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泉州百姓招撫令
大明:我隻想做一個小縣令啊 作者:手抽的雞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按照年歲,朱允炆先取過了信。
他看完之後,沒覺得有什麽特別的。
朱允熞一個小孩子說的話,皇爺爺何必那麽當真?
尤其是上麵說的內容,無非是泉州的一些瑣事。
“炆兒,讓熥兒看信,你先說說。”
朱允炆有些莫名其妙,隻能硬著頭皮迴道:
“皇爺爺,孫兒閱信之後,隻覺得熞兒確實長大了,信中所言,對皇爺爺頗有思念之情。”
老朱笑笑:“還有呢?”
“這...”
朱允炆隻想撓頭,為了應付過關,實在沒辦法,隻好替蘇謹也說了兩句好話:
“孫兒觀信中之內容,蘇大人在泉州確實頗有作為,尤其是在恢複百姓生計一事上,頗有建樹。”
“沒了?”
“嗯,沒了。”
老朱不置可否,此時朱允熥也剛好看完了信,對著他笑道:
“熥兒說說吧。”
朱允熥看完信後,隻覺得和寫給自己那封信不說相近吧,幾乎一模一樣啊!
朱允熥不是傻子,他自然覺察到老朱開始忌憚,他和蘇謹私交甚篤。
所以最近他已經很少給蘇謹寫信了。
可當他看到朱允熞的來信時,總覺得大哥在暗示自己什麽。
如今看到朱元璋的信,頓時恍然大悟,同時暗暗感動:
“大哥雖在泉州之遠,依舊心心念念的幫自己出政績,大哥對我真好!”
但在老朱身邊,他早已養成不動聲色的習慣:
“迴阿爺的話,看完熞兒的來信,孫兒倒是頗有些感觸。”
“哦?”
老朱來了興趣:“說說看,不要怕說錯,就當咱們爺孫閑聊。”
“是。”
朱允熥捋清思路,緩緩開口:
“阿爺,自去年開封、青州、徐州等各地遭災後,許多流民湧向京城。”
“而後雖然蘇大人解決了生計和工作的問題,但是京城地少,別說百姓,就算官員居住也是大不易。”
老朱點點頭:“所以呢?”
“阿爺可還記得,去年咱們去鳳陽的時候,見過的那些六層小樓?”
“如今蘇大人為了解決泉州百姓的住宿,在泉州也開始興建這些小樓。”
“孫兒心想,若是咱們在應天學上一學,是不是也能解決百姓安居之事?”
老朱聞言陷入了沉思。
他是個很關心百姓的皇帝,自然知道如今的京城百姓居住情況。
京城物價高昂,房價更貴。
別說是幾進的大宅子了,就是一處獨門獨院的小院,那價錢也不是一般百姓能承受起的。
倘若找出一些地來,興建這些樓房,是不是能解決百姓的居住問題?
可朱允炆卻似乎有不同意見:
“三弟,此事說來容易,可落實下去卻極為艱難!”
“興建這些房屋,土木工程所需銀兩要花費幾何?戶部能夠承受的起嗎?”
“你別忘了,前半年的軍費還是勉強湊出來的,如今戶部的銀兩,需要用在國家大事上,而不是蓋幾個小樓!”
老朱一聽就有些不樂意了。
咋,看來咱北伐的事你還挺不滿意啊?
孰不知,老朱這猜測倒是真的...沒冤枉朱允炆。
朱允炆受大儒影響,一直覺得朱元璋北伐,實乃窮兵黷武,勞民傷財之舉。
隻不過他也知道老朱不喜歡聽這些話,所以才一直不說。
如今不過是不小心帶出來自己的想法而已。
老朱眼珠子狠狠瞪向了朱允炆,可惜後者正盯著朱允熥,壓根沒注意到。
老朱的瞪眼可謂是拋給了瞎子看。
朱允熥聽到朱允炆的反駁後,卻不著急。
他微微一笑:“三哥說的固然有些道理,不過弟弟卻有不同看法。”
他麵向老朱:“阿爺,請您再看熞兒的來信,上麵其實早已寫著解決辦法。”
老朱心中一動,匆匆拿過信一看:“你是說...借貸?”
“正是。”
朱允熥笑笑:“其實蘇大人的辦法很簡單,就是由朝廷牽頭,向準備買房的百姓借款,以供他們買房。”
“而朝廷讓他們按月還款,規定年限,並收取少量的利錢,就可以讓百姓安居樂業。”
“這樣一來,朝廷可以利用庫銀賺到利錢,而百姓也可以買到居住的房子,豈不是兩全其美之舉?”
“不可!”
誰知朱允炆立即出言阻止:“皇爺爺,此舉萬萬不可,如此一來朝廷豈不是與民爭利?”
“況且,國庫的銀子當用來做國家大事,豈能用於放貸?”
“二哥,誰說要全部用庫銀放貸了?”
朱允熥在蘇謹的熏陶下,對經濟之道十分命敏感,心中早有了章法。
他出言反駁道:“這事其實很好解決。”
“其一,戶部可以單獨撥出一筆專項資金,建立朝廷自己的錢莊,用於放貸,儲銀,與其他銀兩分開入賬,單獨存賬。”
“或者,咱們可以直接和蘇大人的錢莊合作,建立一筆專項渠道。”
“話是那麽說,不還是與民爭利?你是怎麽想的!”
朱允熥說完之後就不再理朱允炆。
這老哥已經被文官忽悠瘸了,你是皇孫啊,又不是文官的代言人!
不過他才懶得出言提醒。
老朱聽到有‘利錢’賺,還能解決百姓居住的問題,早就動了心思。
“嗯...炆兒的擔心還是有些道理,此事需從長計議。”
朱允炆臉色一喜,還沒說話,卻聽朱元璋繼續說道:
“這樣吧,熥兒你先去做一個...你上次說的那個詞叫什麽來?”
“市場調研。”
“嗯,對,就是市場調研。”
老朱頓了頓:“熥兒你在應天府先做一個市場調研,看看此事的可行性,然後單獨向我稟報。”
“是,孫兒一定盡心竭力!”
“你倆下去吧。”
等倆皇孫離開,老朱又翻出一封蘇謹的奏疏:
“臣啟奏,泉州自風災過後,又遇山匪橫行,百姓多入山藏匿。”
“今大量流民湧入泉州,原籍多不可考,為妥善安置流民,臣請陛下頒布《泉州百姓招撫令》,無論原本為何籍,皆可在泉州落籍,以為安民之策。
此《泉州百姓招撫令》,可為朝廷落籍之證,安民惶惶之心。”
老朱有些疑惑:“這泉州的戶籍,蘇家小子自行安置便是,為何要咱再頒布一個招撫令?”
“難道是最近被彈劾的次數有點多,這小子終於怕了?”
老朱嗤笑一聲:“還以為你小子膽子有多大呢?終於也有怕的時候?”
不過他也沒多想,命中書起草一封旨意後,落下了自己的大印。
他看完之後,沒覺得有什麽特別的。
朱允熞一個小孩子說的話,皇爺爺何必那麽當真?
尤其是上麵說的內容,無非是泉州的一些瑣事。
“炆兒,讓熥兒看信,你先說說。”
朱允炆有些莫名其妙,隻能硬著頭皮迴道:
“皇爺爺,孫兒閱信之後,隻覺得熞兒確實長大了,信中所言,對皇爺爺頗有思念之情。”
老朱笑笑:“還有呢?”
“這...”
朱允炆隻想撓頭,為了應付過關,實在沒辦法,隻好替蘇謹也說了兩句好話:
“孫兒觀信中之內容,蘇大人在泉州確實頗有作為,尤其是在恢複百姓生計一事上,頗有建樹。”
“沒了?”
“嗯,沒了。”
老朱不置可否,此時朱允熥也剛好看完了信,對著他笑道:
“熥兒說說吧。”
朱允熥看完信後,隻覺得和寫給自己那封信不說相近吧,幾乎一模一樣啊!
朱允熥不是傻子,他自然覺察到老朱開始忌憚,他和蘇謹私交甚篤。
所以最近他已經很少給蘇謹寫信了。
可當他看到朱允熞的來信時,總覺得大哥在暗示自己什麽。
如今看到朱元璋的信,頓時恍然大悟,同時暗暗感動:
“大哥雖在泉州之遠,依舊心心念念的幫自己出政績,大哥對我真好!”
但在老朱身邊,他早已養成不動聲色的習慣:
“迴阿爺的話,看完熞兒的來信,孫兒倒是頗有些感觸。”
“哦?”
老朱來了興趣:“說說看,不要怕說錯,就當咱們爺孫閑聊。”
“是。”
朱允熥捋清思路,緩緩開口:
“阿爺,自去年開封、青州、徐州等各地遭災後,許多流民湧向京城。”
“而後雖然蘇大人解決了生計和工作的問題,但是京城地少,別說百姓,就算官員居住也是大不易。”
老朱點點頭:“所以呢?”
“阿爺可還記得,去年咱們去鳳陽的時候,見過的那些六層小樓?”
“如今蘇大人為了解決泉州百姓的住宿,在泉州也開始興建這些小樓。”
“孫兒心想,若是咱們在應天學上一學,是不是也能解決百姓安居之事?”
老朱聞言陷入了沉思。
他是個很關心百姓的皇帝,自然知道如今的京城百姓居住情況。
京城物價高昂,房價更貴。
別說是幾進的大宅子了,就是一處獨門獨院的小院,那價錢也不是一般百姓能承受起的。
倘若找出一些地來,興建這些樓房,是不是能解決百姓的居住問題?
可朱允炆卻似乎有不同意見:
“三弟,此事說來容易,可落實下去卻極為艱難!”
“興建這些房屋,土木工程所需銀兩要花費幾何?戶部能夠承受的起嗎?”
“你別忘了,前半年的軍費還是勉強湊出來的,如今戶部的銀兩,需要用在國家大事上,而不是蓋幾個小樓!”
老朱一聽就有些不樂意了。
咋,看來咱北伐的事你還挺不滿意啊?
孰不知,老朱這猜測倒是真的...沒冤枉朱允炆。
朱允炆受大儒影響,一直覺得朱元璋北伐,實乃窮兵黷武,勞民傷財之舉。
隻不過他也知道老朱不喜歡聽這些話,所以才一直不說。
如今不過是不小心帶出來自己的想法而已。
老朱眼珠子狠狠瞪向了朱允炆,可惜後者正盯著朱允熥,壓根沒注意到。
老朱的瞪眼可謂是拋給了瞎子看。
朱允熥聽到朱允炆的反駁後,卻不著急。
他微微一笑:“三哥說的固然有些道理,不過弟弟卻有不同看法。”
他麵向老朱:“阿爺,請您再看熞兒的來信,上麵其實早已寫著解決辦法。”
老朱心中一動,匆匆拿過信一看:“你是說...借貸?”
“正是。”
朱允熥笑笑:“其實蘇大人的辦法很簡單,就是由朝廷牽頭,向準備買房的百姓借款,以供他們買房。”
“而朝廷讓他們按月還款,規定年限,並收取少量的利錢,就可以讓百姓安居樂業。”
“這樣一來,朝廷可以利用庫銀賺到利錢,而百姓也可以買到居住的房子,豈不是兩全其美之舉?”
“不可!”
誰知朱允炆立即出言阻止:“皇爺爺,此舉萬萬不可,如此一來朝廷豈不是與民爭利?”
“況且,國庫的銀子當用來做國家大事,豈能用於放貸?”
“二哥,誰說要全部用庫銀放貸了?”
朱允熥在蘇謹的熏陶下,對經濟之道十分命敏感,心中早有了章法。
他出言反駁道:“這事其實很好解決。”
“其一,戶部可以單獨撥出一筆專項資金,建立朝廷自己的錢莊,用於放貸,儲銀,與其他銀兩分開入賬,單獨存賬。”
“或者,咱們可以直接和蘇大人的錢莊合作,建立一筆專項渠道。”
“話是那麽說,不還是與民爭利?你是怎麽想的!”
朱允熥說完之後就不再理朱允炆。
這老哥已經被文官忽悠瘸了,你是皇孫啊,又不是文官的代言人!
不過他才懶得出言提醒。
老朱聽到有‘利錢’賺,還能解決百姓居住的問題,早就動了心思。
“嗯...炆兒的擔心還是有些道理,此事需從長計議。”
朱允炆臉色一喜,還沒說話,卻聽朱元璋繼續說道:
“這樣吧,熥兒你先去做一個...你上次說的那個詞叫什麽來?”
“市場調研。”
“嗯,對,就是市場調研。”
老朱頓了頓:“熥兒你在應天府先做一個市場調研,看看此事的可行性,然後單獨向我稟報。”
“是,孫兒一定盡心竭力!”
“你倆下去吧。”
等倆皇孫離開,老朱又翻出一封蘇謹的奏疏:
“臣啟奏,泉州自風災過後,又遇山匪橫行,百姓多入山藏匿。”
“今大量流民湧入泉州,原籍多不可考,為妥善安置流民,臣請陛下頒布《泉州百姓招撫令》,無論原本為何籍,皆可在泉州落籍,以為安民之策。
此《泉州百姓招撫令》,可為朝廷落籍之證,安民惶惶之心。”
老朱有些疑惑:“這泉州的戶籍,蘇家小子自行安置便是,為何要咱再頒布一個招撫令?”
“難道是最近被彈劾的次數有點多,這小子終於怕了?”
老朱嗤笑一聲:“還以為你小子膽子有多大呢?終於也有怕的時候?”
不過他也沒多想,命中書起草一封旨意後,落下了自己的大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