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


    <b>  其騎都尉平陵荊邯說述曰:“漢高祖起於行陳之中,兵破身困者數矣;然軍敗複合,瘡愈復戰。何則?前死而成功,愈於卻就於滅亡也!隗囂遭遇運會,割有雍州,兵強士附,威加山東;遇更始政亂,復失天下,眾庶引領,四方瓦解,囂不及此時推危乘勝以爭天命,而退欲為西伯之事,尊師章句,賓友處士,偃武息戈,卑辭事漢,喟然自以文王復出也!令漢帝釋關、隴之憂,專精東伐,四分天下而有其三;發間使,召攜貳,使西州豪傑鹹居心於山東,則五分而有其四;若舉兵天水,必至沮潰,天水既定,則九分而有其八。陛下以梁州之地,內奉萬乘,外給三軍,百姓愁困,不堪上命,將有王氏自潰之變矣!臣之愚計,以為宜及天下之望未絕,豪傑尚可招誘,急以此時發國內精兵,令田戎據江陵,臨江南之會,倚巫山之固,築壘堅守,傳檄吳、楚,長沙以南必隨風而靡。令延岑出漢中,定三輔,天水、隴西拱手自服。如此,海內震搖,冀有大利。”述以問群臣,博士吳柱曰:“武王伐殷,八百諸侯不期同辭,然猶還師以待天命。未聞無左右之助而欲出師千裏之外者也!”邯曰:“今東帝無尺土之柄,驅烏合之眾,跨馬陷敵,所向輒平,不亟乘時與之分功,而坐談武王之說,是復效隗囂欲為西伯也!”</b>


    <b>  公孫述的騎都尉平陵人荊邯向公孫述建議:“漢高祖劉邦從軍隊中崛起,好幾次兵敗被困。然而潰敗之後又重新聚合,養好了創傷再投入戰鬥。為什麽呢?冒死前進反而獲得成功,勝過後退歸於滅亡。隗囂遭逢時世的機運,占據雍州,軍隊強盛,士人歸附他,威望傳到崤山之東。遇到更始朝政治混亂,劉玄又失去天下,天下老百姓伸長脖子盼望太平,全國陷於土崩瓦解,隗囂不趁此時除去危險贏得勝利,爭得皇帝的寶座,而退卻打算做周文王式的西方霸主。他尊崇並學習儒家經典,招攬賓客隱士,停止擴充和訓練軍隊,低聲下氣地事奉漢朝,還感嘆地以為自己是周文王再世。使劉秀將對隗囂的憂慮置之一邊,專心傾注力量在東邊征討群雄,四分天下,劉秀占有三分。又派出秘密使節,招納叛離的人,使西州一帶英雄豪傑都心向崤山以東,於是五分天下,劉秀占有四分。如果向天水進攻,必定擊潰隗囂。天水平定以後,則九分天下,劉秀占有八分。陛下依靠梁州這塊地方,對內要供奉皇帝,對外要供給軍隊。百姓愁苦困頓,不能忍受上麵的驅使,將會發生王莽那種內部自己瓦解的變化。以我的愚見,應該趁著天下百姓要求太平的願望沒有斷絕,英雄豪傑還可以招納羅致,趕緊在此時,徵調國內的精銳部隊,命田戎占據江陵,麵對長江的會合處,依靠巫山的險阻,修築壁壘堅守;向吳、楚各地發布文書,長沙以南一定會望風歸降;命延岑出兵漢中,平定三輔,天水、隴西會拱手自己臣服。這樣一來,天下震撼,希望有最大的利益可圖。”公孫述以荊邯的話詢問群臣,博士吳柱說:“周武王討伐商王朝,八百個諸侯不約而同地表示贊成,然而仍退兵等待上天的旨意。沒有聽說過沒有周圍鄰國的協助,而打算出兵千裏之外的事!”荊邯說:“劉秀並沒有一尺土地的憑藉,驅馳一群烏合之眾,但跨上戰馬衝鋒陷陣,所向無敵。不趕快抓住時機和劉秀分享功業,卻坐在那裏大談周武王的主張,這是再次效法隗囂想當周文王的做法。”</b>


    <b>  述然邯言,欲悉發北軍屯士及山東客兵,使延岑、田戎分出兩道,與漢中諸將合兵並勢。蜀人及其弟光以為不宜空國千裏之外,決成敗於一舉,固爭之,述乃止。延岑、田戎亦數請兵立功,述終疑不聽,唯公孫氏得任事。</b>


    <b>  公孫述同意荊邯的話,準備徵發所有北軍屯墾的士兵以及由崤山以東地區的人組成的客籍軍隊。命令延岑、田戎分兩路出發,和漢中各將領的部隊合併,共同進擊。可是蜀地人士和公孫述的弟弟公孫光認為,不應傾全國之力征戰千裏之外,以此一舉決定成敗。他們極力反對,公孫述才作罷。延岑、田戎也多次請求帶兵建立功績,公孫述始終疑慮不接受,隻有公孫氏家族的人能夠掌權。</b>


    <b>  述廢銅錢,置鐵錢,貨幣不行,百姓苦之。為政苛細,察於小事,如為清水令時而已。好改易郡縣官名。少嚐為郎,習漢家故事,出入法駕,鸞旗旄騎。又立其兩子為王,食犍為、廣漢各數縣。或諫曰:“成敗未可知,戎士暴露而先王愛子,示無大誌也!”述不從,由此大臣皆怨。</b>


    <b>  公孫述下詔令廢除銅錢,鑄鐵錢,結果貨幣不通行,老百姓苦不堪言。公孫述為政苛細,對於很小的事也要過問,就像當初做清水縣令時那樣。並喜歡改換郡縣官名。他年輕時曾經出任過郎的官職,熟悉漢朝的舊典,稱帝後出宮入宮都用法駕,以繡著鸞鳥的大旗、槍桿上掛著氂牛尾的騎士作前導。又封他的兩個兒子為王,各以犍為、廣漢兩郡的幾個縣做食邑。有人向公孫述進諫:“成敗還未可知,戰士們暴露在沙場上,而先封自己的愛子為王,這表示沒有遠大的誌向!”公孫述不聽規勸。從此大臣們全都怨恨。</b>


    <b>  [3]馮異自長安入朝,帝謂公卿曰:“是我起兵時主簿也,為吾披荊棘,定關中。”既罷,賜珍寶、錢帛,詔曰:“倉卒蕪蔞亭豆粥,唿沱河麥飯,厚意久不報。”異稽首謝曰:“臣聞管仲謂桓公曰:‘願君無忘射鉤,臣無忘檻車。’齊國賴之。臣今亦願國家無忘河北之難,小臣不敢忘巾車之恩。”留十餘日,令與妻子還西。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鑑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柏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柏楊並收藏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鑑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