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會試在即
大明:上錯花轎,正德成了我舅哥 作者:拾月飛雪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二月初八,距離會試愈發近了。
或許是感受到了即將參加會試的舉人士子們的拳拳熱情,天氣居然稍顯暖和了一些。
連日來積雪也出現了融化的跡象。
弘治皇帝揉了揉脹痛的太陽穴,下意識的詢問道:“蕭伴伴,現在何時了?”
“迴陛下,快到卯時了!”
聽到蕭敬的迴答,弘治皇帝下意識的抬起頭朝著窗外看去,旋即聲音又響了起來。
“去給朕泡一杯濃茶來!”
“陛下,您徹夜未眠,龍體如何熬得住?奴婢求求您睡會吧!”
蕭敬一臉的擔憂之色,眼前的弘治皇帝疲態盡顯。
弘治皇帝擺了擺手,有氣無力的說道:“朕睡不著,你快去準備吧!”
說罷,便拿起麵前的一本奏折繼續看了起來。
蕭敬猶豫了片刻無奈隻能答應下來,不過卻趁著弘治皇帝不注意,朝著門口的小太監使了個眼色,小太監當即會意,轉身離開暖閣朝著坤寧宮方向去了。
如今能勸動弘治皇帝的,也隻有張皇後了。
......
卯時剛到,宮門才剛剛打開沒一會兒功夫,劉健、李東陽、謝遷三位閣老已經抵達了文淵閣,這裏也是內閣大臣辦公之地。
大明的內閣作為文官的核心中樞,重要性不言而喻。
無論是大事小事都需要內閣先來梳理一番,將一些重要的事上報給皇帝。
劉健作為內閣首輔,更是事無巨細的安排到位。
此刻三位圍坐案幾前,梳理著昨日還沒處理完的公務,外麵伺候著的翰林已經早早泡好了熱茶,點上了爐子,好讓三位閣老能暖和一些。
“賓之,明日就是會試,都安排好了嗎?此乃國家掄才大典,切不可出現一絲紕漏!”
劉健放下了手中的筆,看向了李東陽。
李東陽點了點頭,不緊不慢的迴道:“已經安排妥當!此事事關重大,下麵的人也不敢馬虎!”
“那就好!”
劉健頷首,隨後又看向謝遷道:“於喬,去年的歲銀算出來了嗎?”
大明的歲銀其實真正的現銀隻有少數一部分,大多數都是以實物納稅,比如什麽糧食、茶葉等等物資。
官府在核算的時候,會將這些東西按照市價折算成一定的銀錢上報上去。
不同於現銀,物資這種東西在運輸過程中,損耗極大!
大明兩京十三省,版圖龐大,再加上此時的運輸完全靠著馬車,這一路上的消耗可想而知了!
所以往往地方報上來的數字並不是真正的數字,而是需要戶部重新安排人去核算一番。
此事的重要性不亞於科舉,所以自然由內閣來安排人監督戶部盡快將此事處理完畢。
按照往年的情況來看,弘治朝的每年的歲銀也就在二百萬到三百萬兩之間,相比較明朝前後的宋朝和清朝而言,大明朝的皇帝各個都是窮光蛋!
謝遷開口說道:“此事戶部近些日子也一直在核算,相信很快就會有結果!”
“哎,這歲銀恐怕比往年低了不少!”劉健臉色一沉,歎息一聲。
一時間內閣之中笑聲收歇陷入了沉寂,去年的冬天似乎寒冷異常,持續的時間長的令人有些絕望!
大量的百姓失去了生存希望化為流民,僅僅是京畿之地就有成千上萬的流民,那整個大明呢?
劉健不敢想象!
半晌,他這才定了定心神,開口說道:“時候不早了,我等也準備去暖閣拜見陛下吧!”
二人點了點頭,當即答應了下來!
正在這時,一個清脆的聲音從門外響起,“陛下,三位閣老就在裏麵,微臣去叫他們出來!”
“不必了,朕進去見見幾位愛卿!”
三人對視一眼,連忙站起身來準備出去迎接,隻見弘治皇帝身著常服,推開門走了進來。
“臣拜見陛下!”
三人紛紛拜道,眼中的驚訝變得更盛了幾分,他們似乎沒想到弘治皇帝居然跑來了!
弘治皇帝將麵前的劉健攙扶起來,臉上掛著臉上和煦的微笑,頷首道:“三位愛卿不必多禮,朕沒打擾你們吧?”
劉健開口道:“臣等剛準備去暖閣拜見陛下,沒想到陛下您親自來了!”
“朕也是閑來無事,索性走走散散步。”
蕭敬從一旁搬來一張椅子,置於弘治皇帝身後。
弘治皇帝直接坐了下來,隨後看著三人道:“三位愛卿也坐吧!”
“謝陛下!”
三人剛剛坐了下來,劉健就將開始將眾人商討完畢的事情一一向弘治皇帝匯報。
弘治皇帝一邊聽一遍點頭,時不時的讓蕭敬給三人添加茶水。
別的一些官員大臣可以摸魚劃水混日子,但是作為內閣而言,身上的擔子可不輕。
哪裏有個風吹草動,都第一時間上報到內閣,由他們來拿主意。
見劉健說完,弘治皇帝一臉感慨,環顧了三人一眼,最終目光落到了劉健身上。
“三位愛卿為國操勞,朕心中明白!”
劉健苦笑道:“老臣和於喬倒還好,至於賓之,明日就是春闈之期,眼下倒是有些忙碌!”
弘治皇帝聞言有些觸動,當即道:“春闈之事雖說是國之大典,但也是全天下士子的希望,此事李愛卿也算是造福天下士子!”
李東陽連忙拱手說道:“臣慚愧,臣不過是奉陛下之命行事,要說造福天下士子,那也是陛下,臣受之有愧!”
“有李愛卿在,朕很放心!內閣上的奏折,朕已經看了,明日就按照流程辦吧!”
弘治皇帝深知李東陽謹慎的性格,索性也不再多說什麽,隻是哈哈笑著招唿他落座。
李東點了點頭,坐迴到了原位,稍稍遲疑片刻後開口說道:
“陛下,近日京師士子圈子中倒是發生了一些有趣的事,不知道陛下是否耳聞?”
“哦?何事?”
弘治皇帝頓時來了興致,追問道。
說到此處,劉健和謝遷相互對視一眼,看二人的模樣,似乎早就知道了是什麽事。
隻聽見李東陽微微一笑緩緩說道:
“臣聽說陳都尉和那南直隸鄉試唐解元打賭,若是唐解元能中一甲,那陳都尉當麵向他道歉認錯,若是唐解元無緣一甲,那就拜入陳都尉門下當個弟子!”
“竟然有這樣的事?”
弘治皇帝詫異無比!
或許是感受到了即將參加會試的舉人士子們的拳拳熱情,天氣居然稍顯暖和了一些。
連日來積雪也出現了融化的跡象。
弘治皇帝揉了揉脹痛的太陽穴,下意識的詢問道:“蕭伴伴,現在何時了?”
“迴陛下,快到卯時了!”
聽到蕭敬的迴答,弘治皇帝下意識的抬起頭朝著窗外看去,旋即聲音又響了起來。
“去給朕泡一杯濃茶來!”
“陛下,您徹夜未眠,龍體如何熬得住?奴婢求求您睡會吧!”
蕭敬一臉的擔憂之色,眼前的弘治皇帝疲態盡顯。
弘治皇帝擺了擺手,有氣無力的說道:“朕睡不著,你快去準備吧!”
說罷,便拿起麵前的一本奏折繼續看了起來。
蕭敬猶豫了片刻無奈隻能答應下來,不過卻趁著弘治皇帝不注意,朝著門口的小太監使了個眼色,小太監當即會意,轉身離開暖閣朝著坤寧宮方向去了。
如今能勸動弘治皇帝的,也隻有張皇後了。
......
卯時剛到,宮門才剛剛打開沒一會兒功夫,劉健、李東陽、謝遷三位閣老已經抵達了文淵閣,這裏也是內閣大臣辦公之地。
大明的內閣作為文官的核心中樞,重要性不言而喻。
無論是大事小事都需要內閣先來梳理一番,將一些重要的事上報給皇帝。
劉健作為內閣首輔,更是事無巨細的安排到位。
此刻三位圍坐案幾前,梳理著昨日還沒處理完的公務,外麵伺候著的翰林已經早早泡好了熱茶,點上了爐子,好讓三位閣老能暖和一些。
“賓之,明日就是會試,都安排好了嗎?此乃國家掄才大典,切不可出現一絲紕漏!”
劉健放下了手中的筆,看向了李東陽。
李東陽點了點頭,不緊不慢的迴道:“已經安排妥當!此事事關重大,下麵的人也不敢馬虎!”
“那就好!”
劉健頷首,隨後又看向謝遷道:“於喬,去年的歲銀算出來了嗎?”
大明的歲銀其實真正的現銀隻有少數一部分,大多數都是以實物納稅,比如什麽糧食、茶葉等等物資。
官府在核算的時候,會將這些東西按照市價折算成一定的銀錢上報上去。
不同於現銀,物資這種東西在運輸過程中,損耗極大!
大明兩京十三省,版圖龐大,再加上此時的運輸完全靠著馬車,這一路上的消耗可想而知了!
所以往往地方報上來的數字並不是真正的數字,而是需要戶部重新安排人去核算一番。
此事的重要性不亞於科舉,所以自然由內閣來安排人監督戶部盡快將此事處理完畢。
按照往年的情況來看,弘治朝的每年的歲銀也就在二百萬到三百萬兩之間,相比較明朝前後的宋朝和清朝而言,大明朝的皇帝各個都是窮光蛋!
謝遷開口說道:“此事戶部近些日子也一直在核算,相信很快就會有結果!”
“哎,這歲銀恐怕比往年低了不少!”劉健臉色一沉,歎息一聲。
一時間內閣之中笑聲收歇陷入了沉寂,去年的冬天似乎寒冷異常,持續的時間長的令人有些絕望!
大量的百姓失去了生存希望化為流民,僅僅是京畿之地就有成千上萬的流民,那整個大明呢?
劉健不敢想象!
半晌,他這才定了定心神,開口說道:“時候不早了,我等也準備去暖閣拜見陛下吧!”
二人點了點頭,當即答應了下來!
正在這時,一個清脆的聲音從門外響起,“陛下,三位閣老就在裏麵,微臣去叫他們出來!”
“不必了,朕進去見見幾位愛卿!”
三人對視一眼,連忙站起身來準備出去迎接,隻見弘治皇帝身著常服,推開門走了進來。
“臣拜見陛下!”
三人紛紛拜道,眼中的驚訝變得更盛了幾分,他們似乎沒想到弘治皇帝居然跑來了!
弘治皇帝將麵前的劉健攙扶起來,臉上掛著臉上和煦的微笑,頷首道:“三位愛卿不必多禮,朕沒打擾你們吧?”
劉健開口道:“臣等剛準備去暖閣拜見陛下,沒想到陛下您親自來了!”
“朕也是閑來無事,索性走走散散步。”
蕭敬從一旁搬來一張椅子,置於弘治皇帝身後。
弘治皇帝直接坐了下來,隨後看著三人道:“三位愛卿也坐吧!”
“謝陛下!”
三人剛剛坐了下來,劉健就將開始將眾人商討完畢的事情一一向弘治皇帝匯報。
弘治皇帝一邊聽一遍點頭,時不時的讓蕭敬給三人添加茶水。
別的一些官員大臣可以摸魚劃水混日子,但是作為內閣而言,身上的擔子可不輕。
哪裏有個風吹草動,都第一時間上報到內閣,由他們來拿主意。
見劉健說完,弘治皇帝一臉感慨,環顧了三人一眼,最終目光落到了劉健身上。
“三位愛卿為國操勞,朕心中明白!”
劉健苦笑道:“老臣和於喬倒還好,至於賓之,明日就是春闈之期,眼下倒是有些忙碌!”
弘治皇帝聞言有些觸動,當即道:“春闈之事雖說是國之大典,但也是全天下士子的希望,此事李愛卿也算是造福天下士子!”
李東陽連忙拱手說道:“臣慚愧,臣不過是奉陛下之命行事,要說造福天下士子,那也是陛下,臣受之有愧!”
“有李愛卿在,朕很放心!內閣上的奏折,朕已經看了,明日就按照流程辦吧!”
弘治皇帝深知李東陽謹慎的性格,索性也不再多說什麽,隻是哈哈笑著招唿他落座。
李東點了點頭,坐迴到了原位,稍稍遲疑片刻後開口說道:
“陛下,近日京師士子圈子中倒是發生了一些有趣的事,不知道陛下是否耳聞?”
“哦?何事?”
弘治皇帝頓時來了興致,追問道。
說到此處,劉健和謝遷相互對視一眼,看二人的模樣,似乎早就知道了是什麽事。
隻聽見李東陽微微一笑緩緩說道:
“臣聽說陳都尉和那南直隸鄉試唐解元打賭,若是唐解元能中一甲,那陳都尉當麵向他道歉認錯,若是唐解元無緣一甲,那就拜入陳都尉門下當個弟子!”
“竟然有這樣的事?”
弘治皇帝詫異無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