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章075076章:高瓴科技即將上市!(今


    第387章075-076章:高瓴科技即將上市!(今天5000字)


    和家裏高考有孩子參加,緊張得睡不著覺,就擔心自個孩子考的沒別人好一樣。


    連想,代爾,會普等企業的華國分區公司,也是緊張地盯著高瓴matebook的銷售情況。


    高瓴公布銷量的時候,完全可以說是大跌了所有競品友商的眼鏡!


    聽到具體的數字之後,很多人都是寒毛不由得豎了起來!


    現在高瓴的首月銷量,就爆發式地增加到了152萬台。


    按照預估,一個自然年的銷量,完全可以做到年銷量突破市占率3%的水平。


    這個數字,實在是太嚇人了!


    很多品牌,做了十多年了,耕耘了那麽久的主營業務,一直都是在邊緣徘徊,卻是哪怕1%的市占率。


    沒辦法。


    雖然筆記本電腦看起來並不是個高科技的玩意兒,但是這個東西科技含量還是很高的,沒有大幾百的研發人員,而且還是高技術的研發人員的研發,完全無法研發出一款有一定產品力的產品。


    而且,就算是研發出來了。


    你要對抗市場上的三座大山連想,代爾,會普。


    也是毫無可能。


    而現在。。。


    作為剛剛進入這個行業的新人,而且還是在連想出大招,其他友商都被擠壓得七葷八素的前提之下,取得這樣的成績。


    夠嚇人的了!


    這意味著,在品牌,品控,渠道,推廣等四個板塊上,高瓴是完全無差別地做到了它能做到的完美的程度。


    要知道,這個世界上所有的生意,實際上都是信任交易。


    所有生意的門檻,其實都沒有想象的那麽高。


    這也是為什麽,後世粗糧公司,敢進入風馬牛不相及的汽車行業的原因。


    要想賺大錢,必須要不停的有陌生人向你買單,如果沒有陌生人跟你買單,你的生意離結束就不遠了。


    賺錢就是收割信任,賺錢就是收割流量。


    有多少人信任你,你就有多少流量,你也就能賺到多少人的錢。


    信任別人是一種能力,被人信任是一種幸運。


    所有的友商,包括連想,都不得不心情沉重地承認一個事實,那就是高瓴是一家被科技產品的消費者,所高度信任的公司!


    我都降價降到這個程度了,你都還能從市場之中重重地撕下一口,完全就是一件讓人感覺到不可置信的事情。


    伱是覺得連想花了十多年的時間建立起來的渠道團隊是吃素的嗎?


    還是覺得連想犧牲利潤換來的壓價空間可以直接無視?


    此刻,在連想總部的柳慶也是很好奇,他反複看了看,自己手上的這款高瓴notebook,想看看到底這款產品,好在哪裏!


    居然可以在連想做了防禦性降價的基礎上,還能撕下幾個點的市占率。


    “他們的核心點就在於輕薄性做得非常好,但是以犧牲部分性能為代價!”


    “比如這裏,直接把光盤區給減掉了。”


    “這裏,圓形口變成了usb口,大幅增加了插口的使用壽命。”


    “這裏電池變薄,電池續航期直接縮短50%!”


    在一旁的研發經理,直接對這款筆記本電腦進行了複盤,和柳慶說明情況。


    說著說著,他的臉色都從輕慢變成了凝重。


    高瓴這跨領域研發,敢這樣玩兒。


    這研發實力,的確是可以。


    更關鍵的是。


    這家公司,膽子是真大!


    直接把內部布局給顛覆。


    筆記本市場存在哪裏多年了,如此標新立異的創新,他還是第一次見。


    就算他再找補,也不得不承認高瓴科技搞產品的大膽!


    這款筆記本電腦,雖然犧牲了部分性能,但是使得這款產品的重量,相比較同類尺寸和規格的產品,縮小了50%都不止!


    而且,又因為他們這款筆記本用了自己研發的芯片,成本又下降了很大一部分。


    不要小看這一點。


    一來一去,這款產品的成本,直接少了小幾百塊!


    要知道,在這個筆記本電腦競爭如此激烈的時代,100塊錢,很有可能就是產品成本控製的核心競爭力所在了。


    這少了大幾百塊錢,還有自研芯片的加入,想想連想的未來,都是讓他感覺到觸目驚心!


    “筆記本的重量,直接減少了50%!”


    “嘖嘖嘖,還敢使用自研芯片!”


    “他們是真不怕死。”


    楊慶喃喃自語道。


    連想這樣的大公司,相比較高瓴來,最大的不同就是當家的太多。


    楊慶一個,柳誌一個,還有各種各樣的董事一大堆。


    看起來輕薄本很有前途,但是如果失敗了,誰來承擔?


    電池不夠用,經常性的機體發熱,電插口易壞等等,都是大鍋。


    以後誰來背鍋?


    推諉來,推諉去,時間就過去了,產品也沒研發出來!


    這就是大公司官僚氣嚴重的公司的特點。


    更致命的是。


    這家公司已經由一家實體製造公司轉變成了一家金融公司!


    搞小額貸款賺的錢,比主營業務還賺的多。


    你敢信?


    這就意味著,連想已經逐漸從一家pc巨頭,向華街那些金融資本在進行轉變。


    就像後世的播音一樣,行動軌跡一模一樣!


    1999年,播音公司搬遷總部,在眾多伸出橄欖枝的城市中最終選擇了芝加哥。


    之所以選擇芝加哥,倒不是給的那點安家費和6000萬美麗元的稅收優惠(播音那時候營收就已經達到了500億美麗元級別)。


    而是在於芝加哥是個全球性的金融中心。


    作為製造業公司的播音為什麽要把金融納入最關鍵的考量呢?


    傳統的造飛機賺錢已經不能滿足資本的胃口了,播音要向金融發展,尋找更高利潤的業務:放貸。


    2005年,播音專門成立了“播音金融公司”,主攻租賃融資市場。


    在民航領域裏租賃是個大生意,許多航空公司想買飛機,但沒有足夠的錢,於是就去租。沒錢租咋辦?


    可以到“播音金融公司”貸款。


    目前金融利潤已經占播音利潤率最高的23%。


    嚐到甜頭後,播音開始瘋狂推動外包。


    比如。。。某啊三國。。。


    以便專心做金融。


    這也是為何,到了後世,播音把已經老掉牙的b737繼續魔改,做成具有嚴重設計缺陷的小短腿b737max,而不是重新設計一款單通道的同級別飛機的核心原因。


    最終釀成了大禍!


    重新設計一款單通道的同級別飛機那多貴啊!


    以美麗國的人力成本,怎麽說也要花費大幾十億美麗元。


    而且進展不順,ceo還有可能被裁!


    我犯得著自找事兒?


    而且董事會也不支持,畢竟利益最大化的條件之下,b737還沒有被榨取到最後一滴利潤。


    站著就可以把錢給掙了,那我為什麽要那麽拚命呢?


    同樣的,在pc業務上已經是巨頭之一的連想,也是在和播音走在同個軌跡上。


    尾大去不掉的這家公司,在pc業務上少賺一點,隻要不虧就行,然後利用實體製造業作為幌子,源源不斷的借入低息資本,然後高價貸款出去。


    打的低借高租的生意,直接開擺躺平!


    做實業那麽辛苦,一年辛苦下來,還有可能虧損,一年到頭直接白幹。


    哪裏有炒炒房(連想旗下有地產公司融科地產),放放債舒服?


    事實上,連想賺的,還真不少。


    除了手機業務停滯不前以外,過得還算是比較滋潤。


    隨後,楊慶給柳誌打了電話。


    他希望對連想做出相應的改變!


    相比較研發難度相對更高的天生繪畫,輕薄本上的一些設計理念,還是非常容易,能夠模仿的!


    在他看來,做pc業務,最終做的,還是性能。


    如果高瓴通過犧牲性能來解決重量的難題,那麽他就相當於在pc市場之上下了一一步非常錯誤的棋。


    一步錯,則步步錯!


    消費者對於具有質量缺陷的產品,那容忍度,可是非常低的。


    未來,高瓴他肯定會嚐到如此冒失所帶來的惡果!


    但是,他也好,其他pc業務的友商,甚至是汽車產業的大部分友商們也好,他們都不知道。


    高瓴對於產品品控,控製得有多嚴格!


    錢,我們給夠。


    品控,你給我做到極致!


    這就是高瓴現在唯一的標準。


    最開始生產mp3的時候,那時候作為一個小廠,高瓴的確做得不太行。


    隻有高瓴供應鏈的人才知道,高瓴對於品控的標準是有多變太!


    這也是為什麽供應鏈敢說做高瓴的產品。


    做了,心疼一陣子。


    不做,心疼一輩子!


    像高瓴的電腦零部件供應商,基本上在高瓴matebook上市之前,都是帶十多個,或者是幾個工程師常駐在高瓴的餘州代工廠。


    測試產品的時候,高瓴的工程師每天淩晨三點鍾迴去。


    好家夥!


    早上八點鍾又到了。


    改進的方案當天確定,24小時之內必須給我改好,然後繼續測試。


    這黑壓壓的一大群工程師在代工廠做測試,一個個愁容滿麵都像是要哭泣的樣子,算是給了富士康的人,一個小小的高瓴震撼。


    高瓴的財務部門,也有一項重要考核——“按時給供應商打款”!


    高瓴的財務會主動給供貨商打電話,要給你結賬!


    否則,他要寫情況說明,要扣他獎金。


    其實高瓴在這一點上,相比較友商,完全是異類。


    友商們恨不得拖你資金長達12個月,然後再發承兌匯票銷賬。


    高瓴現在是不會出現這種情況的。


    核心原因,就是高懷鈞對產品的把控確實恐怖,細節到變太的程度。


    比如1000個成品一個有一點點塑料毛刺,這一次貨全部返工!


    包裝那個貼碼位置不正全部返工。


    還有批次字體顏色不一致有點點色差就會被拒收,代工們完全是叫苦連連。


    但是華國返工的時效也是給算錢!


    在這一點上,連想是完全比不了的。


    用錢開路,砸得你供應鏈舍不得不給我供應產品,而且還自我要求更高,害怕以後高瓴不再和自己合作。


    這就是高懷鈞從後世的一家小超市品牌——胖東來,學習到了一點東西。


    高瓴能夠發展到這一步,居然都沒有出現暴雷的產品。


    核心原因,就是因為高懷鈞的這個大撒馬內的動作!


    不過,雖然連想對於高瓴進入pc市場如臨大敵一般,但是高懷鈞對此卻是沒有太大的感觸。


    pc端口,以後的趨勢,必然是越來越激烈的零和博弈,利潤率是趨向向下的。


    單機單價,也是愈發向下的趨勢。


    在這個領域,卷贏了,也沒有太大的意義。


    隻不過是起到一個1+n中的n補充業務的作用。


    同樣的,高瓴智慧屏,高瓴智慧眼鏡,高瓴matepad等等,其實都是起到了同樣的作用。


    高瓴現在上千家的渠道直營店,以及大幾千家的核心渠道店,業務量不夠廣的話,還真的不夠吃。


    所以在業務的發展上,pc端業務足夠重要,但是也沒有想象中的那麽核心。


    至少,在沒有進入政府平台的大集采之前,高懷鈞就想著讓這類產品,慢慢微創新下去,保證一小部分的利潤,就可以了。


    。。。。。。


    時間很快,就到了2015年1月,高瓴科技上市的前一天晚上。


    高懷鈞在自己下榻的酒店搞了一場酒會。


    受邀的,除了一些自由港影視圈的名流,以及一些華國的電子科技行業大佬和汽車領域的大佬,金融業的老板們,並邀約了國內外知名的媒體記者。


    今晚,自由港麗晶酒店整個宴會廳都不對外營業,全部都被高瓴包場了。


    和一些來訪嘉賓握手打完招唿之後,高懷鈞就在酒店之中的一個小舞台之上,接受了媒體記者的采訪。


    第一個被點到名字的,是央媽的記者。


    央媽駐自由港的記者的記者趕緊問道,“這一次高瓴科技上市,是不是意味著高瓴已經完成了國內的產業整合,為大規模進駐海外做最後的準備。”


    央媽作為華國第一媒介,它這樣一問。


    其他的媒體記者們都是紛紛地拚了命把自家的麥克風朝著高懷鈞這一伸過來。


    在瞬間,高懷鈞就聚焦在鎂光燈之下。


    “哇!高老板這很有天王巨星的範兒啊!”在一旁受邀參加的李若同向站在一旁的古天勒小聲說道。


    “那肯定的,這種大老板,資本比起大部分自由港娛樂圈的金主都要實力豐厚,氣場十足也是應該的。”古天勒手上拿著一支香檳酒,沒有看向李若同在那邊自顧自地說道。


    他在《流浪地球》之中,搶到了一個地麵救援部隊的小隊長的小角色。


    雖然這隻是一個五角,甚至是六角,但是他還是很開心。


    因為他看過已經敲定了最後細節準備開拍的詳細劇本,這部電影框架宏大,製作精良,演員整容也是華國有史以來的咖位第一。


    他非常看好這部電影的成功。


    高懷鈞聽到央媽這樣一問,笑著說道,“高瓴已經成功登錄歐洲!我們2014年在整個海外的銷量,已經達到了103億華元,超過了我們預計的62億元的預估成績!”


    在場的記者們都是發出一陣唿叫聲。


    高瓴發展那麽快,真的很出乎他們的意料之外。


    在他們的固有印象之中,高瓴的國內業務很能打,但是國外做的一般般。


    但是卻沒想到,高瓴海外的銷售額,直接破了100個億華元!


    這看這架勢,在不久的將來,很有可能成為高瓴的重要利潤一極!


    “另外,我還有一個消息要宣布。。。”


    高懷鈞隨即看向了四周。


    此刻,全場的嘉賓們,都圍了上來,想聽聽高懷鈞想說些什麽。


    “我們高瓴科技決定,在本次高瓴科技上市之後,將會在斯德哥爾摩,赫爾辛基,紐倫堡,慕尼黑,莫斯科等城市,設立駐外研究所,研發這個世界,最前沿的科研領域!”


    “預計,這幾個研發所的合計員工,最終將會達到5000左右的員工。”


    這話一出,全場都不由得震驚。


    這也是高懷鈞第一次向外宣布這一消息。


    高瓴本身擁有非常多的研發員工,是眾所周知的事情,但是目前隻有錫城總部,魔都分部,以及帝都分部,三個研發中心。


    現在,高懷鈞趁著高瓴科技上市的時間宣布這一消息,就意味著高瓴開始真正意義上由內向外的擴展!


    累計達到5000名駐外的研發人員。


    這是其他的華國科技公司,想都不敢想的魄力!


    都說高瓴是工程師治司,這是把工程師治司發揮到了極致啊。


    在場的一些科技大佬們,都是紛紛止住了交談,紛紛麵露驚駭地看著高懷鈞。


    他們心中,也是知道這意味著什麽。


    這意味著,高瓴開始正式開分礦,開始了內外雙循環模式!


    高瓴的產品一直以高產品力而著稱,但是如果在國外打不響名聲,在國內要再進一步,問鼎王座是很難的。


    這也是高瓴這一動作,最讓他們感覺到震撼的一點。


    當高瓴能夠擁有整合全球資源的能力,那麽現在在場的這些科技公司大佬們。


    心中都有兩個疑問。


    那就是,在未來,整個市場會被高瓴拿下多大的市場份額?


    高瓴會前進到什麽地步?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科技:從倒閉廠,製霸世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正經人誰寫書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正經人誰寫書啊並收藏科技:從倒閉廠,製霸世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