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4章少府會議(2)


    第414章少府會議(2)


    乾清宮召開的這場禦前廷議,以內閣為首的外朝有司毫不知情,少府製定與推動的諸多謀劃部署,皆是圍繞北直隸而轉的,對外名義是督辦宮廷事務,所以外朝有司根本無權插手或幹涉。


    這就是朱由校想要促成的結果。


    既然從明初傳承的那套體製,表現出極強的腐敗墮落、辦事效率低下、以權謀私、徇私舞弊等特性,那就緊密圍繞皇室產業,再造一套辦事效率高、清正廉潔的新興文官群體,製定出明確的獎懲措施,以達成他想要促成的謀劃。


    而最為重要的一點,是給內廷的太監宦官群體去權,暫時性保留廠衛特權,賦予他們監察職權,形成一種極為微妙的平衡關係,保證這些體係皆能圍繞他的意誌而動。


    這場少府會議恐要聊的很多啊。


    隨同天子一起進殿後,陳奇瑜找處角落站定,環視殿內所聚少府諸官,心底卻生出了感慨。


    直覺告訴陳奇瑜,接下來聽到的種種,必將會對他有極大震動!


    “啟奏陛下!”


    在陳奇瑜思量之際,少府高層之一,孫國楨從朝班中走出,手持朝笏作揖拜道:“截止到十月底,以少府之名對外頒售債券,以直隸各地皇莊田畝為錨定,一期二期債券合計攬銀2130萬兩。”


    “跟預期的情況存有偏差,二期債券頒售存有後繼乏力的現象,目前債券清吏司在加緊解決此事。”


    “而通過全盤的核算,上述攬銀所得一期二期債券銀,華匯銀號占300萬兩,據華匯銀號通稟,上述銀皆為本股儲銀,天津十三行占350萬兩,該部分多為五年期債券,疑似東南諸省各係占500萬兩,該部分也多為五年期債券,以上為少府債券的大額群體,合計是1150萬兩。”


    “而剩下的980萬兩,有近2成為直隸各地所購,剩餘則為小額散戶購置,以一年期、三年期為主,按著當前的配比情況,到明歲一年期到付時,少府兌付壓力不大,能全額兌付本息銀。”


    坐在龍椅上的朱由校,聽完孫國楨所稟情況,向前探探身道:“一期二期頒售的債券總額,若朕沒有記錯的話是3000萬兩,到現在還沒有全部頒售完,看起來受朝局的影響很大嘛。”


    “稟陛下,不止是這一因素。”


    孫國楨迴道:“這也與華匯銀號擴張有關,除此之外,河南、兩淮等地河政存在大的問題,西緝事廠先於少府頒售一批治河債券,盡管這筆銀子,最後都用到治河上,但上述地區的糧價等出現不小增幅,所以少府去上述諸地頒售時,難免會遭到遇冷的情況。”


    “而最大的一項因素,是天津開海通商以來,存有大批群體湧進的趨勢,按著少府有司的推測,恐有大批的金銀,沒有存進華匯銀號,也沒有參與購置債券中,隻是對這些人想幹什麽,少府有司還沒有預判出來。”


    孫國楨講的這些話,陳奇瑜在聽到以後,心底立時生出很強的警覺,原本他還震驚於少府頒售債券,居然能夠攬銀2130萬兩,可是在提到天津時,陳奇瑜便發現事情沒有那樣簡單。


    “繼續。”


    反倒是朱由校卻毫不在意。


    從他特設少府開始,朱由校就明白一個道理,他想要做的事情,過程必然是曲折而艱辛的。


    特別是集約型手工製造業,想要在北直隸這片寶地紮根發芽,不說別的,單是東南諸省的那幫既得利益派,就絕不可能坐視不管的。


    別以為大明交通不便,就不存在行業打壓的情況。


    事實上,東南諸省能夠始終保持富庶,能夠作為大明表麵的賦稅重地,這背後摻雜的因素太多了。


    或許在東南諸省中,那批頂流的階層群體,會出現更新迭代的現象,但是舊有的衰敗,新興的崛起,不代表著把持的利益,就會跟著泯滅掉,新舊這一概念,不能按著常理去進行定義。


    真要概述的話,那就是屠龍勇士終成惡龍!


    在絕對的利益麵前,不是誰都能始終保持那份初心的,拿初心跟人性比較,這是何其可笑的。


    “啟奏陛下!”


    盧觀象緊跟著從朝班中走出,持朝笏作揖拜道:“截止到十月底,以少府為主促成的大工,有海河水係整飭,發展中樞直轄軍工,諸園區製造官局,泛京畿輕工產業,泛京畿重工產業,發展船舶製造,少府直轄糧儲等諸多大工。”


    “上述明確的諸多大工,分布在北直隸下轄各府縣,此外還涉及到遼東、山東等沿海地帶,這部分皆以船舶製造相關,少部分與天津相關,而涉及到天津的主要是輕工產業,目的是為安置部分遺孀。”


    “而上述推進的諸多大工前後撥發內帑銀超2500萬兩,聚集北直隸、遼東、山東、河南、山西、陝西等籍破產群體,合計超過400萬眾,且這一趨勢上揚很明顯,如若少府不加以縮減,恐到明年壓力會很大,這不止是內帑銀的壓力,更主要的是糧食供給壓力!”


    “即便等到明年,以諸園區製造官局,泛京畿輕工產業,泛京畿重工產業,發展船舶製造皆能悉數竣工並投產,可如此龐大的脫產群體,能夠在各領域產業安心生產,如何進行變現就成了大問題。”


    “雖說天津開海通商,已有西夷北上通商,但是他們的需求多集中於茶葉、瓷器、絲綢、蔗糖等緊俏品,而跟藩屬朝鮮使團的洽談,他們的意思是僅限於互通有無,至於在濟州島設港一事……”


    這壓力不是一般的大啊。


    坐在龍以上的朱由校,聽著盧觀象所講述的情況,眉頭微蹙起來,在小農經濟為主的大明,想要搞好集約型手工製造業,且麵臨嚴峻的階級矛盾,再加上土地兼並嚴重,災害頻生的大背景,這根本就沒有經驗能摸,隻能摸著石頭過河。


    畢竟大明的國本是封建專製皇權,這與歐羅巴大陸的封建概述,根本就不是一個性質,兩者是不能混為一談的!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史上最狠暴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仗劍至天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仗劍至天涯並收藏大明:史上最狠暴君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