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如今局勢看似複雜,實則有跡可循。”


    “臣本以為夷陵之戰後,蜀國氣數將盡。沒想到諸葛孔明天縱之才,竟靠短短幾年時間恢複了蜀國氣數,並與吳國結盟,共同對抗我大魏。”


    “我本以為,古往今來獨攬大權的臣子,往往都會受到君王猜忌,君臣不和,蜀國不足為懼。”


    “但是那劉禪卻完全對其唯命是從,沒有任何自己的想法。著實出乎我的預料。”


    曹叡聽到此處,眉頭微不可察的皺了皺。


    劉曄並無察覺繼續自顧自的說道:“若僅僅如此,以蜀國的底蘊,五十年之內對我魏國也構不成太大的威脅。”


    “待到那諸葛亮大限將至之日,蜀國必為我魏國所有。”


    劉曄緩緩的講述著自己之前的想法,原本這些早在幾年前他就想要說與曹叡聽。


    然而彼時曹叡已然與他心存隔閡,他始終未能覓得良機。


    曹叡聽到劉曄所言,其實心中想的是,即使諸葛亮在世,也影響不了大魏統一中原的步伐。


    大魏地大物博,人才輩出,豈會與那弱小的蜀國相提並論。


    但曹叡並未打斷劉曄的話,畢竟是對方的臨終之言。


    “但是,六年前隴右一戰後,臣逐漸的改變了想法。”


    “若是單單一個病弱的諸葛亮,還不足以扭轉蜀國的頹勢,但偏偏又出了一個文武雙全的馬幼常。”


    曹叡眉頭再次皺起,馬幼常這個名字他並不陌生。


    無論是已經過世的張郃,還是與馬謖交過手的司馬懿、夏侯霸、郭淮等人,都曾評價過其武藝的不凡。


    就連他的四伯曹休,都稱那馬謖的武藝不遜於呂奉先,手下帶出的兵,各個都以一敵十。


    不過是名武將罷了,那呂奉先不還是敗於皇祖父之手,曹叡對於劉曄的話,仍舊未引起重視。


    “蜀國近幾年實行休養生息之策,發展農耕,商貿,不知陛下有沒有聽到過,我大魏近些年去蜀國的商人都說蜀國現在百姓人人有地種,有衣穿。隻要肯幹活,哪怕是流民都能吃飽穿暖。”


    曹叡臉上已經出現了明顯不耐煩的表情,本來近期就煩的很,這劉曄又一直在說這種長他人誌氣的話。


    “東亭侯說這些,是想要讓朕去效仿那蜀國休養生息之策?”


    “東亭侯莫不是常年臥病在床,不知道我大魏近些年也在屯田,休養生息?”


    “如今我大魏正處於四麵楚歌之時,此策可並非良策。”


    曹叡盡可能讓自己的語氣平和一些。


    劉曄搖了搖頭,抿了抿幹癟的嘴,艱難的開口繼續說道:“臣是想告訴陛下,得民心者得天下。陛下已經失了先機,蜀國已經今非昔比。”


    “這些年蜀國一直在暗中積蓄力量。而我大魏卻成了靶子,人人都想咬一口的肥肉。”


    “若想解如今之困,當務之急,吾等須遣使臣趕赴蜀地。以隴地為諾,結為同盟。先傾力抵禦外寇,再滅東吳。”


    “暗自積蓄實力,最終,魏蜀逐鹿天下。”


    曹叡沒想到劉曄竟然會提出如此建議。


    “東亭侯病入膏肓,思慮不清,朕不會怪罪於你。”


    “天下九州,我大魏占了六州,蜀寇僅占區區一州,即使得了隴右幾郡,又如何能與我大魏相提並論?”


    曹叡覺得劉曄是腦子病糊塗了,我大魏何須與他人聯盟。


    劉曄卻沒有理會曹叡的反應,徑自的繼續說了下去。


    “陛下,蜀國的君主劉禪以仁義著稱。派去使臣與其言明,匈奴與鮮卑之亂,乃中原共同之患。那劉禪必然會權衡利弊,應允結盟之事。”


    劉曄說話越發的艱難,氣息也變得越來越急促。


    “陛下,此臣為曹氏獻的最後一策。”


    “臣敬祝陛下聖躬康泰,願大魏基業永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某乃嶽飛,開局助丞相鎮守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鍾小蝦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鍾小蝦並收藏三國:某乃嶽飛,開局助丞相鎮守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