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朝堂之上,


    劉禪宣布接下來大漢要進行一段時間的休養生息。


    此話一出,立刻得到了幾乎所有朝臣的擁護。


    畢竟原本主戰派的一幹人等在前一日已經基本通知到了。而原本就支持休養生息的定是不會反對的。


    “朕與相父昨日簡單的商討了一下。準備先從發展農業、興修水利,以及發展貿易三個方麵展開。”


    “無論何時糧食一定是第一位,而水利建設好,不僅有利於農業發展,還可以抵禦洪水,抗擊幹旱。”


    “我們剛剛得了涼州,涼州的地理位置正適合發展與外族的貿易,這樣不僅可以充盈國庫,也可以緩和我們與外族的關係,使邊境安寧。”


    “眾卿覺得朕說的可有道理?”


    嶽飛看著端坐在上的劉禪,舉手投足間隱隱散發著帝王的威嚴。


    蜀漢群臣都紛紛點頭:“陛下英明!”


    “諸位可還有其他良策,皆可進諫。”


    此言一出,群臣開始在下麵竊竊私語起來。


    若說打仗,有諸葛亮在,很多文臣都無用武之地。


    不過治國良策,從入仕之日起,每日想的不都是這個嘛。


    “陛下,臣認為無論是發展農業、興修水利,亦或是發展貿易都是休養生息的重要舉措。”


    “然而,這些舉措應該由何人執行,陛下可有合適人選?”


    李嚴率先站了出來。


    江州都督已經由李豐擔任。支援漢中後,從江州帶過去的兩萬兵馬也被收編進了諸葛亮的麾下。如今,李嚴手上已經沒有什麽實權了。


    所以,慶功宴過後,他索性就決定多留在都城幾日。一來可以與劉禪多親近一些,培養培養感情;二來可以看著諸葛亮讓他不能獨攬大權。


    李嚴在心中無數次的罵魏賊,要不是他們閑的沒事進攻漢中,他能將實權交出去嘛!


    還有這諸葛亮定是故意的,故意削弱我手中的權利!


    但是,既然權已經交了出去,他隻能再想辦法要迴來。


    此次劉禪提出休養生息的舉措,李嚴第一時間去看諸葛亮的反應,發現諸葛亮好似早已知情,老神在在的在那搖著手中那把萬年不變的破扇子。


    不知道諸葛亮這次會不會阻止我。


    之前你以北伐之名,獨攬大權,如今陛下決定休養生息,與我正是一個機會。你若阻止,我定要讓陛下和眾臣看清你狹隘的心胸。


    ......


    其實關於任人問題,昨日在丞相府中也討論過。


    嶽飛也參與了討論,給出了兩個人選,農業和水利鄧艾可以,邊境貿易徐邈合適。


    對於嶽飛的提議,諸葛亮點了點頭,劉禪見諸葛亮點頭自然也是沒意見的。


    不過,光有兩人定是不行的。


    昨日嶽飛離開丞相府後,眾人又商討了一番。擬定了一個初步人選名單。


    而令劉禪意外的是,在水利工程這一差事上,最高主事人諸葛亮竟然提議的李嚴。


    “相父……都鄉侯處處和您作對,您為何還要讓他負責這水利建設?”


    當時,劉禪還是沒忍住好奇心問了出來。


    “陛下,您是天子,老臣隻是臣子。臣子之間相互製衡,於您未必是壞事。”


    “李嚴作為先帝臨終前的托孤重臣,自是有能力的。不過之前,他太過於重視自身家族的利益,而將大漢的利益置於自身利益之後。”


    “臣之前削弱了其手上的權利,如今若是陛下施恩於他。那他必會對陛下感恩戴德,以效犬馬之勞。”


    諸葛亮不是神,但是他對大漢的忠誠和對劉禪的愛護卻是不容置疑的。在漢中之戰時,他確實有意削弱李嚴手上的權力,借機敲打一下他。


    而大漢如今若要發展內政,隻靠丞相府的一眾人等是不行的,需要李嚴這樣有資曆的老臣坐鎮。


    失去了一致對外的目標後,內政需要費的心思並不比抵禦外敵要少。如何去平衡各個勢力,如何用人,該用哪些人?這些都是需要權衡與思考的。


    劉禪明白諸葛亮的苦心,握著諸葛亮的手,鄭重的說道:“相父之心,朕明白亦不會辜負。”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某乃嶽飛,開局助丞相鎮守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鍾小蝦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鍾小蝦並收藏三國:某乃嶽飛,開局助丞相鎮守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