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 三文錢
召喚百萬大軍,女帝給我削蘋果 作者:思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崔夫人詫異地看著崔博文,她還從來沒見過崔博文如此激動。
崔博文重重地往地上磕了三個響頭,直至整個額頭血肉模糊,這才起身。
前朝戰死將士的撫恤金問題一直是他的一個心病,但他也從來沒向楊洵提過這件事。
畢竟哪有帝王會願意為前朝擦屁股的?
甚至就連李妙音,也不敢主動跟楊洵說起這件事,因為撫恤金可不是一筆小錢。
可崔博文是萬萬沒想到啊,楊洵居然主動將這件事解決了。
如果說之前崔博文心中還對楊洵有些許芥蒂,那麽這一刻他對楊洵則是絕得的心悅誠服。
這才是他崔博文要追隨一生的帝王!
想到這,崔博文拉著崔夫人匆匆跑進書房,拿來筆墨紙硯,將“崔家世代為漢室盡忠,若違此誓,香火斷絕,天打雷轟”寫了下來。
隨後對崔夫人說道:“夫人,迴頭叫人將這句話裱起來,作為我崔家的家訓!”
“好,明日我就去。”崔夫人點頭答應。
雖然崔夫人實在不理解崔博文為何突然這麽興師動眾,但她也了解自家相公的脾氣,崔博文要做的事她絕對不會反對。
“對了,前兩日皇後娘娘還派人送來一些孩童的衣物,說是給孩子的,陛下和皇後娘娘對咱崔家確實沒的說,你就少去煩點陛下吧!”崔夫人提醒道。
“知道了知道了,婦道人家一天嘰嘰歪歪的。”崔博文揮手打斷道。
皇恩是皇恩,職責是職責,若是楊洵做的不對,他該說的還得說!
第二日清晨,崔博文早早地便來到了金鑾殿外等候,此時上早朝的文武百官隻來了寥寥數人。
“崔大人。”
眾人紛紛給崔博文行禮,崔博文迴應後,站到了自己的位置。
就在這時,他老遠就看到杜如晦和於謙倆人大步朝金鑾殿走來,一邊走還一邊爭吵著什麽,崔博文當即就迎了上去。
“於鐵頭,我不就少給了你三文錢嗎,你至於追我一路嗎?”杜如晦沒好氣地說道。
“真好笑哦,三文錢不是錢啊?說好一起湊錢買酒喝的,你少給三文錢,不是故意占我便宜嗎,你知道我攢這點酒錢多不容易嗎?”於謙怒道。
“你少來,你一個孤家寡人的,那麽多俸祿不夠你用?我這個拖家帶口的攢點酒錢才是真的不容易。”杜如晦沒好氣地說道。
自從成親以後,杜夫人擔心杜如晦去喝花酒,所以他的銀子都被杜夫人掌管著,每個月隻有點微薄的零花錢。
特別是楊洵過年給的那十萬兩,杜如晦連毛都沒見到,就被杜夫人收起來了。
“你就說那三文錢你給不給吧!”於謙伸出一隻手,冷聲道。
聽到這話,杜如晦一張老臉漲得通紅:“你你你,於謙,就三文錢啊,你至於嗎?”
“哈,老崔,你來得正好,你說說,身為堂堂戶部尚書,欠錢不給是什麽道理?”於謙見崔博文來了,於是一把將崔博文拉過來說道。
“老杜,這就是你的不對了,就算是三文錢,你該給也得給啊!”崔博文看向杜如晦說道。
杜如晦狠狠地瞪了一眼,冷哼一聲說道:“我現在沒錢了,等下個月發了俸祿再給你。”
“那行,不過你得打欠條。”於謙抱著手說道。
“欠條?三文錢你讓我打欠條?好你個於謙,以後我們都不是好朋友了!”杜如晦狠狠地說道。
“要麽現在給錢,要麽打欠條,不然出了皇宮你就不認賬了。”於謙露出一副已經看透了杜如晦的模樣。
“你你你!”杜如晦大怒,看向崔博文說道:“老崔,借我三文錢!”
此話一出,崔博文頓時大驚,連連後退道:“你看我像有錢的樣子嗎?”
“少來!”
杜如晦當即上前抓住崔博文,隨後將手伸進崔博文胸口,從裏麵一個暗兜裏拿出了三枚銅錢,交給於謙。
“呐,錢給你了,以後我們不是好朋友了,哼!”杜如晦氣憤地將頭扭到了一邊。
於謙懶得理會杜如晦,很是高興地將三文錢塞進錢袋裏。
一旁的崔博文人都傻了,不是,杜如晦怎麽知道他把錢藏在哪裏的?
他走過來原本是想感謝杜如晦的,畢竟杜如晦身為戶部尚書,他若是不鬆口,撫恤金一事也不會這麽順利。
可誰能想到,就是這麽個愚蠢的決定,讓他損失了三文錢,那可是三文錢啊!
“知道你小子沒錢了,今天晚上來我府上,我讓人買兩壇好酒來,我們繼續痛飲。”於謙拍了拍杜如晦的肩膀說道。
杜如晦頓時眼睛一亮:“那感情好啊,果然是好兄弟!”
“老崔你來不來?”於謙又看向崔博文。
“我就不去了。”崔博文擺擺手,很是失落地走開了,嗚嗚嗚,三文錢啊,杜如晦這狗日的肯定不會還了。
“臥槽,你們喝酒不叫我!”
眾人迴過頭去,隻見房玄齡屁顛屁顛的跑了過來。
與此同時,貂蟬的寢宮之中,楊洵正一邊吃著包子一邊聽著錦衣衛的匯報,聽到最後,楊洵都氣笑了。
“他娘的,身為二品大員,為了三文錢吵吵鬧鬧的,成何體統,給別人看見了還以為我大漢官員發不起俸祿呢!”
貂蟬也在一旁捂嘴偷笑,誰能想到那些看起來嚴肅無比的官員們,私下也有這麽可愛的一麵。
“朕不是剛給他們沒人發了十萬兩嗎,咋各個過得跟乞丐似的?”楊洵看向一旁的錦衣衛千戶。
“迴陛下,杜大人怕婆娘,錢都在杜夫人手中,至於於大人,錢都被他充入兵部作為公款了。”千戶如實說道。
“這於謙咋和崔博文一個樣,故意氣朕是吧?”楊洵沒好氣地說道。
之所以給他們發錢,就是看他們身為朝廷命官,日子卻過得十分清苦,可誰想到錢到了他們手中,他們還是窮得掉渣,一點改善都沒有。
其實楊洵也知道,他們並不是為了三文錢在吵鬧,那隻是他們的惡趣味而已,私下裏他們的關係是很好的。
可能不能注意點形象啊?
別的朝代那些官員一出手就是幾萬十幾萬的,我堂堂大漢官員,為了三文錢在金鑾殿外爭吵不休,這讓楊洵這個皇帝的臉麵往哪放啊?
崔博文重重地往地上磕了三個響頭,直至整個額頭血肉模糊,這才起身。
前朝戰死將士的撫恤金問題一直是他的一個心病,但他也從來沒向楊洵提過這件事。
畢竟哪有帝王會願意為前朝擦屁股的?
甚至就連李妙音,也不敢主動跟楊洵說起這件事,因為撫恤金可不是一筆小錢。
可崔博文是萬萬沒想到啊,楊洵居然主動將這件事解決了。
如果說之前崔博文心中還對楊洵有些許芥蒂,那麽這一刻他對楊洵則是絕得的心悅誠服。
這才是他崔博文要追隨一生的帝王!
想到這,崔博文拉著崔夫人匆匆跑進書房,拿來筆墨紙硯,將“崔家世代為漢室盡忠,若違此誓,香火斷絕,天打雷轟”寫了下來。
隨後對崔夫人說道:“夫人,迴頭叫人將這句話裱起來,作為我崔家的家訓!”
“好,明日我就去。”崔夫人點頭答應。
雖然崔夫人實在不理解崔博文為何突然這麽興師動眾,但她也了解自家相公的脾氣,崔博文要做的事她絕對不會反對。
“對了,前兩日皇後娘娘還派人送來一些孩童的衣物,說是給孩子的,陛下和皇後娘娘對咱崔家確實沒的說,你就少去煩點陛下吧!”崔夫人提醒道。
“知道了知道了,婦道人家一天嘰嘰歪歪的。”崔博文揮手打斷道。
皇恩是皇恩,職責是職責,若是楊洵做的不對,他該說的還得說!
第二日清晨,崔博文早早地便來到了金鑾殿外等候,此時上早朝的文武百官隻來了寥寥數人。
“崔大人。”
眾人紛紛給崔博文行禮,崔博文迴應後,站到了自己的位置。
就在這時,他老遠就看到杜如晦和於謙倆人大步朝金鑾殿走來,一邊走還一邊爭吵著什麽,崔博文當即就迎了上去。
“於鐵頭,我不就少給了你三文錢嗎,你至於追我一路嗎?”杜如晦沒好氣地說道。
“真好笑哦,三文錢不是錢啊?說好一起湊錢買酒喝的,你少給三文錢,不是故意占我便宜嗎,你知道我攢這點酒錢多不容易嗎?”於謙怒道。
“你少來,你一個孤家寡人的,那麽多俸祿不夠你用?我這個拖家帶口的攢點酒錢才是真的不容易。”杜如晦沒好氣地說道。
自從成親以後,杜夫人擔心杜如晦去喝花酒,所以他的銀子都被杜夫人掌管著,每個月隻有點微薄的零花錢。
特別是楊洵過年給的那十萬兩,杜如晦連毛都沒見到,就被杜夫人收起來了。
“你就說那三文錢你給不給吧!”於謙伸出一隻手,冷聲道。
聽到這話,杜如晦一張老臉漲得通紅:“你你你,於謙,就三文錢啊,你至於嗎?”
“哈,老崔,你來得正好,你說說,身為堂堂戶部尚書,欠錢不給是什麽道理?”於謙見崔博文來了,於是一把將崔博文拉過來說道。
“老杜,這就是你的不對了,就算是三文錢,你該給也得給啊!”崔博文看向杜如晦說道。
杜如晦狠狠地瞪了一眼,冷哼一聲說道:“我現在沒錢了,等下個月發了俸祿再給你。”
“那行,不過你得打欠條。”於謙抱著手說道。
“欠條?三文錢你讓我打欠條?好你個於謙,以後我們都不是好朋友了!”杜如晦狠狠地說道。
“要麽現在給錢,要麽打欠條,不然出了皇宮你就不認賬了。”於謙露出一副已經看透了杜如晦的模樣。
“你你你!”杜如晦大怒,看向崔博文說道:“老崔,借我三文錢!”
此話一出,崔博文頓時大驚,連連後退道:“你看我像有錢的樣子嗎?”
“少來!”
杜如晦當即上前抓住崔博文,隨後將手伸進崔博文胸口,從裏麵一個暗兜裏拿出了三枚銅錢,交給於謙。
“呐,錢給你了,以後我們不是好朋友了,哼!”杜如晦氣憤地將頭扭到了一邊。
於謙懶得理會杜如晦,很是高興地將三文錢塞進錢袋裏。
一旁的崔博文人都傻了,不是,杜如晦怎麽知道他把錢藏在哪裏的?
他走過來原本是想感謝杜如晦的,畢竟杜如晦身為戶部尚書,他若是不鬆口,撫恤金一事也不會這麽順利。
可誰能想到,就是這麽個愚蠢的決定,讓他損失了三文錢,那可是三文錢啊!
“知道你小子沒錢了,今天晚上來我府上,我讓人買兩壇好酒來,我們繼續痛飲。”於謙拍了拍杜如晦的肩膀說道。
杜如晦頓時眼睛一亮:“那感情好啊,果然是好兄弟!”
“老崔你來不來?”於謙又看向崔博文。
“我就不去了。”崔博文擺擺手,很是失落地走開了,嗚嗚嗚,三文錢啊,杜如晦這狗日的肯定不會還了。
“臥槽,你們喝酒不叫我!”
眾人迴過頭去,隻見房玄齡屁顛屁顛的跑了過來。
與此同時,貂蟬的寢宮之中,楊洵正一邊吃著包子一邊聽著錦衣衛的匯報,聽到最後,楊洵都氣笑了。
“他娘的,身為二品大員,為了三文錢吵吵鬧鬧的,成何體統,給別人看見了還以為我大漢官員發不起俸祿呢!”
貂蟬也在一旁捂嘴偷笑,誰能想到那些看起來嚴肅無比的官員們,私下也有這麽可愛的一麵。
“朕不是剛給他們沒人發了十萬兩嗎,咋各個過得跟乞丐似的?”楊洵看向一旁的錦衣衛千戶。
“迴陛下,杜大人怕婆娘,錢都在杜夫人手中,至於於大人,錢都被他充入兵部作為公款了。”千戶如實說道。
“這於謙咋和崔博文一個樣,故意氣朕是吧?”楊洵沒好氣地說道。
之所以給他們發錢,就是看他們身為朝廷命官,日子卻過得十分清苦,可誰想到錢到了他們手中,他們還是窮得掉渣,一點改善都沒有。
其實楊洵也知道,他們並不是為了三文錢在吵鬧,那隻是他們的惡趣味而已,私下裏他們的關係是很好的。
可能不能注意點形象啊?
別的朝代那些官員一出手就是幾萬十幾萬的,我堂堂大漢官員,為了三文錢在金鑾殿外爭吵不休,這讓楊洵這個皇帝的臉麵往哪放啊?