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興十二年(234年)二月


    由孫權單方麵發起的第四次合肥之戰,以吳國失敗告終。


    孫權迴吳之後,宣告半年之後,要再次舉全國之力,一舉拿下合肥。


    吳國再次厲兵秣馬,為半年後的第五次合肥之戰做準備,


    蜀漢作為吳國的盟友,為了策應吳國的行動,由天水太守馬謖帶兵,進攻南安郡。


    俘獲南安守軍一千餘人後,終因南安郡有夏侯霸的重兵鎮守,選擇用俘虜交換糧草後,退兵。


    魏蜀吳三國再一次迴歸表麵的和平。


    然而,和平不過是一層薄冰,其下暗潮洶湧。


    ......


    建興十二年(234年)六月


    吳國調遣三路大軍,再度對合肥發起攻勢。


    而此前一直在休養生息的蜀漢,雖然與吳國的盟友關係名存實亡。


    本著利益一致的原則,再次揮兵北伐。


    同樣分兵三路,一路由魏延率兵五萬,進駐五丈原,向廣魏逼近。


    一路由馬謖、王平率眾兩萬,攻向南安郡。


    另一路由薑維與鄧艾帶兵,經武威,向安定逼近。


    意在奪下廣魏、南安二郡之後,合並一路直指安定郡,已達斷隴之目的。


    ......


    魏國,揚州


    麵對吳國全力進攻,征東將軍滿寵欲率軍救援.。


    田豫上奏反駁滿寵的援兵之策:吳國出動大軍,意在誘出魏國大軍。應該任其攻城,挫其銳氣。待其攻城不下,疲憊之時,再行出擊,定會大獲全勝。


    另外田豫還上奏道:若是自己上述策略被敵軍知曉,敵軍便不會再攻城,會選擇自行退走。如果我們現在派去援兵,反而會中了他們的詭計。我們大軍的方向,應該令對方難以猜測,而不是根據對方的設想而動。


    曹叡覺得田豫說的有理,便駁迴了滿寵增援的請求。


    合肥新城守將孫穎拒守合肥新城,然而雙方兵力相差太大。孫穎再次向滿寵去信請求支援。


    滿寵上奏請求召中軍兵士,以及召迴所有休沐的將士。合力抵抗孫權的進攻,將其趕出合肥。


    然而,散騎常侍廣平劉邵認為滿寵不應主動出兵,應該隻守不攻,避其銳氣。


    且提議可先自中軍遣步兵五千、精騎三千。讓隊伍陣列疏散一些,並多加些戰旗、軍鼓,以造成大軍壓境之勢。


    曹叡覺得劉邵說的有理,再次駁迴了滿寵的請奏。


    然而,即使有了這八千的援軍,兵力差距仍然巨大。


    魏國與吳國的合肥之戰,其勢愈發激烈......


    ......


    五丈原


    此次北伐,諸葛亮坐鎮後方。與劉禪一起,穩固朝局,保證後勤糧草的供給。


    魏延身為此次行動的主將,與郭淮於陣前對峙。


    “郭伯濟,不知你今日的護心鏡帶的夠不夠大啊?”


    “我建議你去換個護身鏡。”


    郭淮於對麵魏軍盾兵之後,並不在意魏延的挑釁之語。


    魏延的能力不容小覷。司馬懿的援軍還需些時日才能趕到。


    不過,這廣魏是他的地盤。他占了地利,雙方兵力也相當。


    即使不能將魏延趕出廣魏,堅持到司馬懿趕來也是沒什麽問題的。


    “魏延,要打就打,休要逞口舌之快。”


    郭淮打定主意以防禦為主,誘魏延進攻,待到對方疲憊之時,同司馬懿的援軍,將其一舉殲滅。


    魏延並未如郭淮設想一般大舉進攻。而是派出多股小隊奇兵,不斷騷擾郭淮軍隊的側翼和後方,使其疲於應對。


    郭淮雖沉得住氣,但其麾下將士卻越發的煩躁不安。


    每日都能收到十幾個請戰。


    為了穩定軍心,郭淮決定派其中一人帶一小隊人馬試探性攻擊。


    果然不出所料,魏延早有準備,設下埋伏,被派出去的先遣小隊全軍覆沒。


    之前那些請戰的將士們安穩了不少。


    雙方較量仍在繼續……


    郭淮在等待司馬懿的援軍。


    魏延在嚐試創造一個一舉進攻,拿下廣魏的時機。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某乃嶽飛,開局助丞相鎮守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鍾小蝦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鍾小蝦並收藏三國:某乃嶽飛,開局助丞相鎮守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