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一六四九年夏季,這一年的夏季格外炎熱,特別是安南、廣西地區,這裏本來就是低緯度地區,距離赤道較近,所以在小冰河期氣候異常的情況下,顯得特別熱。不過雖然如此,這一帶水源充足、土地肥沃,倒是沒有幹旱方麵的風險。


    桂林之戰結束已經有三個月,興華軍因為也受到了一定損失,並且大部分都是步兵的原因,所以沒有辦法對清軍進行大規模追擊,而且最重要的是,清軍撤走之後,湖廣南部,廣西北部,還有廣東一帶成了軍事真空地帶,這裏的老百姓並沒有被趕盡殺絕,雖然經曆曆次戰亂,人口損失不小,但各方軍隊撤走之後,老百姓開始逐漸迴流。


    故土難離,這是華夏人的家鄉情結,當然不排除有些人願意去壕鏡或者去瓊崖,或者是遠渡重洋去南洋重新謀生,但實際上大部分人還是願意留在家鄉的。既然現在已經沒有軍隊威脅,民眾自然就陸陸續續迴來了。


    興華軍一邊追擊,一邊還要忙著接收這些地帶,廣東暫時是顧不過來了,興華軍也不可能一口吃個胖子,但是廣西一帶,肯定是要收歸囊中的。所以興華軍忙著接收地盤,自然也就放慢了腳步,畢竟民眾才是最重要的,此時,多一個人就多一分力量,興華軍從安南出發,打入廣西,在華夏的土地上作戰,那麽民眾、人心才是頭等大事。


    本來對於統帥部來說,這是個頭疼的事情,因為這勢必會耽誤接下來的作戰行動。按照統帥部和高衡的意思,清軍在桂林之戰中遭受重創,此刻正是趁熱打鐵的時候,總不能再給清軍一年半載的時間進行恢複,所以,製定下一步的作戰方案尤為重要。


    誰能想到,這時候出了黑天鵝事件,金聲桓竟然在江西反叛了,這無形中幫了高衡的大忙。雖然統帥部判斷,以金聲桓的實力,肯定是頂不住清軍猛攻的,但拖延幾個月時間應該沒問題,畢竟江西也算不小,清軍南北夾擊,要清掃不少城池。


    但是對於金聲桓其人,高衡是嗤之以鼻的,要知道,明末跟清軍作戰的軍頭數不勝數,但是高衡對這些人的判斷有一個原則。那就是是否投降過清軍,如果你是在原非清軍體係下作戰的軍頭,比如李定國、秦良玉、沐天波就屬於這種,要不就是農民軍,要不就是明軍,你隻要跟清軍作戰,你就是好漢。


    但你如果是在清軍體係下打過仗,然後又借著什麽反清複明,或者其他什麽名義來起兵反清,那就基本上被高衡認定為兩麵三刀的典型。因為這些人既然能一上來就投靠清軍,說明本來就不是什麽意誌堅定的人,隻不過是因為清軍許諾的好處沒有獲得,或者說不滿足於清廷給他的位置這才起兵反叛。


    這種典型的代表就是三藩之亂,難道吳三桂他們是真的要反清複明嗎?不過是想自己做皇帝罷了,拉虎皮做大旗的事情,他們幹得出來,這種人有一個算一個,都不是什麽為國為民的好人。金聲桓實際上也是這種,都已經是江西提督了,永曆朝廷也完了,你現在起兵反清,算什麽事?


    高衡對成子龍等人說過,如果是秦良玉這種人反清,興華軍就算是拚了命也要幫幫場子,但是金聲桓這種就算了吧。而且高衡也不看好金聲桓反清,畢竟清軍雖然在興華軍麵前是手下敗將,但是在金聲桓這種人麵前又是虎狼之師。


    桂林府,這裏已經變成了興華軍臨時的前線基地,高衡和成子龍從台島返迴,在壕鏡登陸之後,便馬不停蹄趕迴桂林,當然在此之前,他已經跟馬士加路也有過交流。好在這個佛郎機人還算是比較配合,並且願意跟興華軍合作,而且還主動提出可以用自己的艦船幫助興華軍運兵,甚至可以提供一百個葡萄牙火銃兵進行支援。


    當然,這點兵力高衡肯定是看不上,不過伸手不打笑臉人,既然馬士加路也願意合作,不如先爭取過來,至於收迴壕鏡的事情,其實不用太著急。隻要擊敗了清軍,華夏一統,壕鏡自然就會迴來了。


    迴到廣西之後,高衡直接在桂林設立前線指揮部,就在桂林統率全軍,成子龍和景昭等人則趕迴統帥部,協調後方事宜,高衡給他們的時間是一個月,一個月之內,務必將興華軍的兵員損失給補充完全。


    好在,這個任務對於統帥部來說難度不大,畢竟興華軍幾個建設兵團可不是吃幹飯的,不僅僅是高平府和瓊崖,雲南地區的土司力量也是可以完全動員起來的。所以補充火銃手和騎兵還有輜重兵的損失完全沒問題。


    再加上桂林之戰中受傷的士兵也不是全都失去了戰鬥力,除了缺胳膊少腿的重度殘疾士兵之外,但凡能治好的,全都可以歸隊作戰,這部分士兵有數千人,不管怎麽說,隻要是歸隊的士兵,那就可以歸於老兵行列了,見過血打過仗就不再是新兵了。


    水師方麵,補充起來也很快,下龍灣船廠的產量可不是開玩笑的,艦船的損失很快就能得到補充。還有馬士加路也和鄭成功的合作,水師的艦船甚至比戰前還要多得多了。主要就是在水兵的補充方麵,其實這個問題也不大,水師的士兵無非是兩種,一種是操縱船隻的水手,一種是負責作戰的士兵。


    陳永素將原先的興華軍水手全部拉到一線,對一線作戰的水兵進行整補,而缺位的水手則在民間進行大規模征召,他們不用承擔作戰任務,隻要聽指令劃船就行。這些人甚至不用太通水性,隻要滿足力氣大、聽指揮、不暈船的條件即可。如此以來,陳永素手下的興華軍水師很快恢複了戰鬥力,完全可以再次承擔重大作戰任務。


    到了五月的時候,興華軍的戰力已經基本恢複,湖廣南部和廣西全境都被興華軍控製,廣東的西部地區也有興華軍在活動,高衡認為,決戰的時機已經成熟,可以繼續北上,攻伐江南了。


    根據高衡和統帥部的估計,實際上清軍就算是撤兵,也不可能一口氣撤到長江以北去。畢竟,江南地區曾經是大明最繁華的地方,也是大明主要的稅收中心。特別是南直隸和閩浙一帶,一直有著蘇湖熟天下足的說法。


    北方經過連年戰亂,別說是其他地方,就說京師,在崇禎時代也是饑民遍地,清軍入關之後,因為戰爭還沒結束,並沒有多餘力量對這種情況進行修正。不僅如此,還搞出了滿漢之分的事情來,把京師一分為二,形成了內外兩城。所以更加加重了北方漢民不滿的情緒,有鑒於此,清廷也不傻,這時候如果放棄江南這個稅收的來源,自己的財政將會更加困難。


    這就是多爾袞和清廷自己要做出決定的時候了,就像是一個饑民已經從燒開的鍋裏抓到了食物一般,雖然手上燙,可他不舍得放開食物。滿清已經建立了大清,這就標誌著他們不再是一個部落聯盟,而是一個國家,至少從明麵上來看是這樣的。


    所以多爾袞和清軍決不能放棄江南地區,放棄了江南,隻守住江北,那就是一窮二白,清軍很難治理這麽大的國家。如果清軍隻是搜刮一波然後再次退出關外,那就跟以前一樣,大清國自己又變成了打草穀的部落,那多爾袞建立大清的意義何在?


    如果不放棄江南,那清軍勢必就要投入兵力守住江南,興華軍也就要在江南跟清軍主力進行總決戰,決定江南的歸屬。多爾袞絲毫不懷疑,江南,就是決定他和高衡生死的關鍵。興華軍得到江南半壁江山,清廷退出關外,甚至滅亡,是遲早的事情。


    興華軍科技發達,如果得到海量的財力支撐,這遊戲就沒法玩下去了。反過來說,清廷如果穩穩把控江南,以他們占領區的體量來對興華軍進行消耗,興華軍遲早有一天會被拖死,所以江南之戰,極為關鍵。


    兩個十七世紀最傑出的統率,勢必要在江南的土地上碰一碰,來決定最後的前途命運。多爾袞在京師平定局勢之後,便馬不停蹄,火速南下,重新加入軍隊之中。而此時,江西的局麵已經基本被多鐸控製住了。


    “報!大帥,情報軍急件!”桂林大營之中,高衡剛吃完早飯,就有衛士將前線的急件給送過來了。清軍兵敗之後,陸濤的情報軍獲得了廣闊的活動空間,陸濤授意情報軍的將士在各處活動,搜集訊息。江西金聲桓反叛事件爆發之後,情報軍的將士已經在江西邊境活動,從江西出逃的難民和亂兵口中得到了第一手的資料。


    還有不少將士幹脆直接深入江西內部,想方設法打探消息,將金聲桓的情況記錄下來。


    高衡放下飯碗,秉持著早餐要吃好的原則,高衡的早餐還是比較豐富的,當然,這個豐富是相對於這個時代而言,有大米粥、麵餅還有雞蛋。這其實不僅僅是高衡獨一份的早餐,興華軍的士兵們都能得到同樣的飲食,這也是興華軍凝聚力強的原因。畢竟後世拿破侖曾經說過,軍隊的士氣來源於士兵的胃。


    “念!”高衡擦擦嘴道。


    那士兵立刻道:“前線戰報,江西金聲桓被多鐸和阿濟格南北夾擊,兵敗如山倒,清軍數萬兵馬已經合圍南昌城,正在發動猛烈攻勢,金聲桓所部士氣低落,戰鬥力很差,南昌城危在旦夕,即將城破。”


    高衡搖搖頭道:“早知道會這樣,金聲桓不過是擔了一個江西提督的名聲而已,他還真以為自己就是江西提督了。且不說江西的大權實質上被把控在清廷派來的巡撫手裏,就光說金聲桓自己手下的軍隊,他能控製多少人,無非就是那些從平賊軍出來的手下罷了。其他的衛所兵就是一盤散沙,拿起武器的農民而已,能有什麽戰鬥力。就他自己的平賊軍也是垃圾,在八旗精銳麵前根本不夠看。”


    高衡揮了揮手,示意衛士退下。金聲桓雖然完了,也沒給清軍造成太大損失,但是金聲桓起兵讓清軍很是費了一番功夫,本來應該休整的清軍根本沒有得到休整的時間。按照原定計劃,清軍如果快速迴退,就能在南直隸進行休整,興華軍若是北上攻擊,清軍就形成了以逸待勞的態勢,但現在,清軍沒有得到休整,即便兵力得到補充,也無法進行有效訓練,勢必成為一盤散沙。


    果然如高衡所料,數日後,江西再次發來急報,清軍圍城一月,本來起事倉促,南昌就沒準備多少糧食,就算是有府庫的官糧,也都先緊著軍隊吃,所以城中糧食用盡,以至於到了城內的老鼠野貓都被捕殺殆盡的地步,下一步就是人相食了。


    最終,城內有人為了活命出逃,導致守城士兵士氣低落。清軍後方的重炮也運送過來,多鐸架起大炮猛轟城頭。不出三日,人心散亂,南昌城破。金聲桓本來還想進行巷戰,結果部下全部逃亡,他成了孤家寡人,自知走投無路,於是自己迴到帥府的荷花池投水自殺。薑日廣等人也被入城的清軍全部抓獲,多鐸命令活剮了薑日廣一幹人等,又將金聲桓的屍體從荷花池打撈上來,五馬分屍。


    最終,金聲桓叛亂被清軍一舉蕩平,剩餘兵卒全部投降,多鐸將攻打江西獲得的漢軍兵卒還有俘虜的南昌民眾全部編入了饑兵之中,讓他們充當炮灰力量,也算是補充在桂林之戰中的損失。這樣一下子獲得了十萬饑兵,使清軍的力量得到擴充。至此,江西戰亂結束,多鐸、阿濟格集結大軍,繼續往東。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烈火南明二十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青弋漁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青弋漁夫並收藏烈火南明二十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