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王熙鳳的抱怨,賈環隻是笑笑不說話。


    榮府在外頭的產業,肯定不隻是京城城外的田莊,以及城裏的鋪子。


    所謂狡兔三窟,勳貴家族布置的產業也是一樣。


    像是東北的莊子,西北的莊子,都是實際存在的。


    隻是,那是屬於當家人才能掌握的資源,和公中沒多少關係。


    不然,庫房裏壓箱底的高品質人參,還有各種珍貴獸皮哪來的?


    總不能,都是外麵孝敬的吧?


    開玩笑呢,就是外麵有好東西,最好的自然會留著自己用,隻有次一級的才會拿出來作為禮物送人。


    像是百年老參這樣的珍貴資源,若是自己沒有渠道獲取的話,想要等別人主動送上門來,怎麽可能?


    本來,不管東北的莊子還是西北的莊子,既然和公中無關,王熙鳳也不至於放在心上。


    可問題是,每次不管東北莊子上來人,還是西北莊子上來人,都需要公中出銀子招待,那就不招人喜歡了。


    這些家夥來一次京城不容易,每次起碼都有三四十人,多的時候甚至達到了七八十人的數量。


    他們來了,又帶上了當地的特產好東西,府裏自然要好好招待一番。


    別的不說,起碼要讓這些莊子上的人,見識見識京城的繁華和風景吧?


    待上十天半個月也是應該的,可花出去的銀子就不在少數了。


    一次起碼都得數百兩,每年起碼都有一迴招待,花費的銀子超過千兩。


    之前,榮府公中的銀錢有多緊張,王熙鳳心中就有多不爽。


    就是眼下,公中已經不差銀子了,可多年積累的怨氣,可不是那麽輕易就能放下的,她可沒那麽寬闊的胸襟。


    當然,賈環看得出來,王熙鳳跟他說這些,有很大的表演成分。


    無外乎,就是眼紅這兩處莊子上的特產罷了,不管是直接換銀子,還是作為禮品都是相當不錯的選擇。


    涉及到實實在在的利益,王熙鳳有些想法很正常。


    賈環就沒心思理會了,主要是手伸不到那麽長!


    以後有機會的話,倒是不介意想辦法,將這兩地的莊子,全部納入掌控。


    就算不做別的,單單作為京城賈家子弟,以及族學學生在兩個方向的後勤支援基地,就能夠發揮極大作用了。


    這兩地,可是大乾最重要的邊患所在!


    京城賈家要崛起,族學要安排眾多的學生,軍中才是最好的選擇。


    到時候,免不了有進入東北和西北邊軍的,這兩個莊子就能發揮重要作用的,甚至能夠救命都不誇張。


    前世,從影視作品裏,就能知曉家天下的皇權時代,邊關要地究竟有多黑了,若是沒本事舍不得拚命,很容易就沒命的。


    不僅要防備邊塞之外的異族騎兵,有時候還得防備身邊的同袍。


    隻要被人在糧草上麵稍稍動點手腳,很容易就被坑得死去活來,還沒辦法喊冤的那種,有莊子作為保底的話情況就大不相同了。


    當然這些隻是賈環腦海裏,瞬間轉過的念頭,至於能不能做到看以後的情況,他也不好多說什麽。


    見賈環對這些府裏的事兒不感興趣,王熙鳳也是個機靈人,話鋒一轉說起了金陵宗族派人過來的事兒。


    這下,不僅賈環就是賈璉都來了興趣。


    他平時也是公務繁忙,戶部清吏司郎中,統管一省的相關事宜。一旦忙碌起來那真是腳不沾地,根本就沒心思理會府裏的事情。


    就比如剛才,別看王熙鳳說得起勁,他卻是一點興趣都沒有。


    甚至,還不合時宜的打了個哈欠,氣得王熙鳳差點翻臉。


    合著,老娘說話這麽不中聽了,竟然還引得二爺你打起哈欠來?


    是不是礙於環哥兒在場不好直接睡過去啊,真是氣煞人也。


    當然,這些隻是賈環在心中描述出來的場景,至於是不是如此就不好說了。


    總之,隨著賈璉在官場上混得風生水起,這廝在家裏的地位直線上升。


    以往,哪敢這麽不給王熙鳳麵子?


    王熙鳳也是個厲害的,若是放在以前,怕是當場就要譏諷挖苦幾句。


    可現在,卻是能夠麵不改色將這口氣忍下來,顯然賈璉在家裏的地位,已經今時不同往日了。


    或許還有一層,王熙鳳當初老是拿榮府公中沒銀子的事兒,譏諷嘲笑賈璉。


    賈璉之前不清楚這裏頭的門道,隻能強忍火氣不敢發作。


    可現在經過賈環折騰後,才知曉榮府的底蘊之深厚,王熙鳳再也不敢在這上頭胡言亂語了,賈璉可不就有些得意了麽。


    歸根結底,還是賈璉自己有了本事,王熙鳳不敢輕易折騰了。


    不然,賈璉以後跟她直接分道揚鑣,王熙鳳就得傻眼,除非願意和賈璉同歸於盡,在日子過得順遂的時候傻子才會做這樣的事情。


    看得出來,王熙鳳的脾氣有所收斂,兩夫妻的感情倒是恢複了正常。


    不然,如同紅樓原著中那般,一方強一方弱的肯定要出問題。


    反正以賈環的觀感,賈璉這廝各種爛桃花,其中有很大的賭氣成分。


    話說迴來,賈璉對於府裏的事情不甚上心,可對於金陵宗族突然上京,還是相當感興趣的。


    別看榮府祖籍金陵,其實和金陵宗族那邊的聯係,並不密切。


    除祭田之外,其餘的交流幾乎沒有,更別說人員方麵的往來了。


    其實很好理解,前世不管是影視劇還是作品,對於遠方親戚上門的態度都很是一般,生怕別人上門打秋風。


    尤其封建皇權時代,還特別講究宗族血脈之類的。


    許多官員外表看起來風光,可實際上卻是過得苦不堪言。


    仔細一查,就知曉整個宗族都讓其養活,肩上的負擔之重壓力之大可想而知,想要他們不動歪腦筋都不可能。


    至於賈環,覺得和金陵來的族人好好交流一番,應該能夠有些收獲。


    金陵乃是南方地域絕對的核心,就算揚州鹽商富甲天下,也掩蓋不住金陵的璀璨光芒。


    作為金陵的地頭蛇,金陵宗族族人肯定對於南方的事情十分了解。


    賈環此時倒是沒有其他心思,隻是想要了解一番南方的情況。


    避免以後遇到了關於南方的事情,因為不了解情況出現了嚴重的判斷失誤,那就不是什麽好事兒了。


    “你們不知道,金陵宗族派人過來,說的是族學的事兒!”


    說起這個,王熙鳳一邊眉飛色舞與有榮焉,一邊則是頗有些迷惑不解。


    “他們在金陵那裏,都聽說了族學一口氣教導出了好幾位童生甚至秀才的事兒,這才急巴巴派人過來,想要讓部分金陵族中子弟過來上學!”


    說道這裏,她就忍不住搖頭道:“我看,金陵宗族純粹就是想要巴結咱們!”


    “隻是不好說得太明白,這才用族學作為突破口說話罷了!”


    “我可是知道,南方那邊的書院不少,金陵宗族手裏又不是沒錢上不起學,為何要千裏迢迢跑來京城上學?”


    賈環下意識和賈璉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眼中看到了無語。


    他在心中隻能暗道一句:沒文化真可怕!


    金陵宗族突然派人上京,或許有巴結討好的意思,但是為子弟讀書著想肯定也不是借口。


    開玩笑,南方的讀書氛圍那麽濃鬱,除了王家這樣的家族,像是金陵宗族這樣的地頭蛇,可能剛開始也對子弟讀書上進不以為然。


    可時間一長,以百年為單位接受熏陶,怎麽可能還沒點思想轉變?


    薛蟠那家夥又不是沒有提過金陵宗族那邊的情況,但凡家裏銀錢不缺的,基本都將子弟送去私塾或者書院讀書。


    可惜,金陵宗族乃是不折不扣的地頭蛇,在金陵的影響力著實不小。


    那裏又是匯聚了整個南方的精華所在,在各種娛樂方式上,可能比京城這邊的花樣都要多,很容易就被帶歪的。


    手裏又是銀子,還有不小的隱形權利,能夠不長歪就不錯了,還想要讀書上進,除非出現一位天縱奇才。


    南方那裏,可是有不少傳承久遠的世家大族!


    別看金陵四大家族,甚至是江南第一豪強甄家風光無限,可他們實際上心裏卻是虛得很。


    因為有當地的世家大族作為對比,很容易就能看出自身的不足。


    那就是宗族的富貴,全都依托於京城同宗,或者宮裏的娘娘。


    一旦京城同宗或者宮裏的將娘出了問題,自身又沒有足夠的實力自保,那後果就可想而知了。


    但凡宗族裏,有腦子清醒的族老,就會想方設法解決這個問題。


    一旦解決成功,家族很容易就能從地方豪強,轉型成潛力十足的士族甚至世家大族,那樣的跨越可不是開玩笑的。


    而唯一能夠源源不斷培養出人才的,就隻有讀書或者練武這兩條路了。


    顯然,讀書更加穩當也更加安全,自然是家族轉型的首選。


    原本,金陵和京城宗族的族學都是一樣爛,差不多數十年時間都沒有絲毫成果,也就沒有什麽其他心思了。


    可冷不丁,京城宗族這邊的族學猛然爆發,短短數年時間連續考上了幾個童生和秀才,那情況就大不一樣了。


    起碼,金陵宗族聞訊後肯定會有極大觸動!


    換做賈環是金陵宗族大佬,第一時間想的肯定是,將金陵宗族這邊有些天賦的子弟,立即送去京城族學讀書上進。


    不說考上舉人進士之類的,就是能夠考上秀才都相當不錯了。


    以金陵宗族的能量,將考上了秀才的族人送入衙門,充當基層小吏,也是一種讓家族慢慢轉型的手段之一。


    別的不說,水滸裏的宋押司不牛麽?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氣運諸天從紅樓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我叫排雲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我叫排雲掌並收藏氣運諸天從紅樓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