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太子成親迫在眉睫
大明:上錯花轎,正德成了我舅哥 作者:拾月飛雪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逐出書院王守仁三人倒是理解,隻是為了這上麵寫著還得賠償十萬兩銀子?
另外,恩師言之鑿鑿的說這手冊是他編寫的,可是為何上麵卻署名了英國公張懋?
三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臉的大惑不解。
不過王守仁卻一臉無所謂,反正他按照規矩辦事,其餘的絕不多問。
唐寅雖然好奇,但是著實有些不敢開口。
好一會兒,徐經實在是覺得有些想不通,這才硬著頭皮,施了一禮道:
“恩師,這賠償十萬兩是不是有點過了,要知道學問一途本就如逆水行舟,很多人中途放棄實乃常事。”
陳子玉似乎早就料到他們有此一問,聳了聳肩道:
“這個是太子殿下定下的規矩。這些學生若是覺得過了,到時候找太子說去。”
呃,純純的耍流氓了這是,誰吃飽了撐著敢跟太子說理?
“原來如此。”徐經點了點頭,又指著扉頁上的英國公說道:“恩師,這管理手冊為何寫的是英國公編撰的?”
陳子玉嘿嘿一笑,看了看三人道:“為師今日就來教你們一課,做任何事都要想著找個個子高的來頂著,要不然天塌了會砸到自己。”
“英國公無論是能力還是威望,都非為師可比,有了他的名頭壓著,這些學生還敢造次嗎?如果他們不服咱們的管教,要找就找英國公去說,跟為師何幹?”
徐經三人頓時明白過來,一臉佩服的看著自己的恩師。
恩師就是恩師,這滴水不漏的行事風格,夠自己等人學一輩子了!
…………
迴到宮中後,弘治皇帝直接來到了慈寧宮,打算跟周太後商議一下太子朱厚照的婚事問題。
剛走到院子中,便聽到了裏麵傳出來的一陣咿咿呀呀的唱戲聲。
周太後年紀大了,喜歡上了聽戲,每日都會在宮裏聽上一段才覺得有勁。
這段時間以來,張皇後也每日過來陪著周太後一起聽,聽完後在嘮嘮家常,倒也其樂融融。
弘治皇帝阻止了小太監的稟報,見張皇後也在,便默默的來到周太後的身邊,安靜的坐了下來。
動作雖然很輕,但是依舊驚動了周太後二人。
周太後朝著身後的太監使了個眼色,太監立即會意,將戲班子一行人帶了下去。
“孫兒見過祖母。”
“皇帝免禮了,都是一家人不用客氣。”
周太後笑眯眯的看著弘治皇帝擺了擺道。
一旁的張皇後好奇道:
“妾身不久剛從暖閣迴來,聽說陛下去了西郊作坊,沒成想這麽快就迴來了,不過陛下來的正好,方才妾身還跟祖母聊了聊厚照婚事,還打算跟陛下商量一番。”
弘治皇帝微微一愣,沒想到大家都想到一塊去了,旋即哈哈大笑起來。
“哈哈哈,祖母,皇後,朕也打算找你們商量商量厚照的事,如今厚照今年已經十六歲,是時候該給他找個太子妃了。”
說起這,張皇後埋怨道:“前一陣子本宮將朝中大臣們的女兒整理成一本冊子名人送到了東宮,這麽就過去了,估計他早就忘了。”
周太後輕輕拍了拍張皇後的手,笑嗬嗬的說道:“皇後,這就是你的不對了,正所謂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這子女的婚姻大事哪輪得著他來做主。”
“依哀家看,此事就盡快定下來,趁著哀家身體還算硬朗,到時候還能看見曾孫。”
此刻的周太後哪有母儀天下的風範,更多的像是尋常家的百姓,盼望著後代的到來。
弘治皇帝欠了欠身,拱手道:“祖母教訓的是,此乃朕和皇後的過失,這幾日朕來打聽打聽朝中誰家的女兒合適。”
張皇後接過話茬道:“妾身也來打聽打聽,可惜我那兩個兄長不成器,配不上國丈的,要不然親上加親倒也不失為一樁佳話。”
雖然張皇後十分護著自己的娘家人,但是一旦涉及到太子的事,她也不敢含糊。
畢竟兒子比什麽都重要,皇後的好壞更是對後宮影響甚大。
除了相貌端莊外,更要溫婉賢良,當得起一國之母。
周太後笑笑沒有說話,對於皇後的那兩兄弟她也有所耳聞,這樣人家的女兒的確配不上朱厚照的身份。
“事不宜遲,今日個你就不用陪哀家聽戲了,趕緊迴坤寧宮好好的跟皇帝謀劃好此事,此乃厚照的終身大事,絕對含糊不得。”
“祖母,那孫媳先告退了。”
“去吧!”
............
弘治皇帝背著手慢慢地走在前往坤寧宮的路上,張皇後似乎感受到了丈夫的心事重重。
當即從後麵一把抓住弘治皇帝的手,詢問道:
“陛下,今日為何這般替厚照著急?”
弘治皇帝扭過臉勉強的擠出一絲笑容,將今日之事大致的說了一遍。
當張皇後聽到朱厚照竟然想著禦駕親征的時候,當即身體僵直,臉色陰沉的能滴出水來!
“這簡直就是胡鬧!厚照怎能有這般心思?陛下,您一定要管管他!”
“哎!”弘治皇帝長歎一聲,皺著眉說道:“朕現在是能管住他,等將來朕不在了,誰能管住他?”
“所以朕才希望讓厚照盡快成親,一來男人結婚後就會變得穩重很多,如子玉,從前聲名狼藉,如今呢?連狀元的弟子都能培養出來!”
“二來,厚照雖然性子頑劣了一些,但是不是個薄情的人,朕也希望將來厚照有了妻兒,做起事來會有牽掛,人一旦有了牽掛就不會那般衝動了。”
“這其三嘛......”
說道這,弘治皇帝停下了腳步,靜靜地看著張皇後道:
“這其三,就是跟祖母她老人家一樣,朕也希望能抱上孫子,朕這輩子膝下隻有一兒一女,如今就盼著厚照能開枝散葉了!”
張皇後捂著嘴噗嗤一笑,白了弘治皇帝一眼,嗔道:“陛下的意思是怪妾身了?”
弘治皇帝當即板著臉道:“朕可沒有這意思!”
“咯咯咯,妾身開玩笑的呢,陛下對妾身這麽好,妾身都記在心中。不過說起這事,妾身倒是有個百思不得其解的事。”
“何事?”
“話說厚照宮中的秀女也不少,為何遲遲不見有人懷孕?”
另外,恩師言之鑿鑿的說這手冊是他編寫的,可是為何上麵卻署名了英國公張懋?
三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臉的大惑不解。
不過王守仁卻一臉無所謂,反正他按照規矩辦事,其餘的絕不多問。
唐寅雖然好奇,但是著實有些不敢開口。
好一會兒,徐經實在是覺得有些想不通,這才硬著頭皮,施了一禮道:
“恩師,這賠償十萬兩是不是有點過了,要知道學問一途本就如逆水行舟,很多人中途放棄實乃常事。”
陳子玉似乎早就料到他們有此一問,聳了聳肩道:
“這個是太子殿下定下的規矩。這些學生若是覺得過了,到時候找太子說去。”
呃,純純的耍流氓了這是,誰吃飽了撐著敢跟太子說理?
“原來如此。”徐經點了點頭,又指著扉頁上的英國公說道:“恩師,這管理手冊為何寫的是英國公編撰的?”
陳子玉嘿嘿一笑,看了看三人道:“為師今日就來教你們一課,做任何事都要想著找個個子高的來頂著,要不然天塌了會砸到自己。”
“英國公無論是能力還是威望,都非為師可比,有了他的名頭壓著,這些學生還敢造次嗎?如果他們不服咱們的管教,要找就找英國公去說,跟為師何幹?”
徐經三人頓時明白過來,一臉佩服的看著自己的恩師。
恩師就是恩師,這滴水不漏的行事風格,夠自己等人學一輩子了!
…………
迴到宮中後,弘治皇帝直接來到了慈寧宮,打算跟周太後商議一下太子朱厚照的婚事問題。
剛走到院子中,便聽到了裏麵傳出來的一陣咿咿呀呀的唱戲聲。
周太後年紀大了,喜歡上了聽戲,每日都會在宮裏聽上一段才覺得有勁。
這段時間以來,張皇後也每日過來陪著周太後一起聽,聽完後在嘮嘮家常,倒也其樂融融。
弘治皇帝阻止了小太監的稟報,見張皇後也在,便默默的來到周太後的身邊,安靜的坐了下來。
動作雖然很輕,但是依舊驚動了周太後二人。
周太後朝著身後的太監使了個眼色,太監立即會意,將戲班子一行人帶了下去。
“孫兒見過祖母。”
“皇帝免禮了,都是一家人不用客氣。”
周太後笑眯眯的看著弘治皇帝擺了擺道。
一旁的張皇後好奇道:
“妾身不久剛從暖閣迴來,聽說陛下去了西郊作坊,沒成想這麽快就迴來了,不過陛下來的正好,方才妾身還跟祖母聊了聊厚照婚事,還打算跟陛下商量一番。”
弘治皇帝微微一愣,沒想到大家都想到一塊去了,旋即哈哈大笑起來。
“哈哈哈,祖母,皇後,朕也打算找你們商量商量厚照的事,如今厚照今年已經十六歲,是時候該給他找個太子妃了。”
說起這,張皇後埋怨道:“前一陣子本宮將朝中大臣們的女兒整理成一本冊子名人送到了東宮,這麽就過去了,估計他早就忘了。”
周太後輕輕拍了拍張皇後的手,笑嗬嗬的說道:“皇後,這就是你的不對了,正所謂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這子女的婚姻大事哪輪得著他來做主。”
“依哀家看,此事就盡快定下來,趁著哀家身體還算硬朗,到時候還能看見曾孫。”
此刻的周太後哪有母儀天下的風範,更多的像是尋常家的百姓,盼望著後代的到來。
弘治皇帝欠了欠身,拱手道:“祖母教訓的是,此乃朕和皇後的過失,這幾日朕來打聽打聽朝中誰家的女兒合適。”
張皇後接過話茬道:“妾身也來打聽打聽,可惜我那兩個兄長不成器,配不上國丈的,要不然親上加親倒也不失為一樁佳話。”
雖然張皇後十分護著自己的娘家人,但是一旦涉及到太子的事,她也不敢含糊。
畢竟兒子比什麽都重要,皇後的好壞更是對後宮影響甚大。
除了相貌端莊外,更要溫婉賢良,當得起一國之母。
周太後笑笑沒有說話,對於皇後的那兩兄弟她也有所耳聞,這樣人家的女兒的確配不上朱厚照的身份。
“事不宜遲,今日個你就不用陪哀家聽戲了,趕緊迴坤寧宮好好的跟皇帝謀劃好此事,此乃厚照的終身大事,絕對含糊不得。”
“祖母,那孫媳先告退了。”
“去吧!”
............
弘治皇帝背著手慢慢地走在前往坤寧宮的路上,張皇後似乎感受到了丈夫的心事重重。
當即從後麵一把抓住弘治皇帝的手,詢問道:
“陛下,今日為何這般替厚照著急?”
弘治皇帝扭過臉勉強的擠出一絲笑容,將今日之事大致的說了一遍。
當張皇後聽到朱厚照竟然想著禦駕親征的時候,當即身體僵直,臉色陰沉的能滴出水來!
“這簡直就是胡鬧!厚照怎能有這般心思?陛下,您一定要管管他!”
“哎!”弘治皇帝長歎一聲,皺著眉說道:“朕現在是能管住他,等將來朕不在了,誰能管住他?”
“所以朕才希望讓厚照盡快成親,一來男人結婚後就會變得穩重很多,如子玉,從前聲名狼藉,如今呢?連狀元的弟子都能培養出來!”
“二來,厚照雖然性子頑劣了一些,但是不是個薄情的人,朕也希望將來厚照有了妻兒,做起事來會有牽掛,人一旦有了牽掛就不會那般衝動了。”
“這其三嘛......”
說道這,弘治皇帝停下了腳步,靜靜地看著張皇後道:
“這其三,就是跟祖母她老人家一樣,朕也希望能抱上孫子,朕這輩子膝下隻有一兒一女,如今就盼著厚照能開枝散葉了!”
張皇後捂著嘴噗嗤一笑,白了弘治皇帝一眼,嗔道:“陛下的意思是怪妾身了?”
弘治皇帝當即板著臉道:“朕可沒有這意思!”
“咯咯咯,妾身開玩笑的呢,陛下對妾身這麽好,妾身都記在心中。不過說起這事,妾身倒是有個百思不得其解的事。”
“何事?”
“話說厚照宮中的秀女也不少,為何遲遲不見有人懷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