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環其實知曉,他在和林如海說話的時候隔牆有耳。


    通過空氣中傳來的淡淡香味可以分辨,應該是過來尋找父親的林黛玉。


    估計是見林如海和賈環聊得正歡,這才沒有直接打擾,不過卻是將兩人的大半對話都聽了去。


    賈環倒是不在意,又不是什麽見不得光的事兒。


    自己有自己的想法,跟林如海這樣的品性有保證的長輩說一說,沒什麽的。


    林黛玉聽去了就聽去了,反正兩人很少有接觸和交集。


    他卻沒想到,等壽宴結束後,林黛玉和父親聊起了賈環的事兒。


    “環哥兒真是的,父親擺明了想收其為徒,竟然不答應!”


    林黛玉嬌嗔道:“京城不知道有多少士子,想要拜入父親門下,都找不到門路和機會呢!”


    “哈哈,你這話說的,叫為父臉上很有光彩啊!”


    林如海哈哈一笑,擺手道:“人各有誌,環哥兒有自己的考量,就已經相當不錯了,有些事情為父也是考慮不周!”


    這話,林黛玉倒是沒有反駁。


    “怎麽,你知道環哥兒在榮府內院的處境?”


    林如海一眼看穿了林黛玉的心思,好奇道:“說說看,究竟怎麽迴事?”


    要說賈環毫不猶豫拒絕了他的好意,心中一點波瀾都沒有,怎麽可能?


    可能在做官上,林如海自問比起內閣閣老們差了不少。可在讀書方麵,他的信心就充足得很了。


    當初,背負了家族振興大任的他,能在二十多歲的時候就考中探花,讀書天賦之高可想而知,過目不忘都是基礎罷了。


    換而言之,林如海是不折不扣的學神!


    那一屆科舉,其實以他的才華,當個狀元也綽綽有餘!


    可架不住他年輕長得帥啊,太上皇就點了探花,這事又不是什麽秘密。


    這些年就算做官,他也沒有將書本上的知識忘記,相反理解更加深刻。


    若是一門心思放在研究聖人典籍上,指不定就能成就一代大儒的名聲。


    自問,倘若指點賈環讀書,等他成年的時候起碼一個舉人功名少不了。


    要是將消息傳揚出去,林如海想要收學生,那絕對是轟動士林的大事。


    林黛玉自然不知曉,短短時間父親已經想了許多許多,心中還有那麽點子不爽情緒。


    她嬌聲道:“外祖母和二舅母,實在太過寵愛寶二哥了!”


    說到這裏,下意識壓低了聲音:“就女兒的觀察,但凡寶二哥沒有出頭之前,環哥兒是沒辦法太過出挑的!”


    接著,她就說了一些自己知曉,或者說聽聞過的小道消息。


    像是環哥兒一旦表現不俗,就會迎來二舅母王夫人的敲打啊。


    次數還不是一次兩次,有時候甚至探春都會受到牽連。


    當然,這些消息都是府裏流傳的,她也不敢保證都是真的。


    林如海卻是聽得連連搖頭,對於嶽母和王夫人的行為,很不以為然。


    賈寶玉就那麽個情況,以林如海的眼光,想要出頭還不知道需要多長時間,除非他的運氣特別好,能夠遇到貴人提攜一飛衝天。


    可這樣的事情,怎麽可能太過奢望?


    一個家族想要興旺,光靠嫡脈也不行啊,尤其嫡脈人丁不興的時候,就要努力發揮庶出的能力。


    顯然,嶽家對於家族經營,還是差了不少火候!


    隻能說,難怪武勳之家比起真正的世家大族,在時間線上往往顯得太過短暫,就是因為當家作主的太過感情用事。


    別的不說,家族產業總不能全都叫家生子經營掌控吧?


    萬一要是出了什麽變故,哭都沒地方哭去。


    一般的士族,家族產業基本都是由能力出眾的庶出負責,起碼如此外人想要收買分化的成本大增。


    政二老爺之前強行將城外八大田莊交由環哥兒管理經營,倒是頗有這麽點意思,隻能說誤打誤撞碰上了而已。


    “爹爹,女兒看環哥兒也沒什麽出眾的地方吧?”


    林黛玉終究沒有忍住,將心中想法道出:“怎麽感覺爹爹,特別重視他?”


    “倒也談不上特別重視,恰好遇上了而已!”


    林如海簡單將賈環當初慫恿政二老爺做的事情說了說,直接道:“爹爹這也是在報答他的援手之恩!”


    林黛玉恍然,難怪總感覺自家父親,對待賈環有些不一樣。


    事實上,賈寶玉除了不喜歡四書五經和經濟仕途,在作詩作詞方麵天賦絕佳,很符合林黛玉眼裏的才子形象。


    當然,讓自己父親收賈寶玉為徒就算了,怕是會氣出個好歹來。


    至於賈環,在詩詞方麵幾乎沒有任何天賦可言,此時頗有那麽點子目下無塵狀態的林黛玉,自然瞧不上眼。


    林如海看在眼裏,倒也沒有立即糾正的意思。


    反正此時的林黛玉還小,等年紀再大一些開始管理府裏的一些事務,再教育她生活不止詩和遠方,還有生活中的瑣碎煩惱。


    至於救命之恩,以後找機會報答就是,賈環的年紀也不大麽。


    花朝節過後,京城的天氣逐漸轉暖。


    賈環用心學醫的同時,把更多的心思放在城外的八大田莊上麵。


    俗話有雲:久旱必有蝗!


    不管這樣的俗語有沒有道理,他都不可能不重視。


    深耕水澆,這是最常用的防蝗手段。八大田莊的佃戶,在他的指揮下,花費了比以往更多更大的精力和勞力。


    同時,將田莊裏以前修好,此時卻是荒廢的水渠全部整修妥當。


    還有清理池塘,種植果樹蔬菜等等手段全部用上了。


    前世資訊發達,沒吃過豬肉也見識過豬走路,自然對科學種田立體農業有一定的了解,隻是沒有實操經驗罷了。


    賈環倒是沒有大操大辦,隻是在田莊原有的基礎上,鼓勵佃戶發展副業罷了,這些玩意老祖宗早有經驗。


    果然,等到四月出頭的時候,真的出現了零星的蝗蟲。


    這下,傻子都知曉要爆發蝗災了。


    咳咳,最先反應過來的,自然就是京城城裏的糧價!


    不管不顧直接上漲了三成,幸好漕運依舊順暢,不然糧食價格怕是要像去年動兵的時候靠齊了。


    賈環既然早早就預測會有蝗災,自然也就多準備了一手。


    通過薛家的商業渠道,從南方調運了不少糧食上京,正好趁這波行情出手,輕輕鬆鬆就是上萬兩銀子入賬。


    本來麽,三四月就是青黃不接的時候,就算沒有蝗災影響糧價都會有一定的波動,賈環做的事情一點都算不得出格。


    又不是他一個人吃獨食,薛家和寧府有樣學樣,同樣賺了不少。


    薛蟠心情高興,迴到梨香院的時候,還得意的將事兒說了說。


    當然,他也是知曉好歹的,並沒有將賈環的事兒全部泄露,隻是說環哥兒預測可能會有蝗災,他二話不說就從南方調運糧食狠狠賺了一筆。


    這事,薛寶釵自然能從薛家糧鋪的賬目上看出來。


    剛開始還疑惑,糧鋪的生意怎麽會突然好得這麽誇張?


    現在知曉了,原來是這麽迴事啊,不由對薛蟠刮目相看。


    就算是聽了賈環的建議,也得薛蟠有膽色行動啊,那可是數萬石糧食的生意,可不是開玩笑的。


    薛蟠很有些得意,搖頭晃腦道:“要說還是環哥兒厲害!”


    薛寶釵好笑道:“最近寶玉的風頭,可比環哥兒大多了!”


    “哦,寶玉又做什麽事,叫府裏上下稱讚的?”


    薛蟠撇了撇嘴,輕笑道:“說來聽聽,正好樂嗬樂嗬!”


    他最近常駐通州,不時迴京城探望一下母親和妹妹,對於榮府裏發生的事兒,自然不是很了解。


    見識過了江湖的精彩,守著繁華的通州碼頭,對於榮府內部那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兒,也沒多少心思理會了,整個人的氣質都變得多了那麽點子沉穩。


    “寶玉最近上學相當積極,先生們也是頗為滿意!”


    薛寶釵笑道:“為了這事,老太太和姨媽相當高興,還特意將姨丈叫去榮慶堂說了說,讓姨丈好好看看寶玉的變化!”


    薛蟠一聽這話,臉上頓時露出不以為然之色,輕笑道:“得了吧,這事的原由我知道,妹妹你要睜大眼睛,不要被寶玉的行為給騙了!”


    說著,擺了擺手就要起身離開。


    “哥哥,究竟怎麽迴事,伱說說嘛!”


    薛寶釵的好奇心被勾起來了,哪裏肯放過薛蟠,難得撒嬌要薛蟠將裏頭的內情說道說道,好叫她心中有數。


    “本來麽,這事真不好說出口,怕汙了妹妹的耳!”


    薛蟠無奈坐下,嘟囔道:“我雖然已經不在族學混跡了,可小武館那邊每天下午,都有族學同學過去練武,我自然知曉裏頭的一些事情!”


    “就寶玉那性子,怎麽可能突然就改變了呢,自然是有原因的!”


    “他這家夥怎麽說呢,對於漂亮好看的都沒什麽抵抗力,非得要上前認識認識交個朋友,這迴也差不多!”


    “妹妹應該聽過秦鍾吧,就是寧府蓉少奶奶的弟弟,去年就跟隨寶玉去族學上學了,後來不是鬧了點矛盾疏遠了麽?”


    “誰知道大半年時間過去,那秦鍾在族學表現得相當不錯,不僅學業出色人也長得越發俊俏,寶玉這迴看到就挪不開眼了。”


    “整天就知道黏在秦鍾身邊,也不怕族學其他同學笑話!”


    聽到這裏,薛寶釵俏臉微紅,哪裏不知道哥哥薛蟠話中深意,隻是對賈寶玉的行為和表現,多了幾分不以為然和看低。


    賈寶玉這才多大年紀,就起了這樣齷齪的心思?


    也不知道老太太和姨媽知曉了內情,會是什麽反應?


    估計,最終倒黴的會是秦鍾!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氣運諸天從紅樓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我叫排雲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我叫排雲掌並收藏氣運諸天從紅樓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