒不是反對這次融資,本來青森騎行這b輪其實也是我主動推著老胡進行的。”


    “就是青森原定的戰略,你說要不要…?”


    王總沒繼續說下去,但意思江皓聽得懂。


    原計劃青森騎行屬於是海鯨和美團合作的紐帶,同時將江南快支付一起拉攏過來。


    如今才有了完善的信用評級,以及美團和海鯨的一係列合作。


    同時也是想著青森騎行能在共享單車上保持一定的份額,穩紮穩打的往前路邁進。


    隻是目前的這個市場份額,以及發展表現。


    青森唯一拿得出手的就是盈利情況,哪怕不多除開維護成本後一個月就幾百萬,但是真的有盈利。


    其他的全都不值一提,讓王總對原本的商業模式有些退縮。


    “王總,我覺得我們目前的商業模式沒問題。”


    “如今海鯨缺的隻是時間而已。”


    在這種關鍵的節點,距離ofo暴雷以及行業被政策整頓已經處於最後的關鍵節點。


    這個時候轉換商業模式,走別人的老路,這才是真的找死。


    江皓這會兒是態度堅決,跟王總再度解釋起來。


    “青森騎行的發展對比全行業來說是慢了點,但模式絕對沒問題。”


    “目前市麵上還有哪家共享單車是真正盈利的?”


    “商業模式其實已經證明了青森的潛力,剩下的就是積累。”


    …


    “江總,我就是怕時間啊!”


    “就怕青森還在積累中,ofo和摩拜就已經上市,而後把整個市場占領殆盡。”


    “到那時候,哪怕他們不掙錢,青森也隻能麵臨倒閉啊!”


    王總如今內心是很急切的,倒不是擔心青森騎行倒閉。


    這家企業他總共就投了300萬,倒閉虧損的這點資金,他都不帶正眼看的。


    主要是擔心在共享經濟上的份額,擔心美團押錯寶,最後錯過了這個行業的這塊肥肉。


    最後隻能夠贏得幾家整個渠道費用,這跟他的初衷自然是不相符。


    “哈哈!王總,這你不用擔心。”


    “我斷定ofo上不了市!”


    …


    “江總,你這是根據什麽判斷的?”


    王總對於江皓的這個態度有些好奇。


    他如今也了解江皓的性格,知道江皓肯定是有把握才會說出這話。


    同時自己腦中也不斷考慮著江皓這話的可能性。


    “因為他們公司財務狀況有問題!”


    “拿押金去金融機構的企業想上市,國內這關審批就很難過。”


    “王總,您自己想想,一年五次融資,各類投資包括運營這麽粗曠的模式,財務情況能處理好才怪!”


    都是辦企業的,大部分企業一年兩次融資財務想平衡好都很難。


    更別提這種一年五次融資的,還有戚傑這位江皓不看好的人在。


    “話是這麽說沒錯,不過……這都是江總你自己猜測的吧?”


    王總對於江皓這個說法自己其實也考慮過,都創過業,這些基本的情況都很清楚。


    上一家得到這麽瘋狂融資的還是滴滴,結果也不用說。


    財務情況混亂,到現在都還沒能上市!


    但內心終歸有些擔心,沒有像江皓這樣有前世的記憶,如今一臉篤定的坐在辦公室內。


    “王總,您就信我一次,青森騎行就算不進行這b輪融資,我覺得也得繼續保持這個商業模式,再看一年,最多一年!”


    終歸還是龍貓的上市以及海鯨與江皓各類投資的戰績贏得了王總的信任。


    當下王總最後還是接受了江皓的意見,對青森騎行進行b輪融資,同時保持原有商業模式。


    “胡哥,你還缺多少資金,心裏預期估值多少?”


    “反正就我們三人,直接說就行。”


    這場b輪融資,就是原創始人胡森和兩位老投資人的交流。


    根本沒有新一輪的資方進場,自然這個融資也不用聊得太正式。


    青森騎行目前主要也就是他們倆看好,真正的估值也談不了,就是缺多少資金發展,兩人掏這筆錢就行。


    “我希望再有一筆2-3億的資金,將自行車數量擴充到5-6百萬輛,用戶數量發展到一千萬以上。”


    “估值得話,江總您說吧。”


    胡森對於估值顯然也沒有話語權,而是主動拋給了江皓。


    依照目前青森騎行的固定資產,市值上低也低不到哪兒去。


    想想之後的ofo暴雷,這個關鍵點還是得繼續支持胡哥。


    “王總要不我們共同投3個億?或者您單方說數,不足的我來補。”


    …


    “那不用!就按一人一半的來吧,江總你說就行。”


    “那這樣吧,按15億人民幣的估值,我跟王總共同投3個億,各拿10%的股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留校躺平,我真不想再卷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這肉有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這肉有毒並收藏重生留校躺平,我真不想再卷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