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88章 朱允炆點將
大明:我隻想做一個小縣令啊 作者:手抽的雞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我皇考太祖高皇帝,當元末亂離,群雄角逐,披冒霜露,櫛沐風雨,攻城野戰,親赴矢石,身被創痍,勤勞艱難,危苦甚矣,然後平定天下....”
“...今奸臣欲絕滅宗室,惟恐不速。我皇考子孫,須幾何時,已皆蕩盡。
我奉藩守分,自信無虞。不意奸臣日夜不忘於懷,彀滿以待,遂造顯禍,起兵見圍....”
“...萬一必欲見屠,兵連禍結,無時而已。一旦有如吳廣、陳勝之竊發,則皇考艱難之業,不可複保矣。
敷露衷情,不勝懇悃之至。苟固執不迴,墮群邪之計,安危之機,實係於茲。”
(——節自靖難檄文)
朱允炆將手中的《靖難檄文》狠狠撕碎,對著朝堂上的群臣怒喊:
“反了!反了!立即給朕出兵,剿滅反賊,擒逆賊燕王朱棣迴京問罪!”
翟善麵色沉重。
當初朱棣裝病的時候,他就壓根沒信過。
作為從洪武朝能活下來的老人,對這些皇子怎麽可能不了解?
尤其是這個老四朱棣,作戰詭譎,從小鬼點子就多,豈能說瘋就瘋?
別說是死了個與他素來不和的秦王,就算老婆孩子死絕了,他都不會瘋。
當初他也曾上書建言,削藩需緩緩圖之,萬不可一蹴而就。
即便要削,也一定要從最大的幾個開始動刀,務求一鼓而下。
然而建文帝卻聽信黃子澄那書呆子的讒言,先對弱了吧唧的幾個王爺下了手。
那朱棣是傻的?收到風怎麽可能不警惕?
成,你削就削吧,怎麽朱棣一病你反而收手?
翟善太清楚朱允炆內心的想法了,不就是不想擔上‘皇親病重,帝趁機除之’的惡名嗎?
真是當了裱子還想立牌坊啊...
隻可惜,對於削藩一事自己壓根插不上手。
擁立新帝登基,自己功勞甚巨,黨羽甚眾。
但陛下即位以後,似乎刻意開始培養以方孝儒為首的另一撥官員,來與自己抗衡。
無奈的搖搖頭,翟善心知現在不是內鬥的時候,上前一步道:
“陛下勿憂,臣以為燕王作亂此患易解。”
“翟愛卿快講!”
“陛下,現在北平雖失,但隻是一座孤城而已,不成氣候。
陛下應立即下旨,令晉王迅速節製九邊軍馬,派兵對北平形成包夾之勢,禍患自消。”
朱允炆點點頭,旋即又搖搖頭。
他現在信不過朱棡,準確的說,他信不過任何一個藩王。
“翟大人,朕來問你,倘若這些藩王均被燕王蠱惑,甚至裹挾呢?”
“這...”
翟善忽然想起來,這新帝對這些皇叔可不咋地,幾乎個個都被他削過兵權。
就算不和朱棣一起造反,來個坐山觀虎鬥,這戰事也不知得打到哪年去。
齊泰上前一步:“陛下,臣以為當派朝中老將率大軍北伐,一鼓而下!”
“卿有何人選?”
齊泰自信笑道:“此人既要能打,還要忠心,臣以為長興侯耿炳文乃最佳人選。”
“耿炳文?”
耿炳文是耿君用之子,也是跟著先帝打江山的老人,戰功彪炳。
可自從當年,與蘇謹因駙馬江都一事鬧掰後,就跑到了陝西平叛,不再過問朝中政事,跟養老似的。
等等,蘇謹!
朱允炆的嘴角翹起,對啊,這耿炳文自然是最佳人選啊。
雖然他也與朱棣有舊,但朱棣和蘇謹關係好,據說還拜了把子,這事現在誰不知道?
想想這四叔居然還給蘇謹漲了一輩,搖身一變成了自己叔叔,就一陣陣的犯惡心。
不過正好,正因為多了這層關係,耿炳文可不會給朱棣好臉色看。
朱棣起兵的背後,怎麽可能沒有蘇謹支持?
若是讓耿炳文知道了,更得玩命的打朱棣!
“陳六安,派人去宣長興侯進京,朕有要事與他商議。”
“奴婢遵旨。”
“齊大人,你繼續說。”
“是。”
齊泰繼續說道:“臣以為晉王節製之策要用,同時朝廷也要以雷霆萬鈞之勢,鎮壓燕王謀反!”
“如此,一來可以盡快結束戰爭,以免戰事遷延,禍及百姓,二來也可警告其他意圖不軌的藩王,燕王就是他們的下場!”
“好,說說你具體的方策。”
“晉王節製九邊圍剿北平,長興侯率軍進澤州,借道山西直攻北平西,
同時再出一路大軍,由河間府直插北平,與長興侯合圍北平,如此,大事三月可定矣!”
“這仗咱們既然要打,那就要打出聲勢,震懾天下宵小!”
“好!”
朱允炆細細思量之後,轉頭看向翟善:“翟愛卿以為如何?可有人選推薦?”
翟善一愣,旋即明白這是陛下準備‘分功’。
燕王朱棣說破大天也不過數千兵馬,朝廷幾十萬大軍撲過去,還不立即飛灰湮滅?
在絕對的武力麵前,什麽計策都是扯淡。
陛下之所以得知朱棣謀反後氣急敗壞,更多的原因是覺得失了麵子,而不是擔心。
現在齊泰推薦耿炳文為西路大帥,那東路自然就要照顧照顧自己,
看來這麽大的軍功,陛下也不願齊泰一家獨享啊。
翟善心領神會:“陛下,臣以為齊大人此策萬全,沒什麽好補充的,不過東路大帥的人選,臣倒是有一個。”
“說說看。”
“左軍都督同知,曹國公李文忠之子,李景隆。”
“嗯...”
朱允炆指節在龍椅上不停敲擊,默默思量。
李景隆此人他倒是信得過,是皇爺爺的外甥李文忠的兒子,說來也算皇親。
不過他這個皇親一向低調,和武勳、文官之間的關係都還算好,談不上傾向誰。
自己即位後,李景隆很少在朝中露麵,大部分時間不是在府裏,就是在營中練兵。
“李景隆嗎...嗯,可以,就他了。”
“陳六安,宣李景隆迴京受命。”
“奴婢遵旨。”
他之所以敢用李景隆,是因為他已經襲爵曹國公。
背叛朝廷投奔朱棣,對李景隆來說沒有任何好處。
就算朱棣當了皇帝,難道還能給他封個一字並肩王不成?
最多也還是個國公罷了。
既然都是國公,那他有病才會背叛自己,轉而去幫實力低微的朱棣。
“王純州,朕命你即日準備平叛大軍糧草。”
“臣遵旨!”
“齊泰,兵部準備好甲胄和武器,此戰務必一舉而下!”
“臣遵旨!”
“既如此,五日之後,大軍立即北伐!”
“臣等遵旨!”
“...今奸臣欲絕滅宗室,惟恐不速。我皇考子孫,須幾何時,已皆蕩盡。
我奉藩守分,自信無虞。不意奸臣日夜不忘於懷,彀滿以待,遂造顯禍,起兵見圍....”
“...萬一必欲見屠,兵連禍結,無時而已。一旦有如吳廣、陳勝之竊發,則皇考艱難之業,不可複保矣。
敷露衷情,不勝懇悃之至。苟固執不迴,墮群邪之計,安危之機,實係於茲。”
(——節自靖難檄文)
朱允炆將手中的《靖難檄文》狠狠撕碎,對著朝堂上的群臣怒喊:
“反了!反了!立即給朕出兵,剿滅反賊,擒逆賊燕王朱棣迴京問罪!”
翟善麵色沉重。
當初朱棣裝病的時候,他就壓根沒信過。
作為從洪武朝能活下來的老人,對這些皇子怎麽可能不了解?
尤其是這個老四朱棣,作戰詭譎,從小鬼點子就多,豈能說瘋就瘋?
別說是死了個與他素來不和的秦王,就算老婆孩子死絕了,他都不會瘋。
當初他也曾上書建言,削藩需緩緩圖之,萬不可一蹴而就。
即便要削,也一定要從最大的幾個開始動刀,務求一鼓而下。
然而建文帝卻聽信黃子澄那書呆子的讒言,先對弱了吧唧的幾個王爺下了手。
那朱棣是傻的?收到風怎麽可能不警惕?
成,你削就削吧,怎麽朱棣一病你反而收手?
翟善太清楚朱允炆內心的想法了,不就是不想擔上‘皇親病重,帝趁機除之’的惡名嗎?
真是當了裱子還想立牌坊啊...
隻可惜,對於削藩一事自己壓根插不上手。
擁立新帝登基,自己功勞甚巨,黨羽甚眾。
但陛下即位以後,似乎刻意開始培養以方孝儒為首的另一撥官員,來與自己抗衡。
無奈的搖搖頭,翟善心知現在不是內鬥的時候,上前一步道:
“陛下勿憂,臣以為燕王作亂此患易解。”
“翟愛卿快講!”
“陛下,現在北平雖失,但隻是一座孤城而已,不成氣候。
陛下應立即下旨,令晉王迅速節製九邊軍馬,派兵對北平形成包夾之勢,禍患自消。”
朱允炆點點頭,旋即又搖搖頭。
他現在信不過朱棡,準確的說,他信不過任何一個藩王。
“翟大人,朕來問你,倘若這些藩王均被燕王蠱惑,甚至裹挾呢?”
“這...”
翟善忽然想起來,這新帝對這些皇叔可不咋地,幾乎個個都被他削過兵權。
就算不和朱棣一起造反,來個坐山觀虎鬥,這戰事也不知得打到哪年去。
齊泰上前一步:“陛下,臣以為當派朝中老將率大軍北伐,一鼓而下!”
“卿有何人選?”
齊泰自信笑道:“此人既要能打,還要忠心,臣以為長興侯耿炳文乃最佳人選。”
“耿炳文?”
耿炳文是耿君用之子,也是跟著先帝打江山的老人,戰功彪炳。
可自從當年,與蘇謹因駙馬江都一事鬧掰後,就跑到了陝西平叛,不再過問朝中政事,跟養老似的。
等等,蘇謹!
朱允炆的嘴角翹起,對啊,這耿炳文自然是最佳人選啊。
雖然他也與朱棣有舊,但朱棣和蘇謹關係好,據說還拜了把子,這事現在誰不知道?
想想這四叔居然還給蘇謹漲了一輩,搖身一變成了自己叔叔,就一陣陣的犯惡心。
不過正好,正因為多了這層關係,耿炳文可不會給朱棣好臉色看。
朱棣起兵的背後,怎麽可能沒有蘇謹支持?
若是讓耿炳文知道了,更得玩命的打朱棣!
“陳六安,派人去宣長興侯進京,朕有要事與他商議。”
“奴婢遵旨。”
“齊大人,你繼續說。”
“是。”
齊泰繼續說道:“臣以為晉王節製之策要用,同時朝廷也要以雷霆萬鈞之勢,鎮壓燕王謀反!”
“如此,一來可以盡快結束戰爭,以免戰事遷延,禍及百姓,二來也可警告其他意圖不軌的藩王,燕王就是他們的下場!”
“好,說說你具體的方策。”
“晉王節製九邊圍剿北平,長興侯率軍進澤州,借道山西直攻北平西,
同時再出一路大軍,由河間府直插北平,與長興侯合圍北平,如此,大事三月可定矣!”
“這仗咱們既然要打,那就要打出聲勢,震懾天下宵小!”
“好!”
朱允炆細細思量之後,轉頭看向翟善:“翟愛卿以為如何?可有人選推薦?”
翟善一愣,旋即明白這是陛下準備‘分功’。
燕王朱棣說破大天也不過數千兵馬,朝廷幾十萬大軍撲過去,還不立即飛灰湮滅?
在絕對的武力麵前,什麽計策都是扯淡。
陛下之所以得知朱棣謀反後氣急敗壞,更多的原因是覺得失了麵子,而不是擔心。
現在齊泰推薦耿炳文為西路大帥,那東路自然就要照顧照顧自己,
看來這麽大的軍功,陛下也不願齊泰一家獨享啊。
翟善心領神會:“陛下,臣以為齊大人此策萬全,沒什麽好補充的,不過東路大帥的人選,臣倒是有一個。”
“說說看。”
“左軍都督同知,曹國公李文忠之子,李景隆。”
“嗯...”
朱允炆指節在龍椅上不停敲擊,默默思量。
李景隆此人他倒是信得過,是皇爺爺的外甥李文忠的兒子,說來也算皇親。
不過他這個皇親一向低調,和武勳、文官之間的關係都還算好,談不上傾向誰。
自己即位後,李景隆很少在朝中露麵,大部分時間不是在府裏,就是在營中練兵。
“李景隆嗎...嗯,可以,就他了。”
“陳六安,宣李景隆迴京受命。”
“奴婢遵旨。”
他之所以敢用李景隆,是因為他已經襲爵曹國公。
背叛朝廷投奔朱棣,對李景隆來說沒有任何好處。
就算朱棣當了皇帝,難道還能給他封個一字並肩王不成?
最多也還是個國公罷了。
既然都是國公,那他有病才會背叛自己,轉而去幫實力低微的朱棣。
“王純州,朕命你即日準備平叛大軍糧草。”
“臣遵旨!”
“齊泰,兵部準備好甲胄和武器,此戰務必一舉而下!”
“臣遵旨!”
“既如此,五日之後,大軍立即北伐!”
“臣等遵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