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8章 僧勸帝左右平衡術
大明:我隻想做一個小縣令啊 作者:手抽的雞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他娘的都是什麽東西?”
朱棣都被氣樂了,將手中的情報丟在地上。
紀綱跪在地上,大氣都不敢喘一口,生怕這一息陛下還笑嘻嘻,下一息就拿他紀綱mmp。
“查清楚謠言的來源了?”
“迴陛下,傳謠言的書生已被拿入詔獄,嚴刑拷問得知,他也是收了別人錢財做事。”
“收了誰的錢?”
“這....”
紀綱麵露難色:“臣追查到那人時,對方已服毒自盡。”
“哼,無用!”
朱棣沒有繼續出言指責,淡淡的問了一句:“方孝儒家眷可已歸案?”
“合方氏舉族,並學生、朋黨,共八百四十七人,全部歸案。”
“無一漏網?”
紀綱咬牙:“無一漏網!”
朱棣翻出手邊的名錄丟於地上:“將名錄上人等,合並問案。”
紀綱撿起一看,忍不住倒吸一口涼氣。
上麵是最近抓的那些為方孝儒求情的官員,及其家眷。
這些人的數量加起來,竟遠遠比方孝儒一族還要多。
“陛下,這些人也要...”
饒是紀綱鐵石心腸,也忍不住心中打突。
這要是都牽扯上,已經不亞於洪武年間任何一樁大案!
“心軟了?需要朕換個人做事?”
“不不!”
紀綱連連叩頭:“臣馬上就去辦!”
“去吧,做的漂亮點,別讓朕以為,朕的錦衣衛隻是一群無能軟弱之輩。”
“臣,遵旨。”
紀綱退去,朱棣斜睨一眼丟在地上的情報:“哼,此等謠言傳出,對誰最有利,便是誰做的,這還用查?”
一直默不作聲的姚廣孝,此時方才笑笑開口:“需要登報解釋一下嗎?”
“不用。”
朱棣冷笑:“朕還犯不著為一些民間流言大動幹戈。”
姚廣孝笑笑:“想必陛下心中已有溝壑,倒是貧僧著急了。”
朱棣坐迴暖床,脫了鞋倚在被上,抱著黃枕暖手:
“諳厄利亞的洋鬼子,這次來絕不是表麵看起來那麽簡單,一定在密謀著什麽。”
“是啊。”
姚廣孝也有些想不通:“按番子的習性,若是真具備強攻的火力,又何必來和談多此一舉?”
“不錯。”
朱棣點頭:“既然和談,就表示他們現在一定外強中幹,那他們和談的目的就昭然若揭了。”
兩人對視一眼,心中明亮,異口同聲道:“他們在拖!”
可是,拖什麽?為什麽拖?又在等什麽?
拖下去,對他們又有什麽好處?
姚廣孝默坐蒲團,忽然說道:“蘇大人曾說過,敵人想要的,我們決不能給!敵人不想做的,我們就堅決要做!”
“不錯!”
朱棣眼神冰冷:“敵進我退,敵退我便進!”
“朕不知洋鬼子在籌謀什麽,但朕清楚,此刻必是敵疲虛之時。”
“而敵疲,便是我打之良機!”
想明白這一點,朱棣心中頓時輕鬆許多,臉上掛著微笑:“謹弟到哪裏了?”
“不知道啊。”
姚廣孝無奈搖頭:“蘇大人迴信隻說知道了,也沒說迴不迴來,什麽時候迴來。”
“這家夥...”
想想蘇謹的行事風格,就連朱棣都忍不住苦笑。
說到這裏,姚廣孝想了想,還是忍不住勸道:
“陛下,非貧僧嫉賢妒能,但有些話貧僧思來想去,還是要說。”
“你我相交莫逆,有何不可直言?但講無妨,朕絕不會怪罪。”
“是。”
姚廣孝梳理了一下語言,再瞧瞧朱棣的神色,終於緩緩開口:
“陛下,朝堂之上多有腹誹,言您對蘇大人未免太過...寵溺。”
“寵溺?”
朱棣冷笑:“是說朕放縱謹弟吧?大師直言無妨。”
“好,既如此,貧僧便說了。”
“陛下,貧僧也以為,您對蘇大人確實有些太過寬縱,這樣既削君威,對蘇大人也未必是好事。”
“這些日子您也看出來了,這些大臣所作所為,均是衝著蘇大人去的。”
“若陛下做不到平衡朝堂,很多蘇大人想做的事,恐怕旨意到了下麵,也很難執行下去。”
聞言,朱棣麵色露出不悅:“嫉賢妒能!”
“謹弟能做的那些事,他們哪一個做的了?”
“但凡他們有謹弟三份本事,朕也會不吝提拔於他!”
“可這些所謂能臣,在朕看來就是一群酒囊飯袋!”
“文不能提筆安天下,武不能上馬定乾坤!”
“每日隻會狺狺吠吠,相互傾軋罷了!”
對朱棣的話,姚廣孝有些不以為然,但還是耐著性子勸道:
“陛下,倒也不能一杆子將一船人都打翻,這些大臣中,還是有很多能臣的,隻是沒有機會罷了。”
“哼,你的意思是朕是昏君,不給他們機會了?”
“貧僧不敢。”
姚廣孝倒也沒多慌張,隻是笑笑:“但陛下,您不得不承認,如今上至朝廷,下至州府,許多要職確實被蘇大人的學生把持。”
“就說這中書舍人一職吧,您的心思實在是太好猜了。”
朱棣愕然。
中書舍人陳顯,就是他培養的下一代重臣。
朱棣現在已經有心思重整六部,建設內閣,而陳顯就是其中傾力培養的一員。
當然,他最想要的還是把蘇謹留下,哪怕許他丞相之位。
隻要他點頭。
隻可惜,他心裏清楚,蘇謹誌不在此,總有一日會走的。
但蘇謹想走,不代表他的學生都想走吧?
這段時日他算看出來了,蘇謹這些學生,雖然沒有他們老師那樣的通天徹地之能。
但一個個單獨拎出來,也是不二的治世之臣,所欠缺的不過隻是經驗而已。
假以時日,這些人將是自己的左膀右臂。
但有一個前提,就是自己能留得住他們。
這也是朱棣這些時日,不惜給他們放權、重用、培養的緣故。
十九學子,總能留下來那麽幾個吧?
嗯,那個童福山就算了,性子太過憊懶,本事不大,毛病倒和他先生一毛一樣...
“陛下,陛下?”
看著朱棣嘴角噙著謔笑,姚廣孝也不知道他在想什麽,忍不住開口。
“哦,大師,你繼續說。”
姚廣孝笑笑:“陛下,貧僧不是說要您針對蘇大人,而是作為皇帝,也應適當擇用平衡之術。”
“朕明白了。”
有些話不用點透。
姚廣孝的意思無非是說,適當給那些人放一些實權。
拿到他們想要的,自然能少給蘇謹和自己添點堵。
最重要的,也能在朝中適當抑製蘇謹的勢力,以免出現第二個胡惟庸。
揉了揉眉頭,朱棣歎口氣:“這些事,等解決了眼下的麻煩再說吧。”
“是,陛下心中自有定奪,今日這番話,是貧僧僭越了。”
“話怎麽能這麽說呢?你我相較於心,既是君臣,更是知交,朕又怎會怪你?”
還想說些什麽,忽聞侍衛傳報,宮外登聞鼓被敲響。
朱棣都被氣樂了,將手中的情報丟在地上。
紀綱跪在地上,大氣都不敢喘一口,生怕這一息陛下還笑嘻嘻,下一息就拿他紀綱mmp。
“查清楚謠言的來源了?”
“迴陛下,傳謠言的書生已被拿入詔獄,嚴刑拷問得知,他也是收了別人錢財做事。”
“收了誰的錢?”
“這....”
紀綱麵露難色:“臣追查到那人時,對方已服毒自盡。”
“哼,無用!”
朱棣沒有繼續出言指責,淡淡的問了一句:“方孝儒家眷可已歸案?”
“合方氏舉族,並學生、朋黨,共八百四十七人,全部歸案。”
“無一漏網?”
紀綱咬牙:“無一漏網!”
朱棣翻出手邊的名錄丟於地上:“將名錄上人等,合並問案。”
紀綱撿起一看,忍不住倒吸一口涼氣。
上麵是最近抓的那些為方孝儒求情的官員,及其家眷。
這些人的數量加起來,竟遠遠比方孝儒一族還要多。
“陛下,這些人也要...”
饒是紀綱鐵石心腸,也忍不住心中打突。
這要是都牽扯上,已經不亞於洪武年間任何一樁大案!
“心軟了?需要朕換個人做事?”
“不不!”
紀綱連連叩頭:“臣馬上就去辦!”
“去吧,做的漂亮點,別讓朕以為,朕的錦衣衛隻是一群無能軟弱之輩。”
“臣,遵旨。”
紀綱退去,朱棣斜睨一眼丟在地上的情報:“哼,此等謠言傳出,對誰最有利,便是誰做的,這還用查?”
一直默不作聲的姚廣孝,此時方才笑笑開口:“需要登報解釋一下嗎?”
“不用。”
朱棣冷笑:“朕還犯不著為一些民間流言大動幹戈。”
姚廣孝笑笑:“想必陛下心中已有溝壑,倒是貧僧著急了。”
朱棣坐迴暖床,脫了鞋倚在被上,抱著黃枕暖手:
“諳厄利亞的洋鬼子,這次來絕不是表麵看起來那麽簡單,一定在密謀著什麽。”
“是啊。”
姚廣孝也有些想不通:“按番子的習性,若是真具備強攻的火力,又何必來和談多此一舉?”
“不錯。”
朱棣點頭:“既然和談,就表示他們現在一定外強中幹,那他們和談的目的就昭然若揭了。”
兩人對視一眼,心中明亮,異口同聲道:“他們在拖!”
可是,拖什麽?為什麽拖?又在等什麽?
拖下去,對他們又有什麽好處?
姚廣孝默坐蒲團,忽然說道:“蘇大人曾說過,敵人想要的,我們決不能給!敵人不想做的,我們就堅決要做!”
“不錯!”
朱棣眼神冰冷:“敵進我退,敵退我便進!”
“朕不知洋鬼子在籌謀什麽,但朕清楚,此刻必是敵疲虛之時。”
“而敵疲,便是我打之良機!”
想明白這一點,朱棣心中頓時輕鬆許多,臉上掛著微笑:“謹弟到哪裏了?”
“不知道啊。”
姚廣孝無奈搖頭:“蘇大人迴信隻說知道了,也沒說迴不迴來,什麽時候迴來。”
“這家夥...”
想想蘇謹的行事風格,就連朱棣都忍不住苦笑。
說到這裏,姚廣孝想了想,還是忍不住勸道:
“陛下,非貧僧嫉賢妒能,但有些話貧僧思來想去,還是要說。”
“你我相交莫逆,有何不可直言?但講無妨,朕絕不會怪罪。”
“是。”
姚廣孝梳理了一下語言,再瞧瞧朱棣的神色,終於緩緩開口:
“陛下,朝堂之上多有腹誹,言您對蘇大人未免太過...寵溺。”
“寵溺?”
朱棣冷笑:“是說朕放縱謹弟吧?大師直言無妨。”
“好,既如此,貧僧便說了。”
“陛下,貧僧也以為,您對蘇大人確實有些太過寬縱,這樣既削君威,對蘇大人也未必是好事。”
“這些日子您也看出來了,這些大臣所作所為,均是衝著蘇大人去的。”
“若陛下做不到平衡朝堂,很多蘇大人想做的事,恐怕旨意到了下麵,也很難執行下去。”
聞言,朱棣麵色露出不悅:“嫉賢妒能!”
“謹弟能做的那些事,他們哪一個做的了?”
“但凡他們有謹弟三份本事,朕也會不吝提拔於他!”
“可這些所謂能臣,在朕看來就是一群酒囊飯袋!”
“文不能提筆安天下,武不能上馬定乾坤!”
“每日隻會狺狺吠吠,相互傾軋罷了!”
對朱棣的話,姚廣孝有些不以為然,但還是耐著性子勸道:
“陛下,倒也不能一杆子將一船人都打翻,這些大臣中,還是有很多能臣的,隻是沒有機會罷了。”
“哼,你的意思是朕是昏君,不給他們機會了?”
“貧僧不敢。”
姚廣孝倒也沒多慌張,隻是笑笑:“但陛下,您不得不承認,如今上至朝廷,下至州府,許多要職確實被蘇大人的學生把持。”
“就說這中書舍人一職吧,您的心思實在是太好猜了。”
朱棣愕然。
中書舍人陳顯,就是他培養的下一代重臣。
朱棣現在已經有心思重整六部,建設內閣,而陳顯就是其中傾力培養的一員。
當然,他最想要的還是把蘇謹留下,哪怕許他丞相之位。
隻要他點頭。
隻可惜,他心裏清楚,蘇謹誌不在此,總有一日會走的。
但蘇謹想走,不代表他的學生都想走吧?
這段時日他算看出來了,蘇謹這些學生,雖然沒有他們老師那樣的通天徹地之能。
但一個個單獨拎出來,也是不二的治世之臣,所欠缺的不過隻是經驗而已。
假以時日,這些人將是自己的左膀右臂。
但有一個前提,就是自己能留得住他們。
這也是朱棣這些時日,不惜給他們放權、重用、培養的緣故。
十九學子,總能留下來那麽幾個吧?
嗯,那個童福山就算了,性子太過憊懶,本事不大,毛病倒和他先生一毛一樣...
“陛下,陛下?”
看著朱棣嘴角噙著謔笑,姚廣孝也不知道他在想什麽,忍不住開口。
“哦,大師,你繼續說。”
姚廣孝笑笑:“陛下,貧僧不是說要您針對蘇大人,而是作為皇帝,也應適當擇用平衡之術。”
“朕明白了。”
有些話不用點透。
姚廣孝的意思無非是說,適當給那些人放一些實權。
拿到他們想要的,自然能少給蘇謹和自己添點堵。
最重要的,也能在朝中適當抑製蘇謹的勢力,以免出現第二個胡惟庸。
揉了揉眉頭,朱棣歎口氣:“這些事,等解決了眼下的麻煩再說吧。”
“是,陛下心中自有定奪,今日這番話,是貧僧僭越了。”
“話怎麽能這麽說呢?你我相較於心,既是君臣,更是知交,朕又怎會怪你?”
還想說些什麽,忽聞侍衛傳報,宮外登聞鼓被敲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