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章 團圓之夜
大明:我隻想做一個小縣令啊 作者:手抽的雞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洪武三十一年,八月十五,中秋。
永寧今年的中秋,過的著實有些潦草。
城外的炮火已經持續了三天,城下無數的倭寇、強盜、朝鮮兵,拚命的往城頭上衝。
朱允熞神色疲憊的揮著刀,已經數不清這是他砍倒的第幾個敵人,城頭的地麵早已被血浸透,散發著難聞的血腥味。
又一次擊退敵人的進攻,看著暫時退卻的敵人,他也顧不得地上的血汙,一屁股坐倒在城頭,揉著發酸的肩膀。
“將軍,泉州那邊迴信,說沒有朝廷旨意,他們不敢擅自出兵!”
“娘的王八犢子!”
朱允熞恨恨的啐了一口:“要不是我根生侄子被撤了職,憑這幫王八蛋也敢圍永寧?”
朱允炆登基後,蘇根生這‘代’泉州知府的泉州通判,直接被一道詔書撤了職,命他迴京候命。
蘇根生似乎早有準備,匆匆收拾了東西後,頭也不迴的離開了泉州。
與他一起離開的,還有掛印而去的王越、劉永等人。
但他們沒有迴京城,出了泉州後,就再也沒有了他們的蹤跡,隻有路邊幾個錦衣密探的屍體。
“給朝中發塘報,請求支援。”
朱允熞恨恨地在滿是血水的地麵砸了一拳:“我那二哥怎麽想的!趕走我根生侄子,卻換了一個屁都不懂的文弱書生?”
“那狗東西除了之乎者也,會他娘的打仗嗎?”
“殿下!”
親衛的眼睛,在城頭疲憊的士兵中逡巡半晌,然後低頭小聲道:“咱們永寧也難保有陛下的密探,這話萬萬不能讓人聽了去。”
“哼,他是我二哥,難道能殺了我不成?”
親衛苦笑:“陛下不會殺您,但他能把您調迴京中啊。”
聞言,朱允熞這才不敢多說。
迴京裏讓人當王八養?
他朱允熞寧願戰死,也不當那烏龜。
“殿下,如今泉州不肯出兵,咱們的物資補給也不多了,這要是再圍下去,就隻能把敵人放進城裏打巷戰了。”
“打巷戰也比棄城當逃兵強!”
朱允熞哼了一聲:“這幾天先讓城裏的百姓去山裏躲躲,等戰事結束再迴來。”
“是,我現在就去辦。”
不得不說,周家父子雖然不是東西,但他們建的永寧城是真的堅固。
這些日子依托城牆,永寧軍才能僅憑數千人,牢牢守住城頭不失。
雖然永寧陣亡、重傷了數百人,但城頭下的敵人屍體多的數都數不清。
“將軍,今兒是中秋,炊頭問您晚上想吃啥。”
朱允熞想了想:“雖然敵軍圍城,咱們也沒心思賞月,但月餅還是要吃的。”
“告訴炊頭,多弄些月餅吧,好歹讓弟兄們踏實過個中秋。”
“好嘞,我這就去。”
現在攻城的這些雜兵,很明顯是英國佬派來,用於試探永寧防務虛實。
根據朱允熞的判斷,現在對方已經試探的差不多了,明日很可能會發起總攻。
仔細盤算之後,朱允熞決定趁著炮火間歇的空閑,適當調整幾個火力點,來日能打對麵個措手不及。
“將軍,兄弟們,月餅來嘍~~~~~!”
朱允熞也沒什麽小灶,一向和士兵同吃同睡。
隨手從籃子裏抓了個熱乎的月餅叼在嘴裏,坐在一邊繼續盤算心裏的計劃。
永寧彼岸的海麵,亞瑟欣賞著天邊的月色:“蒲通州,你說今天是你們明人的節日?”
“是”,蒲通州諂笑:“今兒是中秋,是一家團聚的節日。”
“嗯,怎麽說呢?就是有些像聖誕前的平安夜。”
“平安夜麽...”
亞瑟嘴角噙著戲謔的笑容:“告訴那些倭人,讓他們一個小時後發起進攻。”
“今夜?”
蒲通州一愣。
“當然是今夜。”
亞瑟哈哈大笑:“過節的時候,不是警惕性最差的時候嗎?”
亞瑟看著遠處點點星火的永寧:“既然是節日,怎麽能沒有焰火來慶祝?”
蒲通州一邊轉身去下令,一邊罵罵咧咧:“這洋鬼子真不是玩意兒,過個節都不讓人消停...”
心中計劃慢慢籌定,朱允熞看著吃了的半個的月餅在發呆。
“也不知姐夫和姐姐現在好不好?”
抬起頭看向夜空,月亮有那麽一點不夠圓。
自從皇爺爺走後,朱允熞忽然有一種錯覺,自己已經沒有家了。
對他來說,皇宮裏的那個二哥和母妃,不,現在應該喊母後。
這兩人從沒給過他家的感覺,反倒是本是陌生人的蘇謹,卻給了他家的溫暖,和安全感。
小小朱心裏清楚,哪怕蘇謹不是他姐夫,對他來說,蘇謹在的地方,才是他的家。
有了心心念念的人,才能稱之為家。
‘咻——————————轟!’
炮聲在城頭炸響,嚇了朱允熞一個激靈!
旋即大怒:“這洋鬼子是不是有病?過個節也不讓人消停?弟兄們,幹他們!”
“幹他娘的————!”
“殺呀————!”
皎潔的月光鋪在充滿殺戮的城頭,映照著下麵廝殺的雙方。
他們在這團圓之夜,玩命地揮舞著手中的武器,送彼此去見彼此的先人們,想讓他們一家團聚。
同樣的月光,也照著觥籌交錯的宴席。
奉天殿外的廣場,宮人在搖曳起舞,婀娜多姿的舞步,酒不醉人人自醉。
大臣們頻頻向即位的新君舉杯,祝這百官們盼望已久的大明江山,萬萬年,萬萬年。
方孝儒雖然最終沒有答應朱允炆出仕,但還是恢複了太子太傅的名頭。
不過他的實職,仍舊隻是正五品官員。
但在這滿朝文武的宴席上,卻被百官推為首座,就坐在朱允炆身邊。
四十不惑的方孝儒誌得意滿,笑意吟吟接受著百官敬酒。
朱允炆與他碰了一下杯,笑問道:“先生,您上書之七策實在說到了朕的心裏,可為何您又說不急著辦呢?”
方孝儒放下酒杯,拱手笑道:“陛下,臣之七策若是同時施行,未免倉促,不如一件一件的慢慢辦,方為穩妥。”
“先生言之有理,那以您之見,又當從何處著手?”
方孝儒想了想:“首去檢校。”
永寧今年的中秋,過的著實有些潦草。
城外的炮火已經持續了三天,城下無數的倭寇、強盜、朝鮮兵,拚命的往城頭上衝。
朱允熞神色疲憊的揮著刀,已經數不清這是他砍倒的第幾個敵人,城頭的地麵早已被血浸透,散發著難聞的血腥味。
又一次擊退敵人的進攻,看著暫時退卻的敵人,他也顧不得地上的血汙,一屁股坐倒在城頭,揉著發酸的肩膀。
“將軍,泉州那邊迴信,說沒有朝廷旨意,他們不敢擅自出兵!”
“娘的王八犢子!”
朱允熞恨恨的啐了一口:“要不是我根生侄子被撤了職,憑這幫王八蛋也敢圍永寧?”
朱允炆登基後,蘇根生這‘代’泉州知府的泉州通判,直接被一道詔書撤了職,命他迴京候命。
蘇根生似乎早有準備,匆匆收拾了東西後,頭也不迴的離開了泉州。
與他一起離開的,還有掛印而去的王越、劉永等人。
但他們沒有迴京城,出了泉州後,就再也沒有了他們的蹤跡,隻有路邊幾個錦衣密探的屍體。
“給朝中發塘報,請求支援。”
朱允熞恨恨地在滿是血水的地麵砸了一拳:“我那二哥怎麽想的!趕走我根生侄子,卻換了一個屁都不懂的文弱書生?”
“那狗東西除了之乎者也,會他娘的打仗嗎?”
“殿下!”
親衛的眼睛,在城頭疲憊的士兵中逡巡半晌,然後低頭小聲道:“咱們永寧也難保有陛下的密探,這話萬萬不能讓人聽了去。”
“哼,他是我二哥,難道能殺了我不成?”
親衛苦笑:“陛下不會殺您,但他能把您調迴京中啊。”
聞言,朱允熞這才不敢多說。
迴京裏讓人當王八養?
他朱允熞寧願戰死,也不當那烏龜。
“殿下,如今泉州不肯出兵,咱們的物資補給也不多了,這要是再圍下去,就隻能把敵人放進城裏打巷戰了。”
“打巷戰也比棄城當逃兵強!”
朱允熞哼了一聲:“這幾天先讓城裏的百姓去山裏躲躲,等戰事結束再迴來。”
“是,我現在就去辦。”
不得不說,周家父子雖然不是東西,但他們建的永寧城是真的堅固。
這些日子依托城牆,永寧軍才能僅憑數千人,牢牢守住城頭不失。
雖然永寧陣亡、重傷了數百人,但城頭下的敵人屍體多的數都數不清。
“將軍,今兒是中秋,炊頭問您晚上想吃啥。”
朱允熞想了想:“雖然敵軍圍城,咱們也沒心思賞月,但月餅還是要吃的。”
“告訴炊頭,多弄些月餅吧,好歹讓弟兄們踏實過個中秋。”
“好嘞,我這就去。”
現在攻城的這些雜兵,很明顯是英國佬派來,用於試探永寧防務虛實。
根據朱允熞的判斷,現在對方已經試探的差不多了,明日很可能會發起總攻。
仔細盤算之後,朱允熞決定趁著炮火間歇的空閑,適當調整幾個火力點,來日能打對麵個措手不及。
“將軍,兄弟們,月餅來嘍~~~~~!”
朱允熞也沒什麽小灶,一向和士兵同吃同睡。
隨手從籃子裏抓了個熱乎的月餅叼在嘴裏,坐在一邊繼續盤算心裏的計劃。
永寧彼岸的海麵,亞瑟欣賞著天邊的月色:“蒲通州,你說今天是你們明人的節日?”
“是”,蒲通州諂笑:“今兒是中秋,是一家團聚的節日。”
“嗯,怎麽說呢?就是有些像聖誕前的平安夜。”
“平安夜麽...”
亞瑟嘴角噙著戲謔的笑容:“告訴那些倭人,讓他們一個小時後發起進攻。”
“今夜?”
蒲通州一愣。
“當然是今夜。”
亞瑟哈哈大笑:“過節的時候,不是警惕性最差的時候嗎?”
亞瑟看著遠處點點星火的永寧:“既然是節日,怎麽能沒有焰火來慶祝?”
蒲通州一邊轉身去下令,一邊罵罵咧咧:“這洋鬼子真不是玩意兒,過個節都不讓人消停...”
心中計劃慢慢籌定,朱允熞看著吃了的半個的月餅在發呆。
“也不知姐夫和姐姐現在好不好?”
抬起頭看向夜空,月亮有那麽一點不夠圓。
自從皇爺爺走後,朱允熞忽然有一種錯覺,自己已經沒有家了。
對他來說,皇宮裏的那個二哥和母妃,不,現在應該喊母後。
這兩人從沒給過他家的感覺,反倒是本是陌生人的蘇謹,卻給了他家的溫暖,和安全感。
小小朱心裏清楚,哪怕蘇謹不是他姐夫,對他來說,蘇謹在的地方,才是他的家。
有了心心念念的人,才能稱之為家。
‘咻——————————轟!’
炮聲在城頭炸響,嚇了朱允熞一個激靈!
旋即大怒:“這洋鬼子是不是有病?過個節也不讓人消停?弟兄們,幹他們!”
“幹他娘的————!”
“殺呀————!”
皎潔的月光鋪在充滿殺戮的城頭,映照著下麵廝殺的雙方。
他們在這團圓之夜,玩命地揮舞著手中的武器,送彼此去見彼此的先人們,想讓他們一家團聚。
同樣的月光,也照著觥籌交錯的宴席。
奉天殿外的廣場,宮人在搖曳起舞,婀娜多姿的舞步,酒不醉人人自醉。
大臣們頻頻向即位的新君舉杯,祝這百官們盼望已久的大明江山,萬萬年,萬萬年。
方孝儒雖然最終沒有答應朱允炆出仕,但還是恢複了太子太傅的名頭。
不過他的實職,仍舊隻是正五品官員。
但在這滿朝文武的宴席上,卻被百官推為首座,就坐在朱允炆身邊。
四十不惑的方孝儒誌得意滿,笑意吟吟接受著百官敬酒。
朱允炆與他碰了一下杯,笑問道:“先生,您上書之七策實在說到了朕的心裏,可為何您又說不急著辦呢?”
方孝儒放下酒杯,拱手笑道:“陛下,臣之七策若是同時施行,未免倉促,不如一件一件的慢慢辦,方為穩妥。”
“先生言之有理,那以您之見,又當從何處著手?”
方孝儒想了想:“首去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