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7-068章:matebook確定要這樣玩兒?(今天5000字)
科技:從倒閉廠,製霸世界 作者:正經人誰寫書啊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383章067068章:matebook確定要這樣玩兒
第383章067-068章:matebook確定要這樣玩兒?(今天5000字)
為何高懷鈞敢這樣玩兒?
25倍的pe,在美麗國金融市場,這個極度追捧高端科技和新技術的國家裏頭,都沒有多少公司敢這麽玩的。
25倍的pe啥概念?
這意味著,換算成年收益,相當於投資這家公司,平均收益率有4%。
這個數字,看起來不低。
但是,就算是銀行存款,2014年的五年期以上的大額存單,你要談到5%以上的收益率,都是輕輕鬆鬆的。
而華國的國債,基本也可以達到3%左右。
你一家公司的平均收益率隻有4%,意味著啥?
25年才迴本!
這在資本市場上來看,是不符合邏輯的。
比國債高一點點,我買你的股票,隻能說明一點,我是個智章!
那買你的股票,隻有一個可能,那就是你的股票,在未來,是有非常大的概率會上漲的。
那上漲的理由和動機在哪裏?
高懷鈞其實已經給出答案了。
一個就是萬物互聯,而另外一個則是人工智能!
他非常清楚高瓴在未來的發展優勢。
而其中,最關鍵的是人工智能。
從強人工智能的角度上看,那openai和sora的路就是錯的。
為什麽?
很簡單。
因為一張顯卡的計算能力就超過人的大腦了,你為什麽要疊這麽多顯卡?因為你走錯路了啊。
一萬輛自行車堆在一起能變成汽車嗎?
從一開始就不是算力的問題,而他們都解決方案就是無腦堆算力?
為什麽ai會在後世爆火,是因為美麗國經濟要崩了,必須拿一個東西出來講故事,所以各種趕鴨子上架。
技術革命、工業革命,一個最基礎的邏輯是提升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
看清楚,是生產!
所以,工業革命必須發生在最大工業國,這是曆史規律,也是必然的結果,底層邏輯就決定了這一點。
所以不管是元宇宙,gpt這種已經變成冷飯的東西。
還是所謂的sora的視頻生成。
請問,他對生產效率提高,生產成本降低的效果在哪?
視頻不是實物,真正的生產指的是實物,實物才有價值。
虛擬的價值都是建立在實物之上的,是一種資源的分配而不是真正的價值。
美麗國所炒作的所有ai,基本和生產都沒關係,原因也很簡單,他就沒幾個廠了,你讓他怎麽辦?
他隻能在這種錯誤的道路上一路狂奔,通過宣傳武器苦苦維持股市和信心,直到爆炸的那一天。
任何跟生產力提升沒有關係的ai發展,那隻是多了一個玩具,和工業革命根本沒半點關係,隻要看準這一點就不會被帶節奏了。
所以從高屋建瓴的角度上看,高懷鈞操盤這盤人工智能的大局,與工業結合的才是重點中的重點。
智慧駕駛技術,大模型等等,他的人工智能部門,已經在布局!
至於股票市場買不買單,那就看華建投的本事了。
如果華建投兜不住,他不介意直接換人。
。。。。。。
就在高懷鈞忙完在自由港的上市籌備會的時候,卻是發生了一件出乎他意料之外的事情。
“什麽情況?”高懷鈞開口問道。
在一旁的閔偉國簡單介紹了一下具體的情況。
就是現在的電子科技產品競爭是非常地激烈,高瓴推出了新一代的旗艦機型mate9,但是在市場上的競爭優勢,並沒有以前那麽大了。
核心原因,就是在於平果公司,以及中為和最近新崛起的粗糧手機前赴後繼的夾擊。
現在從產品力的角度上看,mate9的產品力,並沒有原來那麽遙遙領先了。
“粗糧廠和中為公司啊!”高懷鈞下意識地重複了一句,語氣之中卻是並沒有太多的驚訝。
在後世這三家可都是top5級別的存在。
到了幾年之後,手機估計市場上格局和原來差不了多少,大差不差。
現在像火腿腸(htc)以及連想等,雖然產品力相比較前世有所提升,但是差不多還是那個德行。
所以中為靠著體量,粗糧靠著營銷脫穎而出,並不意外!
而另一邊,中為有著很強的研發能力,現在能造出一款和mate9差一丟丟的產品出來,也算是再正常不過的。
高瓴能夠連續吃好幾年研發信息差的紅利,也算是不錯的了!
“究其原因,還是高瓴的芯片差了!”
“這使得我們的手機,相比較競品的手機,並沒有打出明顯的差異化出來。”
“我們到現在手機芯片還是用的高通和三桑的,是有問題的。”
“現在高瓴芯片最高等級的芯片規格,還是20nm?”
高懷鈞向在一旁的高瓴芯片負責人李宗霖問道。
“對的,20nm芯片,我們也是在緊趕慢趕,才追到現在這個水平。”李宗霖在一旁毫不猶豫地說道。
高懷鈞無言地點了點頭。
芯片研發可不是像他搞成品研發那麽簡單。
他又不是搞芯片出身的,所以最多隻能給出一些指導意見出來。
而且由於高瓴科技本身,銷量的增長速度並不會讓其快速成長到能夠把高瓴芯片拔升到最top的級別。
人家高通一年給那麽多家公司提供芯片,而高瓴一年才使用多少芯片。
多年的虧損,完全是一個巨坑。
高瓴芯片現在每年基本上會有幾個億的虧損值。
也就是高懷鈞通過內部交易兜住。
不過就算是如此,像高瓴科技和高瓴車輛的管理層都還是頗有怨言。
畢竟,高瓴芯片的內部采購價,可是常年高於高通等大眾廠商的采購價的。
當時三桑說斷供斷供,不是也沒斷嘛!
所以從經濟性方麵考慮,高瓴芯片的存在弊大於利。
但是現在,高瓴科技的銷量開始承壓,一眾高管開始念叨到高瓴芯片的好了。
“現在高瓴芯片太缺少芯片喂養了!”
“現在高瓴mate9的局麵,以後會越來越吃力。”
“這樣吧,高瓴matebook,從第一款產品,就啟動青龍501的使用。”
高懷鈞沒有掩飾,直接說道。
在場的高管們,包括李宗霖在內,全部都驚呆了。
臥槽!
不是吧!
高懷鈞是真敢冒險啊!
青龍芯片,為何一直處於虧損狀態。
就是上不了量。
為什麽上不了量,就是隻有高瓴的中低端手機才會使用。
榮耀magic係列和nova係列。
除了高瓴智慧屏,由於其體積較大,運用了高瓴芯片的衍生產品外。
其他的產品,為了銷量,都是選擇了外購高等級芯片。
不是他們不想,而是不能。
在這個高度競爭的狀態,又沒有中為那種有基本盤的企業,伱在主力機上用不成熟芯片,那就是搏命!
為啥粗糧一直不敢自研芯片,他不知道自研芯片成本更為便宜嗎?
一個是高通不給它這個機會,二個就是它也賭不起。
手機業務一旦崩潰,他的企業馬上就要完蛋了。
但是中為就不一樣,本來手機市場就是一個實驗市場,行就行,不行我還有通訊產品支撐我的主營業務。
其實高瓴現在家大業大了,不敢像最開始創業時那麽猛了,保守起見,是這樣一個道理。
這也導致了,每一款青龍係列的芯片,用的量,都無法覆蓋住研發成本。
如果不是高懷鈞硬著頭皮撐住高瓴芯片。
這家芯片分公司,早就轉手被甩賣了!
從中也可以看出,芯片這種東西,還真不是一家普通公司就可以玩得轉的。
“這個。。。會不會重新考慮考慮?”在一旁的閔偉國頗有些著急地說道。
“我不是不信李總啊,實在是高瓴matebook這款產品對於我們來說,實在是太過於重要了,屬於筆記本電腦的開山之作,我們不敢冒那麽大的險。”
“要不,用matepad試試水先?”
他看到了一旁李宗霖臉色頗為不愉,連忙打一個補丁說道。
青龍芯片,曾經在mate係列少量試用過,但是效果並不佳,後麵的產品,全部是使用了成熟係列的產品。
現在有了先期的陰影,他實在不想在高瓴科技馬上要上市的重要關頭,出現啥幺蛾子。
他可是在高瓴科技,擁有相當於0.2%股票的期權呢!
高瓴科技上市後半年,他這個小非就可以行權了。
於公於私,都不想高懷鈞太過於跳脫。
“matepad試啥水?”
“matepad有matebook的體積大嗎?”
“到底是matebook合適還是matepad合適?你不比我更清楚嗎?”
“現在手機市場瞬息萬變,我們需要在明年,將青龍芯片,真正意義上裝載在mate係列手機裏頭,這個才是真正的挑戰!”
“你作為高瓴科技的執行總裁,你這幾天是忙暈了嗎?”
“到底在想啥呀!”
高懷鈞皺了皺眉頭,嗬斥道。
高瓴集團,可以謹慎,但是不能保守。
高懷鈞並沒有那麽在乎利潤絕對的最大化。
高懷鈞可不想高瓴慢慢變成後世平果那種隻是劉海屏變來變去的偽科技公司。
除了名字變了以外,和2010年左右喬不斯設計出來的iphone,都是大同小異的產品。
這樣的公司,除了慢慢迎接死亡以外,沒有任何其他的命運。
高瓴芯片的重要性,不僅僅是因為手機。
後期的人工智能大模型,可都依賴於高瓴的高端芯片呢。
閔偉國等人,先是暈唿唿地點頭稱是,然後緩過神來,心頭卻是一驚!
hat?
高瓴的旗艦機,也要上青龍芯片?
大哥,你這刺激,實在是太劇烈了!
mate和p係列,怎麽說都得要上14nm,甚至是10nm的芯片。
青龍芯片搶出來的產品,確定能用嗎?
“mate係列上青龍芯片,這個事情延後形成係統性的文件和方案之後,咱們再進一步討論。”
“不過matepad和matebook上馬這款芯片,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榮耀magic和nova都有成熟方案。”
“用在平板和筆記本上,難度不大,你們要把產品跑起來。”
“隻有跑了起來,以後才有不斷改善的餘地。”
“才能為mate上馬青龍做出準備。”
“不然青龍永遠無法上馬旗艦機型。”
高懷鈞嚴聲說道。
現在三桑答應穩定供應芯片,所以高通才捏著鼻子繼續供應著芯片。
隨著高瓴科技越來越成長為一個龐然大物,其體量不是這兩家公司可以忽視的。
被卡脖子的感覺,那真的是賊難受。
所以青龍上馬旗艦機型,那是越快越好。
不過,這最起碼也是要等著高瓴matebook和matepad兩款產品試驗過後,穩定了再繼續上馬高端係列,完成產品的內循環!
“高總,這個青龍上馬mate係列,暫時還是很有難度的。”
“我們先上馬了matebook後再試試看。”
在一旁的李宗霖忙打著補丁說道。
在後世,中為海思作為一家無晶圓設計公司,作為華國最強的ic設計公司,海思的規模大概是華國其它所有芯片設計公司加起來除以3~4。
跟海思相比,其它的國產芯片設計公司充其量隻能算遊擊隊。
但是,這個但是.海思跟全球排名top10的芯片公司比(包括idm),比如intel、ti這種,那差距可能是10倍甚至更大了。
現在高瓴,相比較那時候的海思,也不過是小蝦米而已。
所以李宗霖也不想步子邁得太大。
哢嚓一下,扯著蛋!
現在20nm的芯片,都玩得不熟練。
你讓他直接衝14nm,甚至是更高等級的10nm,這不是要了他的老命嗎?
芯片設計,越往上走,難度就越大,需要的金錢就越多。
一般來說,設計一顆28納米工藝芯片需要約5000萬美麗元,差不多4個億華元。
而到了16/14nm工藝需要1億美麗元出頭。
到了10nm工藝大約就需要1.8億美麗元了。
而且,這還不涉及到流片、ip、eda工具授權等幾部分組成的成本。
同時,芯片製造涉及到的晶圓廠投資、晶圓製造以及相關設備成本,也將會分攤到芯片整體成本之中,工藝製程越先進,成本也會提升。
這些再加進去,按照高瓴的這種量,還要加上20-30%左右的成本。
芯片,還真不是普通公司能玩得轉的!
也就是有了高瓴榮耀magic,nova以及高瓴車輛的汽車芯片,這三部分的加持之下,高瓴芯片才踉踉蹌蹌地走到現在,越走越穩健。
現在有了高瓴matebook和matepad,以後發展局勢,肯定會越來越好。
“現在先把matebook的芯片設計好吧。”
“還有天生會畫軟件的研發,也要跟上,還有幾個月就要上市了,不要出現問題。”
高懷鈞叮囑道。
閔偉國連忙點頭稱是。
他清楚,高瓴科技的上市,必然是在高瓴matebook上市之後,趁著熱銷的勁兒一波而起。
他閔偉國為了這一哆嗦,自然是不敢懈怠。
雖然在現在的技術看來,輕薄本的設計難度很大,但是大方向ok,往下走就行。
。。。。。。
在送走了一眾高管後,高懷鈞一個人獨自站在自己的辦公室內,像前麵的文殊菩薩敬過香之後,在一旁沉默不語。
而在文殊菩薩旁邊的一個小角落,裏頭有個暗門,除了神位之外,還有就是高家的各代的祖先之位了。
高懷鈞家族很早是從南粵省搬遷到徽安,所以對這種傳統,保存得比較完好。
高懷鈞望著這些人,有人一生碌碌無為,有人開辟了一番事業成立了高瓴,有人決策失誤,差點讓這個家庭徹底完蛋。
他不知道為何,莫名有些想知道,如果自己在將來,進入到這裏頭,後世子孫是怎麽看待自己的。
或許自己可以力挽狂瀾,從外人嘴裏虎口拔牙,創下一番重開族譜的基業。
還是和永遠大老板徐佳音一樣,想著流芳千古,但是卻鋃鐺入獄,萬劫不複。
抑或是高瓴到達發展的頂峰之後,由於自己金手指在某個時間點消失,然後慢慢衰落?
在外頭的唐瑩看到高懷鈞遲遲未有動靜,緩緩地走了進來,沉默許久,這才終於開口說道,“創辦一個企業,當真是壓力大。如果我是你,麵對那一個個決策的時候,我的腳底都發軟了。”
“這每個決定,都涉及到上億元資金的流轉,你做出的決定是如此堅定,完全沒有猶豫的樣子。”
“不要說其他人,我以前的上司,可完全沒有你這種殺伐決斷。”
她看到了高懷鈞和眾高管的討論的內容,無不讓她心驚肉跳。
這些決策,或許一年,或許兩年之後,才會發揮作用。
但是這些決策的確定者,在下決定的時候,基本上就決定了這項工作的成敗!
一步不慎,都有可能萬劫不複,滿盤皆輸。
這真不是普通人可以玩的!
實在是太考驗人的心裏承受能力了。
“哈哈哈!”
“這個世界上,都是看到了成功者的光鮮,可看不到他們背後的辛酸。”
“在押注這件事兒上,事情的容錯率其實比你想象的高,事情沒有變得更好,也沒變得更差。結果都是我能夠承受的。”
“退一步講,高瓴不至於因為一款筆記本電腦的首發失敗,就要死要活的!”
高懷鈞頷首仰望天空,喃喃自語道。
唐瑩在一旁欲言又止,她在高瓴集團的位置特殊,有些話她不能多說和多問。
至於高懷鈞為什麽會做一些匪夷所思的動作出來。
她也不敢說,她也不敢問啊!
(本章完)
第383章067-068章:matebook確定要這樣玩兒?(今天5000字)
為何高懷鈞敢這樣玩兒?
25倍的pe,在美麗國金融市場,這個極度追捧高端科技和新技術的國家裏頭,都沒有多少公司敢這麽玩的。
25倍的pe啥概念?
這意味著,換算成年收益,相當於投資這家公司,平均收益率有4%。
這個數字,看起來不低。
但是,就算是銀行存款,2014年的五年期以上的大額存單,你要談到5%以上的收益率,都是輕輕鬆鬆的。
而華國的國債,基本也可以達到3%左右。
你一家公司的平均收益率隻有4%,意味著啥?
25年才迴本!
這在資本市場上來看,是不符合邏輯的。
比國債高一點點,我買你的股票,隻能說明一點,我是個智章!
那買你的股票,隻有一個可能,那就是你的股票,在未來,是有非常大的概率會上漲的。
那上漲的理由和動機在哪裏?
高懷鈞其實已經給出答案了。
一個就是萬物互聯,而另外一個則是人工智能!
他非常清楚高瓴在未來的發展優勢。
而其中,最關鍵的是人工智能。
從強人工智能的角度上看,那openai和sora的路就是錯的。
為什麽?
很簡單。
因為一張顯卡的計算能力就超過人的大腦了,你為什麽要疊這麽多顯卡?因為你走錯路了啊。
一萬輛自行車堆在一起能變成汽車嗎?
從一開始就不是算力的問題,而他們都解決方案就是無腦堆算力?
為什麽ai會在後世爆火,是因為美麗國經濟要崩了,必須拿一個東西出來講故事,所以各種趕鴨子上架。
技術革命、工業革命,一個最基礎的邏輯是提升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
看清楚,是生產!
所以,工業革命必須發生在最大工業國,這是曆史規律,也是必然的結果,底層邏輯就決定了這一點。
所以不管是元宇宙,gpt這種已經變成冷飯的東西。
還是所謂的sora的視頻生成。
請問,他對生產效率提高,生產成本降低的效果在哪?
視頻不是實物,真正的生產指的是實物,實物才有價值。
虛擬的價值都是建立在實物之上的,是一種資源的分配而不是真正的價值。
美麗國所炒作的所有ai,基本和生產都沒關係,原因也很簡單,他就沒幾個廠了,你讓他怎麽辦?
他隻能在這種錯誤的道路上一路狂奔,通過宣傳武器苦苦維持股市和信心,直到爆炸的那一天。
任何跟生產力提升沒有關係的ai發展,那隻是多了一個玩具,和工業革命根本沒半點關係,隻要看準這一點就不會被帶節奏了。
所以從高屋建瓴的角度上看,高懷鈞操盤這盤人工智能的大局,與工業結合的才是重點中的重點。
智慧駕駛技術,大模型等等,他的人工智能部門,已經在布局!
至於股票市場買不買單,那就看華建投的本事了。
如果華建投兜不住,他不介意直接換人。
。。。。。。
就在高懷鈞忙完在自由港的上市籌備會的時候,卻是發生了一件出乎他意料之外的事情。
“什麽情況?”高懷鈞開口問道。
在一旁的閔偉國簡單介紹了一下具體的情況。
就是現在的電子科技產品競爭是非常地激烈,高瓴推出了新一代的旗艦機型mate9,但是在市場上的競爭優勢,並沒有以前那麽大了。
核心原因,就是在於平果公司,以及中為和最近新崛起的粗糧手機前赴後繼的夾擊。
現在從產品力的角度上看,mate9的產品力,並沒有原來那麽遙遙領先了。
“粗糧廠和中為公司啊!”高懷鈞下意識地重複了一句,語氣之中卻是並沒有太多的驚訝。
在後世這三家可都是top5級別的存在。
到了幾年之後,手機估計市場上格局和原來差不了多少,大差不差。
現在像火腿腸(htc)以及連想等,雖然產品力相比較前世有所提升,但是差不多還是那個德行。
所以中為靠著體量,粗糧靠著營銷脫穎而出,並不意外!
而另一邊,中為有著很強的研發能力,現在能造出一款和mate9差一丟丟的產品出來,也算是再正常不過的。
高瓴能夠連續吃好幾年研發信息差的紅利,也算是不錯的了!
“究其原因,還是高瓴的芯片差了!”
“這使得我們的手機,相比較競品的手機,並沒有打出明顯的差異化出來。”
“我們到現在手機芯片還是用的高通和三桑的,是有問題的。”
“現在高瓴芯片最高等級的芯片規格,還是20nm?”
高懷鈞向在一旁的高瓴芯片負責人李宗霖問道。
“對的,20nm芯片,我們也是在緊趕慢趕,才追到現在這個水平。”李宗霖在一旁毫不猶豫地說道。
高懷鈞無言地點了點頭。
芯片研發可不是像他搞成品研發那麽簡單。
他又不是搞芯片出身的,所以最多隻能給出一些指導意見出來。
而且由於高瓴科技本身,銷量的增長速度並不會讓其快速成長到能夠把高瓴芯片拔升到最top的級別。
人家高通一年給那麽多家公司提供芯片,而高瓴一年才使用多少芯片。
多年的虧損,完全是一個巨坑。
高瓴芯片現在每年基本上會有幾個億的虧損值。
也就是高懷鈞通過內部交易兜住。
不過就算是如此,像高瓴科技和高瓴車輛的管理層都還是頗有怨言。
畢竟,高瓴芯片的內部采購價,可是常年高於高通等大眾廠商的采購價的。
當時三桑說斷供斷供,不是也沒斷嘛!
所以從經濟性方麵考慮,高瓴芯片的存在弊大於利。
但是現在,高瓴科技的銷量開始承壓,一眾高管開始念叨到高瓴芯片的好了。
“現在高瓴芯片太缺少芯片喂養了!”
“現在高瓴mate9的局麵,以後會越來越吃力。”
“這樣吧,高瓴matebook,從第一款產品,就啟動青龍501的使用。”
高懷鈞沒有掩飾,直接說道。
在場的高管們,包括李宗霖在內,全部都驚呆了。
臥槽!
不是吧!
高懷鈞是真敢冒險啊!
青龍芯片,為何一直處於虧損狀態。
就是上不了量。
為什麽上不了量,就是隻有高瓴的中低端手機才會使用。
榮耀magic係列和nova係列。
除了高瓴智慧屏,由於其體積較大,運用了高瓴芯片的衍生產品外。
其他的產品,為了銷量,都是選擇了外購高等級芯片。
不是他們不想,而是不能。
在這個高度競爭的狀態,又沒有中為那種有基本盤的企業,伱在主力機上用不成熟芯片,那就是搏命!
為啥粗糧一直不敢自研芯片,他不知道自研芯片成本更為便宜嗎?
一個是高通不給它這個機會,二個就是它也賭不起。
手機業務一旦崩潰,他的企業馬上就要完蛋了。
但是中為就不一樣,本來手機市場就是一個實驗市場,行就行,不行我還有通訊產品支撐我的主營業務。
其實高瓴現在家大業大了,不敢像最開始創業時那麽猛了,保守起見,是這樣一個道理。
這也導致了,每一款青龍係列的芯片,用的量,都無法覆蓋住研發成本。
如果不是高懷鈞硬著頭皮撐住高瓴芯片。
這家芯片分公司,早就轉手被甩賣了!
從中也可以看出,芯片這種東西,還真不是一家普通公司就可以玩得轉的。
“這個。。。會不會重新考慮考慮?”在一旁的閔偉國頗有些著急地說道。
“我不是不信李總啊,實在是高瓴matebook這款產品對於我們來說,實在是太過於重要了,屬於筆記本電腦的開山之作,我們不敢冒那麽大的險。”
“要不,用matepad試試水先?”
他看到了一旁李宗霖臉色頗為不愉,連忙打一個補丁說道。
青龍芯片,曾經在mate係列少量試用過,但是效果並不佳,後麵的產品,全部是使用了成熟係列的產品。
現在有了先期的陰影,他實在不想在高瓴科技馬上要上市的重要關頭,出現啥幺蛾子。
他可是在高瓴科技,擁有相當於0.2%股票的期權呢!
高瓴科技上市後半年,他這個小非就可以行權了。
於公於私,都不想高懷鈞太過於跳脫。
“matepad試啥水?”
“matepad有matebook的體積大嗎?”
“到底是matebook合適還是matepad合適?你不比我更清楚嗎?”
“現在手機市場瞬息萬變,我們需要在明年,將青龍芯片,真正意義上裝載在mate係列手機裏頭,這個才是真正的挑戰!”
“你作為高瓴科技的執行總裁,你這幾天是忙暈了嗎?”
“到底在想啥呀!”
高懷鈞皺了皺眉頭,嗬斥道。
高瓴集團,可以謹慎,但是不能保守。
高懷鈞並沒有那麽在乎利潤絕對的最大化。
高懷鈞可不想高瓴慢慢變成後世平果那種隻是劉海屏變來變去的偽科技公司。
除了名字變了以外,和2010年左右喬不斯設計出來的iphone,都是大同小異的產品。
這樣的公司,除了慢慢迎接死亡以外,沒有任何其他的命運。
高瓴芯片的重要性,不僅僅是因為手機。
後期的人工智能大模型,可都依賴於高瓴的高端芯片呢。
閔偉國等人,先是暈唿唿地點頭稱是,然後緩過神來,心頭卻是一驚!
hat?
高瓴的旗艦機,也要上青龍芯片?
大哥,你這刺激,實在是太劇烈了!
mate和p係列,怎麽說都得要上14nm,甚至是10nm的芯片。
青龍芯片搶出來的產品,確定能用嗎?
“mate係列上青龍芯片,這個事情延後形成係統性的文件和方案之後,咱們再進一步討論。”
“不過matepad和matebook上馬這款芯片,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榮耀magic和nova都有成熟方案。”
“用在平板和筆記本上,難度不大,你們要把產品跑起來。”
“隻有跑了起來,以後才有不斷改善的餘地。”
“才能為mate上馬青龍做出準備。”
“不然青龍永遠無法上馬旗艦機型。”
高懷鈞嚴聲說道。
現在三桑答應穩定供應芯片,所以高通才捏著鼻子繼續供應著芯片。
隨著高瓴科技越來越成長為一個龐然大物,其體量不是這兩家公司可以忽視的。
被卡脖子的感覺,那真的是賊難受。
所以青龍上馬旗艦機型,那是越快越好。
不過,這最起碼也是要等著高瓴matebook和matepad兩款產品試驗過後,穩定了再繼續上馬高端係列,完成產品的內循環!
“高總,這個青龍上馬mate係列,暫時還是很有難度的。”
“我們先上馬了matebook後再試試看。”
在一旁的李宗霖忙打著補丁說道。
在後世,中為海思作為一家無晶圓設計公司,作為華國最強的ic設計公司,海思的規模大概是華國其它所有芯片設計公司加起來除以3~4。
跟海思相比,其它的國產芯片設計公司充其量隻能算遊擊隊。
但是,這個但是.海思跟全球排名top10的芯片公司比(包括idm),比如intel、ti這種,那差距可能是10倍甚至更大了。
現在高瓴,相比較那時候的海思,也不過是小蝦米而已。
所以李宗霖也不想步子邁得太大。
哢嚓一下,扯著蛋!
現在20nm的芯片,都玩得不熟練。
你讓他直接衝14nm,甚至是更高等級的10nm,這不是要了他的老命嗎?
芯片設計,越往上走,難度就越大,需要的金錢就越多。
一般來說,設計一顆28納米工藝芯片需要約5000萬美麗元,差不多4個億華元。
而到了16/14nm工藝需要1億美麗元出頭。
到了10nm工藝大約就需要1.8億美麗元了。
而且,這還不涉及到流片、ip、eda工具授權等幾部分組成的成本。
同時,芯片製造涉及到的晶圓廠投資、晶圓製造以及相關設備成本,也將會分攤到芯片整體成本之中,工藝製程越先進,成本也會提升。
這些再加進去,按照高瓴的這種量,還要加上20-30%左右的成本。
芯片,還真不是普通公司能玩得轉的!
也就是有了高瓴榮耀magic,nova以及高瓴車輛的汽車芯片,這三部分的加持之下,高瓴芯片才踉踉蹌蹌地走到現在,越走越穩健。
現在有了高瓴matebook和matepad,以後發展局勢,肯定會越來越好。
“現在先把matebook的芯片設計好吧。”
“還有天生會畫軟件的研發,也要跟上,還有幾個月就要上市了,不要出現問題。”
高懷鈞叮囑道。
閔偉國連忙點頭稱是。
他清楚,高瓴科技的上市,必然是在高瓴matebook上市之後,趁著熱銷的勁兒一波而起。
他閔偉國為了這一哆嗦,自然是不敢懈怠。
雖然在現在的技術看來,輕薄本的設計難度很大,但是大方向ok,往下走就行。
。。。。。。
在送走了一眾高管後,高懷鈞一個人獨自站在自己的辦公室內,像前麵的文殊菩薩敬過香之後,在一旁沉默不語。
而在文殊菩薩旁邊的一個小角落,裏頭有個暗門,除了神位之外,還有就是高家的各代的祖先之位了。
高懷鈞家族很早是從南粵省搬遷到徽安,所以對這種傳統,保存得比較完好。
高懷鈞望著這些人,有人一生碌碌無為,有人開辟了一番事業成立了高瓴,有人決策失誤,差點讓這個家庭徹底完蛋。
他不知道為何,莫名有些想知道,如果自己在將來,進入到這裏頭,後世子孫是怎麽看待自己的。
或許自己可以力挽狂瀾,從外人嘴裏虎口拔牙,創下一番重開族譜的基業。
還是和永遠大老板徐佳音一樣,想著流芳千古,但是卻鋃鐺入獄,萬劫不複。
抑或是高瓴到達發展的頂峰之後,由於自己金手指在某個時間點消失,然後慢慢衰落?
在外頭的唐瑩看到高懷鈞遲遲未有動靜,緩緩地走了進來,沉默許久,這才終於開口說道,“創辦一個企業,當真是壓力大。如果我是你,麵對那一個個決策的時候,我的腳底都發軟了。”
“這每個決定,都涉及到上億元資金的流轉,你做出的決定是如此堅定,完全沒有猶豫的樣子。”
“不要說其他人,我以前的上司,可完全沒有你這種殺伐決斷。”
她看到了高懷鈞和眾高管的討論的內容,無不讓她心驚肉跳。
這些決策,或許一年,或許兩年之後,才會發揮作用。
但是這些決策的確定者,在下決定的時候,基本上就決定了這項工作的成敗!
一步不慎,都有可能萬劫不複,滿盤皆輸。
這真不是普通人可以玩的!
實在是太考驗人的心裏承受能力了。
“哈哈哈!”
“這個世界上,都是看到了成功者的光鮮,可看不到他們背後的辛酸。”
“在押注這件事兒上,事情的容錯率其實比你想象的高,事情沒有變得更好,也沒變得更差。結果都是我能夠承受的。”
“退一步講,高瓴不至於因為一款筆記本電腦的首發失敗,就要死要活的!”
高懷鈞頷首仰望天空,喃喃自語道。
唐瑩在一旁欲言又止,她在高瓴集團的位置特殊,有些話她不能多說和多問。
至於高懷鈞為什麽會做一些匪夷所思的動作出來。
她也不敢說,她也不敢問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