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


    <b>  當初,漢哀帝時,馬宮為光祿勛,與丞相、禦史一同議定傅太後的諡號為孝元傅皇後。等到王莽追究誅殺從前參與議定的人時,馬宮因與跟王莽私交篤厚,單獨得以倖免。但馬宮內心慚愧恐懼,上書說:“從前,在討論定陶共王母親諡號時,我迎合上峰的意旨,附和別人的意見,違反儒家經典,堅持偏邪的說法,用來迷惑貽誤聖上。作為臣子,沒有盡到忠心。雖然幸運地準許我悔改自新,但實在無顏麵再看到宮門金殿,也沒有心思再居住官府,不應該再擁有封爵食邑。我願上交太師、大司徒、扶德侯的印信,避開賢能人才上進之路。”八月壬午(二十日),王莽以太皇太後的詔命賜給馬宮策書說:“四輔的職務,是為國家維持綱紀。三公的責任,象鼎的三腳,支持君王。不堅持原則,就無法居於高位。你的陳述,至為誠懇,不敢掩飾自己的過失,我十分尊重。現在,不剝奪你的封爵和食邑,僅上交太師、大司徒印信綬帶給使者。以侯爵身份離開朝廷,返迴家宅。”</b>


    <b>  [9]莽以皇後有子孫瑞,通子午道,從杜陵直絕南山,徑漢中。</b>


    <b>  [9]王莽因皇後有了生男育女的吉兆,修通子午道,從杜陵縣穿過終南山,直通漢中郡。</b>


    <b>  [10]泉陵侯劉慶上書言:“周成王幼小,周公居攝。今帝富於春秋,宜令安漢公行天子事,如周公。”郡臣皆曰:“宜如慶言。”</b>


    <b>  [10]泉陵侯劉慶上書:“周成王年齡幼小,由周公居位攝政。當今聖上年齡還輕,應當讓安漢公代行天子的職務,象周公一樣。”群臣都說:“應當照劉慶所說的辦。”</b>


    <b>  [11]時帝春秋益壯,以衛後故,怨不悅。冬,十二月,莽因臘日上椒酒,置毒酒中;帝有疾。莽作策,請命於泰,願以身代,藏策金滕,置於前殿,敕諸公勿敢言。丙午,帝崩於未央宮。大赦天下。莽令天下吏六百石以上皆服喪三年。奏尊孝成廟曰統宗;孝平廟曰元宗。斂孝平,加元服,葬康陵。</b>


    <b>  [11]這時,平帝的年齡漸長,因母親衛皇太後的緣故,怨恨不快。冬季,十二月,王莽借著臘日向平帝進獻椒酒,在椒酒中下了毒。平帝中毒害病。王莽寫下策書,到泰祈禱,請求保全平帝的性命,願意用自身代平帝去死。他把策書收藏在金櫃裏,放在前殿,告誡各大臣不準說出去。丙午(疑誤),平帝在未央宮駕崩。大赦天下。王莽命令官秩六百石以上的官員,一律服喪三年。又上書太皇太後,建議尊稱成帝廟叫作統宗,平帝廟叫作元宗。收殮孝平帝,戴上成人冠帽,埋葬在康陵。</b>


    <b>  班固贊曰:“孝平之世,政自莽出,褒善顯功,以自尊盛。觀其文辭,方處百蠻,無思不服,休徵嘉應,頌聲並作;至於變異見於上,民怨於下,莽亦不能文也。</b>


    <b>  班固贊曰:平帝在位期間,由王莽發號施令,褒揚善行,宣揚功德,用來顯示他自己的尊貴威嚴。從文辭上來看,中原以外的眾多蠻族,沒有不想歸附臣服的。吉祥的徵兆紛呈,歌頌的聲音四起。至於上有天象的變異,下有沸騰的民怨,王莽也無法掩飾。</b>


    <b>  [12]以長樂少府平晏為大司徒。</b>


    <b>  [12]任命長樂少府平晏當大司徒。</b>


    <b>  [13]太後與群臣議立嗣。時元帝世絕,而宣帝曾孫有見王五人,列侯四十八人,莽惡其長大,曰:“兄弟不得相為後。”乃悉征宣帝玄孫,選立之。</b>


    <b>  [13]太皇太後與文武百官,商議遴選繼任皇帝。這時元帝的後代斷絕了,而宣帝的曾孫有為王的五人,為列侯的四十八人,王莽厭惡他們已經長大,便說:“兄弟之間不能互相作為後代。”於是全部徵召宣帝玄孫,逐一選擇。</b>


    <b>  是月,前輝光謝囂奏武功長孟通浚井得白石,上圓下方,有丹書著石,文曰:“告安漢公莽為皇帝”。符命之起,自此始矣。莽使群公以白太後,太後曰:“此誣罔天下,不可施行!”太保舜謂太後曰:“事已如此,無可奈何;沮之,力不能止。又莽非敢有他,但欲稱攝以重其權,填服天下耳!”太後心不以為可,然力不能製,乃聽許。舜等即共令太後下詔曰:“孝平皇帝短命而崩,已使有司征孝宣皇帝玄孫二十三人,差度宜者,以嗣孝平皇帝之後。玄孫年在繈褓,不得至德君子,孰能安之!安漢公莽,輔政三世,與周公異世同符。今前輝光囂、武功長通上言丹石之符,朕深思厥意,雲‘為皇帝’者,乃攝行皇帝之事也。其令安漢公居攝踐祚,如周公故事,具禮儀奏!”於是群臣奏言:“太後對德昭然,深見天意,詔令安漢公居攝。臣請安漢公踐祚,服天子冕,背斧依立於戶牖之間,南麵朝群臣,聽政事;車服出入警蹕,民臣稱臣妾,皆如天子之製。郊祀天地,宗祀明堂,共祀宗廟,享祭群神,贊曰:‘假皇帝’,民臣謂之‘攝皇帝’,自稱曰‘予’。平決朝事,常以皇帝之詔稱‘製’。以奉順皇天之心,輔翼漢室,保安孝平皇帝之幼嗣,遂寄託之義,隆治平之化。其朝見太皇太後、帝皇後皆復臣節。自施政教於宮家國采,如諸侯禮儀故事。”太後詔曰:“可。”</b>


    <b>  這個月,前輝光謝囂奏報,武功縣長孟通疏浚水井挖得了一塊白石頭,上頭是圓形,下部是四方形,有朱紅文字寫在石頭上,文字是“宣告安漢公王莽為皇帝”。符命的興起,從此開始了。王莽使各大臣把這件事上報太皇太後,太皇太後說:“這是欺騙天下,不可以施行!”太保王舜告訴太皇太後:“事已如此,無可奈何。想要製止,力量也達不到。而且王莽沒有別的想法,隻是想要公開宣告代行皇帝的職權來加強他的權力,好去鎮服全國罷了。”太皇太後心裏知道不可以這樣做,但自己的力量不能製止,隻好答應。王舜等人就一起讓太皇太後下詔書道:“孝平皇帝短命駕崩,已經命令主管官吏徵召孝宣皇帝曾孫二十三人,選擇合適的,讓他做孝平皇帝的後嗣,玄孫年齡還很幼小,如果不求得有最高德行的君子,誰能夠維護他?安漢公王莽,輔佐朝政已經三代,跟周公時代雖異而功業相同。現在前輝光謝囂和武功縣長孟通上報丹書白石的符命,我深深地思索它的意思,說‘為皇帝’的含義,就是代行皇帝的職權。現命令安漢公登上皇位,代行職權,仿照周公的舊例。開列典禮儀式上報。”於是群臣上書說:“太後聖德英明,深深地看到了天意,下詔書讓安漢公居位攝政。我們請求安漢公登上皇位,代行職權,穿著天子的禮服,戴著天子的禮帽,背靠著設置在門窗之間的斧形圖案屏風,向著南麵接受臣子們的朝見,處理政事。他的車駕進出要戒嚴,平民和臣下向他自稱為男奴女奴,全部按照天子的禮儀製度辦事。在郊外祭祀天地,在明堂和宗廟祭祀祖宗,祭禮各種神祗,讚辭稱‘假皇帝’,平民和臣下稱他為‘攝皇帝’,自稱為‘予’。討論決定朝廷大事,通常用皇帝的詔書形式,稱為‘製’,從而秉承和遵循上天的心意,輔佐漢朝,撫育孝平皇帝的幼小繼承人,完成委託的義務,振興治平的教化。在朝見太皇太後和孝平皇後時,都恢復臣下的禮節。在他的官署、家宅、封國、采邑,可以獨立地實行政治教化,按照諸侯禮儀的成例辦。”太皇太後下詔批準。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鑑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柏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柏楊並收藏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鑑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