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李嚴的刁難
三國:某乃嶽飛,開局助丞相鎮守 作者:鍾小蝦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今日的成都城內格外的熱鬧,
百姓們夾道相迎,高唿著“恭祝丞相凱旋而歸”,用一聲聲歡唿聲來慶賀北伐的勝利。
嶽飛跟著大部隊一起,走在主道中間,聽著一聲聲的“丞相威武”,看向不遠處,劉禪眼含熱淚的拉著諸葛亮的手坐於步輦之上,一路上嘴都沒停過,不知道在說些什麽。
這個後主,比他從史書中了解到的要好,至少他懂得任用賢臣,並且能夠給予足夠的信任。
可是這樣的信任會持續多久,現在這種信任或許隻是他羽翼未豐之前的假象......
“幼常兄,這一路上你總是心神不寧的。沒事吧?”
薑維的聲音從一旁傳來。
嶽飛搖了搖頭,扭頭看著薑維年輕的麵龐。天水麒麟兒將從這一刻開始慢慢成長,最終變成蜀漢的頂梁柱。
“幼常兄,你怎的這樣看著我?其他將軍都喜氣洋洋的,你這表情是......不會真的如傳言那般,懼內吧?”薑維打趣道。
“伯約賢弟,莫要同張休他們學壞了!”被薑維一打岔,腦子裏繁雜的思緒倒是淡了不少。
“賢弟,可是有事?”
“以後大家都是大漢之臣了。小弟初來乍到,對於這蜀漢的朝堂局勢還不是很了解,幼常兄有空時可否為小弟講解一二,一些同僚可否代為引薦一二?”
嶽飛頓時有些有苦難言,但是仍舊麵帶微笑點頭應下。
在薑維爽朗的感謝聲中,嶽飛在心中笑自己:先把眼前的難關應付了再說吧,當初丞相可是一眼就識出了我並非馬謖,這成都城內與馬謖親近之人不在少數,要在他們麵前保住馬謖這個身份,難度不是一般的大。
就在嶽飛跟著北伐隊伍一起向宮門行進時,一名四五歲的孩童混在百姓的隊伍當中一直緊緊的盯著嶽飛的方向看。一邊聽著百姓們的歡唿聲,一副與有榮焉的表情,一邊不停的往隊伍旁湊企圖吸引嶽飛的注意力。
然而,嶽飛根本沒有向人群的方向看,要不就是看向前方的諸葛亮和劉禪,要不就是低頭思考著什麽。
小孩注視著嶽飛與自己擦身而過漸漸走遠,有些失落的低下了頭。
站在旁邊一直護著他的中年男子開口說道:“小少爺,老爺肯定是沒看到你。趕快跟周叔迴去吧。要是被夫人發現了,少不得會責怪你的。”
......
另一邊,劉禪攙扶著諸葛亮坐上了自己的步輦之後,便拉著諸葛亮講述自己在北伐期間做了些什麽。
"相父,怎的未見子龍叔叔?”趙雲是除了諸葛亮以外劉禪最為信任的人,並未在北伐迴來的隊伍中看到,便第一時間詢問緣由。
“你子龍叔叔上年紀了,直接領著他那些老兵迴去了,就不來這參加慶功宴了,我替他向陛下告個罪。”
本來這次北伐諸葛亮並不想讓趙雲參戰,因為戰場瞬息萬變,縱使趙雲仍有當年之勇,但他也不想承受失去趙雲的風險。但趙雲卻親自請命,說要為大漢再出一份力。
還好,結果是圓滿的。分別時,趙雲神采奕奕的揚聲道:“丞相,別怕,我大漢人才濟濟,你我都要放寬心,一起等到完成夙願那天!”
“相父,您的白頭發比出發時多了許多。”劉禪握著諸葛亮的手,眼淚不聽話的流了下來。
“陛下,您都已經長大了,老臣自然也會變老。”諸葛亮慈愛的看向了劉禪,當初那個跪在先帝床前哭的上氣不接下氣的少年,開始漸漸褪去了稚氣,隱隱有了帝王之氣。
“相父,朕不想你變老,朕希望相父可以一直陪著朕。”在諸葛亮的麵前劉禪可以不用偽裝,訴說自己的煩惱與恐懼。
諸葛亮聽見劉禪的話,有些無奈的歎了口氣:“陛下都為人父母了,又說這些孩子氣的話。”
看著與先帝越來越像的麵龐,諸葛亮終究有些不忍心:“臣會陪著陛下,直到匡扶大漢。”
......
蜀漢宮殿之中,慶功的宴席早已備好。
文武百官一一於下方列座。
在大殿之上的主位旁邊也擺了一張桌子,是劉禪專為諸葛亮設置的。
“相父,今日為北伐的諸位將士們慶功,朕多喝幾杯,應該不算是貪杯吧?”劉禪拉著諸葛亮進殿坐下後問道。多年前他因為貪杯之事,被諸葛亮勸諫過,後麵再飲酒他始終有度,諸葛亮北伐之後,他主理朝政的這些時日,他更是節製,現今,著實是有些饞酒了。
諸葛亮坐下後向劉禪方向拱手作揖道:“陛下自可做主,但飲酒過量會傷身,陛下還需節製一些。”
劉禪聽後剛想笑著應下,就聽下方傳來了一個極不和諧的聲音。
“哼!裝模作樣!”
剛剛還有些嘈雜的宮殿,瞬間安靜了下來。
所有的大臣們都望向了聲音的來源之處。
嶽飛也有些好奇的看向不遠處一名上了年紀的文官,看其座位在上位的正下方,想來是位位高權重之人。對照一下曆史人物的描述,嶽飛心中已有猜測。
“李愛卿,若是身體還未恢複就先迴家修養,不必強撐著。想來相父也不會介意的。”
劉禪看著與歡慶的氣氛格格不入的李嚴,麵帶微笑的說道。
諸葛亮怎麽不知李嚴對自己的不滿,但是他知道李嚴也是為了大漢,兩人雖說是政治理念不和但是最終的目標是一樣的,他佯裝沒看懂李嚴的不滿說道:“李大人身體有恙?有無大礙?”
“在我北伐之時,多虧著李大人協助陛下一起治理朝政,保障後勤。後方安穩,前方的將士才會安心打仗。”
“李大人辛苦了,我替北伐的將士們,替大漢的百姓們,敬李大人一杯!”
諸葛亮端起酒杯向李嚴的方向敬了過去。
“老夫身體硬朗的很,不用丞相費心!你自己好大喜功,勞民傷財。總要有人替先帝守著這大漢的江山,免得被人掏空了這大漢的家底!”
李嚴完全不理會諸葛亮遞過來的台階,反而一腳踹開。
場上的人表情各異,文官們極力控製著麵部表情,武官們大多麵露不滿,有幾個衝動的都準備站起來找李嚴去理論。
“李......”劉禪也是被李嚴這個老頑固氣的不行,還把先帝擺了出來。手一拍桌,剛想開口訓斥,不料有一人比他早一步開口。
“李大人,可知丞相為何一意要北伐?”
百姓們夾道相迎,高唿著“恭祝丞相凱旋而歸”,用一聲聲歡唿聲來慶賀北伐的勝利。
嶽飛跟著大部隊一起,走在主道中間,聽著一聲聲的“丞相威武”,看向不遠處,劉禪眼含熱淚的拉著諸葛亮的手坐於步輦之上,一路上嘴都沒停過,不知道在說些什麽。
這個後主,比他從史書中了解到的要好,至少他懂得任用賢臣,並且能夠給予足夠的信任。
可是這樣的信任會持續多久,現在這種信任或許隻是他羽翼未豐之前的假象......
“幼常兄,這一路上你總是心神不寧的。沒事吧?”
薑維的聲音從一旁傳來。
嶽飛搖了搖頭,扭頭看著薑維年輕的麵龐。天水麒麟兒將從這一刻開始慢慢成長,最終變成蜀漢的頂梁柱。
“幼常兄,你怎的這樣看著我?其他將軍都喜氣洋洋的,你這表情是......不會真的如傳言那般,懼內吧?”薑維打趣道。
“伯約賢弟,莫要同張休他們學壞了!”被薑維一打岔,腦子裏繁雜的思緒倒是淡了不少。
“賢弟,可是有事?”
“以後大家都是大漢之臣了。小弟初來乍到,對於這蜀漢的朝堂局勢還不是很了解,幼常兄有空時可否為小弟講解一二,一些同僚可否代為引薦一二?”
嶽飛頓時有些有苦難言,但是仍舊麵帶微笑點頭應下。
在薑維爽朗的感謝聲中,嶽飛在心中笑自己:先把眼前的難關應付了再說吧,當初丞相可是一眼就識出了我並非馬謖,這成都城內與馬謖親近之人不在少數,要在他們麵前保住馬謖這個身份,難度不是一般的大。
就在嶽飛跟著北伐隊伍一起向宮門行進時,一名四五歲的孩童混在百姓的隊伍當中一直緊緊的盯著嶽飛的方向看。一邊聽著百姓們的歡唿聲,一副與有榮焉的表情,一邊不停的往隊伍旁湊企圖吸引嶽飛的注意力。
然而,嶽飛根本沒有向人群的方向看,要不就是看向前方的諸葛亮和劉禪,要不就是低頭思考著什麽。
小孩注視著嶽飛與自己擦身而過漸漸走遠,有些失落的低下了頭。
站在旁邊一直護著他的中年男子開口說道:“小少爺,老爺肯定是沒看到你。趕快跟周叔迴去吧。要是被夫人發現了,少不得會責怪你的。”
......
另一邊,劉禪攙扶著諸葛亮坐上了自己的步輦之後,便拉著諸葛亮講述自己在北伐期間做了些什麽。
"相父,怎的未見子龍叔叔?”趙雲是除了諸葛亮以外劉禪最為信任的人,並未在北伐迴來的隊伍中看到,便第一時間詢問緣由。
“你子龍叔叔上年紀了,直接領著他那些老兵迴去了,就不來這參加慶功宴了,我替他向陛下告個罪。”
本來這次北伐諸葛亮並不想讓趙雲參戰,因為戰場瞬息萬變,縱使趙雲仍有當年之勇,但他也不想承受失去趙雲的風險。但趙雲卻親自請命,說要為大漢再出一份力。
還好,結果是圓滿的。分別時,趙雲神采奕奕的揚聲道:“丞相,別怕,我大漢人才濟濟,你我都要放寬心,一起等到完成夙願那天!”
“相父,您的白頭發比出發時多了許多。”劉禪握著諸葛亮的手,眼淚不聽話的流了下來。
“陛下,您都已經長大了,老臣自然也會變老。”諸葛亮慈愛的看向了劉禪,當初那個跪在先帝床前哭的上氣不接下氣的少年,開始漸漸褪去了稚氣,隱隱有了帝王之氣。
“相父,朕不想你變老,朕希望相父可以一直陪著朕。”在諸葛亮的麵前劉禪可以不用偽裝,訴說自己的煩惱與恐懼。
諸葛亮聽見劉禪的話,有些無奈的歎了口氣:“陛下都為人父母了,又說這些孩子氣的話。”
看著與先帝越來越像的麵龐,諸葛亮終究有些不忍心:“臣會陪著陛下,直到匡扶大漢。”
......
蜀漢宮殿之中,慶功的宴席早已備好。
文武百官一一於下方列座。
在大殿之上的主位旁邊也擺了一張桌子,是劉禪專為諸葛亮設置的。
“相父,今日為北伐的諸位將士們慶功,朕多喝幾杯,應該不算是貪杯吧?”劉禪拉著諸葛亮進殿坐下後問道。多年前他因為貪杯之事,被諸葛亮勸諫過,後麵再飲酒他始終有度,諸葛亮北伐之後,他主理朝政的這些時日,他更是節製,現今,著實是有些饞酒了。
諸葛亮坐下後向劉禪方向拱手作揖道:“陛下自可做主,但飲酒過量會傷身,陛下還需節製一些。”
劉禪聽後剛想笑著應下,就聽下方傳來了一個極不和諧的聲音。
“哼!裝模作樣!”
剛剛還有些嘈雜的宮殿,瞬間安靜了下來。
所有的大臣們都望向了聲音的來源之處。
嶽飛也有些好奇的看向不遠處一名上了年紀的文官,看其座位在上位的正下方,想來是位位高權重之人。對照一下曆史人物的描述,嶽飛心中已有猜測。
“李愛卿,若是身體還未恢複就先迴家修養,不必強撐著。想來相父也不會介意的。”
劉禪看著與歡慶的氣氛格格不入的李嚴,麵帶微笑的說道。
諸葛亮怎麽不知李嚴對自己的不滿,但是他知道李嚴也是為了大漢,兩人雖說是政治理念不和但是最終的目標是一樣的,他佯裝沒看懂李嚴的不滿說道:“李大人身體有恙?有無大礙?”
“在我北伐之時,多虧著李大人協助陛下一起治理朝政,保障後勤。後方安穩,前方的將士才會安心打仗。”
“李大人辛苦了,我替北伐的將士們,替大漢的百姓們,敬李大人一杯!”
諸葛亮端起酒杯向李嚴的方向敬了過去。
“老夫身體硬朗的很,不用丞相費心!你自己好大喜功,勞民傷財。總要有人替先帝守著這大漢的江山,免得被人掏空了這大漢的家底!”
李嚴完全不理會諸葛亮遞過來的台階,反而一腳踹開。
場上的人表情各異,文官們極力控製著麵部表情,武官們大多麵露不滿,有幾個衝動的都準備站起來找李嚴去理論。
“李......”劉禪也是被李嚴這個老頑固氣的不行,還把先帝擺了出來。手一拍桌,剛想開口訓斥,不料有一人比他早一步開口。
“李大人,可知丞相為何一意要北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