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


    <b>  各位將領豪傑都勸鄧禹直接攻打長安。鄧禹說:“不能這樣。眼下我們的人數雖然多,可是能打仗的人少。前麵沒有可依靠的糧草,後麵沒有運送給我們的物資。赤眉軍剛剛攻占長安,錢糧充足,銳不可當。一群強盜匪徒糾合到一起沒有長遠打算,他們錢糧雖然多,但變故太多,豈能長期固守!上 郡、北地、安定三郡,地廣人稀,糧食豐富,牲畜繁多。我暫且領兵向北,到糧多的地方休養軍隊,以等待赤眉軍疲憊,那時才可圖謀消滅他們。”於是率軍向北到達邑。所到之處,各營寨郡邑全都開門歸順。</b>


    <b>  [18]上遣岑彭擊荊州群賊,下、葉等十餘城。</b>


    <b>  [18]劉秀派岑彭攻打荊州一帶的眾賊軍,攻下、葉等十餘城。</b>


    <b>  [19]十一月,甲午,上幸懷。</b>


    <b>  [19]十一月甲午(三十日),劉秀到達懷地。</b>


    <b>  [20]梁王永稱帝於睢陽。</b>


    <b>  [20]梁王劉永在睢陽稱帝。</b>


    <b>  [21]十二月,丙戌,上還洛陽。</b>


    <b>  [21]十二月丙戌(十一日),劉秀返迴洛陽。</b>


    <b>  [22]三輔苦赤眉暴虐,皆憐更始,欲盜出之;張等深以為慮,使謝祿縊殺之。劉恭夜往,收藏其屍;帝詔鄧禹葬之於霸陵。中郎將宛人趙熹將出武關,道遇更始親屬,皆裸跣飢困,熹竭其資糧以與之,將護而前;宛王賜聞之,迎還鄉裏。</b>


    <b>  [22]三輔人民苦於赤眉軍的暴虐,全都憐憫劉玄,想把他從赤眉軍中救出來。張等深感憂慮,於是讓謝祿勒死劉玄。劉恭連夜前往,收藏劉玄的屍體。劉秀聽說,命鄧禹把他安葬在霸陵。原劉玄的中郎將宛城人趙熹將要出武關,在道上遇到劉玄的親屬,全都光著腳,飢餓睏乏。趙熹拿出自己的全部財物糧食給他們,護送他們前行。宛王劉賜得到消息,派人迎接,送還故鄉。</b>


    <b>  [23]隗囂歸天水,復招聚其眾,興修故業,自稱西州上將軍。三輔士大夫避亂者多歸囂。囂傾身引接,為布衣交;以平陵範逡為師友,前涼州剌史河內鄭興為祭酒,茂陵申屠剛、杜林為治書,馬援為綏德將軍,楊廣、王遵、周宗及平襄行巡、阿陽王捷、長陵王元為大將軍,安陵班彪之屬為賓客,由此名震西州,聞於山東。馬援少時,以家用不足辭其兄況,欲就邊郡田牧。況曰:“汝大才,當晚成;良工不示人以樸,且從所好。”遂之北地田牧。常謂賓 客曰:“丈夫為誌,窮當益堅,老當益壯。”後有畜數千頭,穀數萬斛,既而嘆曰:“凡殖財產,貴其能賑施也,否則守錢虜耳!”乃盡散於親舊。聞隗囂好士,往從之。囂甚敬重,與決籌策。班彪,稚之子也。</b>


    <b>  [23]隗囂迴到天水,又招集部眾,重整舊時功業,自稱西州上將軍。三輔的士大夫為了避亂,大都歸附隗囂。隗囂熱誠接待,像平民一樣交為朋友。他任命平陵人範逡為師友,以前涼州刺史河內人鄭興為祭酒,以茂陵人申屠剛、杜林為治書,以馬援為綏德將軍,以楊廣、王遵、周宗以及平襄人行巡、阿陽人王捷、長陵人王元為大將軍,以安陵人班彪等為賓客,由此威名震動西方州郡,聞名於崤山以東。馬援年輕時,因家庭貧困,辭別哥哥馬況,準備到邊郡一帶種田放牧。馬況說:“你是大器晚成的人,能工巧匠不把未雕琢的玉石拿給人看。權且按照你自己的意願,想幹什麽就幹什麽吧。”於是馬援到北地種田放牧。他常對賓客們說:“大丈夫立誌,窮困的時候應當更堅定,年老的時候應當更雄壯。”後來,他擁有數千頭牲畜,數萬斛糧食。不久又嘆息說:“增長財富,可貴之處在於能夠賑濟施捨,否則的話,不過是守財奴罷了!”於是把全部家產分送給親友故舊。得知隗囂禮賢下士,就去投奔他。隗囂十分敬重馬援,讓他參與籌劃決策。班彪是班的兒子。</b>


    <b>  [24]初,平陵竇融累世仕宦河西,知其土俗,與更始右大司馬趙萌善,私謂兄弟曰:“天下安危未可知;河西殷富,帶河為固,張掖屬國精兵萬騎,一旦緩急,杜絕河津,足以自守,此遺種處也!”乃因萌求往河西。萌薦融於更始,以為張掖屬國都尉。融既到,撫結雄傑,懷輯羌虜,甚得其歡心。是時,酒泉太守安定梁統、金城太守庫鈞、張掖都尉茂陵史苞、酒泉都尉竺曾、敦煌都尉辛肜,並州郡英俊,融皆與厚善。及更始敗,融與梁統等計議曰:“今天下擾亂,未知所歸。河西鬥絕在羌、胡中,不同心戮力,則不能自守,權鈞力齊,復無以相率,當推一人為大將軍,共全五郡,觀時變動。”議既定,而各謙讓。以位次,鹹共推梁統;統固辭,乃推融行河西五郡大將軍事。武威太守馬期、張掖太守任仲並孤立無黨,乃共移書告示之;二人即解印綬去。於是以梁統為武威太守,史苞為張掖太守,竺曾為酒泉太守,辛肜為敦煌太守。融居屬國,領都尉職如故;置從事,臨察五郡。河西民欲質樸,而融等政亦寬和,上下相親,晏然富殖;修兵馬,習戰射,明烽燧,羌、胡犯塞,融輒自將與諸郡相救,皆如符要,每輒破之。其後羌、胡皆震服親附,內郡流民避兇飢者歸之不絕。</b>


    <b>  [24]當初,平陵人竇融一家幾代人曾在河西地區做官,了解當地的風土民情。竇融和劉玄的右大司馬趙萌關係很好。竇融私下跟他的弟弟說:“天下是安定還是混亂,不可預測。河西一帶殷實富足,有黃河作為牢固的屏障。張掖屬國有一萬精銳騎兵,一旦有什麽變化,切斷黃河渡口,完全可以自守。這是保全我們子孫免於滅絕的地方!”於是,竇融憑藉趙萌的關係請求前往河西。趙萌向劉玄舉薦竇融,竇融被任命為張掖屬國都尉。他到任後,撫慰結交豪傑,籠絡西羌各部族,深得他們的歡心。當時,酒泉太守安定人梁統、金城太守庫鈞、張掖都尉茂陵人史苞、酒泉都尉竺曾、敦煌都尉辛肜都是州郡的英雄俊傑,竇融全都和他們交往甚厚。等到更始朝覆亡,竇融跟梁統等計議說:“現在天下大亂,我們不知應歸往何處。河西一帶偏處在羌人和胡人之間,如果不同心協力,就不能自守。大家的權力和力量都相等,又誰也不能統率誰。我們應當推舉一人做大將軍,共同保全五郡,觀察時局的變化。”商定之後,大家各自謙讓。按照地位的高低,一致推舉梁統當大將軍。梁統堅決推辭,於是推舉竇融代理河西五郡大將軍職務。武威太守馬期、張掖太守任仲,全都孤立沒有黨援,於是竇融等寫信給他們,告知形勢。二人馬上交出印章綬帶離開。於是任命梁統當武威太守,史苞當張掖太守,竺曾當酒泉太守,辛肜當敦煌太守。竇融居住在張掖屬國,依然同以前一樣任都尉職,同時設置從事,監督五郡。河西一帶民風質樸,而竇融等也為政寬厚平和,上下相親,一片安樂富足的景象。並訓練兵馬,學習射箭,點燃烽火。羌人和胡人進犯邊塞,竇融就親自領兵和各郡的軍隊相救助,每次出擊都不失期約,每戰大都破敵軍。以後,羌人胡人全都被威名所震,由此親近歸附。內地躲避戰亂飢餓的百姓也絡繹不絕地歸順竇融。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鑑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柏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柏楊並收藏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鑑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