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秀才聽到孫山高中這消息,不由地恍惚起來。
當初考上秀才後,洪秀才想著自己將來不久會考上舉人,會考上進士。
之後也朝著這個方向努力。
可一次又一次的落榜,讓他心灰意冷。
看著家裏沒有因為自己成為秀才,生活變得比以往好,甚至還更差。
洪秀才心一狠,決定放棄科舉這條路。
很快憑借著秀才的身份先在縣學謀到一份工作,看到一群學生走他以前的路,甚至比自己走得更差,洪秀才不由地絕望。
黃陽縣的教育資源真的太爛了,除了他和當年的同年洪秀才外,再沒有人考上秀才。
洪秀才又心一狠,從縣學走出來,自己開學堂。
他考不上舉人,考不上進士,他就不信自己的學生考不上。
於是洪秀才開始他長達幾十年的教書生涯。
洪秀才一邊教書,一邊學習如何成為一名教出舉人,進士的夫子。
之前在縣學幹活,覺得縣學的教學方法不行,然後根據自己“如何成為一名秀才”的學習方式來教書。
還時不時到府學那邊進修。
可教啊教啊,怎麽一直都教不出秀才,洪秀才又再度絕望了。
家中的子女在漳州府做買賣,賺了一些錢,讓他不要教書,好好安度晚年。
洪秀才哪裏甘心!
他成為不了舉人,進士,他把前半生的奮鬥目標轉移到學生身上,一日教不出舉人,一日教不出進士,一日不退休,直到他教不動為止。
不,就算他教不動,也讓他的學生接替他的教書生涯,替他完成夙願,好讓“家祭無忘告乃翁”。
洪秀才每天兢兢業業地教書,還時不時鼓勵自己不要泄氣。
教啊教啊,後來遇到孫山。
粗看一眼,孫山這小子,長得一副弱不禁風的樣子,矮矮瘦瘦,臉上無三兩肉,眼睛還眼白多過眼黑,奇形怪狀,沒一點貴氣。
不過秉著“有教無類”的原則,洪秀才又不是“外貌協會”成員,隻要是好學生,不管醜還是靚,都是他的好學生。
先了解一番孫山的背景和家底情況,發現雖然是農家子,但算得上富農,而且家中隻有一個兒子,這種情況能全心全意供學。
再考核孫山一番,並沒有什麽驚豔,隻能說一句學業基礎知識紮實。
從問話中,可以看得出此子有孝心,赤子之心,洪秀才很欣賞。
於是孫山就這樣成為他的學生了。
隨著一天一天的相處,洪秀才眼睛一亮,初看孫山很一般,但慢慢的變得不一般。
字和文章四平八穩,可對比其他學生,真的好紮實,一問就能迴答出來。
最重要是孫山勤奮刻苦,人如其名,像座山那樣穩穩當當,不悲不喜,不驕不躁,不怨不恨,不爭不搶,按部就班地學習。
雖然比同年人少了鮮活,但科舉就需要孫山這種人,持之以恆,日複一日地學習。
洪秀才至今仍覺得做得最正確的一件事就是讓孫山提前進考場。
機緣巧合之下,孫山竟然給他考上了秀才。
十三歲的秀才,即使最後一名,也前途不可限量。
洪秀才那一個激動,那天又看到了希望,看到他的願望會在不久將來實現。
果然,十年後,二十三歲的孫山就幫他實現願望了,就成為可望不可及的進士。
洪秀才語氣哽咽地說:“阿山二十三歲就考上進士,好,好,好。”
德哥兒驕傲地說:“洪夫子,我們的山子年紀輕輕就成為進士老爺,將來肯定大有作為。山子這份人,無論走到哪裏,都會走得更遠更高更強。”
洪叔樂嗬嗬地說:“山子從小就是聰明仔,我一直都相信他能考上進士。隻是他比我想象中的更聰明,年紀輕輕就成為進士老爺了。”
洪叔更想說的是年紀輕輕就要當官老爺了。
這可是官啊,他一輩子都不敢想自己竟然能認識官老爺,而且這個官老爺還是他從小看到大,吃著家裏媳婦做的飯菜長大的。
哈哈哈,想不到媳婦的飯菜竟然那麽好,能喂出一個官老爺出來。
洪秀才果然像德哥兒說的那樣,自從知道孫山高中後,再也沒有心情教書了。
不一會兒,學堂的學生就知道他們有一個進士師兄了。
這個消息,對於偏遠貧困的山區學生來說,簡直是孫悟空從石頭炸出來一樣的存在。
別說進士了,別說舉人,連秀才都不多見。
可現在,他們的師兄竟然是進士老爺,懵懵懂懂的學生也好,懂事的學生也好,都不敢相信。
有些學生還親自被孫山師兄授過課,現在想起當初教他們的竟然是進士老爺,更是激情澎湃,無以言表,跟洪秀才一樣沒心情讀書。
很快,縣衙那邊的兩隊報喜人馬集合,一隊趕往孫家村走,一隊在黃陽縣四處奔跑。
哎,在黃陽縣奔跑的隊伍不由地鬱悶了,天大的好消息,誰不想去孫家村報喜,竟然搶不過那個隊伍,臉色笑得很燦爛,心情卻無比地差。
趕往孫家村報喜的隊伍一走出城門,就情不自禁地大笑。
哈哈哈~~哈哈哈~~
高興黃陽縣出了進士老爺,終於有零的突破。
更高興他們進村報喜,不僅得到賞錢,還被好吃好喝伺候。
哈哈哈~這麽快活的差事,他們拚盡全力爭取過來,真的好高興。
黃陽縣的百姓看到敲鑼打鼓的隊伍,不由地疑惑。
春天時節,一般很少人辦喜事,要辦也會在秋收後,怎麽有人敲鑼打鼓。
等看清楚後,發現竟然是衙門的官差,更加好奇了。
不一會兒,百姓就知道什麽事了,原來他們黃陽縣唯一的舉人老爺赴京趕考,金榜題名,成為進士老爺了。
天啊,他們黃陽縣竟然出進士老爺了。
這是誰家的孩子?這孩子的父親又是誰?還有為什麽這麽優秀?怎麽不是他們家的孩子?
在縣城的穀雨和立夏,寒露聽到自家弟弟高中了,目瞪口呆。
隨後驚唿一聲。
之後大包小包,還把娃子帶上,也不等德哥兒了,組隊趕往孫家村。
當初考上秀才後,洪秀才想著自己將來不久會考上舉人,會考上進士。
之後也朝著這個方向努力。
可一次又一次的落榜,讓他心灰意冷。
看著家裏沒有因為自己成為秀才,生活變得比以往好,甚至還更差。
洪秀才心一狠,決定放棄科舉這條路。
很快憑借著秀才的身份先在縣學謀到一份工作,看到一群學生走他以前的路,甚至比自己走得更差,洪秀才不由地絕望。
黃陽縣的教育資源真的太爛了,除了他和當年的同年洪秀才外,再沒有人考上秀才。
洪秀才又心一狠,從縣學走出來,自己開學堂。
他考不上舉人,考不上進士,他就不信自己的學生考不上。
於是洪秀才開始他長達幾十年的教書生涯。
洪秀才一邊教書,一邊學習如何成為一名教出舉人,進士的夫子。
之前在縣學幹活,覺得縣學的教學方法不行,然後根據自己“如何成為一名秀才”的學習方式來教書。
還時不時到府學那邊進修。
可教啊教啊,怎麽一直都教不出秀才,洪秀才又再度絕望了。
家中的子女在漳州府做買賣,賺了一些錢,讓他不要教書,好好安度晚年。
洪秀才哪裏甘心!
他成為不了舉人,進士,他把前半生的奮鬥目標轉移到學生身上,一日教不出舉人,一日教不出進士,一日不退休,直到他教不動為止。
不,就算他教不動,也讓他的學生接替他的教書生涯,替他完成夙願,好讓“家祭無忘告乃翁”。
洪秀才每天兢兢業業地教書,還時不時鼓勵自己不要泄氣。
教啊教啊,後來遇到孫山。
粗看一眼,孫山這小子,長得一副弱不禁風的樣子,矮矮瘦瘦,臉上無三兩肉,眼睛還眼白多過眼黑,奇形怪狀,沒一點貴氣。
不過秉著“有教無類”的原則,洪秀才又不是“外貌協會”成員,隻要是好學生,不管醜還是靚,都是他的好學生。
先了解一番孫山的背景和家底情況,發現雖然是農家子,但算得上富農,而且家中隻有一個兒子,這種情況能全心全意供學。
再考核孫山一番,並沒有什麽驚豔,隻能說一句學業基礎知識紮實。
從問話中,可以看得出此子有孝心,赤子之心,洪秀才很欣賞。
於是孫山就這樣成為他的學生了。
隨著一天一天的相處,洪秀才眼睛一亮,初看孫山很一般,但慢慢的變得不一般。
字和文章四平八穩,可對比其他學生,真的好紮實,一問就能迴答出來。
最重要是孫山勤奮刻苦,人如其名,像座山那樣穩穩當當,不悲不喜,不驕不躁,不怨不恨,不爭不搶,按部就班地學習。
雖然比同年人少了鮮活,但科舉就需要孫山這種人,持之以恆,日複一日地學習。
洪秀才至今仍覺得做得最正確的一件事就是讓孫山提前進考場。
機緣巧合之下,孫山竟然給他考上了秀才。
十三歲的秀才,即使最後一名,也前途不可限量。
洪秀才那一個激動,那天又看到了希望,看到他的願望會在不久將來實現。
果然,十年後,二十三歲的孫山就幫他實現願望了,就成為可望不可及的進士。
洪秀才語氣哽咽地說:“阿山二十三歲就考上進士,好,好,好。”
德哥兒驕傲地說:“洪夫子,我們的山子年紀輕輕就成為進士老爺,將來肯定大有作為。山子這份人,無論走到哪裏,都會走得更遠更高更強。”
洪叔樂嗬嗬地說:“山子從小就是聰明仔,我一直都相信他能考上進士。隻是他比我想象中的更聰明,年紀輕輕就成為進士老爺了。”
洪叔更想說的是年紀輕輕就要當官老爺了。
這可是官啊,他一輩子都不敢想自己竟然能認識官老爺,而且這個官老爺還是他從小看到大,吃著家裏媳婦做的飯菜長大的。
哈哈哈,想不到媳婦的飯菜竟然那麽好,能喂出一個官老爺出來。
洪秀才果然像德哥兒說的那樣,自從知道孫山高中後,再也沒有心情教書了。
不一會兒,學堂的學生就知道他們有一個進士師兄了。
這個消息,對於偏遠貧困的山區學生來說,簡直是孫悟空從石頭炸出來一樣的存在。
別說進士了,別說舉人,連秀才都不多見。
可現在,他們的師兄竟然是進士老爺,懵懵懂懂的學生也好,懂事的學生也好,都不敢相信。
有些學生還親自被孫山師兄授過課,現在想起當初教他們的竟然是進士老爺,更是激情澎湃,無以言表,跟洪秀才一樣沒心情讀書。
很快,縣衙那邊的兩隊報喜人馬集合,一隊趕往孫家村走,一隊在黃陽縣四處奔跑。
哎,在黃陽縣奔跑的隊伍不由地鬱悶了,天大的好消息,誰不想去孫家村報喜,竟然搶不過那個隊伍,臉色笑得很燦爛,心情卻無比地差。
趕往孫家村報喜的隊伍一走出城門,就情不自禁地大笑。
哈哈哈~~哈哈哈~~
高興黃陽縣出了進士老爺,終於有零的突破。
更高興他們進村報喜,不僅得到賞錢,還被好吃好喝伺候。
哈哈哈~這麽快活的差事,他們拚盡全力爭取過來,真的好高興。
黃陽縣的百姓看到敲鑼打鼓的隊伍,不由地疑惑。
春天時節,一般很少人辦喜事,要辦也會在秋收後,怎麽有人敲鑼打鼓。
等看清楚後,發現竟然是衙門的官差,更加好奇了。
不一會兒,百姓就知道什麽事了,原來他們黃陽縣唯一的舉人老爺赴京趕考,金榜題名,成為進士老爺了。
天啊,他們黃陽縣竟然出進士老爺了。
這是誰家的孩子?這孩子的父親又是誰?還有為什麽這麽優秀?怎麽不是他們家的孩子?
在縣城的穀雨和立夏,寒露聽到自家弟弟高中了,目瞪口呆。
隨後驚唿一聲。
之後大包小包,還把娃子帶上,也不等德哥兒了,組隊趕往孫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