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別說,這次消防演習真挺有意義的,小朋友們學到不少東西,表現也都特別棒…”


    黃駿在廚房裏聽到外麵熱鬧的聲音,就忍不住出來看了一眼,發現磬磬和薇薇跟其他小朋友一樣,正使勁鼓掌,還都躍躍欲試地舉手想要試試。


    一看就知道,她倆對消防員滅火這一環節,肯定感興趣。


    嘿。


    還真讓他猜對了!


    在被劉武傑一眼給選中後,倆小家夥便開心得跟個兩百斤的小胖子似的,一溜煙就跑到劉武傑的身邊去了。


    在劉武傑的悉心指導下,磬磬和薇薇迅速進入了角色,全神貫注地學習著滅火器的正確使用方法。


    盡管小手稚嫩,但那份認真與專注卻讓人動容,她們一絲不苟地摹仿著劉武傑的每一個動作,小心翼翼地操作著滅火器…


    “不錯,不錯,還挺有小小消防員的模樣呢…”


    黃駿一邊笑一邊拿起手機拍起來,記錄下這珍貴的一刻。


    江水寒和呂鵬飛在吃完預留給他們的一個五香蛋後,聽到外麵動靜也過來湊熱鬧。


    看到磬磬和薇薇的精彩表現,兩人不禁交口稱讚:“黃廚,你們家磬磬和薇薇表現不錯,那小短手操作起滅火器來,還有模有樣的呢…”


    這誇讚的話,落在黃駿的耳中,令他臉上的笑容更加燦爛了,心裏美滋滋的。


    但嘴上還是提醒:“這話可不能讓她倆聽見,上次我打趣她倆小短手,勾不到東西,她倆嘴巴都能掛醬油瓶了,哄半天才哄好。”


    閑聊幾句。


    見磬磬和薇薇已經結束了示範,黃駿便轉身迴廚房,準備去烹飪中午最後一道菜品——龍井蝦仁。


    龍井蝦仁這道菜,雖看似簡單,卻蘊含著不少講究。


    首先,這道菜對蝦仁的選擇極為挑剔。


    傳統上,隻有錢塘江或西湖中捕撈的河蝦才被視為最正宗的原料。


    但這種說法雖添了幾分風雅,實則更多了一份地域特色的噱頭,而一般情況下,隻要是新鮮的河蝦,便足以滿足這道菜的基本要求。


    河蝦個頭雖不大,但肉質緊實,彈性十足。


    更為難得的是,它們吃起來毫無腥膻之感,反而帶有一抹清新自然的甘甜,這正是眾多中餐大廚偏愛將其作為烹飪原料的緣由。


    今天,為了製作這道龍井蝦仁,黃駿特意囑咐了劉蘇雨,務必采購到品質上乘的野生河蝦。


    這會兒,李嬸和林嬸已經開始忙碌起來,李嬸正在將那些鮮活的河蝦剝蝦仁。


    其實,更準確地說,這個過程應該叫做擠蝦仁才對。


    拿起一隻河蝦,首先把蝦頭揪掉,隨後順著蝦身的自然曲線,輕輕一擠,伴隨著細微而清脆的聲響,那飽滿q彈、晶瑩剔透的蝦仁便一下子從蝦殼的懷抱中躍然而出,散發著誘人的光澤…


    黃駿見呂鵬飛和江水寒已經支棱起拍攝設備,他便對著鏡頭解說了起來:“各位家長,今天我們要做的是江南名菜——龍井蝦仁。”


    “首先,我們得從挑選河蝦開始,新鮮的河蝦是這道菜成功的關鍵,剝蝦仁的技巧也很重要,大家看好了,像李嬸這樣把蝦頭去掉,將蝦仁給擠出來就可以了。”


    “而且,剝蝦仁的時候,一定要趁著河蝦鮮活的時候剝取,這樣的話,蝦仁吃起來才發甜,才彈牙,要是用死蝦的話,剝出來的蝦仁口感就發黏發柴,甚至吃起來還會有股子淡淡的腥味兒…”


    說著,黃駿輕快地走到正在挑蝦線的林嬸身旁。


    呂鵬飛和江水寒,也默契地將鏡頭對準了他們。


    黃駿麵對鏡頭,繼續笑著說:“擠出來的蝦仁啊,得先用清水洗兩遍,把髒東西和滑滑的東西洗掉。然後再用牙簽把蝦背上的黑線挑出來,這樣吃起來才幹淨。”


    “畢竟,這是個高端菜品,所以千萬不要覺得麻煩,也不能偷懶,得把食材弄得幹幹淨淨的,這樣做出來的蝦仁才好看又好吃。”


    “不光是這道菜,做任何菜都一樣,想要做出極致的美味,對食材都不能有一絲一毫的馬虎,隻有這樣,才能做出美味。”


    “等蝦線處理完畢,蝦仁要先用清水清洗一遍,再用小蘇打把這些蝦仁洗一遍,小蘇打能夠把蝦仁表麵的粘液清理幹淨,讓蝦仁的口感更加爽脆,顏色也更加潔白。”


    “要是沒有這些步驟,直接下鍋做的話,做出來的蝦仁,就會變成紅色的了。”


    “這樣的話,就不是龍井蝦仁了。”


    “畢竟,正宗的龍井蝦仁,可是要求顏色潔白的。”


    介紹完畢。


    黃駿帶著江水寒和呂鵬飛二人重新洗淨雙手,消毒後,便步入了操作間…


    錢國祥已經將準備好的龍井茶葉拿出來,放在一大盤中,倒入熱水,用筷子輕輕攪拌了兩下,讓熱水充分浸濕茶葉,然後再將水倒掉。


    黃駿對著鏡頭解釋道:“洗茶葉在泡茶中是很重要的步驟,這樣能洗掉茶葉表麵的灰塵。雖然今天的茶葉不是泡水喝而是做菜吃,但這一步也不能少。”


    說著,眼神示意江水寒將鏡頭給錢國祥。


    錢國祥將茶葉用熱水洗過後,重新往大盤內倒了一些不怎麽燙手的溫水,讓茶葉在其中浸泡。


    黃駿繼續解說道:“用溫水的原因是這樣能夠讓茶葉得到最大限度的舒展,要是用熱水的話,茶葉容易爛掉,這樣炒進菜裏的話賣相不好。所以要用溫水,這樣茶葉會更加完整。”


    等茶泡上之後,李嬸和林嬸也已經把蝦仁都洗好了,端了過來,放在操作台上:“黃廚,蝦仁已經處理好了,給你放這了。”


    黃駿微笑著迴應:“好,麻煩你們一起用廚房紙把蝦仁的表麵水分擦幹淨。”


    “好!”


    大家齊聲應道,一起動手,將蝦仁的表麵水分輕輕擦幹。


    等蝦仁控好水後,黃駿往裏倒了些許食鹽,然後開始用手順著一個方向攪打蝦仁,邊攪打邊衝著鏡頭說:“這樣攪打的目的是為了把蝦仁打得起膠,使表層蛋白緊密凝結,這樣吃起來口感會更加爽脆,同時也方便上漿。切記,這一過程需持續約五分鍾,時間不足則難以形成理想的膠質層。”


    五分鍾轉瞬即逝…


    當蝦仁表麵逐漸顯現出一層誘人的黏性光澤時,黃駿適時地停下了手中的動作。


    他接過錢國祥遞來的蛋清,緩緩倒入蝦仁中。


    繼續攪打。


    原本表麵有些發黏的蝦仁,因蛋清的加入,瞬間變得異常滑膩,仿佛穿上了一層透明的外衣。


    僅過一分鍾的細致攪打…


    蛋清開始減少,變得略微粘稠,與蝦仁完美融合。


    這時,他撒入一把幹澱粉,解釋道:“這澱粉的妙用,在於能緊緊地鎖住蝦仁中的水分,使蝦仁依舊能保持其原有的鮮嫩多汁,避免水分流失的情況。”


    緊接著,他又攪拌三十秒,蝦仁表麵均勻覆蓋了一層潔白的漿液,這便是烹飪中常說的“上漿”。


    做完這些之後,他邊往蝦仁中緩緩倒入一些花生油,同時娓娓道來:“這一步,不僅是為了防止上好的漿液脫落,更是巧妙地避免了蝦仁在高溫烹製時可能發生的相互粘連的狀況。”


    等花生油與蝦仁在輕柔的攪拌中達成和諧後,黃駿將其放置一旁進行醃製,時間無需過長,短短十分鍾,便能讓蝦仁充分吸收調料的味道。


    在等待的間隙,他也沒閑著,轉而著手將浸泡的茶葉過濾一下,讓茶葉和茶水分離。


    隨後,他取來一隻碗,開始著手調製烹製龍井蝦仁不可或缺的料汁。


    “龍井蝦仁這道菜,不僅在食材的選擇上追求極致的簡單,連調料也遵循著極簡主義,隻需食鹽,白糖,幹澱粉,茶水即可,用茶水調料汁,能夠讓菜品中的茶香味兒更濃鬱一些,吃起來味道更好…”


    說著,他在碗中加入這些調料,又將泡茶葉的茶水倒入其中,輕輕攪拌,調成料汁。


    放在一旁,備用。


    隨著醃製的蝦仁達到了最佳狀態…


    他架上炒鍋,往鍋中傾入了半鍋菜籽油,油麵在鍋中輕輕蕩漾。


    他邊倒油邊悠然說道:“要想讓這道菜達到極致,就得用茶油來烹飪,這樣的話,蝦仁中就能自然融入一抹茶香。”


    待油溫緩緩升至三成熱…


    他將醃製好的蝦仁輕輕滑入油鍋中,隨即用勺子在鍋底溫柔地一推,避免粘連鍋底。


    他邊操作邊解釋:“過油時,油溫的掌控至關重要。保持在三四成之間,既不會讓蝦仁變色,又能保持其脆嫩多汁的口感。”


    “油溫過高,蝦仁外的澱粉層會迅速變為金黃,那可就成了油炸蝦仁,而非我們追求的龍井蝦仁了。”


    “過油時間也需精準把握,三成油溫下大約二十秒即可,若油溫升至四成,則需縮短至十五秒。”


    “當看到蝦仁顆顆飽滿、分明,彼此間不再粘連,那便是出鍋的最佳時機。”


    “這個時候撈出,瀝去多餘油脂即可。”


    “因為後續還有炒的步驟,所以這一步的蝦仁稍帶生澀並無大礙,反而能更好地吸收後續調料的味道。”


    黃駿將依舊潔白如玉的蝦仁從沸騰的鍋中撈起,置於一旁,任其瀝幹多餘的油脂。


    他迅速將鍋中的熱油倒出,僅留下一抹薄薄的底油。


    將蝦仁重新迴歸鍋中,翻炒幾下,便將之前精心調製的料汁倒入鍋中。


    當湯汁完美依附於蝦仁表麵,他又撒入了事先泡好的茶葉,那些翠綠的葉片在熱力的作用下輕輕搖曳,為這道菜增添了幾分雅致的韻味。


    再次快速翻炒約十秒鍾後,一盤色香味俱全的佳肴便呈現在眼前…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美食:帶雙胞胎去幼兒園當大廚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多來米發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多來米發叟並收藏美食:帶雙胞胎去幼兒園當大廚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