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


    <b>  [5]八月,莽復白太復太後,廢孝成皇後、孝哀皇後為庶人,就其園。是日,皆自殺。</b>


    <b>  [5]八月,王莽再次上奏太皇太後,要求廢黜孝成皇後、孝哀皇後,貶為平民,遣送到成帝和哀帝的陵園守墓。當天,兩位皇後都自殺子。</b>


    <b>  [6]大司空彭宣以王莽專權,乃上書言:“三公鼎足承君:一足不任,則覆亂美實。臣資性淺薄,年齒老耄,數伏疾病,昏亂遺忘,願上大司空、長平侯印綬,乞骸骨歸鄉裏,俟填溝壑。”莽白太後策免宣,使就國。莽恨宣求退,故不賜黃金、安車、駟馬。宣居國數年,薨。</b>


    <b>  [6]大司空彭宣因王莽專權,上書說:“三公象鼎的三隻腳,一起承奉君王,如果有一隻腳不能勝任,就會使鼎傾覆,破壞裏麵的美食。我資質淺薄,年紀又老,多次患病臥床,頭腦昏亂,記憶力衰退。願繳上大司空、長平侯的印信、綬帶,請求批準我辭職退休,返迴鄉裏,等待辭世。”王莽報告太後,太後下策書,免去彭宣的官職,讓他返迴封國。王莽對彭宣的請求退休深為忌恨,故意不按慣例賜給他黃金、安車、駟馬。彭宣在封國居住數年後去世。</b>


    <b>  班固贊曰:薛廣德保縣車之榮,平當逡巡有恥,彭宣見險而止,異乎苟患失之者矣!</b>


    <b>  班固贊曰:薛廣德能保持懸車的榮耀;平當拒絕封爵,明禮知恥;彭宣發現危險而中止做官。他們與苟且患失之輩,截然不同!</b>


    <b>  [7]戊午,右將軍王崇為大司空,光祿勛東海馬宮為右將軍,左曹、中郎將甄豐為光祿勛。</b>


    <b>  [7]戊午(二十七日),任命右將軍王崇為大司空,光祿勛、東海人馬宮為右將軍,左曹、中郎將甄豐為光祿勛。</b>


    <b>  [8]九月,辛酉,中山王即皇帝位,大赦天下。</b>


    <b>  [8]九月,辛酉(初一),中山王劉箕子即帝位,大赦天下。</b>


    <b>  平帝年九歲,太皇太後臨朝,大司馬莽秉政,百官總己以聽於莽。莽權日盛,孔光憂懼,不知所出,上書乞骸骨;莽白太後,帝幼少,宜置師傅,徙光為帝太傅,位四輔,給事中,領宿衛、供養,行內署門戶,省服禦食物。以馬宮為大司徒,甄豐為右將軍。</b>


    <b>  平帝時年九歲,太皇太後臨朝聽政,大司馬王莽把持國政。百官各自負責本職,最後都聽王莽裁決。王莽的權勢日益上升,孔光憂慮恐懼,不知如何才好,上書請求退休。王莽奏報太後,認為皇帝年幼,應該為他配置師傅。於是調任孔光為皇帝的太傅,位居四輔,兼給事中,負責皇宮宿衛和皇帝的供養,兼管禁中官署門戶、察看皇帝服飾、禦用、食物等。任命馬宮為大司徒,甄豐為右將軍。</b>


    <b>  [9]冬,十月,壬寅,葬孝哀皇帝於義陵。</b>


    <b>  [9]冬季,十月,壬寅(十二日),將孝哀皇帝安葬在義陵。</b>


    <b>  孝平皇帝上元始元年(辛酉、1)</b>


    <b>  漢平帝元始元年(辛酉,公元1年)</b>


    <b>  [1]春,正月,王莽風益州,令塞外蠻夷自稱越裳氏重譯獻白雉一、黑雉二。莽白太後下詔,以白雉薦宗廟。於是群臣盛陳莽功德,“致周成白雉之瑞;周公及身在而托號於周,莽宜賜號曰安漢公,益戶疇爵邑。”太後詔尚書具其事。莽上書言:“臣與孔光、王舜、甄豐、甄邯共定策;今願獨條光等功賞,寢置臣莽,勿隨輩列。”甄邯白太後下詔曰:“‘無偏無黨,王道蕩蕩。’君有安宗廟之功,不可以骨肉故蔽隱不揚,君其勿辭!”莽復上書固讓數四,稱疾不起;左右白太後,“宜勿奪莽意,但條孔光等,”莽乃肯起。二月,丙辰,太後下詔:“以太傅、博山侯光為太師,車騎將軍、安陽侯舜為太保,皆益封萬戶;左將軍、光祿勛豐為少傅,封廣陽侯;皆授四輔之職。侍中、奉車都尉邯封承陽侯。”四人既受賞,莽尚未起。群臣復上言:“莽雖克讓,朝所宜章,以時加賞,明重元功,無使百僚元元失望!”太後乃下詔:“以大司馬、新都侯莽為太傅,幹四輔之事,號曰安漢公,益封二萬八千戶。”於是莽為惶恐,不得已而起,受太傅、安漢公號,讓還益封事,雲:“願須百姓家給,然後加賞。”群臣復爭,太後詔曰:“公自期百姓家給,是以聽之,其令公奉賜皆倍故。百姓家給人足,大司徒、大司空以聞。”莽復讓不受,而建言褒賞宗室群臣,立故東平王雲太子開明為王;又以故東平思王孫成都為中山王,奉孝王後;封宣帝耳孫信等三十六人皆為列侯;太僕王惲等二十五人皆賜爵關內侯。又令諸侯王公、列侯、關內侯無子而有孫若同產子者,皆得以為嗣;宗室屬未盡而以罪絕者,復其屬;天下吏比二千石以上年老致仕者,參分故祿,以一與之,終其身。下及庶民鰥寡,思澤之政,無所不施。</b>


    <b>  [1]春季,正月,王莽暗示益州地方官,命令塞外蠻族自稱越裳氏部落,通過幾道翻譯,向天子進獻一隻白野雞,兩隻黑野雞。王莽向太皇太後報告此事,建議太後下詔,用白野雞祭獻宗廟。於是群臣大肆歌頌王莽的功德,認為他“像周公姬旦使周成王獲得白野雞的祥瑞一樣。姬旦活著時就被稱為‘周公’,因此王莽也應該被賜號為‘安漢公’,並增加他的采邑人戶,使與公爵爵位相稱。”太皇太後詔令尚書備辦此事。王莽上書說:“我與孔光、王舜、甄豐、甄邯共同製定迎立今上的國策,現在我希望僅讓孔光等人論功行賞,拋開我王莽,不要與他們列在一起。”甄邯向太皇太後報告,太皇太後下詔說:“《尚書》說:‘不偏向,不結黨,聖王之道,寬廣坦蕩。’你有安定宗廟的大功,不能因為你是我的骨肉親戚,就遮蓋隱諱,不加宣揚褒獎。請你不要推辭了。”王莽又四次上書堅持推讓,稱病不上朝。左右臣子對太後說:“還是不要硬改變王莽謙讓的心意,隻論功賞賜孔光等人吧。”王莽才肯起床。二月,丙辰(二十八日),太皇太後下詔:“任命太傅、博山侯孔光為太師,車騎將軍、安陽侯王舜為太保,均增加采邑民戶到萬戶。任命左將軍、光祿勛甄豐為少傅,封廣陽侯。以上三人都分別授與四輔的職務。封侍中、奉車都尉甄邯為承陽侯。”四人接受封賞後,而王莽尚未起來上朝理事。群臣又進言:“王莽雖然克己謙讓,但朝廷對應當表彰的大臣,還是應及時加以封賞,以表明重視元勛,不要使百官和人民失望!”於是太皇太後下詔:“任命大司馬、新都侯王莽為太傅,主管四輔事務,稱‘安漢公’,增加采邑民戶到二萬八千戶。”於是王莽惶恐,不得已而起來,接受太傅、安漢公的封號,但推辭了增加的采邑民戶。他說:“我願等到百姓家家自足,然後才能接受賞賜。”群臣又力爭,太皇太後下詔說:“安漢公自己約定要等到百姓家家自足之後才接受賞賜,因此,聽從安漢公的意見,不過要讓俸祿和賞賜都增加一倍。等到百姓家家自足時,大司徒、大司空再行奏報。”王莽仍然謙讓不接受,而建議褒獎賞賜宗室和群臣。於是,立已故東平王劉雲的太子劉開明為東平王;又立已故東平思王的孫子劉成都為中山王,為中山孝王的後嗣;封漢宣帝的曾孫劉信等三十六人都為列侯;又賜太僕王惲等二十五人爵位,均為關內侯;又命諸侯王公、列侯、關內侯,凡無兒子,但有孫子或同母兄弟的兒子的,都可作為繼承人;皇族近親支係的後裔,因犯罪而被開除宗室譜籍的,恢復原來的身份;全國官秩為比二千石以上的官員,年老退休的,以原俸祿的三分之一作為退休金,直到死亡。下至平民百姓、鰥夫寡婦,都使用恩惠照顧政策,無所不施。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鑑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柏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柏楊並收藏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鑑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