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


    <b>  [11]西州吏民守闕為前護羌校尉段訟冤者甚眾;會滇那等諸種羌益熾,涼州幾亡,乃復以為護羌校尉。</b>


    <b>  [11]西方州郡的官吏和百姓,守在宮門為前任護羌校尉段訴冤的人很多; 正遇到滇那等諸部羌人的勢力日益強盛,涼州幾乎滅亡, 於是朝遷重新任命段為護羌校尉。</b>


    <b>  [12]尚書朱穆疾宦官恣橫,上疏曰:“按漢故事,中常侍參選士人,建武以後,乃悉用宦者。自延平以來,浸益貴盛,假貂之飾,處常伯之任,天朝政事,一更其手;權傾海內,寵貴無極,子弟親戚,並荷榮任,放濫驕溢,莫能*禁禦,窮破天下,空竭小民。愚臣以為可悉罷省,遵復往初,更選海內清淳之*士明達國體者,以補其處,即兆庶黎萌,蒙被聖化矣!”帝不納。後穆因進見*,復口陳曰:“臣聞漢家舊典,置侍中、中常侍各一人,省尚書事;黃門侍郎一人,傳發書奏;皆用姓族。自和熹太後以女主稱製,不接公卿,乃以閹人為常侍,小黃門通命兩宮。自此以來,權傾人主,窮困天下,宜皆罷遣,博選耆儒宿德,與參政事。”帝怒,不應。穆伏不肯起,左右傳“出”!良久,乃趨而去。自此中官數因事稱詔底毀之。穆素剛,不得意,居無幾,憤懣發疽卒。</b>


    <b>  [12]尚書朱穆痛恨宦官集團的恣意專橫,上書說:“按照漢朝的傳統製度, 中常侍並非全是宦官,也參選士人擔任。從光武帝建武年間以後, 才全部任用宦官。自殤帝延平年間以來,宦官的地位一天比一天尊貴,他們的權勢也元來越大,帽子上截著金,貂尾垂到右側,身居侍中的重任,凡是朝廷的政事,一律要經過他們的手;權力大得可以傾覆全國,寵信和尊貴無與倫比,他們的子弟和親戚,都擔負著榮耀的職務,肆意驕縱專橫,誰都無法控製和駕馭,致使天下窮困,小民枯竭。我認為應該將他們全都罷黜,恢復從前的製度,重新選擇天下高潔淳樸而又通曉國家製度的人士,來補任留下的官位,這樣,使黎民百姓就都能受到聖明的教化了!”桓帝不肯採納。後來,朱穆有事進見,又口頭向桓帝陳述說:“我聽說漢朝的傳統製度,設置侍中、中常侍名一人,負責省覽尚書呈報皇帝的奏章;設置黃門侍郎一人,傳達皇帝的命令,收受臣下的奏章,全都選用有聲望的家族出身的人士。自從和熹太後以女主的地位主持朝政,不跟三公和九卿接觸,於是用宦官擔任常侍,由小黃門奔走於皇宮和後宮之間。從此以後,宦官的權力壓倒人主,使天下困苦。應該將掌權的宦官全部罷黜遣退,廣選年老博學而又有德望的儒者參與政事。”桓帝勃然大怒,不肯應允。朱穆伏在地上,不肯起來。桓帝左右的人傳命:“出去!”過了很久,朱穆才快步離去。從此以後,宦官多次藉故用皇帝的名義對朱穆進行詆毀。朱穆一向性格剛直,很不如意,過了不久,因憤恨和鬱悶而生毒瘡,身死。</b>


    <b>  --------------------------------------------------------------------------------</b>


    <b>  資治通鑑第五十五卷(迴目錄)</b>


    <b>  漢紀四十七 孝桓皇帝中延熹七年(甲辰、164)</b>


    <b>  漢紀四十七 漢桓帝延熹七年(甲辰,公元164年)</b>


    <b>  [1]春,二月,丙戌,鄉忠侯黃瓊薨。將葬,四方遠近名士會者六七千人。</b>


    <b>  [1]春季,二月丙戌(疑誤),鄉侯黃瓊去世。臨下葬時,四方遠近知名人士前來弔喪的有六七千人。</b>


    <b>  初,瓊之教授於家,徐稚從之諮訪大義,及瓊貴,稚絕不復交。至是,稚往吊之,進酹,哀哭而去,人莫知者。諸名士推問喪宰,宰曰:“先時有一書生來,衣粗薄而哭之哀,不記姓字。”眾曰:“必徐孺子也。”於是選能言者陳留茅容輕騎追之,及於塗。容為沽酒市肉,稚為飲食。容問國家之事,稚不答。更問稼穡之事,稚乃答之。容還,以語諸人,或曰:“孔子雲:‘可與言 而不與言,失人。’然則孺子其失人乎?”太原郭泰曰:“不然。孺子之為人,清潔高廉,飢不可得食,寒不可得衣,而為季偉飲酒食肉,此為已知季偉之賢故也!所以不答國事者,是其智可及,其愚不可及也!”</b>


    <b>  最初,黃瓊在家中教授經書時,徐稚曾經向他詢問要旨,到黃瓊的地位尊貴以後,徐稚就和黃瓊絕交,不再來往。黃瓊去世,徐稚前往弔喪,以酒灑地表示祭奠,放聲痛哭後離去,別人都不知道他是誰。弔喪的知名人士們詢問主持喪事的人,他說:“早些時候的確有一位儒生來過這裏,他衣著粗糙單薄,哭聲悲哀,不記得他的姓名。”大家都說:“肯定是徐稚。”於是選派善於言辭的陳留人茅容,跨上快馬急忙去追趕他,在半途追到。茅容為徐稚沽酒買肉,請他一道飲食。當茅容問及國家大事時,徐稚不作迴答。茅容改變話題,談論耕種和收穫穀物的事,徐稚才迴答他。茅容返迴以後,將上述情況告訴大家。有人說:“孔子曾經說過:‘遇上可以交談的人,卻不和他談論,未免有失於人。’這樣說來,徐稚豈不是有失於人嗎?”太原人郭泰說:“不是這樣。徐稚為人清高廉潔,他飢餓時不會輕易接受別人的食物,寒冷時不會隨便穿別人的衣服。而他答應茅容的邀請,一道飲酒食肉,這是因為已經知道茅容賢能的緣故。所以不迴答國家大事,是由於他的智慧我們可以趕得上,他的故作愚昧我們卻趕不上。”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鑑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柏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柏楊並收藏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鑑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