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


    <b>  [3]詔發卒萬人治雁門阻險。</b>


    <b>  [3]武帝下詔調集一萬士卒修治雁門郡的險要關隘。</b>


    <b>  [4]秋,七月,大風拔木。</b>


    <b>  [4]秋季,七月,出現大風,拔起樹木。</b>


    <b>  [5]女巫楚服等教陳皇後祠祭厭勝,挾婦人媚道;事覺, 上使禦史張湯窮治之。湯深竟黨與,相連及誅者三百餘人,楚服梟首於市。乙巳,賜皇後冊,收其璽綬,罷退,居長門宮。竇太主慚懼,稽顙謝上。上曰:“皇後所為不軌於大義。不得不廢。主當信道以自慰,勿受妄言以生嫌懼。後雖廢,供奉如法,長門無異上宮也。”</b>


    <b>  [5]女巫師楚服等教陳皇後祭神祈禱,使用婦人詛咒的方法, 企圖除去與陳皇後爭寵的女人;事情敗露,武帝指派禦史張湯徹底查處。張湯深入地追究有關的人,相互牽聯和被處死的有三百多人,楚服在街市被斬首,頭顱高懸示眾。乙巳(十四日),武帝賜給皇後一份冊書,收迴了皇後的印璽,廢去尊號,貶入長門宮。陳皇後的母親竇太主羞慚恐懼, 向武帝叩頭請罪。武帝說:“皇後的行為不符合大義,不得不把她廢黜。你應該相信道義而放寬心懷,不要輕信閑言而產生疑慮和恐懼。皇後雖然被廢了,仍會按照法度受到優待,居住在長門宮與居住在上宮並無區別。”</b>


    <b>  [6]初,上嚐置酒竇太主家,主見所幸賣珠兒董偃,上賜之衣冠,尊而不名,稱為“主人翁”,使之侍飲;由是董君貴寵,天下莫不聞。常從遊戲北宮,馳逐平樂觀,雞、鞠之會,角狗、馬之足,上大歡樂之。上為竇太主置酒宣室 ,使謁者引內董君。是時,中郎東方朔陛戟殿下,辟戟而前曰:“董偃有斬罪三,安得入乎!”上曰:“何謂也?”朔曰:“偃以人臣私侍公主,其罪一也。敗男女之化,而亂婚姻之禮,傷王製,其罪二也。陛下富於春秋,方積思於《六 經》;偃不遵經勸學,反以靡麗為右,奢侈為務,盡狗馬之樂,極耳目之欲,是乃國家之大賊,人主之大蜮,其罪三也。”上默然不應,良久曰:“吾業已設飲,後而自改。”朔曰:“夫宣室者,先帝之正處也,非法度之政不得入焉。故淫亂之漸,其變為篡。是以豎貂為淫而易牙作患,慶父死而魯國全。”上曰:“善!”有招止,更置酒北宮,引董君從東司馬門入;賜朔黃金三十斤。董君之寵由是日衰。是後,公主、貴人多逾禮製矣。</b>


    <b>  [6]當初,武帝曾經在竇太主家中擺設酒席,竇太主引見了她寵幸的珠寶商人董偃,武帝賞賜給董偃衣服和冠帽,為了表示尊重,不稱他的名字而稱他為“主人翁”,讓他陪侍飲酒;從此董偃尊貴受寵,天下人沒有不知道的。董偃經常陪同武帝在北宮遊戲,在平樂觀騎馬追逐、參與鬥雞、踢球,賽狗、賽馬 ,武帝十分歡喜。武帝在宣室中擺酒款待竇太主,派謁者引導董偃入內。當時,中郎東方朔持戟立燥馬追逐、參與鬥雞、踢球,賽狗、賽馬 ,武帝十分歡喜。武帝在宣室中擺酒款待竇太主,派謁者引導董偃入內。當時,中郎東方朔持戟立燥馬追逐、參與鬥雞、踢球,賽狗、賽馬 ,武帝十分歡喜。武帝在宣室中擺酒款待竇太主,派謁者引導董偃入內。當時,中郎東方朔持戟立在殿下,他放下戟走近武帝說:“董偃犯有三項死罪,怎能讓他進來呢!”武帝說:“你說的是什麽呢?”東方朔說:“董偃以臣子的身份私通公主,這是他的第一條罪狀。敗壞男女風化而葹亂婚姻禮法,破嵒凳ネ踔貧齲這是他的第二條罪狀。陛下年輕,正在努力學習《六經》等儒學典籍,董偃不遵循經書教誨勸勉學習,反而崇尚豪華追求奢侈,盡情地享受鬥狗賽馬的歡樂,極力滿足感官欲望,他是國家的大賊,君主的大害,這是他的第三條罪狀。”武帝沉默不答,過了很久才說:“我今天已準備好宴席了,以後再自己改正吧。”東方朔說:“宣 室,本來是先帝處理政務的地方,不是討論有關法度的政務的人都不得進入。所以淫亂的苗頭發展,就會變成篡奪君位。正是由於這個道理,當年齊桓公因信用豎貂和易牙受害,而慶父死後,魯國就得以保全。”武帝說:“你說得好!”下詔讓董偃停下來待命,重新在北宮設置酒宴,領董偃從東司馬門入宮,賞賜給東方朔三十斤黃金。董偃所受的寵愛,自此以後日益衰減。此後,公主、貴人大多不 按禮製行事了。</b>


    <b>  [7]上以張 湯為太中大夫,與趙禹共定諸律令,務在深文。 拘守職之吏,作見知法,吏傳相監司。用法益刻自此始。</b>


    <b>  [7]武帝任命張湯為太中大夫,張湯與趙禹共同製定了各項法律條令,務求繁密嚴苛。嚴格控製在職官吏,製定了官員知人犯罪而不舉報就要判刑的“見知法”,使官吏互相監視、互相偵察。從此開始,用法更加嚴厲刻苛了。</b>


    <b>  [8]八月,螟。</b>


    <b>  [8]八月,莊稼發生螟蟲之害。</b>


    <b>  [9]是歲,徵吏民有明當世之務、習先聖之術者,縣次續令,令與計偕。</b>


    <b>  [9]這一年,武帝徵召官吏百姓中明曉當世政務、熟知古代聖王治國之術的人到朝廷任職,命令應徵者與各地進京的“上計吏”同行,由沿途各縣供應飯食。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鑑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柏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柏楊並收藏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鑑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