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戰役隨著多爾袞的撤退落下帷幕,正如高衡所料,多爾袞果然沒有迴到長沙府,而是采納了洪承疇的意見,直接往閩浙方向撤退,他的軍隊新敗,必須要有一個穩定的地方進行休整,而且最重要的是京師的事情他要立刻快馬加鞭迴去解決,距離他在南京**已經過去了很長時間,恐怕京師已經得到消息了。
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多爾袞當然也知道這個道理,本來是指望著桂林之戰獲勝之後,順理成章當皇帝,可是現在,他必須要出手了。撤退路上,他就已經密令阿昌阿,帶領鑾儀衛先行潛迴京師,控製局麵,把京師效忠於多爾袞的力量都通知到位。
而多爾袞的軍隊退迴長沙府之後,多爾袞就秘密分兵,他將軍中大權交給多鐸和阿濟格打理,這兩人都是他的親兄弟,有他們坐鎮,他很放心。同時把北洋新軍也留在軍中,讓曹振彥和吳拜配合多鐸與阿濟格,把軍隊控製好。
他不擔心曹振彥和吳拜出問題,這兩人和郎坦還有孫得功都是他一手提拔的將領,可以說是身上已經深深打下了多爾袞的烙印,他們跟多爾袞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關係,多爾袞在,他們就能繼續掌權,甚至未來還能得到進一步發展,多爾袞不在,他們就麻煩了,曹振彥很可能會被反對多爾袞的勢力拿下。
所以他們必須誓死效忠多爾袞,這樣才能讓自己的位子更加穩定。有這幫人控製軍隊,多爾袞放心大膽地點起巴牙喇和葛布什賢超哈營起程奔向京師,加上阿昌阿手中的鑾儀衛,多爾袞手中的精兵超過一萬人,而且都是滿洲八旗最精銳的力量,有他們在,京師不會有任何力量可以阻攔多爾袞。
不過多爾袞萬萬沒想到的是,他剛從軍隊中脫離,清軍竟然就迎來了一個強勁的對手。桂林會戰從頭到尾,有一支軍隊一直沒有出現,那就是達延鄂齊爾帶領的一萬五千高原騎兵。
原來,固始汗在接到高衡的通知之後,其實第一時間就征集了一萬五千名高原上最精銳的勇士交給了自己的兒子達延鄂齊爾,一方麵是因為達延鄂齊爾在察隅經常主持互市的事情,跟興華軍時常打交道,雙方的關係不錯,讓達延鄂齊爾領兵跟興華軍對接,不會出什麽問題。另一方麵自己的年紀也大了,這麽大的國家遲早要交給年輕人,達延鄂齊爾的戰績還不夠多,如果這一次能擊敗多爾袞,這戰功可以說是完美了,將來接班也不會有人不服。
所以達延鄂齊爾從高原出兵,借道雲南和四川邊境,直接往東方殺去。但過了四川之後,問題就來了,很明顯,達延鄂齊爾有兩條路,因為當時高衡給固始汗寫信的時候,並沒有給他明確的匯合地點,也就是說,作戰目標是明確的,就是大家合力打擊清兵。但是因為固始汗距離太遠的緣故,高衡也不能未卜先知,提前告訴他們匯合的地點,所以讓固始汗便宜行事,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
這樣一來,問題就拋給了達延鄂齊爾,他可以直接奔赴廣西,跟興華軍合兵一處,打擊清軍。也可以直奔長沙府,抄了清兵的後路。明顯,他選擇了後者,作為一個年輕人,其實大家都不難理解他的想法。高原騎兵也就是在高原可以稱雄,在興華軍麵前還不能說是強軍,所以直接去廣西,那是錦上添花。
可如果去長沙府抄了清軍的後路,這可是雪中送炭,高原騎兵可以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取得極大的戰果,這個想法太有誘惑力了,達延鄂齊爾無法拒絕。所以幹脆,他的軍隊不直接去主戰場,而是直奔多爾袞的老巢長沙府。
但是俗話說無巧不成書,隻能說這世界上冥冥之中有很多事情好像都是注定的那樣。因為高原的路途遙遠,所以當興華軍和清軍在桂林平原正麵廝殺的時候,達延鄂齊爾還在路上呢。而等到高原騎兵按照達延鄂齊爾的想法來到長沙府的時候,清軍已經在桂林平原戰敗,軍隊正在沿著長沙府撤退,也就是說,高原部隊正好碰到了清軍的敗兵。
當前鋒哨探將清軍的情況匯報給達延鄂齊爾的時候,他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清軍一個個垂頭喪氣、衣衫不整、旗幟歪斜,很明顯是吃了敗仗。興華軍竟然真的如此強大,在桂林平原以極大的人數劣勢硬生生擊敗了多爾袞領銜的清軍主力,這戰鬥力實在是太恐怖了。
達延鄂齊爾轉念一想,這難道不是最佳時機嗎?清軍新敗,士氣全無,如果他們這時候殺上去,是不是能摧枯拉朽?想到這裏,他再也忍不住了,召集麾下所有千夫長開會,然後一聲令下,全軍以最快速度突擊清軍大隊,能殺多少殺多少,殺他個血流成河。
“報!殿下,大事不好了,我軍側翼發現大量騎兵!”多爾袞剛走沒半日,正在長沙府等待後續步兵的多鐸和阿濟格就收到了一個晴天霹靂一般的消息。
多爾袞是先走人了,但是在此之前,他依然布置了大量騎兵在長沙府周圍進行哨探,主要是清軍在桂林戰敗,他也怕興華軍神出鬼沒有什麽其他手段追上來,這時候真要是追上來,清軍估計就全完了。所以他再三強調,要增派人手進行巡邏和偵查。果然,很快,外圍的哨探騎兵就有了發現。
“你說什麽!”正在中軍大帳休息的多鐸和阿濟格驚得站了起來,多鐸心道,該死的,不會這麽倒黴吧,哥哥剛走,高衡的人馬就追上來了?這要是再敗,清軍完蛋的責任豈不是又要他來背鍋了,那多鐸不就成了千古罪人了嗎?
“你可看清楚了?來的確定是興華軍?”多鐸追問道。
“來的人倒是沒有打興華軍的旗幟,但對方氣勢洶洶,往這邊快速移動,我軍周圍沒有盟軍,所以隻能是敵軍。”報信兵道。
多鐸一擺手道:“請曹先生他們過來。”
多鐸他們之所以在長沙府等待,那是因為清軍後隊還有很多輜重部隊和綠營兵、漢兵這些步兵隊伍行動速度較慢。不錯,桂林一戰他們是敗了,但剩下的軍隊還有三十多萬,這是個極為龐大的數字,精銳部隊先到了長沙,但是普通兵馬還有很多落在了後麵,所以阿濟格和多鐸等人必須在這裏等著,大部隊集合之後再往東移動。
不一會,曹振彥等人就來到大帳之中,在來的路上他們已經聽說了這件事情。多鐸張口就道:“曹先生怎麽看?”
曹振彥略一思索道:“殿下,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對方是騎兵,我們走不脫了,隻能硬頂,好在,敵軍行動迅速,應當是沒有攜帶重武器,即便帶了,也跟不上騎兵的節奏,我軍必須以快打快,先幹掉騎兵。”
“你認為他們是什麽人?”多鐸道。
曹振彥道:“兩種可能,一種可能是高衡的騎兵不知道使用什麽手段又追上來了,但我認為這種可能性很小,第一是他們的騎兵也需要休息。第二是按照興華軍的標準組建那種鐵甲騎兵需要耗費的金錢和精力太龐大了,即便對方消化了雲南,奴才也不認為高衡能組建那麽多這樣的騎兵,更何況據我所知,雲南還沒有被完全融合掉。”
“那曹先生的意思是。”阿濟格追問道。
“會不會是固始汗的人?聽聞固始汗跟興華軍交好,前次西路軍就碰到了和碩特的隊伍,這次固始汗再出兵,也不是不可能。”曹振彥道。
多鐸麵色一變,咬牙一拳將麵前的桌案硬生生打碎,發出砰的一聲巨響。“他媽的,什麽阿貓阿狗也要騎在我大清的頭上嗎,固始汗,大清國跟你不共戴天。”多鐸咆哮道。
正當眾人說話的時候,又有第二批報信兵進來道:“殿下,弄清楚了,是和碩特騎兵,距離我們不足十裏!馬上就要到了。”
眾人心中一鬆,如果是固始汗的騎兵,清軍對陣他們還是有心理優勢的。曹振彥笑道:“請二位殿下稍安勿躁,此戰就交給我北洋新軍吧。”嶽樂不在,曹振彥就是實際上北洋新軍的老大,此刻在長沙府,最能打的就是北洋新軍,而且他們在桂林一戰之中並未和興華軍直接對戰就撤了,沒有遭受損失,士兵們的士氣也還不錯,正好可以通過此戰找補一下。
多鐸點頭道:“那就拜托曹先生了。”
曹振彥躬身施禮,隨即轉身出了大帳,火速集結北洋新軍。應該說達延鄂齊爾的運氣實在是不好,初出茅廬就遇到了這麽強大的對手。
北洋新軍不愧是清軍第一強軍,曹振彥命令一下達,他們就立刻集結,僅用了不到一刻鍾的時間,全軍就從休息狀態變成了待命狀態。並且騎兵和部分步兵已經做好了戰鬥準備,隻有輜重部隊和炮兵還在架設火炮當中。
“步兵標營營地,騎兵兩翼弧線打擊。”曹振彥展開千裏鏡,從容下令道。北洋新軍三個漢軍步兵標營立即做好了戰鬥準備。漢軍訓練是曹振彥親自抓的,所以實際上漢軍士兵令行禁止的程度比吳拜那邊的滿蒙軍隊還要強一些,曹振彥的命令一下達,漢軍率先做好了準備,而吳拜那邊隻有騎兵先趕過來了。
三個步兵標營一字排開,火銃下肩,對準了前方,兩個騎兵隊伍分別在左右側後方,曹振彥的千裏鏡裏已經能看見前方煙塵滾滾,顯然是固始汗的騎兵已經不遠了。吳拜一臉歉意來到曹振彥身邊躬身道:“曹先生,我,我。”
曹振彥看了一眼吳拜道:“吳拜大人,兵貴神速,如果滿蒙軍隊在緊急情況下慢一拍的話,也可能會讓全軍陷入絕境。”
吳拜的臉漲得通紅,曹振彥這話說的可大可小,可若是被多爾袞知道了,吳拜肯定要倒大黴的。曹振彥淡淡道:“行了,吳拜大人,戰端開啟,趕緊集結吧。”吳拜知道這是曹振彥放他一馬,他立刻躬身道:“多謝曹大人。”
隨即一轉身對郎坦道:“這些該死的混蛋,還沒好嗎?”郎坦當然知道老子發火了,當即道:“阿瑪,交給我。”他飛馬衝迴去,舉起皮鞭就抽在了一個滿蒙標營營長的臉上,“一盞茶!再給一盞茶的時間,未到戰場者,軍官皆斬!”
這算是下了死命令了,一時間滿蒙部隊之中慘叫聲連連,軍官們不再手下留情,鞭子直接抽在手下士兵的身上,滿蒙火銃兵很快就集結起來。
不過正麵戰場,和碩特騎兵已經展開隊伍,衝殺了過來。吳拜道:“曹大人,我們的炮兵還沒準備好。”
曹振彥道:“沒有炮兵,我們一樣能打贏!準備戰鬥!”
唿拉一下,九千漢軍的火銃全部翻下肩頭,同樣是標準的三段擊陣型,如果不是這些北洋新軍身上穿著灰色的軍裝,手中拿著的是改良版的魯密銃,光是看架勢,跟興華軍還真沒什麽區別。
當達延鄂齊爾的一萬五千騎兵衝起來的時候,將領們就發現不對勁了。副將對達延鄂齊爾喊道:“殿下,不對啊,他們擺出的陣型怎麽這麽熟悉。”別人不知道,達延鄂齊爾還能不知道嗎?他對這種陣型再熟悉不過了,這不是興華軍的套路嗎?不可能啊,前麵的不是清兵嗎,怎麽迴事,清兵也搞這一套了?
也難怪和碩特的將領們驚訝,在此之前,他們並沒有和興華軍通氣,也就是說,俘虜了嶽樂之後,高衡才確定有這麽一支新軍的存在,而即便是現在通知固始汗也來不及了,行軍中的達延鄂齊爾也收不到訊息,這就意味著他們也是第一次遇到北洋新軍。
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多爾袞當然也知道這個道理,本來是指望著桂林之戰獲勝之後,順理成章當皇帝,可是現在,他必須要出手了。撤退路上,他就已經密令阿昌阿,帶領鑾儀衛先行潛迴京師,控製局麵,把京師效忠於多爾袞的力量都通知到位。
而多爾袞的軍隊退迴長沙府之後,多爾袞就秘密分兵,他將軍中大權交給多鐸和阿濟格打理,這兩人都是他的親兄弟,有他們坐鎮,他很放心。同時把北洋新軍也留在軍中,讓曹振彥和吳拜配合多鐸與阿濟格,把軍隊控製好。
他不擔心曹振彥和吳拜出問題,這兩人和郎坦還有孫得功都是他一手提拔的將領,可以說是身上已經深深打下了多爾袞的烙印,他們跟多爾袞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關係,多爾袞在,他們就能繼續掌權,甚至未來還能得到進一步發展,多爾袞不在,他們就麻煩了,曹振彥很可能會被反對多爾袞的勢力拿下。
所以他們必須誓死效忠多爾袞,這樣才能讓自己的位子更加穩定。有這幫人控製軍隊,多爾袞放心大膽地點起巴牙喇和葛布什賢超哈營起程奔向京師,加上阿昌阿手中的鑾儀衛,多爾袞手中的精兵超過一萬人,而且都是滿洲八旗最精銳的力量,有他們在,京師不會有任何力量可以阻攔多爾袞。
不過多爾袞萬萬沒想到的是,他剛從軍隊中脫離,清軍竟然就迎來了一個強勁的對手。桂林會戰從頭到尾,有一支軍隊一直沒有出現,那就是達延鄂齊爾帶領的一萬五千高原騎兵。
原來,固始汗在接到高衡的通知之後,其實第一時間就征集了一萬五千名高原上最精銳的勇士交給了自己的兒子達延鄂齊爾,一方麵是因為達延鄂齊爾在察隅經常主持互市的事情,跟興華軍時常打交道,雙方的關係不錯,讓達延鄂齊爾領兵跟興華軍對接,不會出什麽問題。另一方麵自己的年紀也大了,這麽大的國家遲早要交給年輕人,達延鄂齊爾的戰績還不夠多,如果這一次能擊敗多爾袞,這戰功可以說是完美了,將來接班也不會有人不服。
所以達延鄂齊爾從高原出兵,借道雲南和四川邊境,直接往東方殺去。但過了四川之後,問題就來了,很明顯,達延鄂齊爾有兩條路,因為當時高衡給固始汗寫信的時候,並沒有給他明確的匯合地點,也就是說,作戰目標是明確的,就是大家合力打擊清兵。但是因為固始汗距離太遠的緣故,高衡也不能未卜先知,提前告訴他們匯合的地點,所以讓固始汗便宜行事,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
這樣一來,問題就拋給了達延鄂齊爾,他可以直接奔赴廣西,跟興華軍合兵一處,打擊清軍。也可以直奔長沙府,抄了清兵的後路。明顯,他選擇了後者,作為一個年輕人,其實大家都不難理解他的想法。高原騎兵也就是在高原可以稱雄,在興華軍麵前還不能說是強軍,所以直接去廣西,那是錦上添花。
可如果去長沙府抄了清軍的後路,這可是雪中送炭,高原騎兵可以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取得極大的戰果,這個想法太有誘惑力了,達延鄂齊爾無法拒絕。所以幹脆,他的軍隊不直接去主戰場,而是直奔多爾袞的老巢長沙府。
但是俗話說無巧不成書,隻能說這世界上冥冥之中有很多事情好像都是注定的那樣。因為高原的路途遙遠,所以當興華軍和清軍在桂林平原正麵廝殺的時候,達延鄂齊爾還在路上呢。而等到高原騎兵按照達延鄂齊爾的想法來到長沙府的時候,清軍已經在桂林平原戰敗,軍隊正在沿著長沙府撤退,也就是說,高原部隊正好碰到了清軍的敗兵。
當前鋒哨探將清軍的情況匯報給達延鄂齊爾的時候,他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清軍一個個垂頭喪氣、衣衫不整、旗幟歪斜,很明顯是吃了敗仗。興華軍竟然真的如此強大,在桂林平原以極大的人數劣勢硬生生擊敗了多爾袞領銜的清軍主力,這戰鬥力實在是太恐怖了。
達延鄂齊爾轉念一想,這難道不是最佳時機嗎?清軍新敗,士氣全無,如果他們這時候殺上去,是不是能摧枯拉朽?想到這裏,他再也忍不住了,召集麾下所有千夫長開會,然後一聲令下,全軍以最快速度突擊清軍大隊,能殺多少殺多少,殺他個血流成河。
“報!殿下,大事不好了,我軍側翼發現大量騎兵!”多爾袞剛走沒半日,正在長沙府等待後續步兵的多鐸和阿濟格就收到了一個晴天霹靂一般的消息。
多爾袞是先走人了,但是在此之前,他依然布置了大量騎兵在長沙府周圍進行哨探,主要是清軍在桂林戰敗,他也怕興華軍神出鬼沒有什麽其他手段追上來,這時候真要是追上來,清軍估計就全完了。所以他再三強調,要增派人手進行巡邏和偵查。果然,很快,外圍的哨探騎兵就有了發現。
“你說什麽!”正在中軍大帳休息的多鐸和阿濟格驚得站了起來,多鐸心道,該死的,不會這麽倒黴吧,哥哥剛走,高衡的人馬就追上來了?這要是再敗,清軍完蛋的責任豈不是又要他來背鍋了,那多鐸不就成了千古罪人了嗎?
“你可看清楚了?來的確定是興華軍?”多鐸追問道。
“來的人倒是沒有打興華軍的旗幟,但對方氣勢洶洶,往這邊快速移動,我軍周圍沒有盟軍,所以隻能是敵軍。”報信兵道。
多鐸一擺手道:“請曹先生他們過來。”
多鐸他們之所以在長沙府等待,那是因為清軍後隊還有很多輜重部隊和綠營兵、漢兵這些步兵隊伍行動速度較慢。不錯,桂林一戰他們是敗了,但剩下的軍隊還有三十多萬,這是個極為龐大的數字,精銳部隊先到了長沙,但是普通兵馬還有很多落在了後麵,所以阿濟格和多鐸等人必須在這裏等著,大部隊集合之後再往東移動。
不一會,曹振彥等人就來到大帳之中,在來的路上他們已經聽說了這件事情。多鐸張口就道:“曹先生怎麽看?”
曹振彥略一思索道:“殿下,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對方是騎兵,我們走不脫了,隻能硬頂,好在,敵軍行動迅速,應當是沒有攜帶重武器,即便帶了,也跟不上騎兵的節奏,我軍必須以快打快,先幹掉騎兵。”
“你認為他們是什麽人?”多鐸道。
曹振彥道:“兩種可能,一種可能是高衡的騎兵不知道使用什麽手段又追上來了,但我認為這種可能性很小,第一是他們的騎兵也需要休息。第二是按照興華軍的標準組建那種鐵甲騎兵需要耗費的金錢和精力太龐大了,即便對方消化了雲南,奴才也不認為高衡能組建那麽多這樣的騎兵,更何況據我所知,雲南還沒有被完全融合掉。”
“那曹先生的意思是。”阿濟格追問道。
“會不會是固始汗的人?聽聞固始汗跟興華軍交好,前次西路軍就碰到了和碩特的隊伍,這次固始汗再出兵,也不是不可能。”曹振彥道。
多鐸麵色一變,咬牙一拳將麵前的桌案硬生生打碎,發出砰的一聲巨響。“他媽的,什麽阿貓阿狗也要騎在我大清的頭上嗎,固始汗,大清國跟你不共戴天。”多鐸咆哮道。
正當眾人說話的時候,又有第二批報信兵進來道:“殿下,弄清楚了,是和碩特騎兵,距離我們不足十裏!馬上就要到了。”
眾人心中一鬆,如果是固始汗的騎兵,清軍對陣他們還是有心理優勢的。曹振彥笑道:“請二位殿下稍安勿躁,此戰就交給我北洋新軍吧。”嶽樂不在,曹振彥就是實際上北洋新軍的老大,此刻在長沙府,最能打的就是北洋新軍,而且他們在桂林一戰之中並未和興華軍直接對戰就撤了,沒有遭受損失,士兵們的士氣也還不錯,正好可以通過此戰找補一下。
多鐸點頭道:“那就拜托曹先生了。”
曹振彥躬身施禮,隨即轉身出了大帳,火速集結北洋新軍。應該說達延鄂齊爾的運氣實在是不好,初出茅廬就遇到了這麽強大的對手。
北洋新軍不愧是清軍第一強軍,曹振彥命令一下達,他們就立刻集結,僅用了不到一刻鍾的時間,全軍就從休息狀態變成了待命狀態。並且騎兵和部分步兵已經做好了戰鬥準備,隻有輜重部隊和炮兵還在架設火炮當中。
“步兵標營營地,騎兵兩翼弧線打擊。”曹振彥展開千裏鏡,從容下令道。北洋新軍三個漢軍步兵標營立即做好了戰鬥準備。漢軍訓練是曹振彥親自抓的,所以實際上漢軍士兵令行禁止的程度比吳拜那邊的滿蒙軍隊還要強一些,曹振彥的命令一下達,漢軍率先做好了準備,而吳拜那邊隻有騎兵先趕過來了。
三個步兵標營一字排開,火銃下肩,對準了前方,兩個騎兵隊伍分別在左右側後方,曹振彥的千裏鏡裏已經能看見前方煙塵滾滾,顯然是固始汗的騎兵已經不遠了。吳拜一臉歉意來到曹振彥身邊躬身道:“曹先生,我,我。”
曹振彥看了一眼吳拜道:“吳拜大人,兵貴神速,如果滿蒙軍隊在緊急情況下慢一拍的話,也可能會讓全軍陷入絕境。”
吳拜的臉漲得通紅,曹振彥這話說的可大可小,可若是被多爾袞知道了,吳拜肯定要倒大黴的。曹振彥淡淡道:“行了,吳拜大人,戰端開啟,趕緊集結吧。”吳拜知道這是曹振彥放他一馬,他立刻躬身道:“多謝曹大人。”
隨即一轉身對郎坦道:“這些該死的混蛋,還沒好嗎?”郎坦當然知道老子發火了,當即道:“阿瑪,交給我。”他飛馬衝迴去,舉起皮鞭就抽在了一個滿蒙標營營長的臉上,“一盞茶!再給一盞茶的時間,未到戰場者,軍官皆斬!”
這算是下了死命令了,一時間滿蒙部隊之中慘叫聲連連,軍官們不再手下留情,鞭子直接抽在手下士兵的身上,滿蒙火銃兵很快就集結起來。
不過正麵戰場,和碩特騎兵已經展開隊伍,衝殺了過來。吳拜道:“曹大人,我們的炮兵還沒準備好。”
曹振彥道:“沒有炮兵,我們一樣能打贏!準備戰鬥!”
唿拉一下,九千漢軍的火銃全部翻下肩頭,同樣是標準的三段擊陣型,如果不是這些北洋新軍身上穿著灰色的軍裝,手中拿著的是改良版的魯密銃,光是看架勢,跟興華軍還真沒什麽區別。
當達延鄂齊爾的一萬五千騎兵衝起來的時候,將領們就發現不對勁了。副將對達延鄂齊爾喊道:“殿下,不對啊,他們擺出的陣型怎麽這麽熟悉。”別人不知道,達延鄂齊爾還能不知道嗎?他對這種陣型再熟悉不過了,這不是興華軍的套路嗎?不可能啊,前麵的不是清兵嗎,怎麽迴事,清兵也搞這一套了?
也難怪和碩特的將領們驚訝,在此之前,他們並沒有和興華軍通氣,也就是說,俘虜了嶽樂之後,高衡才確定有這麽一支新軍的存在,而即便是現在通知固始汗也來不及了,行軍中的達延鄂齊爾也收不到訊息,這就意味著他們也是第一次遇到北洋新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