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濂隻是第一個。


    有了他這場精彩絕倫的殿前答對,不少人都已經按耐不住。


    緊跟著,無數學子爭相提出自己的策論。


    從土地政策、人口政策到鹽鐵關稅,從中央選官製度到邊疆治理,包羅萬象無所不有!


    如果將製度優劣分為幾等,這其中最差的也要居於上等!


    此等盛景,莫說是這漫天的帝王,便是此時抬一頭豬上來聽完全程,迴去也會治國了!!


    莫說是曆朝帝王帶來的各自王朝的頂級文臣,便是仁宗這一朝,也全然沒有無能之人。


    千古第一龍虎榜的含金量絕非浪得虛名!


    下方,李白笑歎了一聲。


    “真是人才斐然,令人驚歎啊,難怪以蘇兄大才都沒能在這場考試中拿到名次。”


    蘇軾環臂一笑,“怎麽,白兄怕了?”


    他隨口一問,卻不曾想李白居然坦然的點了點頭,這倒是讓蘇軾怔了一下。


    李白道,“實不相瞞,我來此之前,受陛下親自相邀,觸動至深,也並非沒想過要一展抱負拿下名次以報陛下。”


    分明是何等狷狂的話,蘇軾卻聽出了李白的言外之意。


    李白笑容漸漸消散,凝望著漫天靜坐的帝王王座,以及那殿前侃侃而談的天驕,低聲喃喃。


    “若單論詩才,我許還可以厚顏爭個前十,但做官,可不是會作詩就夠了的啊……”


    蘇軾看向他。


    “白兄說自己隻會作詩,在下卻是不信的。”


    李白不語,蘇軾隻接著道。


    “白兄說自己怕了,在下也同樣不信。”


    李白斜瞥了他一眼,蘇軾也隻悠悠然的笑,一點也不放在心上。


    ……


    “在下蘇軾,見過各位陛下!”


    隨著參試人數的漸漸減少,帝王們也從一開始的豎耳恭聽漸漸陷入了疲憊期。


    當然,這其中不包括某些從來不知疲憊為何物的究極卷王。


    蘇軾乍然出聲,卻是一石激起千層浪,引得不少陷入疲憊期的帝王都不由得精神一振,再次坐直了身子。


    方才詩文比拚上,就算記不的旁人,也不會有人認不出蘇軾和李白這二位大名人。


    宋仁宗笑的跟彌勒佛一樣,滿臉慈和的看著蘇軾,連聲道。


    “愛卿隻管慢慢答,不要有壓力!”


    蘇軾拱手謝過仁宗,目光像是遙遙看了一眼下方,這才慢慢開口。


    “臣這一策,想要獻給……”


    帝王們各個豎起耳朵,清咳了幾聲做矜持狀。


    蘇軾目光從帝王中劃過,在唐太宗李世民身上停了一下,最後,竟然緩緩落到了其後隔了幾位的唐玄宗李隆基身上!!


    “大唐,玄宗陛下。”


    “……朕?”


    李隆基睜開眼睛,實在掩蓋不住詫異震驚,甚至都有些受寵若驚。


    作為天幕曾釘上過半個恥辱柱的皇帝,選擇他作為獻策對象的士人實在少之又少。


    自然,比他待遇更差的也不是沒有,畢竟他隻是半個……


    更不必說玄宗一朝本就是唐盛極則衰之勢,要想在此處獻出挽大廈將傾的策論,何止難上加難。


    蘇軾一抬手,從袖子裏取出厚厚一摞紙,雙手奉上。


    “臣的題目是——唐衰於安史之亂,實然病根積蓄已久,何解?”


    他說,“幸甚,臣算是取巧,曾因對李太白前輩的憧憬,對玄宗一朝前後多有了解,故從各地方行省的‘製策’上對各地節度使擁兵自重的問題給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議。”


    “因篇幅較廣涉及較多,故而多花費了些時間。”


    李隆基看著蘇軾手裏厚厚的一疊紙,有一刹那覺得有些頭暈目眩。


    縱然是方才殿前對答的學子,也多數是口述由天幕記載,隻粗粗提出了些框架。


    可蘇軾手中這一疊,顯然絕不隻是什麽框架,而是切切實實的可以落實的製度政策啊!!


    這恐怕是當真全然量身定製,所費苦心,甚之遠矣!!


    仁宗見這一幕,頗有些慨歎。


    “子瞻在‘製策’一科,可是我朝絕無僅有的三等啊。”


    【宋初以來,製策入三等,唯吳育與軾而已。】


    而蘇軾之製策,更甚前者遠矣。


    場中很靜,漫天帝王都多少聽見了仁宗的那句話,一時間,看向李隆基的視線更是添了一抹微妙的嫉羨。


    切,誰看不出來蘇軾是為了他偶像李白!!


    蘇軾這廂侃侃而談,李隆基一邊激動的翻閱策論,一邊兒認真的聽。


    宋仁宗慈祥的摸著胡須,滿臉寫著驕傲。


    “……大唐疆域遼闊,不比我宋朝地小,故而存在管理不便的問題……”


    宋仁宗笑容戛然而止。


    宋朝的皇帝們臉色都扭曲了一瞬。


    “唐太宗時曾依山川將全國劃為十道,到玄宗時又劃為十五道。


    各地風俗不同,依天險山河劃地而治亦可降低流寇四竄的問題,各朝都知道這一點。


    不過臣以為,二位陛下在地域分割時都欠些考量……”


    李隆基連忙拱手,“還請先生指教。”


    蘇軾搖頭,“指教談不上,隻不過站在後世角度來看稍占些事後諸葛的便宜罷了,不過我朝未曾有過大漠和草原之地,在這些地方的劃分上也許欠妥……”


    那邊相談甚歡君臣相宜,這邊宋仁宗笑容僵硬,一邊兒努力試圖給蘇軾使眼色。


    太祖爺深吸了一口氣,再次沒忍住豎起鐵拳,臉色扭曲的邦邦朝著趙匡義給了兩下!!


    往後數好幾個‘爭氣子孫’都跟著抖了抖嬌軀。


    蘇軾:“我朝地狹,黃河以北是沒有的……”


    趙匡胤臉色猙獰,邦邦邦三拳下去!


    蘇軾:“西邊的盆地天險……”


    趙匡胤鼻翼翁張,邦邦邦邦四拳下去!


    蘇軾:“河北……”


    趙匡胤怒發衝冠,揪住鼻青臉腫的趙匡義邦邦邦邦邦的往龍椅上砸!!


    仁宗:…………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曆史盤點:給始皇帝劇透二世而亡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喝口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喝口茶並收藏曆史盤點:給始皇帝劇透二世而亡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