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6章 廢黜太子?(二合一)
太極殿大朝會上,迎接太子歸來,有官員細數李承乾在吐蕃道的一番番作為,文武百官齊賀,連李二都多次點頭誇讚。
就在大家以為,太子迴來可以重新坐鎮東宮的時候,李承乾卻站出來, 給了所有人一個意外。
“父皇,兒臣經過在吐蕃道的曆練,深知治國不易,紙上談兵不行,還需要身體力行。
所以兒臣願意出仕刑部,為父皇分憂國事。”李承乾對李二恭敬道。
李二還沒發表意見呢,禮部官員已經站了出來, “不可,太子乃是儲君,坐鎮東宮有監國職司,自古儲君不掌權,應在東宮勤勉學習才是,不可逾越。
還請陛下跟太子殿下三思。”
“請陛下三思,儲君有鎮國要務,不可舍本逐末。”
……一個個官員站出來反對。
李二還是沒說話,甚至臉上都看不出喜怒,李承乾反駁道:“諸位口口聲聲說要我學習如何治國,可卻又一個個攔住不讓我親身實踐,難不成治理國家是在紙上嗎?豈有此理?”
長孫無忌看到這個外甥如此激烈,站出來勸阻道:“太子殿下,為國分憂雖然孝心滿滿,但儲君就該堅守儲君的職責, 如此這般幹涉朝政, 未免有僭越之嫌,還請三思。”
這位國舅爺說的委婉, 但他相信李承乾應該聽懂了,那就是你還沒即位,就該養著,現在站出來要實權,有居心不良跟皇帝分權的嫌疑。
李承乾恭敬的再次對李二道:“父皇,兒臣絕無他意,實在是深知如今大唐國土日益廣袤,各地都缺官員人才,想盡一己之力罷了,哪怕不要實權職司,在刑部做一副手都行。”
看著李承乾一臉的誠懇,李二終於開口了,“房相,你怎麽看?”
房玄齡沉吟了一下,轉身對李承乾道:“太子殿下,不是我們死守禮法不知變通,而是這件事的影響不好。
畢竟您是儲君,地位尊貴百官都是臣子,若您在朝廷任職實權,那麽誰敢居於您上麵?
就算您降尊紆貴願意屈就,可真正辦事的時候,大家都會因為您是儲君為您讓路,如此行使職權的時候,就有了特權,一開特權,那就失了公正。
六部職司都是朝廷國事,國事如果有了偏頗,那影響將是不可估量的,您曾領一道之地,應該明白才是,所以還請三思。”
靜靜聽完,李承乾心悅誠服的對房玄齡拱手道:“多謝房相釋疑,是承乾思慮不周了。”
“無妨,太子殿下年少有為,有誌務實是好事,老臣不過是仗著多兩年經驗罷了。”房玄齡謙虛道。
李承乾話鋒一轉,“可是如果本宮依然想在朝中做點實實在在的事情呢?不知道房相可有什麽兩全其美的策略?”
這個……
房玄齡不知道該怎麽迴答了,他沒想到這位太子這麽不給麵子,不聽勸啊。
所以他為難的看向了上方的皇帝李二。
李二盯著下方的李承乾,後者臉上隻有堅決。
“你執意如此?”
皇帝的一句話,直指李承乾內心深處,滿大殿落針可聞,所有人的目光都聚在了李承乾身上。
眾人都以為,這位太子以往是位平庸無能之輩,雖說在外曆練了三年,但也不見得就有膽子跟皇帝麵對麵對視,肯定會知難而退的。
可事實卻是,李承乾挺直了身板朗聲道:“兒臣心意已決,請父皇恩準。”
“那好吧,隻要你清楚知道自己在做什麽就好,殿前國事,無有反悔。”
“絕不反悔!”
“傳旨,太子承乾領刑部侍郎之職,明日赴任。
另,儲君不得掌實權的舊製不可改,故而革除李承乾太子儲君之位,恢複其大皇子身份,在朝廷未立儲君之前,依舊可暫居東宮。
退朝!”
李二說完,起身拂袖而去。
百官一個個呆立當場,仿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一樣,就這麽就、簡簡單單一句話就廢了太子?真的假的?
直到皇帝消失在後殿,眾人才迴過神來,此時紛紛大唿不可,卻也被侍衛攔住,追不上皇帝了。
李承乾麵帶微笑寵辱不驚的向殿外走去,長孫無忌走近訓斥道:“出去曆練三年,就學了這個迴來?你還是這麽衝動,這麽做有什麽好處?”
“多謝舅舅關心,外甥知道自己在做什麽,儲君之位太過沉重,承乾深知自己德不配位,還是踏踏實實做個皇子的好。”
李承乾一副為官一身輕的態度,讓長孫無忌越發失望,仔細觀察了一下,搖頭歎息著走了。
太極殿上的事情很快傳了出去,這件事讓很多人聯想到上次太子遇刺事件,大家紛紛議論,說是太子貪生怕死,害怕再次被謀害,所以主動讓位保平安呢。
議政殿裏,一群李二的心腹老臣追了過來,這次李二沒有再讓人攔著,畢竟廢儲是國事,總是要讓百官通過的。
“陛下,太子不曾德行有虧,而且還越發成熟穩重知道操勞國事,為何陛下要輕言廢立?
且不提此舉有傷陛下跟太子的父子之情,就以國事論,國家沒有儲君,絕非好事。
所以臣懇請陛下收迴成命。”魏征第一個站出來,絲毫不給皇帝留麵子。
“此事,朕心意已決,就這麽定了。”李二強硬道。
“陛下一意孤行處事不公,臣願意撞死在大殿之上,以死勸諫陛下。”魏征言辭激烈道。
“你這是在逼迫朕?”李二冷聲道。
房玄齡看到氣氛不對,連忙站出來勸解道:“陛下息怒,隻是國事隻有章法,三省有權對於陛下重大決策的失誤予以駁迴,您治國多年,當知道這樣一句話就廢黜太子的旨意,是不可能通過的。”
(ps:唐代的時候君權是有相權製衡的,並不是像明清那種權利無限集中在君主手裏。)
這嘛,還像句話!李二冷哼一聲。
隨後對魏征訓斥道:“看到了嗎魏征,朕憐你諫臣之才,但也不要不識時務,死諫要挾?那就別怪朕不念舊情。
都不知道你是為朕而死,還是為太子而死?
你一代名臣落個死也白死豈不可惜?”
魏征磊落道:“以身許國,何曾惜身顧命?身死國事,問心無愧即可,何懼他人評說?”
不少人都恨不得上去拉住這個死硬死硬的老魏,這時候你跟陛下懟什麽懟?真想今天就慷慨赴義嗎?
“好,好一個問心無愧!到時朕會讓人在你的碑文上銘刻這句話,希望你可以瞑目。”李二不屑道。
隨後他沒有再理會魏征,而是看向了房玄齡等老臣,這些人既是自己的心腹,又是統領文武百官的人,所以隻要他們通過了,那百官也就安分了。
“朕知道會被爾等駁迴,所以,爾等就要想辦法玉成此事,理由你們去想,朕隻要這樣一個結果。”
李二說的風輕雲淡,好像在跟老友談心一樣,可一群老臣有點懵了,這不是在開玩笑吧,我們都在反駁呢,你還讓我們幫你造假證?
“陛下,還請不要說笑,即便是陛下一心想要廢黜太子,也要先說服我等老臣才行。”長孫無忌勸道。
終於李二長歎一聲:“難道各位愛卿就沒有看到,不是朕想廢立,今日分明是太子想要主動讓位,朕順水推舟罷了。”
這……這……
“諸位都為人父母,應該能理解朕的心情,孩子大了有自己想法不好管教了,既然他說能為自己的行為負責,那就由他去吧。”李二解釋道。
突如其來的煽情,真的是讓所有人措手不及,連長孫無忌都看不懂眼前這位皇帝真正在想什麽了。
“可這儲君……
有道是天家無小事,儲君更是國事,陛下豈能將儲君之位高懸?一旦有個萬一,國將生亂啊!”刑部尚書李道宗擔憂道。
李二笑道:“朕知道堂兄的意思,萬一朕哪天出事暴斃什麽的,無有儲君不行。
有道是有嫡立嫡,無嫡立長,各位都是老成持重的老人了,朕相信這些都不是問題,大唐能穩定繁榮,靠的不是朕跟太子,從來都是諸位這一個個國之棟梁。”
眾人齊齊給皇帝行禮,李道宗再次說道:“可是陛下,有道是名不正則言不順,儲君之位不設,勢必引起諸位皇子的覬覦窺伺,這樣的話,相互之間明爭暗鬥絕非好事。
萬一有個不慎……”
李二大笑著離開座位,走到了李道宗身邊,拍著對方的肩膀道:“朕就知道,在場的也就堂兄你一人敢挑明這件事。
可是朕更知道,即便是朕不動承乾,他還是東宮太子,他們兄弟就沒人覬覦大寶了嗎?
相互之間的明爭暗鬥還會少嗎?
這次承乾在吐蕃道遇刺,朕看明白一件事,該來的爭鬥是躲不掉的,索性就放在明麵上吧。
都是朕的兒子,朕給他們機會一視同仁。
想要坐上這個位子,那就要爭,最好是在朕活著的時候決出勝負,否則一旦朕歸西,那這個位子就真的要論資排輩了。”
“陛下三思,如此不僅會引起皇子們的骨肉相殘,還會讓百官各分派別,朝中盡是爭鬥,大唐內部生亂,豈是治國之道?”眾人紛紛苦勸。
“百官分別抱團?皇子骨肉相殘?
承乾遇刺是誰做的?
老四青雀搞了個文學館編寫個括地誌,手下多少人蜂擁聚集?
朝中多少人是一直支持老三李恪的?
就連整天胡鬧的老五李佑手下都有一群人發誓效忠,真當朕是瞎子毫不知情嗎?”李二拍案喝道。
一句話讓百官鴉雀無聲,誰都沒想到皇帝今天會直接把這片遮羞布掀開,他到底要做什麽?
良久之後,李二歎息道:“朕自會警告調理自己的兒子,公平競爭,不得出現流血事件,這樣興許他們就不會重蹈朕的覆轍了,也算是朕作為一個父親,唯一能為他們做的。
小孩子之間的爭鬥,爾等就不要插手了,大唐的繁榮發展,不想讓大唐因為內鬥走向衰弱,還要靠你我君臣齊心協力,諸公,拜托了!”
話都說到這個份上了,議政殿裏沒人再有不同聲音了,所有人都大禮謝恩,隨後告辭離去。
皇帝的最後一句話已經說的很清楚了,他自己殺兄弑弟骨肉相殘,不想兒子也這樣,這個話題是朝廷的禁忌,可此時提起,卻足以讓所有人理解這位當皇帝的父親。
這幫老臣迴去的路上心思各異,有人在思考,今天這件事是否在指明一個風向,皇帝有換儲的意思?
有人在思考,是不是迷魂陣?到底是在貶斥李承乾,還是在變相保護李承乾?
拿下李承乾的太子,卻沒有封王,隻是讓其在朝中任職刑部侍郎,品級跟其他親王差太多,這分明就是貶斥。
可偏偏皇帝還讓他居住東宮,留下口諭若有不測皇位還是李承乾的,這就真的讓人猜不透了。
好在有一點,那就是對於李承乾來說,沒什麽太大影響,當初自己差一點被廢,貶在鄉下半年都沒人理會,手下的一幫趨炎附勢小人早就跑光了,後來也沒再收攏,所以現在丟了儲君的位子,也不用擔心手下人改換門庭等等。
大朝會過後,李承乾就來到後宮拜見了幾年不見的母親,看到大兒子受盡磨難終於平安歸來,長孫皇後心疼的抱著兒子流淚不止,對於他放棄太子之位反倒沒太在意了,如果放在往常,皇後定然會第一個斥責,但反常的是今日沒有,讓李承乾都感覺意外。
迴到東宮,太子妃侯氏跟皇後的表現一樣,隻知道心疼的抹眼淚,丈夫差點身死邊疆,整天讓她提心吊膽的。
“夫人,象兒呢?怎麽不在家嗎?”李承乾問起了自己的兒子。
太子妃擦幹眼淚說道:“象兒昨天就被小萱萱來接去五妹家玩了,至今未歸,妾身知道夫君這幾日就要迴來本是不願他亂跑的,可孩子玩心重,小萱萱死活不依,也就隨他們了。
不過一個時辰前妾身已經派人去叫了,想必已經快迴來了吧。”
誰知道就在這時,一名侍女慌慌張張的跑了進來稟報道:“啟稟太子妃,奴婢到了公主府上,可是萱陽小公主攔住不讓小王爺迴來,還讓神虎攔路,奴婢無法,隻能退了迴來。”
“嗯?怎麽迴事?你不曾去見長樂公主跟杜駙馬嗎?兩個孩子胡鬧,你不會去找大人?”太子妃嗬斥道。
李承乾拉住夫人的手勸解道:“好了,想必是萱萱這丫頭鬼點子多,又在搗鬼作弄人,正好我也想她們了,夫人陪我一起去五妹府上走一趟看看如何?
今日大殿上父皇已經免了我的太子之位,所以往後你就不能再稱太子妃了。”
什麽???侯氏嚇得麵如土色,夫君剛迴來就被廢了?為什麽呀?
(本章完)
太極殿大朝會上,迎接太子歸來,有官員細數李承乾在吐蕃道的一番番作為,文武百官齊賀,連李二都多次點頭誇讚。
就在大家以為,太子迴來可以重新坐鎮東宮的時候,李承乾卻站出來, 給了所有人一個意外。
“父皇,兒臣經過在吐蕃道的曆練,深知治國不易,紙上談兵不行,還需要身體力行。
所以兒臣願意出仕刑部,為父皇分憂國事。”李承乾對李二恭敬道。
李二還沒發表意見呢,禮部官員已經站了出來, “不可,太子乃是儲君,坐鎮東宮有監國職司,自古儲君不掌權,應在東宮勤勉學習才是,不可逾越。
還請陛下跟太子殿下三思。”
“請陛下三思,儲君有鎮國要務,不可舍本逐末。”
……一個個官員站出來反對。
李二還是沒說話,甚至臉上都看不出喜怒,李承乾反駁道:“諸位口口聲聲說要我學習如何治國,可卻又一個個攔住不讓我親身實踐,難不成治理國家是在紙上嗎?豈有此理?”
長孫無忌看到這個外甥如此激烈,站出來勸阻道:“太子殿下,為國分憂雖然孝心滿滿,但儲君就該堅守儲君的職責, 如此這般幹涉朝政, 未免有僭越之嫌,還請三思。”
這位國舅爺說的委婉, 但他相信李承乾應該聽懂了,那就是你還沒即位,就該養著,現在站出來要實權,有居心不良跟皇帝分權的嫌疑。
李承乾恭敬的再次對李二道:“父皇,兒臣絕無他意,實在是深知如今大唐國土日益廣袤,各地都缺官員人才,想盡一己之力罷了,哪怕不要實權職司,在刑部做一副手都行。”
看著李承乾一臉的誠懇,李二終於開口了,“房相,你怎麽看?”
房玄齡沉吟了一下,轉身對李承乾道:“太子殿下,不是我們死守禮法不知變通,而是這件事的影響不好。
畢竟您是儲君,地位尊貴百官都是臣子,若您在朝廷任職實權,那麽誰敢居於您上麵?
就算您降尊紆貴願意屈就,可真正辦事的時候,大家都會因為您是儲君為您讓路,如此行使職權的時候,就有了特權,一開特權,那就失了公正。
六部職司都是朝廷國事,國事如果有了偏頗,那影響將是不可估量的,您曾領一道之地,應該明白才是,所以還請三思。”
靜靜聽完,李承乾心悅誠服的對房玄齡拱手道:“多謝房相釋疑,是承乾思慮不周了。”
“無妨,太子殿下年少有為,有誌務實是好事,老臣不過是仗著多兩年經驗罷了。”房玄齡謙虛道。
李承乾話鋒一轉,“可是如果本宮依然想在朝中做點實實在在的事情呢?不知道房相可有什麽兩全其美的策略?”
這個……
房玄齡不知道該怎麽迴答了,他沒想到這位太子這麽不給麵子,不聽勸啊。
所以他為難的看向了上方的皇帝李二。
李二盯著下方的李承乾,後者臉上隻有堅決。
“你執意如此?”
皇帝的一句話,直指李承乾內心深處,滿大殿落針可聞,所有人的目光都聚在了李承乾身上。
眾人都以為,這位太子以往是位平庸無能之輩,雖說在外曆練了三年,但也不見得就有膽子跟皇帝麵對麵對視,肯定會知難而退的。
可事實卻是,李承乾挺直了身板朗聲道:“兒臣心意已決,請父皇恩準。”
“那好吧,隻要你清楚知道自己在做什麽就好,殿前國事,無有反悔。”
“絕不反悔!”
“傳旨,太子承乾領刑部侍郎之職,明日赴任。
另,儲君不得掌實權的舊製不可改,故而革除李承乾太子儲君之位,恢複其大皇子身份,在朝廷未立儲君之前,依舊可暫居東宮。
退朝!”
李二說完,起身拂袖而去。
百官一個個呆立當場,仿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一樣,就這麽就、簡簡單單一句話就廢了太子?真的假的?
直到皇帝消失在後殿,眾人才迴過神來,此時紛紛大唿不可,卻也被侍衛攔住,追不上皇帝了。
李承乾麵帶微笑寵辱不驚的向殿外走去,長孫無忌走近訓斥道:“出去曆練三年,就學了這個迴來?你還是這麽衝動,這麽做有什麽好處?”
“多謝舅舅關心,外甥知道自己在做什麽,儲君之位太過沉重,承乾深知自己德不配位,還是踏踏實實做個皇子的好。”
李承乾一副為官一身輕的態度,讓長孫無忌越發失望,仔細觀察了一下,搖頭歎息著走了。
太極殿上的事情很快傳了出去,這件事讓很多人聯想到上次太子遇刺事件,大家紛紛議論,說是太子貪生怕死,害怕再次被謀害,所以主動讓位保平安呢。
議政殿裏,一群李二的心腹老臣追了過來,這次李二沒有再讓人攔著,畢竟廢儲是國事,總是要讓百官通過的。
“陛下,太子不曾德行有虧,而且還越發成熟穩重知道操勞國事,為何陛下要輕言廢立?
且不提此舉有傷陛下跟太子的父子之情,就以國事論,國家沒有儲君,絕非好事。
所以臣懇請陛下收迴成命。”魏征第一個站出來,絲毫不給皇帝留麵子。
“此事,朕心意已決,就這麽定了。”李二強硬道。
“陛下一意孤行處事不公,臣願意撞死在大殿之上,以死勸諫陛下。”魏征言辭激烈道。
“你這是在逼迫朕?”李二冷聲道。
房玄齡看到氣氛不對,連忙站出來勸解道:“陛下息怒,隻是國事隻有章法,三省有權對於陛下重大決策的失誤予以駁迴,您治國多年,當知道這樣一句話就廢黜太子的旨意,是不可能通過的。”
(ps:唐代的時候君權是有相權製衡的,並不是像明清那種權利無限集中在君主手裏。)
這嘛,還像句話!李二冷哼一聲。
隨後對魏征訓斥道:“看到了嗎魏征,朕憐你諫臣之才,但也不要不識時務,死諫要挾?那就別怪朕不念舊情。
都不知道你是為朕而死,還是為太子而死?
你一代名臣落個死也白死豈不可惜?”
魏征磊落道:“以身許國,何曾惜身顧命?身死國事,問心無愧即可,何懼他人評說?”
不少人都恨不得上去拉住這個死硬死硬的老魏,這時候你跟陛下懟什麽懟?真想今天就慷慨赴義嗎?
“好,好一個問心無愧!到時朕會讓人在你的碑文上銘刻這句話,希望你可以瞑目。”李二不屑道。
隨後他沒有再理會魏征,而是看向了房玄齡等老臣,這些人既是自己的心腹,又是統領文武百官的人,所以隻要他們通過了,那百官也就安分了。
“朕知道會被爾等駁迴,所以,爾等就要想辦法玉成此事,理由你們去想,朕隻要這樣一個結果。”
李二說的風輕雲淡,好像在跟老友談心一樣,可一群老臣有點懵了,這不是在開玩笑吧,我們都在反駁呢,你還讓我們幫你造假證?
“陛下,還請不要說笑,即便是陛下一心想要廢黜太子,也要先說服我等老臣才行。”長孫無忌勸道。
終於李二長歎一聲:“難道各位愛卿就沒有看到,不是朕想廢立,今日分明是太子想要主動讓位,朕順水推舟罷了。”
這……這……
“諸位都為人父母,應該能理解朕的心情,孩子大了有自己想法不好管教了,既然他說能為自己的行為負責,那就由他去吧。”李二解釋道。
突如其來的煽情,真的是讓所有人措手不及,連長孫無忌都看不懂眼前這位皇帝真正在想什麽了。
“可這儲君……
有道是天家無小事,儲君更是國事,陛下豈能將儲君之位高懸?一旦有個萬一,國將生亂啊!”刑部尚書李道宗擔憂道。
李二笑道:“朕知道堂兄的意思,萬一朕哪天出事暴斃什麽的,無有儲君不行。
有道是有嫡立嫡,無嫡立長,各位都是老成持重的老人了,朕相信這些都不是問題,大唐能穩定繁榮,靠的不是朕跟太子,從來都是諸位這一個個國之棟梁。”
眾人齊齊給皇帝行禮,李道宗再次說道:“可是陛下,有道是名不正則言不順,儲君之位不設,勢必引起諸位皇子的覬覦窺伺,這樣的話,相互之間明爭暗鬥絕非好事。
萬一有個不慎……”
李二大笑著離開座位,走到了李道宗身邊,拍著對方的肩膀道:“朕就知道,在場的也就堂兄你一人敢挑明這件事。
可是朕更知道,即便是朕不動承乾,他還是東宮太子,他們兄弟就沒人覬覦大寶了嗎?
相互之間的明爭暗鬥還會少嗎?
這次承乾在吐蕃道遇刺,朕看明白一件事,該來的爭鬥是躲不掉的,索性就放在明麵上吧。
都是朕的兒子,朕給他們機會一視同仁。
想要坐上這個位子,那就要爭,最好是在朕活著的時候決出勝負,否則一旦朕歸西,那這個位子就真的要論資排輩了。”
“陛下三思,如此不僅會引起皇子們的骨肉相殘,還會讓百官各分派別,朝中盡是爭鬥,大唐內部生亂,豈是治國之道?”眾人紛紛苦勸。
“百官分別抱團?皇子骨肉相殘?
承乾遇刺是誰做的?
老四青雀搞了個文學館編寫個括地誌,手下多少人蜂擁聚集?
朝中多少人是一直支持老三李恪的?
就連整天胡鬧的老五李佑手下都有一群人發誓效忠,真當朕是瞎子毫不知情嗎?”李二拍案喝道。
一句話讓百官鴉雀無聲,誰都沒想到皇帝今天會直接把這片遮羞布掀開,他到底要做什麽?
良久之後,李二歎息道:“朕自會警告調理自己的兒子,公平競爭,不得出現流血事件,這樣興許他們就不會重蹈朕的覆轍了,也算是朕作為一個父親,唯一能為他們做的。
小孩子之間的爭鬥,爾等就不要插手了,大唐的繁榮發展,不想讓大唐因為內鬥走向衰弱,還要靠你我君臣齊心協力,諸公,拜托了!”
話都說到這個份上了,議政殿裏沒人再有不同聲音了,所有人都大禮謝恩,隨後告辭離去。
皇帝的最後一句話已經說的很清楚了,他自己殺兄弑弟骨肉相殘,不想兒子也這樣,這個話題是朝廷的禁忌,可此時提起,卻足以讓所有人理解這位當皇帝的父親。
這幫老臣迴去的路上心思各異,有人在思考,今天這件事是否在指明一個風向,皇帝有換儲的意思?
有人在思考,是不是迷魂陣?到底是在貶斥李承乾,還是在變相保護李承乾?
拿下李承乾的太子,卻沒有封王,隻是讓其在朝中任職刑部侍郎,品級跟其他親王差太多,這分明就是貶斥。
可偏偏皇帝還讓他居住東宮,留下口諭若有不測皇位還是李承乾的,這就真的讓人猜不透了。
好在有一點,那就是對於李承乾來說,沒什麽太大影響,當初自己差一點被廢,貶在鄉下半年都沒人理會,手下的一幫趨炎附勢小人早就跑光了,後來也沒再收攏,所以現在丟了儲君的位子,也不用擔心手下人改換門庭等等。
大朝會過後,李承乾就來到後宮拜見了幾年不見的母親,看到大兒子受盡磨難終於平安歸來,長孫皇後心疼的抱著兒子流淚不止,對於他放棄太子之位反倒沒太在意了,如果放在往常,皇後定然會第一個斥責,但反常的是今日沒有,讓李承乾都感覺意外。
迴到東宮,太子妃侯氏跟皇後的表現一樣,隻知道心疼的抹眼淚,丈夫差點身死邊疆,整天讓她提心吊膽的。
“夫人,象兒呢?怎麽不在家嗎?”李承乾問起了自己的兒子。
太子妃擦幹眼淚說道:“象兒昨天就被小萱萱來接去五妹家玩了,至今未歸,妾身知道夫君這幾日就要迴來本是不願他亂跑的,可孩子玩心重,小萱萱死活不依,也就隨他們了。
不過一個時辰前妾身已經派人去叫了,想必已經快迴來了吧。”
誰知道就在這時,一名侍女慌慌張張的跑了進來稟報道:“啟稟太子妃,奴婢到了公主府上,可是萱陽小公主攔住不讓小王爺迴來,還讓神虎攔路,奴婢無法,隻能退了迴來。”
“嗯?怎麽迴事?你不曾去見長樂公主跟杜駙馬嗎?兩個孩子胡鬧,你不會去找大人?”太子妃嗬斥道。
李承乾拉住夫人的手勸解道:“好了,想必是萱萱這丫頭鬼點子多,又在搗鬼作弄人,正好我也想她們了,夫人陪我一起去五妹府上走一趟看看如何?
今日大殿上父皇已經免了我的太子之位,所以往後你就不能再稱太子妃了。”
什麽???侯氏嚇得麵如土色,夫君剛迴來就被廢了?為什麽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