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氏請幾人都落了座,招唿著幾人不用客氣,“這忙慌慌的,也沒備什麽好菜,桂芳姐,石榴,春妮,你們可別嫌簡陋才是。”


    “德弟妹你這話說的,大家都不是外人,再說了,我看這菜做的可不差,這朱嫂子手藝還真行!”範氏笑接了話。


    石榴看著一桌的菜色也是直點頭,雖然因為時間緊,沒做什麽費功夫的大菜,可這桌菜也是費了心思的。


    魚清蒸了一道,另外還做了一道溜魚片,再有那芹菜炒肉絲炒得也是水靈靈的,一看功夫就老道……


    雖沒燉什麽雞湯之類的功夫湯,但卻也做了一道菘菜滑肉湯。


    再有那火腿煨冬筍,鮮得不行,以及綠油油的菜心炒口蘑和韭菜炒雞蛋—


    另外還有一道雞肉煨年糕—


    呂氏少不得要多介紹一下這雞肉,“我娘家廣陵縣那帶不熏臘肉,都是做鹹肉,同樣也是用鹽和醬油醃製了,不過隻用風幹就好,另外,也會把雞鴨這樣做了風存,你們嚐嚐,這鹹雞肉吃著怎麽樣?”


    他們大名府這一帶家家戶戶都盛行冬日裏要熏臘肉的,誰家殺了年豬,那肉都要割成一條條來醃製了吹幹,然後用樹枝來熏,那熏出來的臘肉,香得很,掛在廚房的梁上,那可是要吃一整年的。


    但除了大名府這一帶,其他地方,好像都挺少有熏臘肉的,一般要保存肉都是做成鹹肉的,並不像臘肉這般紅黑紅黑的,洗起來費勁得很。


    石榴前世裏倒吃過這種鹹雞肉,大學室友是江浙一帶的,他們那邊就興吃這種,收假迴來就曾帶了鹹雞肉給她們幾個室友吃過。


    比起新鮮的雞肉,她還是吃不慣這種鹹雞肉的,就跟她不怎麽愛吃臘肉一樣。


    還是新鮮的更好。


    不過當下她也十分捧場的夾了一塊鹹雞肉來嚐了,跟著範氏點頭道還可以。


    確實還可以,這味道,比前世她吃的更醇厚鹹香,特別是那裹了這鹹味煨得軟乎乎的年糕,那滋味,更是別提了。


    石榴就喜歡吃好吃的東西,朱婆子的手藝實在是不錯,幾道菜都很合石榴的口味,叫她一世時忘了實在做客,吃得可嗨了。


    呂氏暗暗瞧著,心裏卻是高興得很,她看石榴哪哪都好,這看她吃飯,竟也覺得賞心悅目得很,能吃是福,多吃些才好呢。


    再說了,石榴能敞開了吃,這也是表明沒把她當外人呢。


    呂氏心裏高興,看著石榴吃得香,難得的都比往常多吃了半碗飯。


    一頓飯下來,呂氏真是都巴不得往後能天天同石榴一起吃飯才好。


    跟吃飯香的人一起吃飯,再不香都覺得香得很呢。


    她也看出來了,朱婆子做的菜很合石榴口味,待過後她可要好好跟朱嫂子說說,讓她多折騰些菜色出來,迴頭等石榴進了門,好變著法的給她做。


    說來也是懺愧,她繡工好,這廚藝卻是勉勉強強,也就燉個甜湯什麽的還行。


    不知道石榴喜不喜歡喝甜湯……


    呂氏想留石榴他們再坐坐,她去燉些甜湯,等半下午了再喝甜湯。


    但飯罷坐了一盞茶的功夫,石榴就提出告辭了,呂氏也隻能遺憾作罷。


    想著往後多的是機會,她也就開懷了,起身親自送石榴他們出去。


    ……


    李家又要招工但這迴隻招會針線的消息一傳開,不出石榴預料,一大早的,村裏便來了不少人。


    好些都是跟著在羊工坊上工的同村人一道趕早來的。


    也有些離得遠的,陸陸續續的都在往下河村趕。


    石榴特意讓人開了清河作坊的門堂,請這些人都先到門堂裏避風,坐著歇歇腳,喝點熱薑湯暖暖身子。


    等時候差不多了,要來的人估摸著也都來了,石榴這才和範氏以及黃春妮一起往清河作坊去。


    門堂裏已經擠滿了人,婦人家坐在一起嘰嘰喳喳的,真是熱鬧得跟個菜市場似的。


    但一見石榴進來,便立馬都噤了聲,一個個瞪著大眼睛好奇的看石榴。


    都不用等人介紹,他們就都知道,這肯定就是那李家石榴了。


    看這年紀,再看周身的氣度就知道了。


    人群裏也有不少十來歲的姑娘家,看著石榴一身光鮮漂亮的衣裳,再看看自己身上因為今兒來招工穿上的自己最好的一身衣裳,都忍不住低下了頭,腳尖碰腳尖,一個個都暗想:這就是石榴姑娘啊,可真好看!


    石榴看著這擠得滿滿當當的人也是唬了一跳,沒想到會來了這麽多人,這麽多人都會針線啊?


    於是張口就問了。


    就有婦人道:“我不會做衣裳,隻會縫補衣裳,成嗎?”


    也有婦人道:“我在城裏繡莊接繡活做的,繡工還行的!”


    石榴便讓範氏出麵統籌,把這些人分一分,接過繡活做的人以及覺得自己繡工還不錯的人站一堆,其他人站一堆。


    如此不多時,堂裏就分站了兩波人,但顯然,前者這一堆人比後者少了一多半呢。


    會縫補衣裳簡單,可能做得了繡活的人,還是少之又少的,畢竟,沒那個條件,可學不來繡工。


    當下,石榴讓範氏和黃春妮去考較這些會繡工的人的繡藝,覺得合適的留下來,她則走向了另一堆人。


    充棉的隻要能將口子縫細致就行,但同樣的手腳要細,得有耐心才是,畢竟,那棉花塞不好,布偶可不成樣。


    一番考察問話下來,石榴也憑眼緣,最後挑出了四十個人來。


    範氏和黃春妮這邊也挑出了二十來個人,剩下沒挑中的也隻有十來個。


    被選中的人高興得跟什麽似的,剩下的沒被選中的則是失望不已,甚至還求上石榴了,讓她也招了他們吧。


    石榴隻表示現下暫時隻要這麽多,等往後再招人,一定先招他們,這才安撫住了這些人,又讓家裏婆子送來了蒸好的兩麵饃饃片給大家夥一人發了兩個,便讓他們先迴去了。


    剩下來的六十來個招上的人,石榴則給他們說了工錢待遇這些,針線活好做布偶樣子的人計件,工錢不等。


    而充棉的人,充好一個布偶分大小算,小的三文到八文一個,大的十五文到三十文一個,同樣不等,到時候按工計件每月按時結算工錢—


    眾人聽了,都是喜不自勝,又問啥時候上工。


    石榴便讓他們明兒一早正式上工,作坊就在對麵上河村來,明早在村口集合,自有人帶他們進去。


    然後也一人發了兩個饃饃路上吃,讓她們先迴家準備去。


    眾人招上了工,一個個的捧著饃饃迴家,一路都是笑不合嘴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村裏的福運嬌她生財有道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樹洞裏的秘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樹洞裏的秘密並收藏村裏的福運嬌她生財有道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