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馬陸釣上來的魚比之前那條大鯉魚個頭還要大上一半。
估摸著能有個十五六斤重,是一條青魚。
眾人已經茫然了,這小子到底是什麽來路,龍王的私生子嗎,龍宮專門派人在他的鉤子下麵等著給他送貨?
還是釣王歸來,裝成新手菜雞,在這兒扮豬吃虎,拿大家夥製造節目效果。
想到這裏一些人連忙開始環顧四周,但也沒找到什麽直播鏡頭。
而在馬陸身邊蹭釣點的那人更是快瘋掉了。
明明大家在一個地方釣魚,而且他才是更有經驗的那個,為什麽差距會這麽大?!
他死死的盯著馬陸的動作,想弄清楚他杠杆不落空的原因是什麽。
可看了半天他也沒看出有什麽稀奇的地方。
馬陸就是很隨意的把杆子拋出去,有時候還會讓魚線纏在一起,他坐那兒解線的時候另一邊就又有魚咬鉤了。
馬陸還很不高興,隻能罵罵咧咧的又把杆子拿起來,先把那條送上門的魚給提溜起來。
可以說這是小清河一眾釣友度過的最為魔幻的四十分鍾。
四十分鍾後馬陸收起魚竿。
穿涉水褲的大叔小心翼翼的問道,“怎,怎麽不釣了,大神?你才待了半個多小時。”
“累了。”馬陸揉著有些酸痛的手腕道,“我之前沒想到釣魚運動量這麽大的。”
“…………”
眾人聞言全都陷入到了沉默中。
確實,他們在這兒看著,這四十分鍾馬陸就沒閑著過,不是在拋杆,就是在收線,要麽就是在遛魚。
一刻不閑,確實很累。
隻能說海王小板凳的效果有點太好了,馬陸原計劃是一邊釣魚一邊刷論壇,放鬆一下。
結果後麵那些事根本沒時間做,釣個魚比上班還辛苦。
隻要餌一拋出去,後麵就得忙得團團轉,一點也感受不到垂釣的閑適與快樂。
馬陸看了眼腳邊幾個水桶,裏麵全是被他釣上來的魚,有鯉魚、鯽魚、黃辣丁、草魚,鯿魚、青魚……裝了滿滿當當4大桶。
但要說最大的,還是剛釣上來的那條鰱鱅,鐵哥幫忙稱了下,發現足足有二十一斤。
看得眾人全都目瞪口呆。
馬陸提溜著那條到他胸口的大魚,讓涉水褲大叔幫他拍了幾張照。
等馬陸拍完,那條鰱鱅立馬就又被其他人借走,拿去合影了。
這東西對釣魚佬的吸引力就跟4090對遊戲宅差不多。
哪怕不是自己釣上來的,但能摸摸,拍幾張照也是好的。
再說往朋友圈一發,隻要屏蔽了今天在場的幾人,這魚誰還敢說不是他們釣上來的!
等自己年紀大了,還能拿照片跟孫子孫女吹牛逼。
馬陸把漁具和凳子放上車,之後把除了那條鰱鱅外的其他魚全都分給了在場的眾人。
他有桌麵農場在手,自然也就看不上這些普通食材了,再加上之前涉水褲大叔等人在一旁也教了他不少釣魚的基礎知識和小技巧,馬陸就用這些魚當做謝禮。
他的這一舉動讓在場眾人再次沸騰了起來,他們今天基本都空軍了,一些人甚至在盤算著晚上去菜市場買兩條迴去,省的在家人麵前掛不住麵子。
這要能領到免費的當然更好不過了,而且這裏麵可是有好幾條大魚來著,能搞一條迴去,至少腰杆能挺直一個月。
眼見馬陸要走,不少人還戀戀不舍的湊上來詢問他什麽時候再來,卻被馬陸告知近期沒有這方麵的打算。
海王小板凳雖然好用,但卻剝奪了釣魚的樂趣。
魚群毫無節製的咬鉤將釣魚完全變成了一項體力活,馬陸感覺自己就像是在拉劃船機,還是四十分鍾不帶停的那種,釣下來隻覺得手臂酸痛。
算了,還是去玩點別的吧。
馬陸之後打電話給韓菲菲,問她要不要一起打台球。
得到後者的同意後,馬陸開車去學校接上她,不過看了眼時間,這會兒也快到飯點了。
總在自家餐廳吃飯也有點無聊,馬陸決定偶爾也出門打個野,於是就挑了家最近在美評網上很火的餐廳,打算嚐嚐看。
結果到了那裏才知道還要提前預約。
就在兩人準備離開的時候,沒想到餐廳的大堂經理居然迎了出來。
“兩位是嗎,裏麵請。”
“不是要預約的嗎?”韓菲菲問道。
“一般人來是要預約,但是馬老板不用。”大堂經理恭敬道。
“嗯,你認識我?”馬陸有些驚訝。
“瞧您說的,現在b市整個餐飲圈,誰還能人不認識您,您在廚神大賽上的表現太強了!給咱們中國廚師狠狠漲了一迴臉。”大堂經理豎起大拇指。
“我剛剛打電話給老板,老板他說務必要請您進來用餐,評鑒一下咱們餐廳的菜式,要是能再給點批評建議就更好了。”
“既然你們這麽堅持,那我們就進去嚐嚐看吧。”馬陸道。
“太好了。”大堂經理聞言大喜,當即在前麵帶路,將兩人領進一間雅間。
這頓飯吃了足足兩個半鍾頭,餐館把招牌菜都上了一遍,中間四季春的老板還趕過來親自作陪。
說起馬陸在廚神大賽上的表現,比當事人都激動,還說他最近一直在組織後廚一起研究馬陸在比賽中做過的幾道菜。
不是為了複刻偷學,隻是為了能從中學習到一點大師的皮毛。
馬陸臉皮這麽厚的人都被他吹的有些不好意思,不過這確實也是因為他平時不怎麽跟同行聯係,而且自從孫女被拐跑後,孫河也不來了。
馬陸有些低估了自己的知名度。
廚神大賽的含金量還是很高的,再加上他在大賽中的表現過於炸裂,一手插兜一手做飯可謂技驚四座。
使得他現在在圈子裏已經無人不知無人不曉,被認出來一點也不奇怪。
雙方在飯後還互換了聯係方式,又合了幾張影,四季春的老板才戀戀不舍的把馬陸和韓菲菲給送出門去,並且堅持不收飯錢。
馬陸隻好把後備箱的那條大鰱鱅送給對方當作是迴禮。
估摸著能有個十五六斤重,是一條青魚。
眾人已經茫然了,這小子到底是什麽來路,龍王的私生子嗎,龍宮專門派人在他的鉤子下麵等著給他送貨?
還是釣王歸來,裝成新手菜雞,在這兒扮豬吃虎,拿大家夥製造節目效果。
想到這裏一些人連忙開始環顧四周,但也沒找到什麽直播鏡頭。
而在馬陸身邊蹭釣點的那人更是快瘋掉了。
明明大家在一個地方釣魚,而且他才是更有經驗的那個,為什麽差距會這麽大?!
他死死的盯著馬陸的動作,想弄清楚他杠杆不落空的原因是什麽。
可看了半天他也沒看出有什麽稀奇的地方。
馬陸就是很隨意的把杆子拋出去,有時候還會讓魚線纏在一起,他坐那兒解線的時候另一邊就又有魚咬鉤了。
馬陸還很不高興,隻能罵罵咧咧的又把杆子拿起來,先把那條送上門的魚給提溜起來。
可以說這是小清河一眾釣友度過的最為魔幻的四十分鍾。
四十分鍾後馬陸收起魚竿。
穿涉水褲的大叔小心翼翼的問道,“怎,怎麽不釣了,大神?你才待了半個多小時。”
“累了。”馬陸揉著有些酸痛的手腕道,“我之前沒想到釣魚運動量這麽大的。”
“…………”
眾人聞言全都陷入到了沉默中。
確實,他們在這兒看著,這四十分鍾馬陸就沒閑著過,不是在拋杆,就是在收線,要麽就是在遛魚。
一刻不閑,確實很累。
隻能說海王小板凳的效果有點太好了,馬陸原計劃是一邊釣魚一邊刷論壇,放鬆一下。
結果後麵那些事根本沒時間做,釣個魚比上班還辛苦。
隻要餌一拋出去,後麵就得忙得團團轉,一點也感受不到垂釣的閑適與快樂。
馬陸看了眼腳邊幾個水桶,裏麵全是被他釣上來的魚,有鯉魚、鯽魚、黃辣丁、草魚,鯿魚、青魚……裝了滿滿當當4大桶。
但要說最大的,還是剛釣上來的那條鰱鱅,鐵哥幫忙稱了下,發現足足有二十一斤。
看得眾人全都目瞪口呆。
馬陸提溜著那條到他胸口的大魚,讓涉水褲大叔幫他拍了幾張照。
等馬陸拍完,那條鰱鱅立馬就又被其他人借走,拿去合影了。
這東西對釣魚佬的吸引力就跟4090對遊戲宅差不多。
哪怕不是自己釣上來的,但能摸摸,拍幾張照也是好的。
再說往朋友圈一發,隻要屏蔽了今天在場的幾人,這魚誰還敢說不是他們釣上來的!
等自己年紀大了,還能拿照片跟孫子孫女吹牛逼。
馬陸把漁具和凳子放上車,之後把除了那條鰱鱅外的其他魚全都分給了在場的眾人。
他有桌麵農場在手,自然也就看不上這些普通食材了,再加上之前涉水褲大叔等人在一旁也教了他不少釣魚的基礎知識和小技巧,馬陸就用這些魚當做謝禮。
他的這一舉動讓在場眾人再次沸騰了起來,他們今天基本都空軍了,一些人甚至在盤算著晚上去菜市場買兩條迴去,省的在家人麵前掛不住麵子。
這要能領到免費的當然更好不過了,而且這裏麵可是有好幾條大魚來著,能搞一條迴去,至少腰杆能挺直一個月。
眼見馬陸要走,不少人還戀戀不舍的湊上來詢問他什麽時候再來,卻被馬陸告知近期沒有這方麵的打算。
海王小板凳雖然好用,但卻剝奪了釣魚的樂趣。
魚群毫無節製的咬鉤將釣魚完全變成了一項體力活,馬陸感覺自己就像是在拉劃船機,還是四十分鍾不帶停的那種,釣下來隻覺得手臂酸痛。
算了,還是去玩點別的吧。
馬陸之後打電話給韓菲菲,問她要不要一起打台球。
得到後者的同意後,馬陸開車去學校接上她,不過看了眼時間,這會兒也快到飯點了。
總在自家餐廳吃飯也有點無聊,馬陸決定偶爾也出門打個野,於是就挑了家最近在美評網上很火的餐廳,打算嚐嚐看。
結果到了那裏才知道還要提前預約。
就在兩人準備離開的時候,沒想到餐廳的大堂經理居然迎了出來。
“兩位是嗎,裏麵請。”
“不是要預約的嗎?”韓菲菲問道。
“一般人來是要預約,但是馬老板不用。”大堂經理恭敬道。
“嗯,你認識我?”馬陸有些驚訝。
“瞧您說的,現在b市整個餐飲圈,誰還能人不認識您,您在廚神大賽上的表現太強了!給咱們中國廚師狠狠漲了一迴臉。”大堂經理豎起大拇指。
“我剛剛打電話給老板,老板他說務必要請您進來用餐,評鑒一下咱們餐廳的菜式,要是能再給點批評建議就更好了。”
“既然你們這麽堅持,那我們就進去嚐嚐看吧。”馬陸道。
“太好了。”大堂經理聞言大喜,當即在前麵帶路,將兩人領進一間雅間。
這頓飯吃了足足兩個半鍾頭,餐館把招牌菜都上了一遍,中間四季春的老板還趕過來親自作陪。
說起馬陸在廚神大賽上的表現,比當事人都激動,還說他最近一直在組織後廚一起研究馬陸在比賽中做過的幾道菜。
不是為了複刻偷學,隻是為了能從中學習到一點大師的皮毛。
馬陸臉皮這麽厚的人都被他吹的有些不好意思,不過這確實也是因為他平時不怎麽跟同行聯係,而且自從孫女被拐跑後,孫河也不來了。
馬陸有些低估了自己的知名度。
廚神大賽的含金量還是很高的,再加上他在大賽中的表現過於炸裂,一手插兜一手做飯可謂技驚四座。
使得他現在在圈子裏已經無人不知無人不曉,被認出來一點也不奇怪。
雙方在飯後還互換了聯係方式,又合了幾張影,四季春的老板才戀戀不舍的把馬陸和韓菲菲給送出門去,並且堅持不收飯錢。
馬陸隻好把後備箱的那條大鰱鱅送給對方當作是迴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