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76章 陪孤見證這奇跡發生的時刻
大明:我隻想做一個小縣令啊 作者:手抽的雞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十日之後,太原府大南門外。
朱棡身邊隻帶著百餘護衛,然後就是轄下各縣、鄉的裏正。
他辦土豆宴的事,直接跳過了所有縣衙,沒有讓他們摻和。
對此無論是太原府,還是下麵各縣的縣令都頗有微詞。
尤其是朱棡推廣所謂新糧種一事,幾乎都當做熱鬧來看。
說的那麽玄乎,畝產八百到一千斤的玉米?還有三千斤的土豆?
尤其是那番薯,能產三千到五千斤?
簡直滑天下之大稽嘛!
要真有這種糧食,這天下還有餓死的人嗎?
“這晉王爺怕不是得了失心瘋了,這是想立地成聖?”
太穀縣令陳亞冷笑。
他並不算是什麽壞人。
他是洪武三年的舉人,候缺補的太穀縣縣令。
太穀縣雖是個窮縣,但陳亞上任之後也算一心為民,做出了不少政績。
他也想帶著百姓脫離窮苦日子,但人嘛,總是很難接受自己認知以外的事情。
自從聽說晉王在搞什麽新糧種的種植,居然還用昂貴的琉璃,在太穀縣的皇莊內搭出了個什麽大棚,說能在冬日種出菜來的時候。
他就覺得晉王一定是瘋了。
尤其是今天,更是帶著數百人浩浩蕩蕩的跑來太穀皇莊,要看新糧食收獲。
我的親親王爺喲,現在可是寒冬封天,地都凍的硬邦邦的,能種出菜來?
那和地裏能種出金子來有什麽區別?
其他縣令聽到這種事,唯恐避之不及。
他晉王爺丟人,自己可不想陪著。
萬一將來史官在縣誌上記上這麽一筆:
“建文二年元月,晉王與x縣縣令,於冬日之地欲取菜而食,遭縣民嘲諷……”
娘耶,到時候可真是要出個大名,遺臭萬年了。
但陳亞卻又不得不來。
晉王來了太穀縣,他身為縣令能不去出城迎接,並一路隨行?
陳亞歎口氣,連辭官的心都有了。
看著遠處浩浩蕩蕩走來的一群人,陳亞強撐笑臉迎了上去:“臣,太穀縣令陳亞,見過晉王!”
朱棡笑著點點頭:“陳亞,孤知道你,這些年你在任上做的不錯,今日‘土豆宴’之後,許是你還能官升三級。”
“臣謝王爺吉言。”
然而陳亞的臉上卻看不到絲毫喜色,唯有滿滿的苦澀。
看陳亞的臉色,朱棡就知道他心裏想什麽。
不過也無所謂了,這些日子他被人笑的還少嗎?
民間甚至都傳出他‘土豆王爺’的外號。
但與能獲得的好處相比,他叫這土豆王爺又如何?
說不定千年之後,還是一樁美談。
“既然來了,就跟著一起去看看吧。”
“是,臣遵旨。”
皇莊並不在縣裏,而是在離縣城十多裏外的一處莊子。
等到了皇莊已經快要正午,隱隱能看到整個莊子後麵透著反光。
陳亞大奇:“王爺,那是何物?”
朱棡瞥他一眼:“陳縣令啊,皇莊雖不歸你管,那任下的事,還是要多操一些心的。”
“是,是,王爺教訓的是,臣銘記於心。”
“前些日子不是剛下了一場大雪嗎?這是剛剛清理了琉璃棚頂的積雪後,反射的陽光。”
陳亞愕然看著遠處如海般的反光,目瞪口呆。
雖然早聞晉王敗家,拿琉璃給菜當屋頂,但沒想到居然這麽大手筆!
這得...多少銀子啊。
但朱棡心裏清楚,這些琉璃頂子壓根沒花多少錢。
蘇謹那小子產琉璃如甩籽,雖然成本並不算低,但比起琉璃的市價,可謂是九牛一毛。
甚至這批琉璃的運費都比成本高。
劉德全這時走了過來,在朱棡耳邊低語:“爺,皇莊管事在前麵候著呢。”
“嗯,喊他過來。”
沒過一會,皇莊管事王德發小跑著過來。
王德發的血統半蒙半漢,是徐達北征帶迴來的俘虜後人。
他爺爺命好,沒被一刀切了丁丁送進宮裏當太監,留在皇莊做事,才有了他。
“奴婢見過王爺。”
“嗯,新糧怎麽樣了?”
陳亞和不少離得近的裏正聞言,一個個趕緊豎起耳朵。
他們心裏難免有些狐疑,難道這冬日裏,還真能種出糧食來不成?
“迴王爺的話,自從新糧種下,奴婢就一直住在棚子裏,
直到昨日知曉王爺要來,奴婢親自去地裏驗過,土豆和紅薯都已經成熟,可以收獲。”
“好!”
朱棡很高興:“引路!”
“是,王爺請隨奴婢來。”
王德發前麵帶路,很快就到了一個棚子前麵。
走到近前,陳亞再一次被震驚到。
棚子的四麵都壘砌著紅磚,而一丈多高的頂子上,赫然琉璃滿布。
透過琉璃,暖洋洋的日光灑在了棚內的土地上。
整個棚內仿佛與外麵是兩個世界,溫暖和煦。
陳亞忽然驚覺不對。
即便日頭再暖,屋內也不可能猶如春日啊?
等等!
“王爺,恕臣多嘴,這棚內難道燒著火龍?”
朱棡不答,看向王德發:“你是管事,不如你來說說吧。”
“是,王爺。”
王德發笑吟吟的看著陳亞:“陳大人,這些大棚裏確實被地龍覆蓋,在冬日最冷的時節,也能控製到合適作物生長的溫度,此乃王爺之妙策!”
朱棡笑而不答。
這辦法自然是蘇謹想出來的。
他雖不想貪蘇謹之功,但現在卻不能說出蘇謹,畢竟他現在可是名義上的‘欽犯’。
然而一邊的裏正們,此時壓根顧不上在意什麽琉璃、火龍。
看著棚內綠油油的秧苗,一個個眼睛都綠了,急的官話都不會說了,方言都蹦出來了。
“在四塊森了?(這是啥了?)”
“外四(那是)...莊稼?”
“快不要撇扳機了,在幾家能中哈莊稼(快不要吹牛了,這季節能種出莊稼)?”
“誒吧信,能不能冒冒了(我不信,能不能看看)?”
嘈雜的聲音越來越大,嘰嘰呱呱的好不熱鬧。
鄉人們從最開始的震驚,慢慢開始對這片莊稼充滿好奇。
饒是朱棡在太原府生活了這麽多年,聽著這些鄉間俚語也頗為頭疼。
他大手一揮,聲如洪鍾:“好,既然諸位都如此好奇,不如就陪著孤一起,來見證這奇跡發生的時刻!”
朱棡身邊隻帶著百餘護衛,然後就是轄下各縣、鄉的裏正。
他辦土豆宴的事,直接跳過了所有縣衙,沒有讓他們摻和。
對此無論是太原府,還是下麵各縣的縣令都頗有微詞。
尤其是朱棡推廣所謂新糧種一事,幾乎都當做熱鬧來看。
說的那麽玄乎,畝產八百到一千斤的玉米?還有三千斤的土豆?
尤其是那番薯,能產三千到五千斤?
簡直滑天下之大稽嘛!
要真有這種糧食,這天下還有餓死的人嗎?
“這晉王爺怕不是得了失心瘋了,這是想立地成聖?”
太穀縣令陳亞冷笑。
他並不算是什麽壞人。
他是洪武三年的舉人,候缺補的太穀縣縣令。
太穀縣雖是個窮縣,但陳亞上任之後也算一心為民,做出了不少政績。
他也想帶著百姓脫離窮苦日子,但人嘛,總是很難接受自己認知以外的事情。
自從聽說晉王在搞什麽新糧種的種植,居然還用昂貴的琉璃,在太穀縣的皇莊內搭出了個什麽大棚,說能在冬日種出菜來的時候。
他就覺得晉王一定是瘋了。
尤其是今天,更是帶著數百人浩浩蕩蕩的跑來太穀皇莊,要看新糧食收獲。
我的親親王爺喲,現在可是寒冬封天,地都凍的硬邦邦的,能種出菜來?
那和地裏能種出金子來有什麽區別?
其他縣令聽到這種事,唯恐避之不及。
他晉王爺丟人,自己可不想陪著。
萬一將來史官在縣誌上記上這麽一筆:
“建文二年元月,晉王與x縣縣令,於冬日之地欲取菜而食,遭縣民嘲諷……”
娘耶,到時候可真是要出個大名,遺臭萬年了。
但陳亞卻又不得不來。
晉王來了太穀縣,他身為縣令能不去出城迎接,並一路隨行?
陳亞歎口氣,連辭官的心都有了。
看著遠處浩浩蕩蕩走來的一群人,陳亞強撐笑臉迎了上去:“臣,太穀縣令陳亞,見過晉王!”
朱棡笑著點點頭:“陳亞,孤知道你,這些年你在任上做的不錯,今日‘土豆宴’之後,許是你還能官升三級。”
“臣謝王爺吉言。”
然而陳亞的臉上卻看不到絲毫喜色,唯有滿滿的苦澀。
看陳亞的臉色,朱棡就知道他心裏想什麽。
不過也無所謂了,這些日子他被人笑的還少嗎?
民間甚至都傳出他‘土豆王爺’的外號。
但與能獲得的好處相比,他叫這土豆王爺又如何?
說不定千年之後,還是一樁美談。
“既然來了,就跟著一起去看看吧。”
“是,臣遵旨。”
皇莊並不在縣裏,而是在離縣城十多裏外的一處莊子。
等到了皇莊已經快要正午,隱隱能看到整個莊子後麵透著反光。
陳亞大奇:“王爺,那是何物?”
朱棡瞥他一眼:“陳縣令啊,皇莊雖不歸你管,那任下的事,還是要多操一些心的。”
“是,是,王爺教訓的是,臣銘記於心。”
“前些日子不是剛下了一場大雪嗎?這是剛剛清理了琉璃棚頂的積雪後,反射的陽光。”
陳亞愕然看著遠處如海般的反光,目瞪口呆。
雖然早聞晉王敗家,拿琉璃給菜當屋頂,但沒想到居然這麽大手筆!
這得...多少銀子啊。
但朱棡心裏清楚,這些琉璃頂子壓根沒花多少錢。
蘇謹那小子產琉璃如甩籽,雖然成本並不算低,但比起琉璃的市價,可謂是九牛一毛。
甚至這批琉璃的運費都比成本高。
劉德全這時走了過來,在朱棡耳邊低語:“爺,皇莊管事在前麵候著呢。”
“嗯,喊他過來。”
沒過一會,皇莊管事王德發小跑著過來。
王德發的血統半蒙半漢,是徐達北征帶迴來的俘虜後人。
他爺爺命好,沒被一刀切了丁丁送進宮裏當太監,留在皇莊做事,才有了他。
“奴婢見過王爺。”
“嗯,新糧怎麽樣了?”
陳亞和不少離得近的裏正聞言,一個個趕緊豎起耳朵。
他們心裏難免有些狐疑,難道這冬日裏,還真能種出糧食來不成?
“迴王爺的話,自從新糧種下,奴婢就一直住在棚子裏,
直到昨日知曉王爺要來,奴婢親自去地裏驗過,土豆和紅薯都已經成熟,可以收獲。”
“好!”
朱棡很高興:“引路!”
“是,王爺請隨奴婢來。”
王德發前麵帶路,很快就到了一個棚子前麵。
走到近前,陳亞再一次被震驚到。
棚子的四麵都壘砌著紅磚,而一丈多高的頂子上,赫然琉璃滿布。
透過琉璃,暖洋洋的日光灑在了棚內的土地上。
整個棚內仿佛與外麵是兩個世界,溫暖和煦。
陳亞忽然驚覺不對。
即便日頭再暖,屋內也不可能猶如春日啊?
等等!
“王爺,恕臣多嘴,這棚內難道燒著火龍?”
朱棡不答,看向王德發:“你是管事,不如你來說說吧。”
“是,王爺。”
王德發笑吟吟的看著陳亞:“陳大人,這些大棚裏確實被地龍覆蓋,在冬日最冷的時節,也能控製到合適作物生長的溫度,此乃王爺之妙策!”
朱棡笑而不答。
這辦法自然是蘇謹想出來的。
他雖不想貪蘇謹之功,但現在卻不能說出蘇謹,畢竟他現在可是名義上的‘欽犯’。
然而一邊的裏正們,此時壓根顧不上在意什麽琉璃、火龍。
看著棚內綠油油的秧苗,一個個眼睛都綠了,急的官話都不會說了,方言都蹦出來了。
“在四塊森了?(這是啥了?)”
“外四(那是)...莊稼?”
“快不要撇扳機了,在幾家能中哈莊稼(快不要吹牛了,這季節能種出莊稼)?”
“誒吧信,能不能冒冒了(我不信,能不能看看)?”
嘈雜的聲音越來越大,嘰嘰呱呱的好不熱鬧。
鄉人們從最開始的震驚,慢慢開始對這片莊稼充滿好奇。
饒是朱棡在太原府生活了這麽多年,聽著這些鄉間俚語也頗為頭疼。
他大手一揮,聲如洪鍾:“好,既然諸位都如此好奇,不如就陪著孤一起,來見證這奇跡發生的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