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麽?”


    榮府前院大書房,政二老爺一臉吃驚:“咱們京城賈家,分到了兩州之地?”


    “正是如此!”


    秦可卿輕笑出聲,不經意間顯露傾城國色,叫整個大書房似乎都增色不少。


    見政二老爺久久沒能從震驚情緒中恢複,她不由好笑道:“叔爺用不著如此驚訝,劃分地盤的時候,那幾位也沒安什麽好心!”


    說到這裏,語氣變得冷肅:“分給咱們賈家的兩州之地,麵積倒是不小,甚至比得上中原腹地的三到四個州府地域!”


    “可問題是,那裏就是西南邊陲,和茜香國,還有其餘西南小國接壤,並不是什麽好地方,想要經營好需要耗費的精力和資源難以估量!”


    “那也很不錯了,兩州之地全部由咱們賈家治理吧!”


    政二老爺樂嗬嗬道:“接下來該如何行事,蓉哥兒媳婦你有什麽章程沒有?”


    “目前來說,想法還十分簡單!”


    秦可卿也不隱瞞,直接道:“寧榮二府一家管理一州,全力鼓動家族子弟搬遷過去參與經營建設,難度著實不小!”


    說這話時候,傾國傾城的嬌顏上不由露出苦笑。


    :“是啊,難度不小!”


    政二老爺跟著歎了口氣,無奈道:“怕是族中子弟,受不得千裏奔波的苦楚,更受不得在西南邊陲艱難環境中的生活!”


    這是個相當現實的問題!


    說實話,天南那邊經曆前明沐家的治理,再有本朝南安郡王府的百年經營,其中的精華地域和中原已經相差不大了。


    可是邊陲地域,傻子都知曉環境惡劣生活不易。


    京城賈家子弟,可是在京城過得相當滋潤的!


    尤其是寧榮二府相繼複興以來,他們跟著沾光日子越發好過。


    起碼比紅樓原著中,需要厚著臉皮求寧榮二府給個活計,要強多了。


    有這樣的條件,怎麽可能願意跑去西南邊陲過苦日子?


    “先悄悄探個底,看看情況再說!”


    針對這事,其實賈環在寫給秦可卿的信中,也有過交代。


    隻是秦可卿覺得這樣的好事,讓外姓人給占去了,心中頗有些不願罷了。


    可若是賈家族人自己不願意,那就怪不得她不給機會了。


    在西南邊陲搞經營建設雖然辛苦,可機會也是相當難得啊。


    而且都是自家地盤,一旦表現出色,甚至都不用參加科舉,就能通過某些手段直接獲取朝廷認可的官身!


    這樣的便利,可不是開玩笑的!


    當然,朝廷也不會放開了口子,都是一段時間給出一些名額,還要對這些不走尋常路的官員定期進行考察。


    可無論如何,這都是一個跨越階層的大好機會!


    若是真有上進心,本身能力也相當出色的話,在西南邊陲自家地盤幹了幾年,也不是不能調到其他地方甚至京城做官。


    這是地方藩鎮,和朝廷形成的默契!


    這樣的口子,對於京城賈家族人來說,真的相當難得。


    要知道,整個京城賈家八房,已經入了族譜的族人數量超過兩百。


    除了寧榮二府的嫡係子弟,就是庶出子弟不經過努力,想要做官都是相當困難的事情,更別說其餘族人了。


    最特別的是,西南邊陲的自家地盤,甚至能夠讓女子出麵做官!


    沒別的原因,前明秦良玉的事兒就是最好例證!


    這對於賈家的姑娘們來說,未嚐不是一條光明出路!


    說實話,若非實在不好脫身的話,秦可卿都想要親自跑去西南邊陲地域,好好的當一迴治民理政的女官了。


    這次,秦可卿和政二老爺需要動員的族人,可不僅僅隻是京城族人,還有金陵那邊的族人。


    賈家金陵十二房,族人數量早已經過千!


    可最後,私下裏動員的結果,叫秦可卿和政二老爺,猶如被潑了一盆冷水,心中哇涼哇涼的。


    但凡到了年齡的族人,幾乎沒有一個樂意的。


    一看這樣的情況,秦可卿和政二老爺立即轉換方向,也不得不如此。


    他們私下裏召集十歲以下的族中孤兒,直接送到寧榮街堂口進行培訓。


    等培訓期滿,就通過大運河慢慢送去西南邊陲!


    族中孤兒自然隻是微不足道的人數,真正的大頭,則是通過寧榮街堂口,還有其他渠道收攏的外頭孤兒。


    沒辦法,族人不給力,那就隻能從小培養人才自助了。


    活人難道還會被尿憋死?


    賈環早就考慮到這些,在後續的信中都說得十分明白。


    眼下,有他坐鎮西南邊陲,拉攏部分受傷以及殘缺的將士,經過簡單培訓後作為基層官吏。應付一段時間還是不成問題的。


    軍管麽,在西南邊陲這裏,也算不得什麽大不了的。


    隻要有足夠的利益讓大家都安心,吃點苦頭真心沒外人想象那麽誇張。


    當然,賈環所部人馬數量有限,就是加上賈琮所部人馬,也沒有超過六千。


    西南這邊,願意在邊陲地界安家落戶的百姓,數量也少得可憐。


    想要地方穩定,那就必須有足夠的漢人作為基本盤,這是客觀事實需要。


    於是,寧榮二府又有新的艱巨任務,就是給西南邊陲領地輸送源源不斷的人口,讓領地的秩序徹底穩定下來。


    幸好,寧榮街堂口這時候,就能發揮相當巨大的作用。


    當初賈環為了培訓堂口小弟,在城外眾多田莊裏麵,建設各種各樣的培訓場所,此時卻是發揮了相當巨大的效用。


    畢竟寧榮二府太過顯眼,堂口悄然吸納流民的話,外人不會太過在意。


    隻要將培訓的人數一直控製在一定範圍,就是錦衣府都死盯著不放。


    另外,為了方便人口轉移,金陵宗族那邊也必須運轉起來。


    在沿途設立穩定的後勤補給站點,還要將補給路線好好穩固下來。


    這裏頭需要耗費的人力物力以及金錢,那都不是小數目!


    可不管是京城宗族這邊,還是金陵宗族那裏,全都是大力配合,並沒有出現多少的不滿情緒!


    族人們可都清楚,西南邊陲的兩州之地,可是他們能夠享受榮華富貴,以及各種美好生活的根本,絕對不容有失。


    他們本身不樂意前往受罪,卻是不會妨礙宗族向西南邊陲輸送流民人口,而且還會大力支持,誰都不敢怠慢的那種。


    可以說,隨著新一任南安郡王出世,原本隸屬於南安郡王府的西南地盤,悄然給皇室,朝廷還有開國勳貴集團瓜分以後,整個京城賈家的大部分精力,全都放在如何經營開發領地上。


    由此,難免懈怠了和忠順郡王之間的合作!


    忠順郡王對此相當不滿!


    要知道,他手下的外海船隊,已經尋到了蝦夷島,並且立下腳跟。


    隨後,包括當今皇帝,皇室宗親手下人馬,紛紛上島跑馬圈地。


    打水不忘挖井人!


    忠順郡王還是很講信用的,直接就給了賈環半個府的地盤!


    按照中原的地域劃分,足足有三個中原中等縣的麵積!


    有山有水還有平原丘陵,是一塊相當不錯的地盤!


    之所以如此大方,一是為了表達對賈環的感謝,二則是希望能夠繼續深入合作下去,共同抵禦來自當今皇帝的壓主力。


    沒辦法,當今皇帝的胃口不小,一口氣就占了一州之地!


    若不是所有宗族齊齊抵擋,當今皇帝還想要拿下一半的蝦夷島地盤。


    如此行事,簡直欺人太甚!


    可誰叫人家是皇帝呢,就算心中再不滿也得憋著。


    勝利在望的時候,不管是他還是其餘宗室大佬,都沒有胡亂折騰,將把柄主動交給當今皇帝的意思。


    開什麽玩笑,當今皇帝的子嗣可不少!


    在這樣的時候,忠順郡王自然想要迅速開發屬於自家的領地。


    同時,希望盟友也跟著一起運轉起來,不要拖後腿。


    可這時候,賈家寧榮二府開始懈怠,這就叫他感覺相當不爽了。


    這是什麽意思?


    覺得有了一塊地盤已經心滿意足了,沒有了繼續下去的雄心壯誌麽?


    這可不成!


    忠順郡王的野心可是大得很,自從知曉了海外那些大島甚至巨島的消息後,心中就產生了某種大膽念頭。


    以他為首的忠順王府,要在外海搶占足夠多的島嶼地盤。


    最好,這些島嶼地盤的總體麵積,比起中原王朝也不差多少,那才叫美!


    到時候,他甚至都不樂意成為大乾的藩屬,直接建國稱帝不好麽?


    憑什麽一定就要矮了當今皇帝一頭?


    可想要做到這些,開頭的島嶼開發建設,就必須以最快速度完成。


    不然,等哪天當今皇帝騰出手,甚至直接派出成年皇子出外海建設皇家領地,那可就真的糟糕了。


    人家大義名分在手,誰知道會不會野心膨脹做出什麽不理智的舉動?


    當然,外海領地真的是山高皇帝遠,在大乾這裏的身份地位根本就不頂用,靠的是實實在在的拳頭和刀槍,到時候誰吃虧還說不一定。


    不過,忠順郡王希望這樣的爭鬥,來得越晚越好。


    在這之前,好好將自家領地治理好,成為他在外海開疆拓土的牢固根基,才是最好的結果,沒有之一那種。


    這時候,盟友的支持和給力缺一不可,賈環這家夥可不能中途下船!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氣運諸天從紅樓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我叫排雲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我叫排雲掌並收藏氣運諸天從紅樓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