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嶽飛再次去了丞相府,


    諸葛亮將薑維與蔣琬也叫上了,共同商討。


    薑維與蔣琬聽完嶽飛的建議,都一頭霧水。


    “幼常兄,你的這個想法......很是與眾不同,為何突然有此想法?”薑維用詞很是委婉。


    “此次外出在曹魏那邊遇到一人,偶有所感......”嶽飛硬著頭皮說道。


    “那光祿勳,認為此次參與的少年們,年齡應是在幾歲到幾歲之間?”


    蔣琬認真的問道。


    “六歲到十六歲?”


    “......六歲算是少年嗎?”


    嶽飛感覺頭有點脹了。


    “那這次是隻有世家子弟參加嗎?”


    “一些有潛質的少年也要參加,比如這次因為改良織機立功的馬鈞(重音)!”


    “光祿勳此舉的目的應是為我大漢未來培養棟梁之才,還可讓各世家子弟培養感情。”


    “算......算是吧......”


    “由何人傳授技能?在田間的吃穿用度如何安排?具體地點選在何處?現在是農閑期間是否要等到農忙時節再開始......”


    蔣琬很細致的詢問了一堆問題,嶽飛的頭越來越大。


    此時嶽飛有點體會到了王平之前寧肯上陣殺敵的心情了,這內政事宜確實不是一般人能幹的。


    諸葛亮一直認真聽著他們幾人的討論。


    昨日董奉為他診完脈,說他凡事親力親為,太過傷神,患有勞風之病。平日裏進食又少,肝脾亦有恙。若長此以往恐壽有所虧。


    黃月英聽完很是憂慮,涕淚相勸,望他莫要再如此勞心。


    諸葛亮其實對自己的身體狀況早有察覺,董奉確診之後,他心中權衡一番,想著有些事情確實應該放手給其他的人做一下。若是將來......總要有人為陛下守著這大漢的江山。


    蔣琬雖早年間放蕩不羈,但如今卻沉穩幹練許多。處理政務簡潔迅速,小心謹慎,不固守陳規,且懂得以大局為重。性格上豁達大度,待人寬厚,品行高潔,明察善斷。看來以後政事上可以多多放手於他。


    伯約才華出眾,文武兼備,在自己身邊協助處理政務都完成的很出色,為人清廉忠正。但是性格上卻不如蔣琬細致,有時會冒進,不如蔣琬適合處理內政。其之前作為曹魏將領,對曹魏情況了解頗多,或許可以在對外上麵有所建樹。


    幼常......不對現在應該稱作鵬舉,此人同樣文武雙全,擅長練兵,軍事才能非常出色,且性格剛毅,又以身作則,愛護下屬,更是個不可多得的將才。然而卻在政治上麵一竅不通......


    就在諸葛亮陷入沉思之時,嶽飛、蔣琬與薑維三人,已經商量了一個種田體驗的具體方案。


    “丞相,我們剛剛商議,年齡定在六歲到十六歲之間。不過不是強製,以自願為主。”


    “幾個有代表性的世家子弟參加,估計其他人就都會積極響應了。”


    “另可以找一些二十左右的年輕後輩,每人帶一組少年,一組十人。月份可定在九月中,那時正好趕上農忙,也可提供一些耕種人手。”蔣琬一邊在竹簡上記錄著一邊說道。


    “地點的話,成都城外不遠,有一大片荒地。之前我和幼常兄陪陛下一起體察民情時去過那裏。”薑維補充道。


    之後三人有些為難的看向諸葛亮:“不過現在還剩下一個問題比較難辦,就是由誰來管理這些少年郎們......”


    諸葛亮搖了搖羽扇,確實這些少年郎都是世家的子弟,即使年紀尚幼,也都有些見識。隨便找個人定無法震懾住他們。


    一些能鎮得住的,卻不一定熟悉耕種之事。


    “丞相,我有一人推薦。”剛剛沒怎麽出聲的嶽飛,覺得需要貢獻一下自己的力量。


    “此人現如今在永昌。”


    “哦?可是趙統或是趙廣,吾未曾聽聞二人懂得農耕之道。”諸葛亮有些疑惑道。


    “並非趙家兩位公子,此人乃是之前趙廣他們從曹魏帶迴來的那名小吏,名叫鄧艾。”


    “魏國小吏......恐怕難以服眾吧......”蔣琬有些擔心的說道。


    薑維作為魏國降臣沒有說話,但是對選擇鄧艾也並不認同。


    “丞相,此人在魏國時就是負責屯田的官吏,對於農耕之事很是熟悉,我這次去看望趙將軍會將其帶迴,丞相可先見一下此人,再行定奪。”


    嶽飛也知道此時鄧艾的身份僅僅是一名魏國的小吏,若是讓他當選定是不能服眾。但是總要給他個機會讓他的才能得以展現,今後才能名正言順的讓其擔任更重要的職位。


    而這次是一個很好的機會,可以讓大漢各個世家認識鄧艾的機會。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某乃嶽飛,開局助丞相鎮守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鍾小蝦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鍾小蝦並收藏三國:某乃嶽飛,開局助丞相鎮守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