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


    <b>  議郎耿育上書說:“我聽說,皇位繼承順序失去準則,廢嫡立庶,這是聖人立法嚴厲禁止,也是古今絕對不能容許的事。但是,太伯發現季歷適合當王位繼承人,便退下來,堅決辭讓,甚至逃到吳、粵。這是特殊情況下的權宜應變之法,不應算作常法。太伯把嫡子的地位讓給季歷,以尊崇聖嗣,結果姬昌終於統一天下,子孫承業,達七八百年之久,功勳居三王之首,道德最為完備,因此尊號追加到始祖,稱為太王。所以,世上必有非常的變化,然後才有非常的決策。孝成皇帝自知早年沒有及時生下嗣子,考慮到,雖然暮年也有可能得皇子,但自己去世之後,孩子年幼,未能掌握國家權力,重要的權柄,必然控製在母後之手,母後過於驕橫,就會貪慾無邊,無所不為。少主幼弱,則大臣也不會俯首從命,那時如果沒有周公那樣的大臣忠心輔佐,恐怕將會危害國家,傾覆擾亂天下。先帝知道陛下有賢聖明達的品德,仁愛孝順的恩義,獨具慧眼,暗下決心,因此就不再去後宮美人們的住所,斷絕了由於主幼而帶來禍亂的根苗,一心想把皇位傳給陛下,以保證漢家宗廟的安定。有些愚昧的臣子,既不能全力挽救國家的安危,製定長遠大計,又不知推廣聖王的恩德,遵循先帝的誌向,卻反覆在禁宮內調查審訊,暴露宮闈的陷私生活。誣衊先帝有惑於美色的過失,造成寵妾因妒嫉殺人。這樣便大大地抹煞了先帝聖賢遠見的英明,違背辜負了先帝憂國的本意!論大德,就不能拘於世俗的見解;立大功,不必與眾人相合。這正是孝成皇帝高明的思維勝過眾臣萬萬倍的原因,這也是陛下聖德廣大正符合皇天選擇的緣故。這豈是當世庸碌短識之臣所能理解的道理呢!況且讚美發揚遵循君父的美德,補救消除已往的過失,這是古今共同的大義。事情發生時,不在當時堅持力爭,防患於未然,反而各自順從迎合,阿諛獻媚。等到先帝去世後,尊號已定,萬事都已完畢,才開始深究無法挽迴的往事,攻擊宣揚宮闈幽深昏暗處誰也說不清的過錯,這實在令我深深痛心!希望陛下把這件事交付主管官署討論,假如正如我所說,就應該公開向天下宣布,使小民都知道先帝神聖旨意的起因。不然的話,白白地讓誹謗言論傷害到先帝墳陵,再流傳到後世,遠達邊疆蠻族和外國,近則傳遍海內,這與先帝將後事託付給陛下的本意,大相逕庭了。孝順的人,善於遵照先父的遺誌,善於完成先人未竟的事業。請陛下考慮。”哀帝也認為,當年能被立為太子,趙太後出了大力,也就不再追究此事。傅太後感激趙太後當年的厚恩,趙太後也傾心相結,因此太皇太後以及王氏家族都感到怨恨。</b>


    <b>  [4]丁酉,光祿大夫傅喜為大司馬,封高武侯。</b>


    <b>  [4]丁酉(初四),任命光祿大夫傅喜為大司馬,封高武侯。</b>


    <b>  [5]秋,九月,甲辰,隕石於虞二。</b>


    <b>  [5]秋季,九月,甲辰(十五日),虞地墜落兩顆隕石。</b>


    <b>  [6]郎中令泠褒、黃門郎段猶等復奏言:“定陶共皇太後、共皇後皆不宜復引定陶藩國之名,以冠大號;車馬、衣服宜皆稱皇之意,置吏二千石以下,各供厥職;又宜為共皇立廟京師。”上復下其議,群下多順指言:“母以子貴,宜立尊號以厚孝道。”唯丞相光、大司馬喜、大司空丹以為不可。丹曰:“聖王製禮,取法於天地。尊卑者,所以正天地之位,不可亂也。今定陶共皇太後、共皇後以‘定陶共’為號者,母從子,妻從夫之義也。欲立官置吏,車服與太皇太後並,非所以明‘尊無二上’之義也。定陶共皇號諡已前定,義不得復改。禮:‘父為士,子為天子,祭以天子,其屍服以士服’,子無爵父之義,尊父母也。為人後者為之子,故為所後服斬衰三年,而降其父母期,明尊本祖而重正統也。孝成皇帝聖恩深遠,故為共王立後,奉承祭祀,令共皇長為一國太祖,萬世不毀,恩義已備。陛下既繼體先帝,持重大宗,承宗廟、天地、社稷之祀,義不可復奉定陶共皇,祭入其廟。今欲立廟於京師,使臣下祭之,是無主也,又,親盡當毀,空去一國太祖不墮之祀而就無主當毀不正之禮,非所以尊厚共皇也!”丹由是浸不合上意。</b>


    <b>  [6]郎中令泠褒、黃門郎段猶等又上奏說:“定陶共皇太後、共皇後都不應再把定陶藩國的名稱,加到尊號之上。車馬、衣裳服飾也都應與‘皇’的身份相稱。應設置二千石以下官員在那裏供職。還應為共皇在京師建立祭廟。”哀帝又將此建議交付臣下討論,大多數官員都承順哀帝的旨意說:“母以子貴,應該建立尊號,以重孝道。”隻有丞相孔光、大司馬傅喜、大司空師丹認為不可以。師丹說:“聖王製定禮,是取法於天地。上尊下卑的原則,是擺正天地位置的依據,不可以混亂。現在定陶共皇太後、共皇後以‘定陶共’為號,表示母從子、妻從夫的。要建立官屬,設置官吏,車馬衣裳服飾與太皇太後一樣,是無法表明‘至尊不能有二’的原則的。定陶共皇的尊號、諡號前已確定,從大義出發,不能再改動。《禮記》說:‘父親是士,兒子成了天子,祭祀父親時,雖可使用天子的祭儀,但父親的殯服仍必須穿士的服裝。’說明兒子沒有給父親封爵的道理,是表示尊重父母。成為人家的後嗣,也就成為人家的兒子,因此要為人家穿不縫邊的粗麻衣服守三年孝,而對生身父母,則要縮短守孝期,用以表明尊崇被繼承人的祖先,重視正統。孝成皇帝聖恩深遠,特意為共皇選定繼承人,以承奉共皇一脈的祭祀,使共皇能長久為藩國的太祖,祭廟香火萬世不滅,恩義已經備至。陛下既為先帝的繼承人,身居嫡係大宗,承襲了宗廟、天地、社稷的祭祀,從大義出發,就不能再承奉定陶共皇,到共皇祭廟去祭祀。現在要在京師為共皇立廟,派臣下去祭祀,這是無主的祭祀。再有,皇帝的祭廟,當親情已盡時,就應當撤除。白白放棄一個藩國太祖萬世不墮的祭祀,而去趨就一個既無主,將來應撤除,又不符合正道的祭祀,這不是尊崇厚待共皇的作法。”師丹從此漸漸不稱哀帝的心意。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鑑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柏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柏楊並收藏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鑑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