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外田莊逗留了差不多半天時間後,賈環和賈琮小哥倆,就在一票小弟的簇擁下迴返京城寧榮街堂口。


    原本的小武館,已經擴張了三倍不止,還是集練武和醫館為一體的存在。


    地方大了,自然有許多空間可以開設內部的食堂還有宿舍,一邊供應醫館學徒居住吃飯,一邊也能作為某些小弟的臨時居所。


    不僅僅隻有自己人,還有一些慕名學武的武館學徒!


    賈環的宗旨,一向不阻礙旁人上進的,他沒有這樣的惡趣味和霸道想法。


    不管主動上門學武的學徒是什麽心思,武館方麵全都一視同仁。


    可供學習的武藝多種多樣,外門硬功,單純的拳腳武藝,還有內勁功夫全都有,而且花樣不少,也算是對得起昂貴的學費了。


    “環哥兒,咱們是不是太過張揚了?”


    進城門的時候,麵對眾多或好奇或審視或厭惡的目光,賈琮終於還是小少年一枚,有些扛不住很正常。


    沒辦法,誰叫賈環一行全都是青紅勁裝,十幾騎一起同行的聲勢不小,給人的壓迫感更大,引人關注呢。


    “小心無大錯!”


    賈環根本就不在意,又沒有違法亂紀,有什麽好不自在的?


    反倒是寧榮街堂口,隨著時間推移勢力逐漸膨脹,名氣也是越來越大。


    盡管賈環一向低調,可名頭也跟著越來越響亮。


    “環三少”的名頭,已經成為了直隸江湖的一塊響亮招牌。


    最近多了不少慕名來投的江湖好漢,可心思不純的江湖漢子也不在少數,甚至有那敵對江湖勢力派來的殺手。


    一點都不誇張,畢竟利益爭奪無所不用其極麽。


    無論是通州碼頭還是津門運河碼頭,都代表著源源不斷的銀錢利益。


    之前的掌控者漕幫肯定不甘心,還有新進崛起的江湖勢力,也有插手染指的意思,總之局麵相當混亂。


    他們在津門和通州占不到便宜,就想要來寧榮街堂口這裏動歪腦筋。


    甚至,直接刺殺賈環這個維係幾大新興幫派的名義盟主。


    賈環自問不是混江湖的,哪裏會講究什麽江湖規矩,公開出行基本都是護衛眾多的景象,不給旁人絲毫可乘之機。


    事實上,堂口弟兄占據了通州和津門運河碼頭之後,有賈環的指示和安排,對兩地的商業物流流通領域,還有當地的秩序穩固都有很大幫助。


    真不是誇張,隻要做到適可而止就成!


    關鍵是,江湖人士很少有這個腦子,很容易被潑天的財富迷花眼睛。


    一旦肆無忌憚貪婪起來,真真是毫無下限的瘋狂盤剝,根本就不管是否會影響到正常的商業流通,以及底層百姓的生活。


    賈環雖然隻是在幕後提供後勤幫助,順便幫忙解決一些官麵上的麻煩,可堂口走出去的江湖大佬還是很給麵子的,對他的一些建議和提醒比較重視。


    或者說,他們還沒有習慣自己當家作主的生活,麵對突如其來的驚人財富,有些惴惴不安相當正常。


    等以後他們熟悉了大佬的狀態,會不會那麽聽從建議就不好說了。


    賈環也不強求,隻要不刻意和堂口這邊對著幹就成!


    當然,每月約定好的份例銀子不能少,這是維係雙方關係的最好紐帶。


    若是連這個都不樂意了,堂口這邊有的是野心勃勃,想要取而代之的好漢。


    進城下馬,一路疾行到了武館這邊。


    和往常一樣,賈琮留在武館一邊鍛煉一邊坐鎮,賈環則是到處溜達巡視。


    主要是族學那邊,基本上每天都會走上一兩迴。


    今年的童生試和秀才試,族學都有學生參加,最後的結果有喜有憂。


    參加童生試的唯一學生,順利通過了考試,成為了新的童生!


    而參加秀才試的賈瑞和秦鍾兩個,隻有秦鍾順利考上了秀才。


    這事,對族學的影響還是不小的。


    一陣歡騰熱鬧自然少不了,盡管考上秀才的不是賈家子弟,可秦鍾畢竟屬於族學培養出來的秀才相公麽。


    尤其,秦鍾還積極表示,願意繼續留在族學這裏,一邊充當先生一邊繼續讀書進益,希望能夠達到衝擊舉人試的水準。


    這自然是大好事一件,為此政二老爺親自出麵,好好誇讚了秦鍾一迴。


    他本就喜歡跟讀書人結交,看到秦鍾在讀書上頗有天賦,而且還心向族學,自然相當滿意,甚至動了提攜的心思。


    至於其和賈寶玉的一些糾纏,政二老爺根本就沒放在心上。


    誰叫秦鍾確實長得俊秀之極,身上又有股讀書人的儒雅氣質,看起來真有那麽點子溫潤如玉的架勢。


    反正政二老爺見了,是相當滿意甚至喜愛的。


    “寶玉若是有心上進也就罷了,若是因為某些不該有的念頭,幹擾了族學同學的學習,定不輕饒!”


    這是政二老爺在大書房,對賈環和一幹清客相公說的話。


    他的意思很快就傳揚出去了,聽聞王夫人和老太太都不怎麽開心。


    至於賈寶玉,根本就不在意,他此時已經有了新的朋友。


    若是當麵遇到秦鍾,自然該糾纏的還是要糾纏一番,沒遇到的話也沒有多少心思掛念。


    他就是這麽一個多情公子,很容易就有了‘新歡’。


    當然,賈寶玉此時的身份地位非同一般,族學這裏本就不樂意管教,眼下自然更加沒有多少約束了。


    這小子,也不知道什麽時候學會了翹課,賈環前往族學巡視的時候,經常沒有看到他的身影。


    倒也沒有怎麽擔心,這小子身邊的四大小廝,還有長隨李貴都還算給力,起碼保障他的安全沒什麽問題。


    加上這廝從來都不去那些陌生地方,基本上不是在西城就是在東城晃蕩,這些地方的治安狀況還是相當可以的。


    這不,賈環來到族學後,並沒有見到賈寶玉。


    隻是問了問守門兼職保安的家夥,知曉賈寶玉是什麽時候翹課離開的就成。


    就算政二老爺突擊檢查,族學這裏也有充足的理由應對。


    畢竟是元嬪的嫡親弟弟,政二老爺可以不在意說打就打說罵就罵,可族學的先生卻沒有這樣的底氣啊。


    就是作為族學的幕後大佬,賈環也從來都沒有正麵和賈寶玉碰撞過,沒有這個必要也不用大動幹戈,不值當的。


    咳咳,族學這裏不僅安排了守門兼職保安的家夥,甚至就連麵積都擴充不少,為此寧府還主動讓出了部分附近的土地和房屋。


    沒別的原因,李紈邀請的李家舉人,幾個月前已經抵達了京城,並且順利入駐了族學,接受了臨時教導的聘用。


    當時那個熱鬧勁就別提了,政二老爺興致勃勃過來親自接待,給足了對方麵子,畢竟是朝堂正四品大員麽。


    也是因此,族學的名頭大振,想要入學和附學的學生更多了。


    這也是秦鍾考上秀才後,願意繼續留下來的主要原因。


    以秦家的底蘊,想要隨時向一位準備參加科舉的舉人請教學問,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就跟現代的高三學生一樣,正處於思維最活躍,同時也是知識最廣博的時候,和即將參加春闈的舉人類似。


    起碼在學問上,準備參加春闈的舉人,絕對比大部分官員強。


    賈環和李家舉人接觸過幾迴,也請教過一些學問。


    很明顯感受得到,李家舉人似乎對京城賈家,有那麽點子隔閡。


    可以理解,畢竟李紈的事兒,榮府還是有些虧欠的。


    另外文武殊途,覺得不是一個圈子的存在,很難真心相對也是事實。


    對付這樣的愣頭青,其實相當簡單容易。


    隻要將朝廷邸報拿出來,將其中某些看起來平平無奇,可內裏大有文章的事兒,抽絲剝繭的給李家舉人分析一遍。


    除非腦子糊塗,不然就不會不清楚賈環的用意.


    李家舉人有學問不假,以後也有很大可能成為進士並且當官。


    可官場上的一些門道,很顯然李家舉人就不是很清楚了。


    賈環的話說得很直白,不清楚內裏門道,很容易跳坑把自己坑死的。


    每年都有不少官員倒黴,真的全都是自身問題麽,怎麽可能?


    隨意拿出幾個賈環知曉的例子說了說,李家舉人就徹底熄了心中傲氣。


    賈環的意思他清楚,不就是他和京城賈家合作,屬於雙贏的舉措麽?


    大家互相成就,誰也別覺得誰付出更多或者更有優勢,平常心對待就成。


    自此之後,這位李家舉人倒是相當認真的教導指點族學裏的學生和先生。


    沒錯,族學裏的某位先生,還對科舉更進一步抱有不小期待,對於向李家舉人請教學問相當積極。


    至於其他先生,也經常聆聽李家舉人的課程,想要見識吸收一番,好提升自身的教學以及學識水準。


    就算他們本身失去了衝勁,不還有血脈後代麽?


    總之,自從李家舉人入駐族學以來,族學的學習氛圍變得更好。


    學生們見到就連先生們都在老實聽講提升自我,他們還有什麽好說的?


    再說賈環,他雖然沒將多少心思放在學習上,可有暖玉在手之後的學習進度和學習效率都大有提升。


    按照族學先生們的說法,以他此時的學識和能力,考上童生完全沒有問題,就是考上秀才也大有把握。


    他此時,在族學先生們眼裏,就是實實在在的天才!


    對於先生們的提議,賈環從來都是不置可否。


    次數一多,本來就是政二老爺門下清客轉型而來的先生們,也察覺到了賈環的一些心思和無奈,後麵就基本不再提及。


    私下裏,卻是感覺相當惋惜。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氣運諸天從紅樓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我叫排雲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我叫排雲掌並收藏氣運諸天從紅樓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